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抱朴子‧內篇》道教醫學之研究
作者:胡玉珍
作者(外文):HU YU-CHEN
校院名稱: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文欽教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抱朴子‧內篇》道教醫學病因觀診療法養生法Inner Chapter of BaopuziDaoist medicinetraditional physical examinationregimenthe reasons lead to sicknes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4
二十一世紀是養生的世紀,人們都冀望能養生防老,並且重視生命延續的生活品質。道教醫學除了追求生命的身強體健之外,這是屬於生理的醫學治療、外在的操作技術;更重視個人的精神寄託與意義安頓,這是屬於心理的文化治療、內在文化性的精神關懷與身心實踐。道教醫學屬於宗教醫學的一環,最大特色就是神聖與世俗並立,宗教與科學並存,經由宗教的信仰與修持,來協助人們化解疾病與災厄。所以在「形」方面重視健身延壽的個體效益,在「神」方面重視擴展生命的存有境界,突破生命的有限形式,進入到長存的精神領域,追求身心並煉與形神俱全的生命形式。
本論文以《抱朴子‧內篇》為文本,一共分成八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與研究理論,第二章《抱朴子‧內篇》與道教醫學在說明史的溯源,第三章《抱朴子‧內篇》生命醫療觀,說明生命觀在原始社會中就存在人類對生命內涵的認知與理解,肯定人是文化的主體,能在自然環境中創造出賴以生存的價值觀與文化模式,確立人對應自然的宇宙觀念以及生命終極安頓的存在形式。第四章《抱朴子‧內篇》成仙的修持與境界,從生命觀談到長生的終極境界,神仙之學是生命的提昇與靈性的醫療,成仙代表的是一種生命觀,也是道教醫學重要的目的。第五章《抱朴子‧內篇》的病因觀,是從病因觀的文化詮釋來說明天人關係破壞,是人體的總病源。第六章《抱朴子‧內篇》的診療法,說明社會中自成文化系統「治已病」的醫療體系,屬於文化性的辨證技術,取決於人們對生命存有的認同。第七章《抱朴子‧內篇》的養生法,說明社會中自成文化系統「治未病」的養生體系,最能展現道教醫學的特徵,強調養生重要治療的「預防醫學」。第八章結論說明研究的成果與價值。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s the century of regimen. Not only do people hope to preserve health and prevent aging, but they also value the quality and continuance of livelihood. The adherents of Daoist medicine do seek after the strength and well-being of life, which is a form of physical treatment and an external operating technique. However, they stress much of the significance on the individual commitment of spirit and mental settlement, which is a part of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innately cultural solicitude and fulfillment of body and soul alike. What’s more, Daoist medicine belongs to religious medicine, and its greatest feature is the fact that both divinity and worldliness, religion and science exists. Through religious belief and cultivation, it helps people to dissolve diseases and disasters in their lives. Therefore, while the aspect of “body” lays emphasis on the personal benefits of exercising and extending lifespan, the aspect of “soul” values the extension and breakthrough of finitude of life. In this way, human beings can reach the long-lasting mental domain, and start to pursue the ideal life form which is to be fully satisfied both physically and psychologically.
This thesis uses the Inner Chapter of Baopuzi as a version, and it has been divided into eight different chapters. Chapter one, the introduction, talks about the motivation, the purpose, the method and the theory that had been used during the research; while the second chapter traces back to the history of Daoist medicine. The third chapter, however, focuses on the ways people consider about life and medical treatment. It not only exclaims that the viewpoints of life had been playing a crucial role in the primitive society since it represented the knowledge human owned toward life itself; but the chapter also states that with the before-mentioned standpoint, it approves that people are the main subject in any culture, and we can create our system of values and cultural modes that are worth living by. Chapter four shifts the focal point from the way people see about life to the ultimate boundary of longetivity, also known as the study of immortals. It is a kind of medical treatment that raises lives and their inwardness into a higher level. While reaching immortality is the most vital cause in Daoist medicine, it also stands for a way people see about life. The fifth chapter illustrates that the main reason why human can be sick is due to the devast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ds and mortals. Chapter six emphasizes that the medical system at this moment, which merely cures the sickness that has already happened, is actually a culturally dialectical skill that depends on the endorsement people have toward life. Chapter seven elucidates the social system of regimen, which can emerge the most property of Daoist medicine since it is all about curing the diseases that haven’t happen. Eventually, the eighth chapter concludes the achievement and the worth of this particular study.
