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怨恨的共同體,臺灣
書刊名:思想
作者:汪宏倫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6
卷期:1
頁次:頁17-47
主題關鍵詞:怨恨臺灣國族問題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4) 專書(1)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7
  • 點閱點閱:56
期刊論文
1.江日新(19990900)。阿Q之怒:失序的價值重估與自我毒化的自欺。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5,155-1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小楓(19940900)。怨恨社會學與現代性。香港社會科學學報,4,128-1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Scheler, Max(1998)。Ressentiment。Milwaukee, WI:Marquett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趙剛(1998)。告別妒恨:民主危機與出路的探索。臺北:唐山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龍應台(199709)。人在歐洲。台北市: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江日新(1991)。馬克斯‧謝勒。臺北市:東大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Greenfeld, Liah(1993)。Nationalism: Five Roads to Modernity。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6.Scheler, Max、Frings, Manfred S.、Funk, Roger L.(1973)。Formalism in Ethics and Non-Formal Ethics of Values: A New Attempt toward the Foundation of an Ethical Personalism。Evanston, IL: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其他
1.龍應台(20030710)。五十年來家國--我看台灣的「文化精神分裂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龍應台(20030613)。在紫藤廬和Starbucks之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舍勒、羅悌倫(1998)。道德建構中的怨恨。價値的顚覆。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茂桂、吳忻怡(2001)。關於民族與民族論述中的認同與情緒--尊重與承認的問題。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學者的對話。台北市: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汪宏倫(2001)。台灣為何要『自找麻煩』?全球化趨勢與台灣的國格問題。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學者的對話。台北市: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