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學前教育結構的限制--家長觀點之論述
書刊名:教育與社會研究
作者:陳俊升
作者(外文):Chen, Jun-sheng
出版日期:2005
卷期:9
頁次:頁33-72
主題關鍵詞:幼兒教育消費行為偏好品味權利Early child educationConsumer behaviorPreferenceTasteEntitle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9
  • 點閱點閱:57
我國幼兒教育因為非屬義務教育,故受政府管制少,機構種類多元,相對的,家長的選擇也較多。然而在政府投入資源較少,機構品質良莠不齊,幼教市場混亂的情形下,家長如何在幼教市場中選擇一理想的機構?又是否因結構性的限制而對選擇行為形成無法察覺的干擾或影響?此等都是值得研究與探討的問題。本研究「幼兒教育市場消費行為研究---以台中地區家長選擇幼兒教育機構的歷程為例」,即是由家長選擇機構的個人歷史經驗切入,探討家長對於幼教機構的偏好、選擇能力、品味區隔等現象,以及檢視家長所被賦予的權利、自由與能力等,是否因為幼教市場結構的限制而受到忽視與剝奪。本研究由經濟、社會、教育等理論,綜理為一整合性論述架構,以做為研究進行的指引、分析與解釋。研究方法採質化方法之「詮釋性互動論」(interpretive interactionism)為設計,進行問題的規劃、解構、捕捉、括號、建構以及脈絡化。研究樣本以台中縣市四個公私立幼托機構的家長為訪談對象,由訪談資料中捕捉家長選擇幼托機構的經驗。最後本研究將蒐集到的田野資料重新建構、解釋,並賦予理論與現實上的意義。研究結果發現:(一)家長對於不同幼教機構的偏好並非天生的,而是依循個人過去的經驗以及人際網絡中的知識、信念與行為之脈絡而形成的;(二)在三種選擇技巧使用的分類上,公/私立機構的家長有明顯的差異;(三)差異點的社會性意涵---「必需的」V.S.「自由的」兩種品味;(四)家長雖各具不同品味,但從市場結構的許多限制而言,所有家長被賦予的權利(entitlement)是不足的,公/私立機構家長權利集合也是不一的;(五)私立機構價值主導幼教市場價值,政府不僅未能適時回應此現象,政策制定的過程也無法保證並促進更充分的公共討論。本研究認為,選擇行為受到個人過去經驗與人際網絡性質的影響,從而可以區隔出家長的選擇能力類型與對於機構的品味,且家長選擇的歷程確是受到社會結構的限制,導致家長被賦予的權利、自由與能力有不足的現象。因此本研究主張,對於幼教市場結構的調節,無論是由國家介入或由市場機制主導,家長、機構、國家三者幼兒教育價值觀的整合,應是健全幼教市場結構的前提,也是討論、解決幼教問題的首要之務。
期刊論文
1.廖宏彬(1999)。從馬克思社會結構觀點及韋伯權力秩序三向度,談臺灣私立幼教業者經營的最大報酬條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通訊,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戴怡君(1998)。當前台灣幼兒教育的經濟分析。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通訊,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春美(19950200)。期盼四至六歲幼兒皆能獲得相同品質的教育。教改通訊,5,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楊國賜(2002)。全國幼兒教育普查計劃。嘉義:嘉義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郭巧俐(1993)。幼教服務市場與行銷策略之實證研究:以大臺南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俊升(2003)。幼兒教育市場消費行為之研究--以台中地區家長選擇幼兒教育機構的歷程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趙文志(1997)。誰的責任--臺灣幼兒教育的經濟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其蓁(2000)。幼兒教育國家介入--一個批判的觀點(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銘達(2000)。幼教之行銷策略--以台北市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游銀泉(1996)。彰化地區幼教服務市場消費行為之實證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雲林技術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德高(2001)。幼兒教育史。臺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鄒繼礎(1999)。解讀偏好--用經濟學方法探究人類行爲。台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Denzin, N. K.、Lincoln, Y. S.、張君玫(1999)。解釋性互動論。臺北:弘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Sen, Amartya、王宇、王文玉(2001)。貧困與飢荒。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敬先(1992)。幼兒教育。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曾坤暘(1987)。幼兒教育行政。台北:水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淑霞、陳月英、何景行(2000)。幼兒教保概論。台北:啟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麗華(2000)。幼兒教保概論。台北:泰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Sen, Amartya Kumar、劉楚俊(2001)。經濟發展與自由。臺北市: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佩蓉、陳淑琦(2003)。幼兒教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Gewirtz, S.、Ball, S. J.、Bowe, R.(1995)。Markets choice and equity in education。Ope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2.邱恩綺(2000)。為孩子選擇最好的幼稚園。台北:城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Bourdieu, Pierre(1984)。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4.戴曉霞(2000)。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市場化。臺北:揚智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四一○教育改造聯盟(1996)。民間教育改造藍圖:朝向社會正義的結構性變革。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徐明珠(2001)。贏在教育的起跑點,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0/EC-R-090-020.htm, 2004/08/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邱志鵬(2003)。「幼兒教育市場化」座談會---中正大學,http://www.ccunix.ccu.edu.tw/~deptrcfppm/news/topnews.htm, 2003/09/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教育部(1999)。發展與改進幼兒教育中程計劃,http://edu5.tnc.edu.tw/index/00002/00206.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內政部統計處。臺閩地區一 般兒童福利機構概況,http://www.moi.gov.tw/W3/stat/home.asp, 2003/12/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蘇峰山(2004)。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市場--從英國教改談台灣教改的市場論述。教育與權力。嘉義:南華大學社會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ourdieu, P.(1986)。The forms of capital。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Greenwood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