:::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反」「僕」歸真:護理教育工作者的實踐反映批判
作者:劉玉雲
作者(外文):LIU, YU-YUN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學系
指導教授:夏林清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護理人力流失行動研究批判反映護理社會防衛系統護理教育Nursing shortageAction researchCritical analysisNursing social defense systemNursing edu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作為一位蹲點於高教體系的護理教育工作者,長年觀察與關切護理畢業生進入臨床醫療工作場域後出現逃離、折損、無法生存等流失現象,試圖爬梳此困境背後的脈絡和理路,據以解析護理人力何以流失的作用力道,藉此探究企圖回到根本~尋溯護理教育變革之路。以行動研究反思知識與實踐之間的關係,梳理與彙整近20年護理人力研究論述,作為知識地景前理解,批判與解構科技理性的實踐模式與實證主義的認識論並無法解決20年來的護理人力困境,現今護理教育工作者從事之研究與其自身教育實踐之對象(學生)脫離的現象,反映專業主義在實踐與理論的割裂,呈顯護理學門需要開創實證論以外多元方法論探究的重要性和價值。
以自我敘事為起點,從實踐者的生成及護理養成教育歷程,描述護理教育體制的樣貌和實質,解析護理人的「僕性」何以生成?並對自身所嵌卡之多重體制(家庭/醫療/教育/國家)的壓迫提出批判性反映回觀。梳理台灣護理教育發展歷史及其體制化的演進,剖析體制化護理教育和護理教育體制化最重要的型塑力道來自美制/殖民化歷史,而形成現今西方的/醫學的/資本的/專業的/美國的被殖民化的護理教育體制。Menzies護理社會防衛系統做為行動者朝向解構和重建互為主體的護理教育變革的理論視框。護理教育實踐行動之路則是藉由行動者以教師位置進入與護理學生的對話參照。以對話式護理教育探測實驗批判反映護理教育體制,檢視與再思護理教育體制和社會防衛系統的關係。行動者從問題現象與脈絡背景進行描述性理解、辯證思考、批判反映,到課程實驗性探測移動,解鎖護理社會防衛系統的脈絡根源,長養出看懂殖民歷史和體制分析的視框,為護理教育變革尋路闢路,朝向互為主體護理教育前進。
The phenomenon of nursing shortage has existed for more than two decades in Taiwan. Being a nursing educator, I have been witnessing and concerned about the phenomenon that our graduates burn out, abandon or are not able to thrive in their practices. In this research, I wanted to decipher the contexts, identify the driving forces at the root of this predicament, and search for a radical change for nursing pedagogy. To situate myself in the landscape of current scholarship, I combed through the past two decades of literature on nursing professional, utilized Action Research as a lens to reflect on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and praxis. Following my critique and deconstruction of the Technological Rationality and Positivism paradigm of epistemology which currently dominates in the nursing profession, I argue, they are not the solution for nursing shortage. The disengagement between the scholastic work and field practice of their research subject, demonstrates the need and value for seeking multiple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beyond Positivism.
In this dissertation, I started with a self-narrative, described the appearance and nature of nursing education, and analyzed the formation of the servant-character (i.e. Florence Nightingale) in the nursing profession, critically reflected on the intersectionality of this oppressive regime which involves family, medicine, education and the state. I tracked the evolution of nursing education and its institutionalization in Taiwan, identified the most prominent shaping force behind it, colonialism and the American system, which gave us the present westernized/medicalized/capitalistic /professional nursing education institution. Menzies’s nursing system as a social defense i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is dissertation, which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for change is to deconstruct the status-quo and foster the inter-subjectivity. The praxis of nursing education starts at positioning the educator in dialectical contexts. Through dialogue, the educator, as the actor of action research, detects, experiments and reflects on the nursing education institution, examines and rethink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gime and the social defense system. In the face of problematic phenomena, the actor identifies the contexts, conducts dialectical thinking and critical reflection, implements curriculum to experiment, detect and adapt. As well, the actor unpacks the complex of nursing as a social defense system, develops the critical lens on colonial legacy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searches and paves a path for change in nursing education, striving for a pedagogy that nurtures inter-subjectivity in nursing.
