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五福神信仰起源與演變之研究
作者:熊品華
作者(外文):Ping-hua Hsiung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魏慈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中國民間信仰五福神福神祿神壽神喜神財神Chinese folk faithFive Fortunes PantheonLucky GodProsperity GodLongevity GodHappy GodWealth Go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本文提出「福祿壽喜財」的五福神信仰概念、起源與演變,主要1.從時間與空間切入來掌握「福祿壽喜財」體系在中國發展轉變的情形,2.從文本文神話傳說來掌握「福祿壽喜財」體系在中國的「神祇化」程度,3.從寺廟風俗及圖像掌握中國「福祿壽喜財」體系在中國的「生活化」程度。
本文的研究架構,從社會變遷論來看,筆者認為五福神的來源及演變,基本上是符號互動的現象,並在互動過程出現衝突及調和,進而成就一些顯性與隱性的功能,使中國社會在信仰與實際行為能達到一定程度均衡的狀態。其次,從文化變遷論中,筆者理解認知力與社會力的互動循環,所形成的文化創造與演變,五福神系信仰之文化又將會如何因發明、傳播、涵化或流失而產生變遷。再從文化演化論來看,希望透過文化演化過程理解與五福神信仰的調適與自然選擇的擴展狀態。
本文的基本發現,中國五福概念早已建構,但五福神信仰之完構,則隨各福神系的建立與整合才算完全。其中「福、祿、壽」三星神各在秦漢前已出現,但這三福神的合稱也是宋元以後才出現。這三福神各自的神系非在秦漢就已完構,大致還在各自演化,到唐宋以後才較定型。
至於喜神是在唐宋時期定型,而財神則是到明清時期才定型;將「喜、財」加諸於「福、祿、壽」成為五福信仰,則是近乎現代的事了。其中,五福併合的過程是先有二福(福壽)加祿為三福,由三福加「喜」為四福,再由四福加「財」為五福。
本研究發現了五福神話的發展路徑,福、祿、壽神較凸顯在星辰神化路徑,至於喜、財神比較凸顯神化路徑。此外,五福神也常態性的呈現在人神化、神化及神仙化的路徑上。藉由人而神的神話,將神給予仙化和神化的一體化,或可視為是現代中國民間信仰的主流思維模式。
本研究也試圖建構中國五福神系的封神演義模式,發現封神的起源,主要見諸各朝代之經史子集小說,所以這些經史子集小說的創作者均是造神者。造神者在編織五福神仙的神仙故事時,主要是以德(功)或能(力)來人神化;另也直接以星辰、執掌來命定某人為神;再由神衍化為仙。至於五福神系信仰之能廣為流佈傳播,則是透過戲曲說書與祭祀儀式做為傳神管道,以完備並深化中國民間的五福信仰。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 Five Fortunes Pantheon" that is including Lucky gods , Prosperity gods ,Longevity gods, Happy gods ,and Wealth gods. Mainly, 1, From the time and space to grasp the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Five Fortunes Pantheon system in China, 2, From mythical Legend to grasp the degree of "deification " of the Five Fortunes Pantheon system in China. 3. from temple, customs and images to master the degree of "livability" of China's Five Fortunes Pantheon system in China.
The research framework of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hange theory to understand the source and evolution of the Five Fortunes Pantheon, discussing the phenomenon of symbolic interaction, and conflicts and reconcili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on, and thus achieve some explicit and implicit functions, so that Chinese society can maintain a certain degree of balance in beliefs and actual behavior.
Secondly, from the theory of cultural change to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ve cycle of cognitive and social forces, to cognize the cultural creation and evolution, and how the culture of the Five Fortunes Pantheon will change due to invention, communication, acculturation or lo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volution,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evolution, we will understand the adjustment of the Five Fortunes faith and the expansion of natural selection.
Holding the basic finding of is the concept of China's Five Fortunes Pantheon has already been constructed, but the completion of the faithful faith of the Five Fortunes Pantheon, must depend 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integration of the various gods that were individually developed. Among them, Lucky gods ,Prosperity gods, and Longevity gods, has appeared before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but formatting the collective name for the “Three Fortunes” gods also appeared after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As for the Happy gods and Wealth gods, they were typed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while Wealth gods were finalized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t is almost modern work to combine two gods--Happy gods and Wealth gods , into three gods--Lucky gods ,Prosperity gods, and Longevity gods, so that construct the system of Five Fortunes Pantheon.
