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大陸高校校辦產業之研究
作者:黃富玉
作者(外文):HUANG,FU-YU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
指導教授:楊振昇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校辦產業高等教育university-run industrieshigher edu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在知識經濟時代,大學除具知識生產、傳播功能外,也背負著促進國家技術開發及產業升級之使命,因此大學衍生企業或校辦產業應運而生。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國大陸高校校辦產業之發展、困境、因應措施與成效。首先透過文件分析法整理與分析高等教育職能的轉變與中國大陸高校校辦產業發展情形等資料,並據以編製訪談大綱,再以深度訪談法蒐集6位服務於中國大陸「雙一流」大學及中央研究機構學者專家對校辦產業之相關看法,以建構中國大陸高校校辦產業完整樣貌。最後,綜合文獻探討及深度訪談資料,歸納整理出以下結論:
一、中國大陸高校校辦產業之形成背景與發展
(一)因應高校辦學經費之不足而興起
(二)發展過程歷經三階段
(三)教師參與校辦產業程度不一
二、中國大陸高校校辦產業所面臨之困境
(一)校企不分與國家資源分配不均
(二)整體發展規劃與配套措施不全
(三)學生實習功能不彰
三、中國大陸政府因應高校校辦產業困境所採取之措施與成效
(一)高校與校辦產業脫鉤,高校回歸教學研究軌道
(二)各高校校辦產業改制成效不一,舊有問題仍存在
(三)高校校辦產業對學校之經費回饋功能弱化
(四)臺灣大專校院衍生企業宜有其特色及適宜環境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提出具體建議,提供臺灣有關行政機關、臺灣大專校院、大專校院衍生企業及未來研究者等四方面作為參考。
In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era, aside from fostering and propagating knowledge, universities bear the role of advancing a nation’s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mission of improving its industries, hence, the emersion of university spin-off companies and university-run industries.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university-run industries, its predicaments and, adaptive measures and effects.
First reviewed the account regarding the changing role of higher education, university spin-off compan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run industries’ developmental history, and created an outline for the interview; followed by a compilation of interview excerpts, a collection of six in-depth interviews of individuals who are employed by China’s "Double First-rate"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the opinions of the Central research organization’s researchers on university-run industries. Lastly,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depth interview conclusions can be summarized by the following points:
1.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niversity-run industries:
(1) University budget shortages led to the emersion of university-run industries.
(2) The three stages of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experience.
(3) The varied extent of teachers participating in university-run industries.
2. Challenges that Chinese university-run industries encounter:
(1) The inseparability of universities and industries and national resource distribution inequality.
(2) Inadequate holistic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supporting measures.
(3) The ineffective role of internships.
3. China’s selected and implemented adaptive measures and its effects to related issues:
(1) Following the parti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university-run industries, universities have resumed the role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2) The effectiveness of various university-run industries’ reforms are uncertain, therefore long-term issues still persist.
(3) The university-run industry’s remittance toward universities has weakened.
(4) Taiwanese universities launched spin-off companies should have own features and a suitable environment.