一、中文部分
尹祚芊、吳宜樺(2008).護理薪資結構及績效福利制度對勞動供給之影響(96-97年委託科技研究計畫(DOH97-TD-M-113-96011).台北市:行政院衛生署。
王云緒(2007).女女相鬩/細/隙:解構南丁格爾與台灣護理現況探討(未發表碩士論文).新北市: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王婉詳(2008).新進護理人員學習歷程的研究(未發表碩士論文).花蓮:慈濟大學護理研究所。
王增勇等譯(2012).為弱勢者畫權力地圖︰建制民族誌入門(Smith, D.原著).台北:群學。
石計生(2019).逃逸線(系列講學).取自影響力https://seepower.tv/%E9%80%83%E9%80%B8%E7%B7%9A/
丘羽先譯(2008).變的美學:一個顛覆傳統治療的視野(Keeny, B.著).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於2002年)
丘延亮(2006).實踐永遠是在理論的前頭:解讀一個行動研究在地踐行的自敘.應用心理研究,31 期,246-249.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2017).台閩地區護理人員統計表-106年6月.取自http://www.nurse.org.tw/publicUI/H/H10201.aspx?arg=8D5366558CEAC58071
成垠、 劉文瑞(2007).阿吉里斯的行動科學.管理學家.取自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mglqz/20070225/17183354197.shtml
仲偉靜(2016).人力留任策略對教學醫院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的影響(未發表博士論文).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吉家欽(2016).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關於《反映的實踐者》的閱讀與啟發.取自台灣行動研究學會https://wordpresscom19128.wordpress.com/2016/04/19/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關於《反映的實踐者》的閱讀/
向蓓莉(2012).行動研究:辨識脈絡與學習差異.應用心理研究,54期,5-12。
朱政騏(2005).假面天使:護理人員的認同政治 (未發表碩士論文).台北市:世新大學會發展研究所。
艾彥譯 (2012).精神科學引論(第一卷)( Dilthey, W.著).江蘇:譯林出版社。
何雪華、劉佩芬、胡曉珍、黃素菲、陳小蓮(2010) .新進護理人員角色轉換與工作適應歷程之質性研究.護理雜誌,57(6),31-41。
余玉眉(2008).護理教育.於陳靜敏等著,〈護理,台灣〉.行政院衛生署出版。
余玉眉(2010).臺灣護理教育評鑑的意義與發展.台灣護理教育學會,第4期,發佈時間:2010/8/9 http://www.tane.org.tw/news1.aspx?entry=30
余幸宜(2012).回任醫院護理工作之意向與考量因素:未執業護理人員與護理主管的觀點(未發表博士論文).台北市:國立陽明大學護理學系暨研究所。
吳佳珍(2019).「留任充能方案」對護理人員的留任正向能量、心理充能、專業承諾、工作滿意度與留任意願之成效(未發表博士論文).高雄市: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
吳淑如(2010).長期照顧機構護理人員之賦權、個人效應及留職意願模式之建構(未發表博士論文).高雄市: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
吳祥鳳(2014).以紮根理論探討台灣護理人員執業堅持的價值與意義(未發表博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研究所。
吳曉明(2017) .看見「不重要的自己」-一位護理女人追尋自我的旅程(未發表博士論文).新北市: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呂翠萍(2016) .探討新進護理人員第一年臨床工作之學習經驗(未發表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醫護教育研究所。
李玉媚(2010) .三個月內離職之新進護理人員職場經驗初探(未發表碩士論文).台南:長榮大學護理學系碩士班。
李明璁(2018).身體社會學第一講:從身體「淹沒」到身體「浮現」的社會學.取自 https://www.slideshare.net/camduck/2018-91069070