In the combining process, the merger of the Five Fortunes Pantheon is the first two blessings (Lucky gods and Longevity gods).while plus Prosperity gods so become the three blessings, lately plus Happy gods as the fourth blessings, and then add Wealth gods finally typed the five blessings.
This study also finds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mythical legend of the Five Fortunes Pantheon, have present three paths that are accommodatingly the Starization path (from star to god), the deification path(from human to god) and the immortalization path (from god to Immortal).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of immortalization and deification is always by God, through the mythical Legend of man and star story can be regarded as the mainstream thinking mode of modern Chinese folk faith.
This study also attempts to construct the deification model of the Five Fortunes Pantheon of China, and discovers that the origin of the deification is mainly being in the history of the Dynasties and the novels. Therefore, the authors of these history and novels are all god-creators. When the god-creators weaves the fairy tale of the Five Fortunes Pantheon , it is mainly deified by virtue power or energy power, that were someone specially acted and behaved, but also directly starized by the stars. As for the spread of the faith of the Five Fortune Pantheon, it is through the drama storytelling and ritual models as a channel to express and deepen the Chinese folk faith.
一、古籍
〔周〕尸佼撰,﹝清﹞汪繼培輯,黃曙輝點校:《尸子》(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戰國〕呂不韋編,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西漢〕司馬遷:《史記》(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西漢〕司馬遷:《史記》〈天官書〉卷27(台北:鼎文書局,1997年)。
〔西漢〕司馬遷:(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
〔西漢〕司馬遷:《史記.孝武本紀》(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西漢〕司馬遷:《史記》(臺北:洪氏出版社影印,1974 年)。
〔西漢〕司馬遷:《史記》〈封禪書〉卷28(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西漢〕司馬遷:《史記》〈索隱〉第4冊(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西漢〕司馬遷:《史記》公元前91年完成,(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西漢〕《禮記》,戴聖,賈娟娟譯:《禮記全書》(臺北:華志文化,1980年)。
〔東漢〕班固:《漢書》第86冊,卷25《文津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東漢〕鄭玄注,賈公彥、孔穎達疏,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編委會整理:
《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東漢〕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漢〕桓寬著,王利器校注:《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漢〕桓寬著,王貞瑉注譯:《鹽鐵論譯註》(北京: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8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1998年)。
〔漢〕劉向編集、王逸章句:《楚辭》卷之三〈天問章句〉第三(「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
〔漢〕劉歆:《周禮》,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孫詒讓撰:《周禮正義》。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編委會整理:《禮記.祭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76年)。
〔漢〕鄭玄注,孔穎達疏,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編委會整理:《禮記正義》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趙伯雄整理、李學勤:《周禮注疏》卷十八(春官宗伯)《十三經注疏標點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漢]班固:《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93)。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清]阮元校勘:《周禮注疏》十三經注疏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漢]應劭撰,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漢]司馬遷撰,[日]瀧川資言考證:《史記.封禪書》,《史記會注考證》,
卷28,(臺北:中興書局,1955年)。

[晉]郭象注:《莊子》(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
〔晉〕干寶撰,汪紹楹校注:《搜神記》(北京:中華書局,1979)。