一、專書
(一)古籍
(先秦)莊周著、(清)郭慶藩編:《莊子集釋》,台北:中華書局,1961年。
(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清)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台北市:中華書局,1973年3月再版。
(秦)呂不韋:《呂氏春秋》,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
(漢)司馬遷:《史記》卷150,北京:中華書局,標點本第九冊。
(漢)班固:《漢書》,台北:中華書局,1961年。
(漢)班固:《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3年。
(漢)高誘注釋:《淮南子注釋》,台北市:華聯出版社,1973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4年。
(漢)揚雄撰、(晉)范望注:《太玄經》,中國子學名著集成雜家子部珍本初稿, 明嘉靖甲申郝梁萬玉堂覆刊宋本。
(東漢)班固:《後漢書》,台北:中華書局,1977年。
(東漢)張衡著、張震澤校注:《張衡詩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魏)吳普等述、(清)孫星衍、孫馮翼同輯:《神農本草經》,台北:中華書局,1994年3月。
(晉)葛洪:《肘後備急方》,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明刊本。
(晉)郭象註:《莊子》,台北市:藝文印書館,1968年2月再版。
(晉)陳壽:《三國志》,台北:鼎文書局,1976年。
(劉宋)范曄等:《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台北:鼎文書局,1977年。
(梁)沈約:《宋書》,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梁)蕭統編、李善注:《文選》,台北:五南書局,1991年10月。
〈唐〉歐陽詢編,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唐)房玄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王冰次注、(宋)林億等校正:欽定《四庫全書》子部三九醫家類《黃帝內經》,第七三三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唐)王冰次注、(宋)林億等校正:欽定《四庫全書》子部三九醫家類《靈樞經》,第七三三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李昉:《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宋)樂史編著:《太平寰宇記》卷160,光緒八年(1882)五月金陵書局刊行本。
(宋)張君房輯、蔣力生等校注:《雲笈七籤》,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年。
(宋)張君房編、李永晟點校:《雲笈七籤》,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正統道藏》,台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
陶弘景:《養性延命錄》卷上,《道藏》第十八冊(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類經》卷十二《論治類》,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年。
《馬王堆漢墓醫書校釋》,四川:成都出版社,1992年。
《古今醫統》《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第十二冊,北京:人民衛生社,1991年。

二、學術著作(依出版年先後排序)
陳邦賢:《中國醫學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年。
福井康順:《東洋思想研究》,第5冊,1954年。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王明:《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王明校釋:《抱朴子內篇校釋(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台北:古亭書屋,1975年。
陳國符:《道藏源流續考》,台北:明文書局,1983年。
陳國符:〈《道藏經》中外丹黃白法經訣出世朝代考〉《中國古代化學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
大淵忍爾:《道教史研究》,岡山大學共濟會,1964年。
高亨:《老子正詁》,台北:臺灣開明書店,1968年3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徐復觀:〈原史-由宗教通向人文的史學的成立〉《兩漢思想史卷三》,台北:學生書局,1979年。new window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二,台北:學生書局,1993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顧實:《漢書藝文志講疏》,台北市:廣文書局,1970年11月。
王雲五主編:《尚書今古文注疏》,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王雲五編:《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人類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郭沫若:《奴隸制時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
陳奇猷:《韓非子集釋》,台北:華正書局,1974年。
王瑤:《中古文人生活》,台北:長安出版社,1974年。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集‧文人與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村上嘉實:《六朝思想史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1974年。
聞一多:《神話與詩》,台中:藍燈文化公司,1975年。
嚴靈峰編輯:《易經集成》158,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樂蘅軍:《古典小說散論》,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6年。
李漢三:《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台北:台北學生書局,1976年。
尤信雄:《葛洪評傳》,台北:文津出版社,1977年。
杜而未:《崑崙文化與不死觀念》,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7年。
梁榮茂:《抱朴子研究》,台北:台灣牧童出版社,1977年版。