Lastly, in accordance to the stated research conclusions’ proposed recommendations, offering these results as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Taiwanese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Taiwanese universities, university spin-off companie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一、中文部分
丁克華(2015)。學校辦理衍生企業之風險評估與管理。載於楊國賜、胡茹萍(主編),大學衍生企業(119-160頁)。臺北市:高等教育。
王均(2013)。中國高校產業管理體制改革—基於制度變遷理論的研究。北京:經濟管理。
中共中央(1985)。關於教育體制改革決定。2015年12月20日,取自:http://edu.people.com.cn/BIG5/8216/196960/12122912.html
中共中央、國務院(1995)。關於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2015年12月20日,取自:http://cpc.people.com.cn/GB/64184/64186/66686/4494297.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2005)。關於積極發展、規範管理高校科技產業的指導意見。2015年10月9日,取自: http://www.cutech.edu.cn/cn/xbcyfz/zcwj/webinfo/2012/08/1331846173385210.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2006)。教育部關於高校產業規範化建設中組建高校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的若干意見。2015年10月9日,取自:http://www.cutech.edu.cn/cn/xbcyfz/zcwj/webinfo/2012/08/1331846173391742.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2009)。關於做好2009年度直屬高校產業工作的意見。2017年3月13日,取自: http://www.cutech.edu.cn/cn/zxgz/2009/02/1229478230220408.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中國高校校辦產業協會(編)(2002)。2001年度中國高等學校校辦產業統計報告。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中國高校校辦產業協會(編)(2003)。2002年度中國高等學校校辦產業統計報告。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中國高校校辦產業協會(編)(2004)。2003年度中國高等學校校辦產業統計報告。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中國高校校辦產業協會(編)(2005)。2004年度中國高等學校校辦產業統計報告。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中國高校校辦產業協會(編)(2006)。2005年度中國高等學校校辦產業統計報告。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中國高校校辦產業協會(編)(2007)。2006年度中國高等學校校辦產業統計報告。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中國高校校辦產業協會(編)(2008)。2007年度中國高等學校校辦產業統計報告。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中國高校校辦產業協會(編)(2009)。2008年度中國高等學校校辦產業統計報告。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中國高校校辦產業協會(編)(2010)。2009年度中國高等學校校辦產業統計報告。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中國高校校辦產業協會(編)(2011)。2010年度中國高等學校校辦產業統計報告。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中國高校校辦產業協會(編)(2012)。2011年度中國高等學校校辦產業統計報告。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中國高校校辦產業協會(編)(2013)。2012年度中國高等學校校辦產業統計報告。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中國大陸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1994)。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優惠政策的通知(94)
財稅字第001號。2015年8月5日,取自: http://www.dxtax.com/tax/cs94-001.htm。
中國大陸國家教委、國家科委、國家體改委(1994)。關於高等學校發展科技產業的若干意見。2015年12月20日,取自:http://kjt.gzst.gov.cn/index.php?show-index-cid-42-id-192.html
中國大陸國務院(1993)。關於加快改革和積極發展普通高等教育意見的通知。2015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55625
中國大陸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教育部(2001)。關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規範校辦企業管理體制改革試點指導意見。2015年10月9日,取自: http://yzlx.pkulaw.cn/fulltext_form.aspx?Db=chl&Gid=176054&keyword=&EncodingName=big5&Search_Mode=
中國經營報(2014年1月25日)。3000億校辦企業資產浮出水面 北大清華最土豪。【網路新聞】。2016年11月5日,取自: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40125/012418079341.shtml
王文科、王智弘(2010)。質的研究的信度與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50。new window
王文科、王智弘(2014)。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王曉(2009)。國內外高校校辦產業發展模式及其啟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 會科學版),9(1),70-74。
毛錄林、袁吉鴻(2012)。試論校辦企業的興衰與得失。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1,15-16。
方厚政(2010)。日本大學科技型衍生企業的興起及啟示。工業技術經濟,11,15-19。
北京大學。北大簡介。2016年10月17日,取自:http://www.pku.edu.cn/about/index.htm
北京大學(2012)。北大校辦產業:科學管理 夯實基礎 改革創新 促進發展。2016年10月17日,取自:http://pkunews.pku.edu.cn/2012zt/2012-06/08/content_244188.htm
立法院(2014)。立法院公報第104卷第2 期院會紀錄。2016年3月5日,取自:http://lis.ly.gov.tw/lgcgi/lypdftxt?10400201;0312;0397.
立法院(2017)。立法院法律系統 科學技術基本法 (02807)。2017年7月5日,取自:http://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006344AB58C0000000000000000014000000004000000^02807106052600^0007C001001
成永裕(2015)。美國大學辦理衍生企業之法制規範概述:兼論我國相關法制建置方向。載於楊國賜、胡茹萍(主編),大學衍生企業(15-32頁)。臺北市:高等教育。
成群豪(2006)。知識產業化對大學治理之啟示與探究。第二屆兩岸高等教育論壇:
高等教育質量、辦學模式及其發展戰略學術研討。2016年4月5日,取自:www.td-school.org.cn/tbdf/uploadfile/20078246901.doc.