〔晉〕葛洪著、周啟成注譯:《新譯神仙傳》(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
〔晉〕張湛注:《列子注》〈湯問〉卷5(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晉〕干寶著:《搜神記》,收《百子全書》第16册(台北:古今文化,1963年)。
〔晉〕陶潛:《搜神後記》,(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西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東晉〕郭璞注,邢昺疏,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編委會整理:《爾雅註疏》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梁〕陶弘景編、趙益譯:《真誥》二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周易正義》卷七。
杜預集解,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注疏》卷48(景印清嘉慶21年阮元重刊宋版左傳注疏附校勘記本,台北藝文印刷館,1997)。

[唐]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第2冊(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唐〕《通典》杜佑、王文錦、王永興、劉俊文、徐庭雲、謝方作者,王文錦、王永興、劉俊文、徐庭雲、謝方點校譯者:中國史學基本典籍叢刊(臺北:中華書局,2016年)。
〔唐〕孔穎達:《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唐〕孔穎達疏:《尚書.洪範》卷12,載〔清〕阮元校刻:《十三經註疏》第1冊(清嘉慶刊本)。
〔唐〕白居易《道州民》,嚴杰編選:《白居易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年)。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唐〕鄭處晦:《明皇雜錄》(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宋〕張君房編、李永晟點校:《雲笈七籤》(臺北:中華書局,1994年)。
〔宋〕不著撰人:《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第46冊《叢書集成續編》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
〔宋〕王欽若編纂:《翊聖保德真君傳》收入〔明〕《正統道藏》《雲笈七籤》
卷103(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5年)。
〔宋〕李坊:《太平廣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60年)。
〔宋〕張君房編:《雲笈七籤》(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宋〕張君房編:《雲笈七籤》卷二十四〈總說星〉(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北宋〕李昉、李穆、徐鉉編,夏劍欽 校點:《太平御覽》(全八冊)(河北:
教育出版社,2000年)。
[北宋]李昉:《太平御覽》地部21,卷56(臺北:台灣商務出版,1968年)。
[南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南宋]劉敬叔撰,范寧校點:《異苑》(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南宋〕范曄:《後漢書》(臺北:洪氏出版社影印,1978年)。
〔南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補志,楊家駱主編:《後漢書》。

〔元〕夏文彥:《圖繪寶鑑》,收《畫史叢書》第2冊(上海:人民美術出版,
1959年)。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元〕虞裕:《虞裕談撰》,影印四庫全書本,收錄於〔清〕翟灝:《通俗編》,
〔元〕關漢卿等撰:《元雜劇公案卷》(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年)。
乾隆十六年翟氏無不宜齋刻本(上下冊)東方出版社。

〔明〕《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5年)。
〔明〕《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
〔明〕《道藏》徐道編:《歷代神仙通鑒》第5冊(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
〔明〕《正統道藏》,《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洞神部.本文類.傷字號〉,第19冊。
〔明〕王世真:《列仙全傳》(上下冊)(臺北:文物出版社2018年)。
〔明〕王鏊:《姑蘇志》卷27(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5年)。
〔明〕白雲觀長春真人編纂:《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明〕汪瑗:《楚辭集解》(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
〔明〕徐道編:《歷代神仙演義》(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5年)。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84年)。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年)。
〔明〕漢桓寬:《鹽鐵論》弘治刻本,楊樹達:《鹽鐵論要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明〕羅懋登:《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萬曆丁酉年三山道人刊本)。
〔明〕王圻:《續文獻通考》第50冊《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明〕李賢:《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蔣毓英:《台灣府志》(台北:宗青圖書出版公司,1995年)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孝經注疏》下(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清〕李鏡蓉、許清源等修纂:光緒《道州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清〕阮元校印:《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0年)。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臺北:中華書局,1980年)。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大化書局出版,1982年)。