李育茹(2014) .台灣臨床護理人員執業環境與職業壓力、離職意圖之探討(未發表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
李恆威、盛曉明(2006).認知的具身化.科學學研究,24(2),184−190。
李雅文(2014).護理工作生活品質、護理人員離職傾向與護理人員離職關係(未發表博士論文).台北: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
李維倫 (2015).多重哲學典範:彈性運用還是發展過程?輔導與諮商學報,37( 2),91-96。
李選、張婷(2012).台灣護理專業對教考用失衡議題之省思.護理雜誌,59(5),16-23.doi:10.6224/JN.59.5.16
李選、張婷(2013).臺灣近代護理發展史.於新臺灣人文教基金會網站.取自2013-10-23 http://newtaiwanese.org.tw/news/news.php?Sn=308
李慧鶯(2013).台灣護理人員工作職場專業互動經驗意涵探討 (未發表博士論文).高雄市: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
李歡芳(2015).台灣護理人員疲潰:中文量表的驗證與預測因子檢測(未發表博士論文).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健康照護科學研究所。
周守民(2012).台灣護理教育對護士荒時代之因應.護理雜誌,59(5),24- 29。doi:10.6224/JN.59.5.24
周守民、范君瑜、王瑜欣(2013).護士荒時代的護理領導.領導護理,14 (2),2-9。
周恬弘(2007) .組織理論--體制理論.引自http://thchou.blogspot.com/2007/11/blog-post_9436.html
林秋芬、高靖秋(2014) .臨床護理人力運用的演變與前瞻.護理雜誌,61(2),13-18。
林秋芬、黃仲毅、高靖秋、盧美秀(2013).台灣護理人力短缺與留任措施.護理雜誌,60(3),88-93。
林素鉁(2019).醫院社會責任與職場壓力影響護理人員留任意願之研究(未發表博士論文).雲林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
林香君(2015a).置身處境、在地實踐:走一條主體性的專業發展道路.應用心理研究,第63期,51-104。Doi:10.3966/156092512015120063003
林香君(2015b).立於實踐—我對自我敘說研究方法的辨識與選擇.應用心理研究,第63期,189-238。
林香君(2015c).在互為主體性中建構主體性:以批判實踐取向敘說與對話為方法的教學實踐.教育實踐與研究, 28(2),181-211。
林靖瑛(2016).部門別五大人格特質、組織承諾對減少護理人員離職意圖之研究(未發表博士論文).新北市: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胡怡君(2019).探討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及工作倦怠之系列研究(未發表博士論文).台北市:台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系博士班。
洪瑞黛(2012).醫療院所護理人員的共依附及其效果模式研究(未發表博士論文).彰化縣: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
夏林清譯(2000).行動科學(Argyris, C.著).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1985年)
夏林清(2002a).大團體動力:理念、結構與現象.台北:五南。
夏林清(2002b).尋找一個對話的位置:基進教育與社會學習歷程.應用心理研究,16 期,119-156。
夏林清譯(2003).反映回觀:教育實踐的個案研究(Schön, D. A.).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1995年)
夏林清譯(2004a).反映的實踐者-專業工作者如何在行動中思考(Schön, D. A.著).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1983年)
夏林清(2004b).一盞夠用的燈:辨識發現的路徑.應用心理研究,23 期,131-156。
夏林清、鄭村棋譯 (2006).組織學習:理論、方法與實踐(Schön, D. A. & Argyris, C.著).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1996年)
夏林清(2006).在地人形:政治歷史皺摺中的心理教育工作者.應用心理研究,31 期,201-239.