行政院(2014)。行政院第3406次院會決議。2016年4月5日,取自: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aspx?n=4F2A6F26A44C68AC&sms=FF87AB3AC4507DE3&s=843E07AB4DE1DB03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5)。第七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會議資料。臺北市:國科會。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8)。第八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總結報告。2015年5月7日,取自:http://www.most.gov.tw/pla/tc/8th/doc/allrecord_F.doc‎
肖向萌(2011)。高校校辦產業生存與發展思辯。科學諮詢,31,39-40。
李永盛、丁潔民、高國武(2011)。瞄準總體目標,服務整體功能—對規範發展
高等學校校辦產業的思考與建議。中國高校科技,11,13-14。
李芳齡(譯)(2005)。Clayton, M. C., Scott D. A. & Erik, A. R. 編著。創新者的修練。臺北市:天下雜誌。
李政賢(譯)(2006)。C. Marshall 與G. B. Rossman著。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
寫。臺北市:五南。
李政賢(譯)(2009)。I. Seidman著。訪談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李家同(2015)。 大陸紫光集團的目的是什麼?【網路論壇】。2016 年5月2日,取自: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1106/592413.htm#ixzz4QPktFnC3
李新軍、楊亞栩、梁志剛(2010)。科技成果轉化新模式探索與實踐。載於翟士良主編 (2010),規範管理 創新發展-北京高校校辦產業論文集(58-63頁)。北京:北京工業大學。
何雅麗(2004)。中國大陸產學研合作體制之研究-以北京大學之校辦產業為例。國立暨南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吳佾其(2007)。台灣高等教育擴張的影響與突破。2016 年5月2日,取自: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62/62-12.htm
吳明清(2007)。教育硏究 : 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市:五南。
杜輝華、宋健(2008)。高校校辦企業的改制與發展。湖南工程學院學報,18(3),
9-11。
余雪蓮(2007)。美國研究型大學職能發展演變的經驗。比較教育研究,5,18-22。
周州、李瑞清(2008)。我國高校校辦產業的探析與思考。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13-14。
林天祐(1996)。認識研究倫理。教育資料與研究,12,57-63。new window
林文軒(2000)。淺述大陸高校產業發展現況。共黨問題研究,26(3),41-51。
林君頻(2007)。中國大陸的產學合作之研究-以北京大學、北京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明煌(2004)。北京大學校辦產業對國內大學之啟示。通識論叢,2,95-126。new window
林海清(2012)。大學校務定位與發展的觀察省思。2016年10 月17日,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2/03/01/5559.aspx
林騰蛟(2005)。中國大陸高校產學合作政策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武潔(2014)。發展高校校辦企業,莫跑偏方向。2015年1 月3日,取自:http://big5.huaxia.com/xw/rmpl/2014/01/3730267.html
岳經綸(2002)。教育市場化趨勢下之大陸高等教育與政府關係。載於戴曉霞、莫家豪、謝安邦(主編),高等教育市場化:臺、港、中趨勢之比較(267-295頁)。臺北市:高等教育。
侯正良(2011)。後改制時代校企管理問題研究。中國高校科技,7,48-50。
姚科峰(2007)。我國高校產業改制途徑研究。浙江工業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浙江省。
胡茹萍、許正芝(2015)。中國大陸高校校辦企業制度規範初探。載於楊國賜、胡茹萍(主編),大學衍生企業(91-117頁)。臺北市:高等教育。
胡劍鋒、任海波(1999)。我國高校產業發展的態勢與分析。中國高等教育,12,12-13。
科技部(2016)。第十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說明會簡報-議題四-子題(四):加強產學研合作鏈結。2017年5 月20日,取自:
http://2016technology.tw/present/pdf/4-4.pdf
科技部(2017)。科技部補助新型態產學研鏈結計畫作業要點。2017年5 月20日,取自:
https://www.most.gov.tw/folksonomy/detail?subSite=&l=ch&article_uid=cce1cbc8-4354-4889-9f53-55fd14745efd&menu_id=58d86516-029a-11e5-aa78-bcaec51ad21b&content_type=P&view_mode=listView
洪淑萍(2012)。認知教練應用於國小實習教師教學輔導之個案研究。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未出版,臺中市。
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法。載於謝卧龍等著,質性研究(81-126頁)。臺北市:心理。
馬永霞等(2013)。高校籌資多元化研究。北京:北京理工大學。
馬陸亭(2006)。高等教育財政撥款模式改革研究。北京教育,5,14-18。
孫治本(2008)。中國大陸學術機構興辦企業之成因與改制政策--以科學院和清華為探討核心。東吳社會學報,3,41-69。new window
孫霄兵(2010)。論中國的高等教育體制改革。載於範文曜、馬陸亭(2010)
高等教育發展的治理政策:OECD與中國(60頁)。北京:教育科學。
容繼業(2015)。衍生企業對技職教育發展之機會與挑戰。載於楊國賜、胡茹萍(主編),大學衍生企業(221-253頁)。臺北市:高等教育。
