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閩粵?福客?清代臺灣漢人族群關係新探--以屏東平原為起點
書刊名:國史館學術集刊
作者:林正慧
作者(外文):Lin, Cheng-hui
出版日期:2005
卷期:6
頁次:頁1-60
主題關鍵詞:閩人粵人福佬客家屏東平原FujianeseGuangdongeseHoloHakkaThe Plains of Ping-do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3) 專書(4) 專書論文(2)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40
  • 點閱點閱:120
期刊論文
1.安煥然(2002)。論潮人在馬來西亞柔佛麻坡的開拓。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新魁(1993)。二百年前的潮州音。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立芳、莊初升(2000)。粵北地區漢語方言概況。方言,200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倫倫(1992)。廣東閩方言的分布及語音特徵。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倫倫(1993)。廣東閩方言語法特點的比較研究。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倫倫(1994)。廣東揭西縣方音研究。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0(3),82-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浩(1997)。客家文化新論。客家研究輯刊,199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賈鶴(199403)。略述客地明代社會概況與客人外遷。客家研究輯刊,199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佐泉(200112)。客家史料擷英。客家文化研究通訊,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簡炯仁(19990600)。高屏地區土地開發與族群關係。客家文化研究通訊,2,1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蘇慶華(2002)。北馬潮人早期之經濟活動初探。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Cohen, Myron L.(1968)。The Hakka or Guest People: Dialect as a Social-Cultural Variable in Southeastern China。Ethnohistory,15(3),237-292。  new window
13.戴寶村(19981000)。大臺北地區客家族群史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訊,1,34-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尹章義(19990600)。臺灣族群關係與地方開發比較研究法--以臺北及高屏地區為例。客家文化研究通訊,2,7-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高怡萍(20000700)。客家族群意識與歷史的文化建構--客家社區在原鄉與移民地之比較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訊,3,50-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邱彥貴(19931000)。粵東三山國王信仰的分布與信仰的族群--從三山國王是臺灣客屬的特有信仰論起。東方宗教研究,3,107+109-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詹伯慧(1993)。廣東省饒平方言記音。方言,1993(2),129-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吳中杰(19990600)。臺灣漳州客家分佈與文化特色。客家文化研究通訊,2,74-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汀水(1994)。略論福建聚落分布的發展變化。閩臺社會文化比較研究工作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志超(1994)。閩客民俗宗教的比較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蔣炳釗(1994)。試論客家的形成及其與畲族的關係。閩臺社會文化比較研究工作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正慧(1997)。清代客家人之拓墾屏東平原與六堆客莊之演變(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徐宗幹(1961)。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士性、周振鶴(1993)。王士性地理書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象之(1962)。輿地紀勝。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瑛曾(1964)。重修鳳山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司徒尚紀(1993)。廣東文化地理。韶關: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司徒尚紀(1998)。廣東政區體系:歷史•現實•改革。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伊能嘉矩(1909)。大日本地名辭書臺灣之部。東京:富山房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翠萍、蔣斌(2003)。國家、市場與脈絡化的族群。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亦園(1970)。一個移殖的市鎮--馬來亞華人市鎮生活的調查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周丹尼、黃順柳(1990)。砂勞越鄉鎮華人先驅。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周昭京(1995)。潮州會館史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周碩勳(1968)。潮州府志。高雄:高雄市潮汕同鄉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邵敬敏(1995)。文化語言學中國潮。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祝穆(1983)。方輿勝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支平(2001)。福建六大民系。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藻、林希逸(1983)。樂軒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鍈、鄧廷祚(1967)。澄海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黃叔璥(1957)。臺灣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黃金文(20010000)。方言接觸與閩北方言演變。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黃家教(1997)。漢語方言論集。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黃桂(2002)。潮州的社會傳統與經濟發展。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黃淑娉(1999)。廣東族群與區域文化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黃遵憲(1975)。人境盧詩草箋證。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詹伯慧(1994)。漢語方言及方言調查。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劉業勳、凌魚。揚陽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劉廣聰(1992)。(康熙)程鄉縣志。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鄭昌時(1979)。韓江聞見錄。香港:香港潮州會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謝重光(1994)。陳元光與漳州早期開發史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謝劍(1981)。從人類學看客家文化的持續。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羅香林(1992)。客家史料匯篇。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羅翽雲(1972)。客方言。臺北:古亭書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De Groot, J. J. M.、袁冰凌(1996)。婆羅洲華人公司制度。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黃挺(1997)。潮汕文化源流。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司徒尚紀(2001)。嶺南歷史人文地理--廣府、客家、福佬民系比較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蔣師轍(1957)。臺遊日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溫仲和(1968)。嘉應州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謝重光(2001)。客家形成發展史綱。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清聖祖實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謝金鑾、鄭兼才(1962)。續修臺灣縣志。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澳大利亞人文社會學院(1987)。中國語言地圖集。香港: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徐珂(1966)。清稗類鈔(12冊)。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汪毅夫(1994)。臺灣社會與文化。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李新魁(1994)。廣東的方言。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陳支平(1998)。客家源流新論:誰是客家人。臺北:臺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戴炎輝(19790700)。清代臺灣的鄉治。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臺案彙錄己集。臺北:臺灣銀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麥留芳(1985)。方言群認同--早期星馬華人的分類規則。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戴昭明(1996)。文化語言學導論。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吳松弟、葛劍雄(1997)。中國移民史:遼宋金元時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王世懋(1975)。閩部疏。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李如龍(2000)。福建方言。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張光宇(19960000)。閩客方言史稿。臺北:南天。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1966)。清經世文編選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丘逢甲(1960)。嶺雲海日樓詩鈔。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陳其南(1991)。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陳國瑛(1959)。臺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王必昌(1961)。重修臺灣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姚瑩(1957)。東槎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藍鼎元(1958)。平臺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范咸(1961)。重修臺灣府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周振鶴、游汝杰(1986)。方言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施添福(1987)。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台灣省文獻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總兵武攀鳳、臺灣道熊一本奏臺郡南路鳳山縣閩粵潮民人挾嫌互相焚搶殺人、督帶大兵彈壓止息,先後拏獲首要各犯嚴審律辦地方臻安靖摺(791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閩浙總督孫爾準奏為查辦械鬥完竣籌議善後事宜摺(0589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明珂(1997)。漢族邊緣的羌族記憶與羌族本質。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嘉書(1995)。從文化角度談談客家方言研究。土樓與中國傳統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文雄(2003)。十八及十九世紀臺灣福佬客家械鬥。國家、市場與脈絡化的族群。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曾少聰(1996)。閩西客話與閩南客話比較研究--以長汀客話和九峰客話為例。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施添福(2001)。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台灣屏東平原為例。平埔族群與台灣歷史文化論文集。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鍾幼蘭(1996)。臺灣民間社會人群結合方式的構成與發展:以臺中縣神岡鄉大社村為例。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胡寅(1983)。崇正辨序。斐然集。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