夏林清(2008).卡榫—拮抗同行的社會學習.哲學與文化,35(1),123-151。
夏林清(2012a).地景中的行動者.應用心理研究,第53 期,19-129。
夏林清(2012b).做批判知識份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7期,351-354。
夏林清(2013).斗室星空:“家”的社会田野.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88-103。
夏林清、丁乃非(2015).勁旅行腳-地方斗室與星空共享的對話.應用心理研究,63期,3-49。
高靖秋(2011).台灣護理人力面面觀.澄清醫護管理雜誌,7(3),41-46。
高靖秋、林谷峻(2009).從人力資本角度看護理人力.護理導航,10(3),1-6。
張 媚、余玉眉(2010).護理人力及專科護理師制度:願景與挑戰.苗栗縣:國家衛生研究院。
張家麟(2013).典範的建構與挑戰:從科學哲學論華人宗教研究.宗教哲學, 65-66期,193 – 216。
張淑卿(2010).美式護理在台灣:國際援助與大學護理教育的開端.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8期,125-174。
張淑卿(2015).臺灣護士形象的源起與建構:以《護士季刊》為案例的分析.長庚人文社會學報,8(2),257-299。
張淑卿(2018).世界衛生組織與1950年代臺灣護理專業之發展.國史館館刊, 56期,43 - 45+47。
張淑卿(年代不詳).護理史.於醫學史課程.引自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medical/index/program9.htm
張遠萍(2013).專業承諾與離職意圖:工作挫折與暴力防範氣候的調節式中介模型(未發表博士論文).高雄市: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博士班。
張慧蘭、盧美秀、林秋芬(2010).應屆畢業新進護理人員離職相關因素之探討.醫護科技期刊,12(3),161-172。
扈克勛(2013).醫院護理人員的工作流動研究(未發表博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扈克勛、黃毓瑩、李世珍(2011).臺灣醫院人力相關研究之回顧與評析.醫務管理期刊12(3),143-165。
葉浩生(2010).具身認知:認知心理學的新取向.心理科學進展,18(5),705-710。
梁亞文、李卓倫、呂桂雲、尹裕君、黃立琪、陳文惠、許哲翰(2009).護理人力資源對病患照護結果之影響(委託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市:行政院衛生署。
梁亞文、黃立琪、尹裕君、陳文惠、莊家綾、李卓倫(2010).護理人力對病患結果影響之文獻探討.護理雜誌,57(5),77-82.doi:10.6224/JN.57.5.77
莊士弘(2010) .塊莖.引自http://english.fju.edu.tw/lctd/List/ConceptIntro.asp?P_No=&C_ID=229
許宏儒(2006).Bourdieu的「實踐」概念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啟示.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1),151-171。
許德進(2017).離職傾向與工作壓力、心理堅韌度、組織支持的關係(未發表博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許郁卿(2016).護理人員工作需求、工作控制對工作倦怠影響之研究:以社會支持為干擾變數(未發表博士論文).彰化縣:大葉大學管理學院博士班。
陳威全(2018).護理人員工作生活品質對工作投入、情感承諾、角色績效與離職意圖之影響:以長期照顧機構為例(未發表博士論文).台中市:逢甲大學商學博士學位學程。
陳國瑚(2009).護理人員背景因素、職務因素、護理工作認知、其他工作機會與離職傾向之探討(未發表博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
陳俊賢、吳美容、宋翠葉、林秋芬(2010).建構優質護理執業環境改善策略.新台北護理期刊.13(1),43-51。
陶藩贏(2004).行動研究:一種增強權能的助人工作方法.應用心理研究,23期, 33-48。
曾淑倩(2014).新進護理人員的生活經驗(未發表的碩士論文) .台南:長榮大學護理學系碩士班。
曾雯琦、盧美秀(2014).世紀回眸-台灣護理研究的演變與發展.護理雜誌,61 (4,特刊),46-54.