翁福元、廖昌珺(2015)。臺灣與英國高等教育改革之比較。載於溫明麗(主編),高等教育新視野: 比較與前瞻(1-39頁)。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徐明珠(2003)。全球化時代,台灣高等教育之改革與創新。國家政策論壇,92,258-267。
陳志忠、魏宿玢(2009)。從歐美高等教育史看大學的職能演變。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19(1),37-39。
陳芳吟、余曉雯(2013)。國家轉型下的高等教育-從福利國家到競爭國家。當代new window
教育研究季刊,21(2),1-36。
陳振遠等人(2015)。大專校院辦理衍生企業之機會與挑戰。載於楊國賜、胡茹萍(主編),大學衍生企業(161-187頁)。臺北市:高等教育。
陳淑敏(2000)。大陸地區大學之校辦企業研究--以南京大學為例。共黨問題研究,26(10),82-90。
陳德華(2014)。大學推動衍生企業策略。楊國賜(主持人)。大專校院辦理衍生企業論壇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清華大學。學校沿革。2016年10 月17日,取自:
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thu/newthu_cnt/about/about-2.html
清華大學。清華大學經營性資產管理辦公室機構概況。2016年10月17日,取自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jzb/751/index.html
清華大學。清華控股有限公司公司簡介。2016年10月17日,取自: 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kg/5340/index.html
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10月17日,取自: http://www.thtf.com.cn/plus/list.php?tid=3
教育部。大專校院概況表(80~104 學年度)【原始數據】。2016年11月19日,取自:http://depart.moe.edu.tw/ED4500/cp.aspx?n=1B58E0B736635285&s=D04C74553DB60CAD
教育部(2013a)。人才培育白皮書。2016年9月18日,取自:
http://www.edu.tw/pages/list.aspx?Node=1255&Type=1&Index=9&wid=45a6f039-fcaf-44fe-830e-50882aab1121.
教育部(2013b)。高等教育制度鬆綁措施。2016年10月29日,取自:http://depart.moe.edu.tw/ED2200/News_Content.aspx?n=90774906111B0527&sms=F0EAFEB716DE7FFA&s=D83C56F909C222DC
教育部(2015a)。高等教育創新轉型方案。2016年10月20日,取自:https://heitoplus.edu.tw/download_2.php。
教育部(2015b)。大學推動衍生企業策略。2016年10月18日,取自:https://heitoplus.edu.tw/download_2.php。
教育部(2015c)。高等教育創新轉型-多元發展藍圖。2016年10月22日,取自:http://www.apuc.org.tw/SeminarDoc/PPTs/%E9%AB%98%E7%AD%89%E6%95%99%E8%82%B2%E5%89%B5%E6%96%B0%E8%BD%89%E5%9E%8B%E7%B0%A1%E5%A0%B1_%E6%95%99%E8%82%B2%E9%83%A8%E5%89%AF%E5%8F%B8%E9%95%B7%E7%B0%A1%E5%A0%B1.pdf。
教育部(2016a)。大學推動衍生企業。2016年10月20日,取自:https://heitoplus.edu.tw/download_2.php。
教育部(2016b)。釋放校園科研能量 教育部打造產學研新鏈結。2017年5月9日,取自:http://epaper.edu.tw/topical.aspx?period_num=745&topical_sn=956&page=0
教育部區域產學合作中心。92-101年度產學合作績效。2016年11月19日,取自:http://www.iaci.nkfust.edu.tw/Industry/CP.aspx?s=6&n=19。
莫家豪、羅浩俊(2002)。市場化與大學治理模式變遷:香港與台灣比較研究。載 於戴曉霞、莫家豪、謝安邦(主編),高等教育市場化:臺、港、中趨勢之比較(183-220頁)。臺北市:高等教育。new window
常麗麗(2010)。知識經濟時代中國高等教育創新問題研究。北京:氣象。
張平(2003)。試論高校校辦產業管理體制改革。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湖北省。
張宇樑、吳樎椒(譯)(2007)。Creswell, J.W.著。研究設計:質化、量化、與混
合方法取向。臺北市:學富。
張呈余、田昌友(1998)。淺析校辦產業管理。北方論叢,6,29-31。
張男星等(2013)。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報告2012。北京:教育科學。
張媛甯(2006)。企業型大學之發展趨勢、待解決問題與對高等教育經營管理的啟
示 。教育政策論壇,11,77-100。
張蒙(2010)。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科技發展戰略的演變。2015年12月5日,取自:http://www.hprc.org.cn/gsyj/whs/kjs/201009/t20100921_113494.html
郭文瑛(2002)。中國大陸校辦科技企業研究-北大方正集團個案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郭建如(2003)。從大學與校辦企業關係的演變看大學的社會型塑:體系再生產
的視角。北京大學教育評論,1(4),47-53。
郭楊騫(2001)。中國大陸科技產業與高等校院互動關係之研究-以位於上海、南京、合肥、西安的大學為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湯志民(2003)。台灣高等教育擴張與整併之探析。2017年5月29日,取自:http://www3.nccu.edu.tw/~tangcm/doc/2.html/article/E219.pdf
彭宗平(2014)。擘劃人才培育新機制。2015年3月2日,取自:http://www.news.high.edu.tw/pages_d.php?fn=forum&id=479.