〔清〕紀昀等總纂:《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清〕張廷玉等奉敕撰,後嵇璜、劉墉等奉敕撰,紀昀等校訂:《續文獻通考》(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成書於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十通之一。與《欽定續通典》、《欽定續通志》,合稱為「續三通」。
〔清〕梅殼成等編:《協紀辨方書》(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年)。
〔清〕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臺北:鼎文書局,
〔清〕陳夢雷、蔣廷錫編著:《方輿彙編.山川典》第19冊《古今圖書集成》
(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清〕焦循撰、沈文倬點:《孟子正義》(臺北:世界書局,2009年)。
〔清〕葉德輝校刊:《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七卷(台中:古冊出版社)。
〔清〕翟灝:《通俗編》(臺北:大化書局,1979年)。
〔清〕趙翼撰:《陔餘叢考》(臺北:世界出版社,2009年)。
〔清〕撰人不詳:《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五(宣統元年葉德輝校刊本,中國社會科學院藏本)。
〔清〕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十三經註疏》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清〕顧炎武:《日知錄》(全二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清〕顧祿:《清嘉錄》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萬卷樓出版社,1993年)。
〔清〕嵇曾筠等監修,沈翼機等編纂:《浙江通志》第525冊,《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二、專著
(一)中文
Arnold Hauser著,邱彰譯:《藝術社會學方法》,(臺北:雄獅圖書公司,1987年)。
Daniel Chirot著,蔡坤璋譯:《近代的社會變遷》(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1年)。
Giulio Carlo Argan \ Maurizlo Fagiolo著,曾堉葉劉天增譯:《藝術史學的基礎》,
(臺北:東大出版社,1992年)。
W. Lawrence Neuman著,朱柔若:《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北:
揚智文化,2000年)。
Wilbert E .Moore著,俞景遽譯:《社會變遷》(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8年)。
丁山:《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年)。
丁山:《古代神話與民族》(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1年)。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大蕎:《圖書中國祈福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
尸佼撰、孫星衍校集:《尸子》(臺北:中華書局,1966)。
山西博物館編,《寶寧寺明代水陸畫》(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中國道教協會編:《道教神仙畫集》(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
仇德哉:《臺灣之寺廟與神明》(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年版)。
天津楊柳青畫社編:《中國吉祥圖案百科》(臺北:笛藤圖書公司,2003年)。
文懷沙:《屈原九歌今繹》(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
方麗娜:《華人社會與文化》(臺北縣:正中書局,2009年)。
王引之:《經義述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王卡:《道教三百題》(臺北:建安出版,1996)。
王幼泉、趙宏:《財神到》(臺北:易富文化,2005年)。
王本興:《甲骨文字典》(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14年)。
王玉哲:《中華遠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兆祥:《中國神仙傳》(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王利器:《風俗通義校注》(中華書局,1981年)。
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王明撰:《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王泰權:《巫帝國藏在甲骨文裡》(臺北:橡實文化事業公司,2014年)。
王國瓔:《中國文學史新講》(上、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4年)。
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王樹村:《中國古代民俗版畫》(新世界出版社,1992年)。
王樹村:《中國吉祥圖集成》(河北省: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
台灣道教會:《斗姥延生心經》(台灣道教會刊印,1994年)。
禾三千、吳喬:《道教天尊地仙吉神圖說》(黑龍: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6年)。
任繼愈、鍾肇鵬主編:《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
安東尼.華爾士著,郭斌等譯:《愛的科學》(北京:團結出版社,1999年)。
成耆仁:《中國紋飾及其象徵意義》(臺北:歷史博物館,2003年)。
朱熹:《楚辭集注》(香港:中華書局,1987年)。
朱熹:《原本周易本義》第2冊《大易類聚初集》(臺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
江韶瑩總編輯:《大吉祥文物展圖錄專輯》(宜蘭:傳藝中心,2003年)。
佐漢中:《中國民間美術造型》(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1992年)。
何平立:《崇山理念與中國文化》(濟南:齊魯書社,2001)。
何星亮:《中國自然崇拜》(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
余欣主編:《中古時代的禮儀、宗教與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余英時著,侯旭東等譯:《東漢生死觀》(臺北:聯經出版事公司,2008年)。
佛朗西斯科、洛佩斯、賽格雷拉主編,白鳳森、徐文淵、蘇振興、吳國平、