游鑑明(1994).日據時期的臺籍護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3,369-404。
馮明珠、陳幼梅、吳玲琨、吳鈴珠(2011) .三個月內新進護理人員感受護理臨床工作之壓力與因應經驗.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7(2),98-107。
馮容芬(2012).應屆畢業新進護理人員專業社會化與組織社會化之探討(未發表博士論文).桃園: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
黃純真(2008).倫理氣候、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及組織公民行為各構面關係之研究-以台灣護理人員為例(未發表博士論文).台南: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博士班。
黃仲毅(2017).護理人員願意投入和留任醫院執業之工作條件與彈性制度探討(未發表博士論文).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博士班。
黃惠瑩(2015).工作家庭衝突對工作耗竭與專業承諾之影響:以台灣護理人員為例(未發表博士論文).新北市: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博士班。
黃 騰(2009).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再省思──困境與可能.教育研究集刊.第五十五輯第三期 1-28.
衛福部(2012).「如何改善護理人員執業環境、解決護士荒及維護病人安全」專案報告資料.取自https://www.mohw.gov.tw/dl-1636-2447eb4e-151d-45c5-92c0-8f38915773c4.html
廉兮(2012).從個人到公共~抵抗與轉化的教育行動研究.應用心理研究,53期,21-45。
楊凱麟譯(2000) .德勒茲論傅科(Deleuze, G. & Foucault 著) .台北:麥田。(原著出版於1986年)
葉明珍(2011).醫院護理人員職涯持續意願及預測因子:生態系統觀點(未發表博士論文).台北市:國立陽明大學護理學系暨研究所。
廖如文(2018).以階層線性模式探討護理人員工作倦怠之影響(未發表博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研究所。
聞華、成垠(2007).阿吉里斯的組織學習理論.管理學家.取自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mglqz/20070225/17113354187.shtml
聞華、張亞男(2007).個性與組織:阿吉里斯的成名主題.管理學家.取自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mglqz/20070225/17073354184.shtml
劉仲冬(1996).護理人力問題之女性學剖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22期,83-102。
劉仲冬(2006).我國的護理發展史.護理雜誌,53(3),5-20。
劉淑芬(2015).影響護理人員任務績效與離職意向因素之跨層次研究(未發表博士論文).桃園市: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博士班。
劉素蘭、王曼溪、劉秀華(2010).新進護理人員工作壓力源之研究.榮總護理,27(3),276-284.
劉棻、范君瑜、簡淑慧(2012).從護理臨床實習談護理人力留任議題.台灣護理教育學會會訊,第10期。
蔡文正、龔佩珍、李選、謝淑惠(2008).護理薪資結構及績效福利制度對勞動供給之影響(96-98年委託科技研究計畫DOH97-TD-M-113-96012).台北市:行政院衛生署.
蔡秋月(2013).護理師需求強度與組織承諾、工作滿足的關係:需求困擾的調節效果(未發表博士論文).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班。
蔡淑鳯、吳濟華、陳永興、戴正德(2006).從護理史探討台灣的護理脈絡.台灣醫學人文學刊, 7(1&2), 91-112.
蔣欣欣、喻永生(1996).夥伴關係的傳承與實踐:西方醫護教育在臺灣的發展.源遠護理,1(1),23-28。
鄧素文(2014) .臺灣護理人力概況與解決策略.護理雜誌,61(2),5-12。
鄭麗貞(2012) .烏雲中夕照 : 校護群撐起的護理專業空間(未發表碩士論文) .新北市: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鍾聿琳、許麗齡(2007).從護理教育的困境談未來之發展.護理雜誌,54(1),17-22。
蕭雅宏(2015).戰後台灣護理教育與專業發展(1945-1991)(未發表博士論文).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賴明俊(2017) .新進護理人員因應自我效能與現實休克之探討(未發表碩士論文).台北:國立陽明大學臨床護理研究所。
賴芸芸(2011) .出走的白衣天使:一年內新進護理人員離職經驗探討(未發表的 碩士論文) .高雄: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
謝政道(2002).馬克思與孫中山之實踐觀的比較.人文與社會學報,第一期,1-17。
謝素英、許麗齡(2008).Kuhn的典範概念與護理知識的典範發展模式.護理雜誌,55(1),63 – 69。
龔尤倩 (2016) .行動中反映對話.中國社會工作,25期,24-25。
二、英文部分
Agazarian Y. M. (2012). Systems-centered group psychotherapy: A theory of living human systems and its systems-centered practice. Group, 36(1), 19-36.