曾坤生(2002)。市場化-知識經濟時代大學發展的必然選擇。載於戴曉霞、莫家豪、謝安邦(主編),高等教育市場化:臺、港、中趨勢之比較(297-312頁)。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黃富玉、楊振昇(2014)。台灣高等教育產學合作發展新方向。閻鳳橋(主持人)。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博士班北京學術交流論文發表專輯,北京大學。
黃富玉(2016)。臺灣地區大學衍生企業發展之探析。學校行政,102,201-216。
黃偉常、劉臻(2012)。利用高校校辦企業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當代教育科學,13,39-41。
智瑞芝(2010)。日本大學衍生企業的形成機制及影響因素分析。現代日本經濟,1,46-52。
湯堯(2001)。學校經營管理策略-大學經費分配、募款與行銷。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買憶媛(2008)。大學衍生企業發展機制研究。2015年3月5日,取自:http://big.hi138.com/gongshangguanli/qiyezhanlue/200808/81538.asp
葛孟堯(2015)。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技術移轉模式之簡介。2017年2月5日,取自:https://portal.stpi.narl.org.tw/index/article/10180
溫肇東(2004)。科技管理與大學衍生企業在日本的發展。智慧財產評論,2(1),73-96。new window
楊東平(主編)(2010)。2020:中國教育改革方略。人民出版社。
楊朝祥(2002)。建置產學合作新關係。國家政策論壇,2。2014年3月5日,取自:http://old.npf.org.tw/monthly/00202/theme-178.htm.
楊朝祥(2009)。台灣高等教育的挑戰、超越與卓越。教育資料集刊,44,1-28。new window
楊軼波、陳曉榮(2010)。由大學衍生企業推動高科技產業-美國的經驗和啟示。
機械製造,48,71-71。
葉至誠、葉立誠(1999)。硏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商鼎文化。
趙婷婷(2002)。大學市場化趨勢與大學精神的傳承。載於戴曉霞、莫家豪、謝安邦(主編),高等教育市場化:臺、港、中趨勢之比較(251-266頁)。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蓋浙生(2004)。台灣高等教育市場化政策導向之檢視。教育研究集刊,50(2), 29-51。new window
劉仲東(1996)。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與社會研究的未來走向及出路。載於胡幼
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31-135頁)。臺北市:巨流。
劉承波、張偉(2010)。高等教育治理國際研討會綜述。載於范文耀與馬陸亭(主編),高等教育發展的治理-OECD與中國(9-22頁)。北京:教育科學。
劉素娟、鍾任琴、林英傑(2015)。台灣推動大學衍生企業可行方案探討。載於楊國賜、胡茹萍(主編),大學衍生企業(189-220頁)。臺北市:高等教育。
劉離生(2005)。高校校辦產業發展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25,15-16。
劉寶存(2004)。大學理念的傳統與變革。北京:教育科學。
鄭春雷、張前德(2010)。高校校辦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對策。南京醫科大
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226-228。
魏祝利(2006)。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產業化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戴曉霞(1999)。市場導向及其對高等教育之影響。教育研究集刊,1,234-254。new window
戴曉霞(2000)。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市場化。臺北市:揚智。new window
關偉、李春霞(2012)。校辦產業發展趨勢探析。中國高校科技,6,61-62。
簡惠閔(2006)。我國技專院校推動產學合作有效策略模式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簡惠閔(2007)。美國大學產學合作研究發展之實施現況及其對我國之啟示。教育new window
政策論壇,12(2),31-67。
譚曉琴(2009)。清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牛津大學的技術轉移模式比較研究。2017年2月5日,取自:http://repository.hkbu.edu.hk/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016&context=lewi_wp
蘇竣、汝鵬、杜敏、王濤等人(2007)。從校辦企業到校有企業-轉變中的中國大學知識產業化模式。科學學研究,25,40-45。
蘇竣、何晉秋等(2009)。大學與產業合作關係-中國大學知識創新及科技產業研
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二、英文部分
Bigliardi, B., Galati, F., & Verbano, C. (2013). Evaluating performance of university spin-off companies: Lessons from Italy.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 Innovation, 8(2), 178-188.