吳友富主編:《國俗語義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年)。
吳天明:《中國神話研究》(北京:中央編譯社,2003年)。
呂太古、馬道逸編:《道門通教必用集》《道藏》第32冊。
呂宗力、欒保群:《中國民間諸神》上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宋兆麟:《華夏諸神》(臺北:民間像雲龍出版社,1999年)。
宋軍:《清代弘陽教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李中華:《新譯抱朴子》(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
李世偉:《台灣佛教、儒教與民間信仰》(臺北:博揚文化出版 2008年)。
李民、王建譯注:《尚書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李亦園:《人類學與現代社會》(臺北:水牛圖書,1984年)。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文化發展的人類學探討》(上)(台北:允晨文化,1992)。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宗教與族群的文化觀察》(下)(台北:允晨文化,1992)。
李亦園:《文化與行為》(臺北:臺灣商務,1966年)。
李亦園:《田野圖像》(臺北:立緒文化出版,1999年)。
李亦園:《宗教與神話》(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李亦園:《宗教與神話論集》(臺北:立緒文化公司,1998年)。
李亦園:《信仰與文化》(臺北:巨流,1978年)。
李亦園:《說文化談宗教:人類學的觀點》(台北:台灣大學,2003年)。
李明君:《歷代文物裝飾文字圖鑑》(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年)。
李建德註譯:《三官大帝感應妙經》及〈三官大帝寶誥〉(臺北:財團法人臺北
行天宮,2012年)。
李振球、喬曉光:《中國民間吉祥藝術》(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0年)
李晉宏:《中國藝術圖案:福祿壽喜篇》(臺南:文國書局,2000年)。
李晉宏主編:《中國吉祥圖案精選集》(臺南:文國書局,2007年)。
李晉宏主編:《中國花邊紋飾精選集》(臺南:文國書局,2007年)。
李晉宏主編:《中國傳統圖案精選集》(臺南:文國書局,2007年)。
李晉宏主編:《中國福祿壽喜精選集》(臺南:文國書局,2007年)。
李晉宏主編:《中國藝術圖案.吉祥圖案篇》(臺南:文堂書局,1999年)。
李晉宏主編:《中國藝術圖案精選集》(臺南:文國書局,2007年)。
李祖定:《中國傳統祥圖案》(臺南:大孚書局公司,1998年)。
李乾忱編纂:《破除迷信全書》(上海:美以美會全國書報部,1924年)。
李乾朗:《北港朝天宮建築與裝飾藝術》(臺北: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1993年)。
李乾朗:《臺灣廟宇裝飾》(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1年)。
李梵:《文字的故事》(台中:好讀出版公司,2002年)。
李蒼彥:《中國吉祥圖案》(臺北:南天書局公司,1988年)。
李蒼彥等:《中國民俗吉祥圖案》(北京:中國文聯公司,1991年)。
李蒼彥編:《中國吉祥圖案》(臺北:南天書局公司,1988年)。
李遠國、劉仲宇、許尚樞:《道教與民間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年)。
李難:《進化論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沈平山:《中國神明概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
邢文:《帛書周易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阮昌銳:《中國民間宗教之研究》(臺北:台灣省立博物館印行,1990年)。
亞諾.豪斯著,邱彰譯:《西洋社會藝術進化史》(台北:雄獅圖書公司,
1900年)。
周至縣誌編纂委員會編:《周至縣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
周宗廉、周宗新、李華玲:《中國民間的神》(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2年)。
周英戀:《建築篇:建築裝修與裝飾》(臺北:財團法人台北市關渡宮,2015年)。
周進編譯:《吉祥圖案題解》(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9年)。
周濯街:《文財神》(臺北:國家出版社,2004年)。
周濯街:《和合二仙》(臺北:國家出版社,2001年)。
林尹:《文字學槩說》(臺北:正中書局公司,2005年)。
林河《沅湘間的求子風俗與〈九歌少司命〉》《古儺尋踪》(湖南美術出版1997年)。
林品章:《字學》(臺北:星狐出版社,1995年)。
林勝利:《泉州南音郎君崇拜─從孟昶、張仙融合談》(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林進源:《臺灣民間信仰神明大圖鑑》(臺北:進源書局,1996年)。
祁連休:《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類型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
邱燮友注譯:《新譯唐詩三百首》(臺北:三民書局公司,2006年)。
金文男:《壽誕》(九龍:萬里書局,2004年)。
金銖,王志軍:《福、祿、壽、喜大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金澤:《中國民間信仰》,中國民間文化叢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
姚元龍編繪:《吉祥圖案資料》(上海:上海書局出版社,1989年)。
姜震山、姜賀:《福祿壽喜財》(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15年)。
洪丕謨:《福祿趣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胡壯麟:《認知隱喻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95年)。
胡道靜、陳耀庭主編:《藏外道書》共三十六冊(四川:書社,1994年)。
范恩君:《道教神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韋昭注:《國語.鄭語》(臺北:漢京文化公司影新校標點本,1983年)。
韋凌譯:《中國中短篇敘事文學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卿希泰:《中國道教思想史綱》(臺北:木譯出版1986年)。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唐家路:《福祿壽喜圖輯》(山東:山東美術出版社,2004年)。
唐蘭:《中國文字學》(上海:古籍書版社,2005年)。
孫立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出版社,2012年)。
孫磊,唐家路:《中國吉祥裝飾》(廣西:廣西美術出版社,2001年)。
