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生命教育的宗教學基礎初探
書刊名:教育資料集刊
作者:陳德光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an, Tak-kwong
出版日期:2001
卷期:26
頁次:頁59-79
主題關鍵詞:生命教育生命深度生命廣度生命階段生活體驗知識理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1) 博士論文(3)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9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33
  • 點閱點閱:127
期刊論文
1.曾敏傑(19880500)。社會指標與生活品質研究之評述。萬能學報,10,259+261+263-2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udenholzer, Frank E.、徐子超(20000300)。宗教與科學:衝突或聚合。哲學與文化,27(3)=310,202-211+3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000)。教宗的千年懺悔專輯。歷史月刊,155,33-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德光(19991000)。舊約聖經「天主為父」的神觀。神學論集,121,403-4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關永中(19970300)。師長艾克哈(Meister Eckhart)所提示的靈修歷程。哲學與文化,24(3)=274,216-2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陳宏模(2001)。耶穌「師徒關係」的教育意涵--以新約聖經「馬可福音」為例。世界宗教:傳統與現代性學術研討會,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主辦 。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安德(2001)。超個人心理學與宗教的關係。「宗教現象之心理學研究--應用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探討宗教現象」國際學術研討會,真理大學宗教系主辦 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賴賢宗(2000)。禪宗哲學與基督教哲學的對話的一個嘗試。宗教交談學術研討會,輔仁大學宗教學系主辦 (會議日期: 2000年11月24-25日),13-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詹德隆(1990)。基本倫理神學。台北:光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燦輝(1995)。人文與通識。香港:突破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伴渡、李純娟(1992)。吉光片羽。臺北:光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日本東京瑪赫西研究所(1986)。超覺靜坐(TM)的奇蹟。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Wilson, Colin(1982)。The Outsider。New York:Penguin Putnam inc.。  new window
6.Wilber, Ken(1983)。Eye to eye, the quest for the new paradigm。New York:Anchor Press。  new window
7.Bergson, Henri(1988)。Les deux sources de la morale et de la religion。Paris:Presses Universitaire de France。  new window
8.孫安迪(2001)。孫安迪之身心靈養生醫學觀。臺北:自然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谷寒松(1996)。神學辭典。臺北:光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信實(1997)。從基督徒立場探討--金元全真道教的性命雙修成全觀。臺北:光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安德(1994)。超個人心理學。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孫效智(19990000)。當宗教與道德相遇。臺北:臺灣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熊秉明(1984)。中國書法理論體系。香港: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鶯、Walters, Donald(1999)。生命教育--與孩子一同迎向人生的挑戰。臺北:張老師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Wilber, Ken(1983)。Up from Eden: A transpersonal view of human evolution。Boulder, CO:Shambhala。  new window
16.Smith, Wilfred Cantwell(1979)。Faith and Belief。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7.谷寒松(1990)。神學中的人學。臺北:光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沈清松(1998)。解除世界魔咒--科技對文化的衝擊與展望。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鄔昆如(1971)。西洋哲學史。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郭朋(1992)。印順佛學思想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亦園(19780000)。信仰與文化。臺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張文軍(1998)。後現代教育。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愛德蒙.柏克.惠特曼、劉美玲、曾于珍、洪麗珠、李文珊、桂雅文、談玉儀(2000)。藝術教育的本質。臺北:五觀藝術管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德光(2000)。大學階段生命教育的內涵。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寰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鍾聖校(2000)。生命教育的另類可能--談情意溝通理論在大學之實踐發現。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寰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德光(2000)。宗教交談基礎的綜合反省。宗教交談: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