畢沅:《釋名疏證》,台北:廣文書局,1979年。
陳飛龍:《葛洪之文論及其生平》,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
林麗雪:《抱朴子內外篇思想析論》,台北:學生書局,1980年。
藍秀隆:《抱朴子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0年版。new window
陳飛龍:《葛洪之文論及其生平》,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版。
李豐楙:〈六朝鏡劍傳說與道教法術思想〉《中國古典小說專集》第2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
李豐楙:《不死的探求-抱朴子》,台北:中時出版社,1982年版。
符國棟主編、李豐楙著:《不死的探求-抱朴子》,海南:中國三環出版社,1992年10月。
李豐楙:《不死的探求-抱朴子》,台北:時報出版社,1998年。
李豐楙:《仙境與游歷:神仙世界的想像》,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魏晉風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法)列維布留爾著、丁由譯:《原始思維》,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8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台北:維新書局,1981年。
高大鵬:《神仙傳-造化的鑰匙》,台北:時報文化,1982年版。
貝爾納:《歷史上的科學》,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年。
湯用彤:《湯用彤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宮川尚志:《中國宗教史研究》,京都:同朋舍,1983年。
德日進(Teillard de Chardin, S.J.)著、李弘棋譯:《人的現象》,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魏晉風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王仲殊:《漢代考古學概論》,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張和:《中國氣功學》,台北:五洲出版社,1984年。
陳奇猷校釋:《呂覽春秋校釋》,台北市:華正書局,1985年。
董芳苑:《原始宗教》,台北:長青文化公司,1985年。
張覺人:《中國古代煉丹術-中醫丹藥研究》,台北:明文書局,1985年。
范行准:《中國醫學史略》,北京:中國古籍出版社,1986年。
陳九如編著:《黃帝內經今義》,台北:國立編譯館,1986年。
陳麟書:《宗教學原理》,四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李約瑟著、陳立夫主譯:《中國之科學與文明》,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
李約瑟:《中國古代的科學與社會》,遼寧:科技出版社,1986年。
馬林諾夫斯基:《巫術、科學、宗教與神話》,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7年。
蒙文通:《古學甄微》,四川:巴蜀書社,1987年。
楊聯陞:《中國文化中報、保、包之意義》,沙田: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7年。
程士德主編:《內經》,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年。
張榮明:《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屈育德:〈神話創造的思維活動〉收錄於劉魁立、馬昌儀、程薔編:《神話新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年。
馬德鄰、吾淳、汪曉魯:《宗教,一種文化現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世界-各民族的創世神話及信仰》,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
卿希泰:《中國道教思想史綱》,台北:木鐸出版社,1986年。
卿希泰:《中國道教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卿希泰:《道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福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卿希泰、詹石窗主編::《道教文化新典》,台北:中華道統出版社,1996年。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第一卷,台北:中華道統出版社,1997年。
《中國大百科全書‧宗教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8年。
李豐:〈中國人的病與補〉《中國人:觀念與行為》,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8年。
李養正:《道教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劉文典:《淮南鴻列集解》卷四《墮形訓》,台北:中華書局,1989年。
張珣:《疾病與文化-台灣民間醫療人類學研究論集》,台北:稻香出版社,1989年。
注瑞開:《兩漢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new window
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new window
盧紅等著:《宗教:精神還鄉的信仰系統》,河北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0年。
謝松齡:《天人象:陰陽五行學說導論》,山東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89年。
吉元昭治著、陳昱安審訂:《道教醫方與民間療術-臺灣寺廟藥籤研究》,台北:武陵出版社,1990年。
吉元昭志:《道教與長壽不老醫學》,四川:成都出版社,1992年。
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涌編著、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呂理政:《天、人、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0年。
張紫晨:《中國巫術》,上海:三聯書局,1990年。
葛洪:《神仙傳》,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任繼愈:《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金正耀:《道教與科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山田慶兒:《夜鳴ㄑ鳥:醫學‧咒術‧傳說》,東京:岩波書店,1990年。