Bain, A. (1998). Social defenses against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Human Relations, 51( 3), 413-429.
Bion, W.R. (1961). Experiences in groups. London: Tavistock. http://dx.doi. org/10.4324/9780203359075
Bion, W.R. (1982). Group dynamics: A review. In S. Scheidlinger (Ed.), Psychoanalytic group dynamics, (pp. 77–107).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Dartington, T. (2008). Isabel Menzies Lyth: Tavistock institute social sciences pioneer with brilliant psychological insight. accessed online on 15/2/19 at 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08/feb/20/1
Dimitrov, P.L. (2008). Organizational psychodynamics: Ten introductionary lecturers for students, managers and consultants. Retrieved n.d., from http://www. orgdyne.com/
Duddle, M., & Boughton, M. (2007). Intraprofessional relations in nursing.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59(1), 29–37.
Finlay, L. (2015). Relational integrative psychotherapy: Process and theory in practice. Chichester, Sussex: Wiley.
Geldenhuys, D. (2012). Group-as-a-whole as a context for studying individual behaviour: A group diagnostic intervention. SA Journal of Industrial Psychology, 38(2), Art. #1011, 12 pages. http://dx.doi.org/10.4102/sajip.v38i2.1011
Lazar, R.A. (2004). Experiencing, understanding, and dealing with intergroup and institutional conflict. In L.J. Gould, L.F. Stapley & M. Stein (Eds.), Experiential learning in organizations (pp. 137–171). London: Karnac.
Lewis, M. A. (2006). Nurse bullying: organizational considerations in the maintenance and perpetration of health care bullying cultures. 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 14, 52-58.
Liang, Y. W., Chen, W. Y., Lee, J. L., & Huang, L. C. (2012). Nurse staffing, direct nursing care hours and patient mortality in Taiwan: The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hospital nurse staffing and patient outcome study. 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12(1), 12-44. doi:10.1186/1472-6963-12-44.
Linklater, J., & Kellner, K. (2000). Anxiety and action learning. Organisations & People, 7( 4), 11-18.
Lin, C. F., Huang, H. Y., & Lu, M. S. (2013). Development of nursing manpower allocation standards for acute care general wards in Taiwan. 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21(4), 298-306. doi:10.1097/jnr.0000000000000002
Menzies- Lyth I. (1970). The functioning of social systems as a defense against anxiety: Report on a study of the nursing service of a general hospital. Tavistock Institute of Marital Studies.
Menzies-Lyth, I. (2007). Social systems as a defense against anxiety. in Gay P., Evans J., & Redman P. (eds.). Identity : A reader. 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
Pines, M. (2000). The group-as-a-whole . (ch. 4) in Psyche and the social world: developments in group-analytic theory ( Brown, D., & Zinkin, L. eds.)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Ramvi, E. (2008). What characterize social defense system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rganization, Knowledge, Learning and Capabilities, At København, Danmark Conference Paper · April
Riesenberg-Malcolm, R.(2001). Bion's theory of containment in C. Bronstein(ed.) Kleinian theory: 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165-180. Chichester, UK:John Wiley and Sons.
Yang, H. L., Lou, M. F., Liu, P. C., Ni, L. F., Chang, H. Y., & Chen, Y. C. (2009). Trend analysi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studies published by Taiwan nurses association between 1954 and 2006. 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17(2), 102-111. doi:10.1097/JNR.0b013e3181a53ea3
Yeh, M. C., & Yu, S. (2009). Job stress and intention to quit in newly-graduated nurses during the first three months of work in Taiw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18(24), 3450-3460. doi:10.1111/j.1365-2702.2009.02941.x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