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紅樓》解碼--小說敘事的隱喻象徵
書刊名:中央大學人文學報
作者:林素玟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Su-wen
出版日期:2011
卷期:45
頁次:頁81-139
主題關鍵詞:敘事治療榮格心理學紅樓夢隱喻象徵Narrative therapyJung's psychologyHong lou mengMetaphorSymbol曹雪芹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89
  • 點閱點閱:175
本文從「創傷療癒」的角度,運用榮格心理分析學派的理論,探討《紅樓夢》小說敘事的隱喻象徵。由這些隱喻象徵,可透顯小說作者意識與潛意識之底蘊。綜觀《紅樓夢》中主要的隱喻象徵展現在四個面向: 一為神話原型:包括女媧、警幻仙姑(秦可卿)、一僧一道等三個神話人物的原型象徵,以及三種原型所呈現的小說作者之深層心理。 二為夢境指迷:《紅樓夢》的各個夢境中,有一內在有機結構,浮現出小說作者潛意識對生命之召喚、歷劫與回歸的渴盼。 三為文化符號:小說作者運用許多中國文化符號,包括通靈寶玉、風月寶鑑、太虛幻境(大觀園)以及「紅」的意象,分別象徵本具自性、內在心識、圓滿自性,以及潔淨靈性。 四為諧音雙關:小說作者大量運用諧音雙關,展現諸法空相、家道盛衰、人世消長,以及夢幻情緣等人生觀及宇宙觀,體現其內在一貫的佛法思想。
圖書
1.王保珍(1985)。從《紅樓夢》一書探索曹雪芹的愛情世界。曹雪芹與紅樓夢。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競存(1996)。《紅樓夢》的語言。北京市:北京語言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根亮(2009)。《紅樓夢》與宗教。湖南長沙: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玉雯(2006)。《紅樓夢》淵源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龔鵬程(2005)。紅樓夢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河合隼雄、鄭福明、王求是(2004)。佛教與心理治療藝術。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Freedman, Jill、Combs, Gene、易之新(2009)。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臺北市:張老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卡爾.榮格、龔卓軍(200509)。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臺北: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尤卓慧、岑秀成、夏民光、秦安琪、葉劍青、黎玉蓮(2005)。探索敘事治療實踐。臺北: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釋永祥(1990)。佛教文學對中國小說的影響。高雄:佛光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韋恩.布斯、華明、胡蘇曉、周憲(1987)。小說修辭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廣柏(1998)。曹雪芹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浦安迪(1997)。紅樓夢批語偏全。臺北:南天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維昭(2000)。紅學與二十世紀學術思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Crossley, Michele L.、朱儀羚、康萃婷、柯禧慧、蔡欣志、吳芝儀(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康來新(1985)。石頭渡海:紅樓夢散論。臺北:漢光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浦安迪、樂黛云、張文定(1996)。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朱侃如、Campbell, Joseph(2003)。千面英雄。臺北:立緒文化事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樂蘅軍(198412)。古典小說散論。純文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喬瑟夫‧坎伯、莫比爾、Flowers, Betty Sue、朱侃如(1995)。神話。台北縣: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余英時(1981)。紅樓夢的兩個世界。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潘重規(199008)。紅樓夢新解。台北市: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季廣茂(199811)。隱喻視野中的詩性傳統。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Preece, Rob、廖世德(2008)。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佛法和心理學在個體化歷程中的交叉點。人本自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White, Michael、Epston, David、廖世德、吳熙琄(2001)。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臺北:心靈工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王孝廉(1977)。中國的神話與傳說。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余國藩、李奭學(2004)。重讀石頭記:《紅樓夢》裡的情欲與虛構。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熊秉真(20030000)。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私情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葉舒憲(1999)。文學與治療。北京:社會科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曹雪芹、高鶚、馮其庸(1984)。紅樓夢校注。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林方直(1996)。紅樓夢符號解讀。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張淑香(1992)。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大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孫遜(1991)。紅樓夢探究。臺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王國維(2005)。紅樓夢評論。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李霖燦(1993)。中國美術史稿。臺北:雄獅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黃懺華(1996)。佛學槪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圓香居士(1998)。紅樓夢與禪。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蔡元培(2005)。石頭記索隱。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周思源(1998)。紅樓夢創作方法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蔣勳(2006)。美的沈思--中國藝術思想芻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凱西.馬奇歐迪、陳麗芳(2003)。靈魂調色盤--讓内在的藝術家活躍起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林素玟(2009)。折翼的天使--賈寶玉的心理創傷與自我療癒。文學視域。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高友工(1996)。中國敘述傳統中的抒情境界--《紅樓夢》與《儒林外史》讀法。中國敘事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漢良(2004)。「楊林」故事系列的原型「結構」。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東大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