陳秉璋:《道德規範與倫理價值》,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1990年。
張永釗等編譯:《原始宗教》,新鄉: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胡劍北等編著:《中醫時間醫學》,安徽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
施杞主編:《實用中國養生全書》,北京:學林出版社,1990年。
徐子評:《中醫天文醫學概論》,湖北: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
弗雷澤著、汪培基譯:《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台北:久大桂冠圖書公司,1991年。
胡孚琛:《魏晉神仙道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6月。
胡孚琛:《魏晉神仙道教-抱朴子內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胡孚琛:《葛洪年譜略述》,上海:道教,1991年。
胡孚琛:《道教與仙學》,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年。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胡孚琛、呂錫琛:《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仙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楊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牟鍾鑒、胡孚琛、王葆玹:《道教通論-兼論道家學說》,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new window
饒宗頤:《老子想爾注校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高雄市:復文出版社,1991年9月。
弗雷澤著、汪培基譯:《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台北:久大桂冠圖書公司,1991年。
Frederick J. Streng著、金澤、何其敏譯:《人與神-宗教生活的理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徐華龍:《中國鬼文化》,上海:藝文出版社,1991年。
袁柯:《山海經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袁柯:《中國神話通論》,四川:巴蜀書社,1991年。
陳樂平:《出入命門-中國醫學文化學導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1年。
廖育琴:《岐黃醫道》,遼寧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年。
王鐘陵:《中國前期文化-心理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1991年。
田合祿、田蔚:《生命與八卦-醫易啟悟》,山西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年。
彭兆榮、田原:《神靈文化與高原民俗》,貴州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
李浚川、蕭漢明主編:《醫易會通精義》,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年。
余功保編著:《中國古代養生術百種》,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91年。
方立天:《中國哲學研究》,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2年。
約翰生著、黃素封譯:《中國煉丹術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
鄧啟耀:《中國神話的思維結構》,重慶:重慶出版社,1992年。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下)-宗教與族群的文化觀察》,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2年。new window
魏啟鵬、胡翔驊:《馬王堆漢墓醫書校釋‧李學勤序》,四川:成都出版社,1992年。
喬治‧福斯特等著、陳華、黃新美等譯:《醫學人類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
海德格著、陳伯仲譯:〈建、居、思〉《建築現象學導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
R.H.van Gulik著、楊權譯:《祕戲圖考-附論漢代至清代的中國性生活》,廣東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
馮天策:《信仰導論》,廣西西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易中天:《藝術人類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
何星亮:《中國自然神與自然崇拜》,上海:三聯書店,1992年。
潘朝陽:〈存在空間的一個詮釋〉《建築現象學導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
李杜:《中國古代天道思想論》,台北:藍燈文化公司,1992年。new window
劉道超:《中國善惡報應習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鄺芷人:《陰陽五行及其體系》,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江濱、齊永清、陳衛主編:《實用養生妙法》,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2年。
《馬王堆漢墓醫書校釋》貳,四川:成都出版社,1992年。
呂大吉主編:《宗教學通論》,台北市:遠博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4月。
呂大吉:《宗教學通論新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薛公忱:《中醫文化溯源》,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年。
薛公忱:《中醫文化研究第一卷中醫文化溯源》,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年。
李生龍:《占星術》,湖南:海南出版社,1993年。
林殷:《儒家文化與中醫學》,福建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年。