Clark, B. R. (1997). Common problems and adaptive responses in the universities of the world: Organizing for change.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10, 291-295.
Clark, B. R. (1998). Creating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Organizational
pathways of transformation. Oxford: Pregamon and Elsevier Science.
Curry R. (2004). Bridging the Pacific with Love Eterne: Issues in Early Crossover Marketing of Hong Kong Cinema. Illinoi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Denzin, N. K., & Lincoln, Y. S.(Eds.)(2000).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2nd ed.). Thousand Oaks : Sage Publications.
Drucker, P. F. (1993). Post-capitalist society. New York: Haper Business.
Etzkowitz, H. (2004). The evolution of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Globalisation, 1(1), 64-77.
Etzkowitz, H., & Leydesdorff, L.(1995). The triple helix–university–industry–
government relations: a laboratory for knowledge-based economic development. EASST Review, 14(1), 14-19
Etzkowitz, H., & Leydesdorff, L. (2000).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from National Systems and ‘‘Mode 2’’ to a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 Research Policy, 29, 109–123.
Etzkowitz, H., Webster, A., Gebhardt, C., & Terra, B. (2000). The future of the university and the university of the future: Evolution of ivory tower to entrepreneurial paradigm. Research Policy, 29, 313-330.
Isis Enterprise. Retrieved March 2,2017, https://innovation.ox.ac.uk/
Kwong, J. (1996). The new educational mandate in China : running schools running
business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16(2), 185-194.
Li, F., Morgan, J.W. & Ding X. (2008). The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employment and over-education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8, 687–697.
OECD(1997).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Retrieved March 28,2016, from: http://www.oecd.org/science/inno/2101733.pdf
Pirnay, F., Surlemont, B., & Nlemvo, F. (2003). Toward a typology of university spin-offs.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1, 355-369.
Rodgers, R.F. (2006). 美國高等教育與學生事務當前的趨勢和議題。Retrieved March 11,2017, from http://www.google.ca/url?url=http://cve.ntnu.edu.tw/download.php%3Ffilename%3D145_e0664d5c.pdf%26dir%3Dpersonal_subject/%26title%3DRodgers%25E6%25BC%2594%25E8%25AC%259B%2B(final)-&rct=j&frm=1&q=&esrc=s&sa=U&ved=0ahUKEwjNxeWFgc7SAhVFI5QKHbaoAvAQFggYMAA&usg=AFQjCNE2JmVxZrS032mkVoa5_FqqRyE67g
Smith ,H. L. & Ho, K. (2006). 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Oxford University,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 and the government laboratories’ spin-off companies. Research Policy, 35, 1554–1568.
Trow, M. (1973). 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Berkeley, CA: Carnegie Commission on Higher Education.
Viale, R., & Etzkowitz, H. (2005). THIRD ACADEMIC REVOLUTION:
POLYVALENT KNOWLEDGE; THE “DNA” OF THE TRIPLE HELIX. Retrieved May 21,2016, from http://www.biopps.com/images/documents/THIRD_ACADEMIC_REVOLUTION.pdf
Wang, X., & Liu, J. (2011).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expansion and the task of
economic revitalization. Higher Education, 62(2), 213-229.
Williams, G. (1997). The market rou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British experience 1979-1996.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10, 275-28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