殷偉,殷斐然:《中國喜文化》(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殷偉,殷斐然:《中國祿文化》(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殷偉,殷斐然:《中國壽文化》(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殷偉,殷斐然:《中國福文化》(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殷傳:《中國福文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浦安迪:《逐出樂園之後:〈醒世姻緣傳〉與17世紀中國小說》(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
浦江清:《八仙考》《浦江清文錄》(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
烏丙安:《中國民間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班固撰:《四庫全書》《漢武帝內傳》(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
秦石蛟:《巧剪百福》(福建:福建美術出版社,2006年)。
能仁出版社:《文昌帝君陰騭文》(台南:能仁出版社,2018)。
袁珂:《山海經校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袁珂:《中國神話傳說》(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4年)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14年)。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袁珂譯注:《山海經》(貴陽市: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
郝鐵川:《灶王爺、土地爺、城隍爺中國民間神研究》(上海:古籍出版,
2003年)
馬西沙、韓秉方:《中國民間宗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馬金水:《三官大帝傳》(臺中:文學街出版社,1999年)。
馬書田:《中國民間諸神》(臺北:國家出版社,2001年)。
馬書田:《全像中國三百神》(臺北:林鬱文化事業公司,2004年)。
馬書田:《全像福壽財神》(江西美術出版社)2008)。
馬書田:《華夏諸神》(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
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中國傳統年畫藝術特展專輯》(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
1991年)。
國光紅:《九歌考釋》(濟南:齊魯書社出版社,1999年)。
婁子匡編:《民俗學集鐫》(臺北:東方文化供應社,1970年)
康諾錫:《中國葛建築裝飾圖鑑》(臺北:貓頭鷹,2007年)。
張玉法:〈中國現代化的動向〉,羅榮渠、牛大勇編:《中國現代化歷程的探索》,(北京:新華書店,1992年)。
張志江著,劉魁立、張旭主編:《關公》中國民俗文化叢書(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8年)。
張家麟:《多元.詮釋與解釋:多采多姿的台灣民間宗教》(臺北:蘭臺出版社,2016年)。
張家麟:《國家與宗教政策》(臺北:文景書局出版社,200年)。
張家麟:《新宗教建立衡量指標之研究》(臺北:玄門真宗出版社,2007)。
張家麟:《誰在宗教中:宗教社會學的詮釋》(臺北:蘭臺出版社網路,2017年)。
張道一:《中國圖案大系》(山東:山東美術出版社,1993年)。
張檉:《道教諸神聖紀》(臺北:中華道教總會,2002年)。
張繼禹:《中華道藏》第4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張覺:《韓非子校書析論》上冊(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年),頁386。
張鶴泉:《周代祭祀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梁相潤:《協紀辨方書》(臺北:武陵出版社,2006年)。
莊伯和:《祝福祈祥--臺灣民間吉祥圖案》(宜蘭:傳統藝術中心殷傳,2001年)。
莊伯和:《臺灣民間吉祥圖案》(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1年)。
許進雄:《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8年)。
許慎撰、徐鉉校定:《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郭元增譯:《全球化與世界體系》上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
郭英德、過常寶:《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下)遠古至唐代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
郭雲龍校定:《中國歷代戲曲選》(臺北:宏業出版社,1990年)。
郭璞注、葉自本糾譌:《爾雅》(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野崎誠近:《中國吉祥圖案》(臺北:眾文書局,1991年)。
陳平山:《中國神明概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
陳宗賢:《武財神趙公明傳奇》(臺北:百善書房,2011年)。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臺灣:古亭書屋,1975年)。
陳勤建:《文藝民俗學》(臺北: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
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介》(中華書局,1984年)。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臺北:台灣商務,2011年)。
陳壽:《三國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陳蓮痕原名陳燕方:《京華春夢錄》,收入北京市東城區園林局匯纂,《北京廟會史料通考》(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
陳鵬:《中國婚姻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陳顧遠:《中國婚姻史》(湖南:嶽麓書社,1998年)。
陶思炎:《中國祥物》(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年)。
陶思炎:《中國鎮物》(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
鹿憶鹿:《台灣民間文學》(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幀炎元:《韓詩外傳考征》(臺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63年)。