潭定波、寧澤璞主編:《道教養生》,湖南長沙:岳麓書社,1993年。
賴亞生:《神秘的鬼魂世界》,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1993年。
林川編:《宮廷食補祕方》,廣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
廖果:《自養之道-中國古代個體差異養生學說》,台北:華藝出版社,1993年。
張緒通、王虎譯:《道的膳食-苗條與健美身體的祕訣》,四川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3年。
屈小強:《藏精、藏氣、藏神-保健與長壽》,四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馮漢鏞、李殿元:《靈丹、妙藥、仙方-醫學與長壽》,四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鄢良:《人身小天地-中國象數醫學源流》,北京:華藝出版社,1993年。
劉杰、袁峻:《中國八卦醫學》,山東青島:青島出版社,1993年。
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台北:巨流出版社,1993年。
劉翔:《中國傳統價值銓釋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3年。
劉精誠:《中國道教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new window
王玉德等著:《中華神秘文化》,湖南長沙:湖南出版社,1993年。
鄭小江主編:《中國神秘術大觀》,江西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3年。
張光直:《考古學專題六講》,台北:稻香出版社,1988年。new window
張光直:〈連續與破裂──個文明起源新說的草稿〉《美術‧神話與祭祀》,台北:稻香出版社,1993年。new window
苗啟明:《原始思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苗啟明、溫益群:《原始社會的精神歷史架構》,雲南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高春媛、陶廣正:《文物考古與中醫學》,福建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年。
張鶴泉:《周代祭祀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new window
劉波、張文主編:《養生術》,海南: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3年。
冷啟霞、王康:《壽膳、壽酒、壽宴-飲食與長壽》,四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張鐵忠:《飲食文化與中醫學》,福建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年。
潘英海:〈面相與一個中國「人」的觀念〉《人觀、意義與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3年。new window
陸流:《氣道》,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4年。
伍後勝、周金泉主編:《道儒百家話養生》,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4年。
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4年。new window
楊醫業主編:《中國醫學史》,河北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年。
王慶餘、曠文楠的《道醫窺秘-道教醫學康復術》,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丁光迪主編:《諸病源候論校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年。
藤榦治編:《中國的人生觀、世界觀》,東京:東方書店,1994年。
何裕民、張曄:《走出巫術叢林的中醫》,上海:文匯出版社,1994年。
馬伯英:《中國醫學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周一謀等:《馬王堆醫學文化》,上海:文匯出版社,1994年。
李良松:《甲骨文化與中醫學》,福建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年。
昌平:《中國避邪術》,新疆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1994年。
郭于華:《死的困惑與生的執著》,台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1994年。new window
金良年主編:《中國神秘文化百科知識》,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4年。
劉松來:《養生與中國文化》,江西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4年。
萬建中:《飲食與中國文化》,江西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4年。
顧久譯:《抱朴子內篇全譯》,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朱存民:《靈感思維與原始文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年。
鄒學熹、戴斯玉、鄒成永:《象數與中醫學》,福建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年。
楊力:《中醫運氣學》,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年。
劉沛林:《風水-中國人的環境觀》,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5年。
閔家胤主編:《陽剛與陰柔的變奏-兩性關係和社會模式》,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李中華:《新譯抱朴子》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版。
曾文星:〈文化、心理與治療〉《華人的心理與治療》,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6年。new window
周振甫:《周易譯註》,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孫毅編譯:《中國古代房中養生釋意》,青海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張檉:〈淺說道教〉《我們對道教應有的認識》,台中:台灣省道教會,1996年。