彭文勤纂輯、賀龍驤校勘:《道藏輯要》共25冊(臺北:新文豐公司,1986年)。
彭邦炯:《百川匯海:古代類書與叢書》(臺北:萬卷樓,2001年)。
游子安:《勸化金箴─清代善書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
湯可敬:《說文解字今釋》(下)(長沙:岳麓書社,1997年)。
湯孝純注譯、李振興校閱:《新譯管子讀本》(下)(臺北:三民書局,2006)。
程樹德:《論語集解》卷2(共4冊)(臺北:中華書局,2014年)。
童喬慧:《澳門土地神廟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年)
馮俊杰:《山西戲曲碑刻輯考》,(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馮時:《中國天文考古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黃文博:《台灣民間信仰與儀式》(臺北:常民文化公司,2002年)。
黃立平:《中國古代神仙祖廟百例》(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3年)。
黃華節:《關公的人格與神格》(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公司,1968年)。
黃鈞注譯:《新譯搜神記》卷三(臺北:三民出版,2000年)。
黃壽祺、梅桐生:《楚辭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
塚本善隆譯注:《魏書釋老志》(東京:平凡社東洋文庫本,1990)。
楊利慧:《神話與神話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楊華、丁原植:《新出簡帛與禮制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2007年)。
楊華:《新出簡帛與禮制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2007年)。
楊福泉:《灶和灶神》,(北京:學苑出版社,1994年)。
葉國良:《中國傳統生命禮俗》(臺北:五南出版社,2014年)。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葉舒憲:《熊圖騰─中華祖先神話探源》(上海:新華書局,2007年)
葉劉天:《中國紋飾研究》(臺北:南天書局公司,1997年)。
葉劉天:《中國裝飾藝術史》(臺北:南天書局公司,2002年)。
葉應燧、葉淑琴、葉篤毅:《中華吉祥圖》(九龍:中華書局公司,2002年)。
董芳苑:《探討台灣民間信仰》(臺北:常民文化,1996年)
熊禮匯注譯、侯迺慧校閱:《新譯淮南子》(上)(臺北:三民書局,1997),頁290。
趙沛霖:《先秦神話思想史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
趙雅博:《中國文化與現代化》(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92年)。
趙憲章:《文藝學方法通論》,[修訂版](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5年)。
劉兆祐:《治學方法》,(三民書局,1999年)。
劉守華、陳建憲:《民間文學教程》(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劉守華:《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劉守華:《比較故事學論考》(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劉宗迪:《失落的天書《山海經》與古代華夏世界觀》(北京:商務書館,
2006年)。
劉學鍇、餘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第2冊(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劉曉艷:《墉城妙韵─八大女仙的風采》,(臺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樂黛雲編:《北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名家十年文選》(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6年)。
潘魯生編:《漢字裝飾》(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年)。
蔡豐民:《中國壽禮》(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
鄭土有著,劉錫誠、宋兆麟、馬昌儀主編:《關公信仰》中華民俗文叢(北京:學苑出版社,1996年)。
鄭志明:《中國神話與儀式》(臺北:文津出版社,2009年)。
鄭建斌:《中國財神》(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7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頁264。
魯瑞菁:《諷諫抒情與神話儀式:楚辭文心論》(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
魯達編:《中國歷代婚禮》(臺北: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年)。
魯實先著,王永誠注:《文字析義注》下冊(臺北:臺灣商務,2015年)。
燕仁:《中國民間俗神》中國民俗叢書4(臺北:漢欣文化公司,1993年)。
應劭:《風俗通義》(中華書局,198年)。
應劭著,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臺北:明文書局,1982)。
韓秉方:《道教與民俗》(文津出版社,1997年)。
瞿海源:《宗教、數術與社會變遷》(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6年)。
魏慈德:《中國古代風神崇拜》(臺北:臺灣古籍公司,2002年)。
龐文中:《周至縣志》卷四(民國14年鉛印本)。
嚴兆霖、張玉書等修纂:《望奎縣志》(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
嚴杰編:《白居易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年)。
蘇以文:《隱喻與認知》(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鐘敬文學術總監、苑利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神話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
《浙江通志》編纂委員會編:《浙江通志》(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年)。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南嶽總勝集》(收入第51冊《大正新修大藏經》2002年)。
(二)英文
Chin, Frank. Dona1d Duk. Minneapolis: Coffee House Press, 1991。
Farley,John E. Sociology.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1990.
George,Ritzer, C.Kenneth and Norman R.Yetman, Sociology:Experiencing a Changing Society.(Boston:Allyn and Bacn,1987.
Hawley, Amos H.“Cumulative Change in theory and in histor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 1978.
Macionis, John J.Sociology. Englewood Cliffs:Prentice Hall,1987.
Persell,Caroline HodgesUnderstanding Society.New York:Harper&Row ,1987.
三、期刊論文
(一)論文
王之敏:《傳統吉祥圖案的意象研究》(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0年)。
江宜樺:《臺灣民間財神信仰之研究》(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99年)。
吳安清:《台灣閩客土地神傳說及信仰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博士,2013年)。
李尉山:《圖像文字圖像意涵與替換位置對視認性之影響》(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年)。
周啟松:《中國民間文學中財神的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2年)。
林純安:《吉祥圖案設計研究-以招財吉祥圖案與語意運用於彩券資料庫之設計》(崑山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亭儒:《從符號學角度詮釋傳統吉祥圖案之研究-以蝙蝠吉祥圖案為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黃志宏:《台灣財神信仰初探-以草屯鎮敦和宮為中心》(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碩士論文,2010年)。
黃訓廣:《江西南城麻姑信仰與地方社會》(江西:南昌大學專門史碩士論文,2008年)。
熊品華:《臺灣道士服飾及其圖像之比較研究─以正一派、靈寶派、禪和派、全真派為例》(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劉淑音:《台灣傳統建築吉祥裝飾─集瑞構圖的表現與運用》(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賴宗煒:《紙錢在台灣道教過關渡限儀式中之象徵意義及功能》(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戴文鋒:《臺灣民間財神信仰之研究》(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二)期刊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
出版社,1992年)。
尤仁德:〈漢代玉器的吉祥文化〉,《故宮文物月刊》,第191期(1999年),頁78-91。
李亦園:〈連續和諧與超越重考古學人類學看中國傳統的身心關係〉《法鼓人文學報創刊號》(2007年7月),頁7-18。
李學勤:《帛書〈五行〉與〈尚書.洪範〉》,《簡帛佚籍與學術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段鋼:〈圖像讀寫:一個理論研究新視點〉,《社會科學報》(上海:社會科學院2007社,1992年)。
孫蔚青:〈以「精衛填海」為例淺析上古神話中的悲劇意蘊:《美與時代:下》〉,(2012年第11期)
張子強、楊清田:〈喜字吉祥文字圖案構成之研究〉,《2006 年視覺傳達設計國際學術研討會-視覺設計與藝術論文集》,(臺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2006年)頁26-30。
張政烺:《〈封神演義〉漫談》《世界宗教研究》(雜志1983年,第3期)
莊春輝:〈解讀卍(卐)字符及其不同變體的文化表徵意義〉,《康定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7卷第1期(2008年),頁27-32。
程棠:〈關於「結構–功能–文化相結合」的教學原則的思考〉,《世界漢語教學》第4期(1996年),頁79-91。
黃作林:〈中國吉祥圖案的文化精神〉,《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第2期
(2000年)。
過山:〈中國民間吉祥圖案的藝術表現〉,《株洲工學院學報》,第20卷第1期(2006年)頁1-5。
鮑思思、楊熠文:〈中醫視野下「壽文化」內涵淺析〉,《中醫藥文化》,第6期第13卷(2018年),頁73-81。
蘇培成:〈新春說「福」〉《光明日報》(2017年02月12日12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