徐宗國:<紮根理論研究法>收錄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6月。
周紹賢、劉貴傑:《魏晉哲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6年。
林安梧:〈「絕地天之通」與「巴別塔」-中西宗教的一個對比切入點的展開〉《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台北:明文書局,1996年。new window
林安梧:《儒家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96年。new window
蕭登福:《周秦兩漢早期道教》,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6年。
蕭登福:《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源》,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1月。new window
蕭登福:〈道教及上清派「守一」修持法門之源起及其演變〉《六朝道教上清派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11月。
王利器:《葛洪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
劉仲宇:《道教的內秘世界》,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窪德忠:《道教史》,東京:山川出版社,1997年。
韓廷傑、韓建斌著:《道教與養生》,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榮格著、劉國彬、楊德友合譯:《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台北市:張老師文化,1997年。
劉鋒、臧知非:《中國道教發展史綱》,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戴思客:〈明德堂靈媒經驗:整體與層次〉《性別、神格與台灣宗教論述》,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
徐儀明、冷天吉:《人仙之間-〈抱朴子〉與中國文化》,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劉建、孫龍奎:《宗教與舞蹈》,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年。
嵇康:〈答難養生論〉《新譯嵇中散集》,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5月。
嵇康:《新譯嵇中散集》,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5月。
張乙尹:《仙家修煉之理論與實證》,台北:武陵出版社,1998年3月。
湯一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new window
王慶憲、梁曉珍:《醫學聖典-黃帝內經與中國文化》,河南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8年。
王慶元:《抱朴子譯注》,臺北:建安出版社,1999年。
劉達臨:《性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黃麗莉:《人際和諧與衝突-本土化的理論與研究》,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9年。
王慶元、楊端志等譯注:《抱朴子譯注》,台北市:建安出版社,1999年2月版。
高敬文:《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1999年9月。
楊寶忠:《論衡校箋》,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曾坤生:《中醫與養生》,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年。
卓新平:《宗教理解》,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杜維明著、段德智譯:《論儒學的宗教性-對中庸的現代詮釋》,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
張欽:《道教煉養心理學導論》,四川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
陳飛龍:《抱朴子內篇今註今譯》,台北:商務印書館,2000年。
李零:《中國方術考》,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
李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台北:藍燈出版社,2000年。
王慶餘、曠文楠:《道醫窺秘-道教醫學康復術》,台北市:大展出版社,2000年。
王國維:《王國維學術隨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陳福濱:《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寰宇出版公司,2000年。
張榮明:《方術與中國傳統文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0年。
王國維:《王國維學術隨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王家葵、張瑞賢:《神農本草經研究》,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年。
蓋建民:《道教醫學導論》,台北:中華大道文化公司,1999年。
蓋建民:《道教醫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小林正美著、李慶譯:《六朝道教史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詹鄞鑫:《心智的誤區-巫術與中國巫術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林河:《中國巫儺史》,廣東廣州:花城出版社,2001年。
陳樂平:《出入命門-中國醫藥文化學導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
金澤:《禁忌探祕》。香港:三聯書店,1994年。
金澤:《宗教人類學導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宋兆麟:《巫覡-人與鬼神之間》,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年。
何淑貞校注:《新編抱朴子內篇》,台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
何淑貞校注:《新編抱朴子外籍篇》,台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
鄭素春:《道教信仰、神仙與儀式》,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3月。new window
楊玉輝:《道教人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邱鳳俠:《抱朴子內篇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楊鵬舉:《神農本草經校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魯迅:〈致許壽裳〉《魯迅選集》4,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鄭志明:《以人體為媒介的道教》,嘉義: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年。new window
鄭志明:《華人宗教的文化意識第一卷》,台北: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1年。new window
鄭志明:〈從說文解字談漢字的鬼神信仰〉《中國社會鬼神觀念的衍變》,台北: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1年。new window
鄭志明:〈宗教醫療的社會性與時代性〉《華人宗教的文化意識》第二卷,台北: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3年。new window
鄭志明:《宗教與民俗醫療》,台北:大元書局,2004年。
鄭志明:《道教生死學》,台北市:文津出版社,2006年5月。
鄭志明:《傳統宗教的文化詮釋-天地人鬼神五位一體》,台北:文津出版社,2009年。new window
鄭志明:《宗教生死學》,台北:文津出版社,2009年。new window
鄭志明:《當代宗教觀與生死學》,台北:文津出版社,2012年。new window
楊玉輝:《道教人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楊鵬舉:《神農本草經校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黃海德、張禹東主編:《宗教與文化》,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周與沉:《身體:思想與修行-以中國經典為文化的跨文化觀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劉固盛、劉玲娣編:《葛洪研究論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劉昭瑞:《考古發現與早期道教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6月。
秦伯未:《中醫學概論-醫學入門捷徑》,台北:文光圖書有限公司,2007年。
林富士:《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台北:聯經出版社,2008年。new window
楊世華主編:《葛洪研究二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李建民:《旅行者的史學-中國醫學史的旅行》,台北市:允晨文化,2009年。new window
程雅君:《中醫哲學史-先秦兩漢時期》,四川:四川巴蜀書社,2009年。
胡守為:《神仙傳校釋》,台北市:中華書局,2010年。
John E. Hall, PhD:《Guyton and Hall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Imprint:Saunders 12th Edition, 2011年。
李紹燦編著:《中藥拾趣》,廣西:廣西科學出版社,2011年。
劉連朋、顧寶田注譯:《黃庭經》,台北市:三民書局,2013年。
蘇華仁總主編:《葛洪《抱朴子》道醫丹道修真學》,台北市:大展出版社,2013年7月。

三、期刊論文
(一)學術期刊:
余遜:〈早期道教之政治信念〉《輔仁學志》,第12卷1-2期,1943年。
大淵忍爾:〈初期的仙說〉《東方宗教》,第2卷第2期,1952年。
御手洗勝:《崑崙傳承永劫回歸》刊於《日本中國學會報》第14集,1962年。
楠山春樹:〈邊韶的老子銘〉《東方宗教》,第11號,1965年。
石井昌子:〈真誥的成立-資料的檢討〉《道教研究》第3卷,(東京:豐島書房,1968年)。
尤信雄:〈抱朴子的道教思想〉《國文學報》,1978年6月。new window
白靜川:〈金文通釋〉《白鶴美術館誌》,第48輯,1978年。
顧詰剛:〈《莊子》和《楚辭》中崑崙和蓬萊兩個神話系統的融合〉《中華文史論叢》,1979年第2期。
陳飛龍:〈葛洪年譜〉《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41期,1980年。
許抗生:〈葛洪道敎思想硏究〉《北京大學學報》,1981年3月。
張金儀:《漢鏡所反應的神話傳說與神仙思想》(台北:故宮博物院,1981年)。
吳就君:〈台灣地區居民社會醫療行為研究〉《公共衛生》八卷一期, 1981年。
張義尚:〈胎息經註釋〉,《氣功》,第三期,1982年。
郭起華的〈從葛洪和陶弘景看到教對古代醫學的影響〉《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第1期。
王孝廉:〈試論中國仙鄉傳說的一些問題〉《文史學報》(台中:中興大學,1982年6月)。new window
文榮光:〈要神也要人-精神疾病與民俗醫療〉《民間信仰與社會研討會》(南投:台灣省政府民政廳,1982年。
胡孚琛:〈中國科學史上的《周易參同契》〉《文史哲》,1983年第6期。
胡孚琛:〈齊學和道教〉,《世界宗教研究》1987年第2期。
王明:〈中國道教史序〉《世界宗教研究》,1987年第3期。
楊聯陞:〈古史劄記兩條〉《中國文字》,12期1988年。
李豐楙:〈老子《想爾注》的形成及其道教思想〉《東方宗教研究》新1期,台北:藝術學院傳藝中心,1990年。
張光直:〈談「琮」及其在古史上的意義〉《中國青銅器時代(第二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new window
張煒玲著、丁煌校改:〈抱朴子內篇養生學之探討〉《道教學探索》,1991年4月。
萬方:〈古代注病及禳解治療考述〉《敦煌研究》,1992年4期。
楊文山:〈台灣地區民眾求醫行為之分析〉《榮總護理》九卷二期, 1992年。new window
王廷輔:〈台中地區居民中西醫療行為取向之研究〉《公共衛生》十七卷一期, 1992年。
許木柱:〈民俗醫療與醫護因應〉《榮總護理》九卷二期, 1992年。new window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詰咎篇》研究〉《考古學報》,1993年4期。
龔鵬程:〈道、道家、道教──道教史上幾個基本名詞的考察〉《漢學研究》,11:2,1993年。new window
廖育群:〈中國古代咒禁療法研究〉《自然科學史研究》,12卷4期,1993年。
陳飛龍:〈《抱朴子》修撰過程考論〉,《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第1期,1994年5月。
李建民:〈祟病與場所:傳統醫學對祟病的一種解釋〉《漢學研究》,12卷1期1994年。new window
宋鎮豪:〈商代的巫醫交合和醫療俗信〉《華夏考古》,1995年1期。
陳榮洲:〈天帝教正宗靜坐腦波之研究〉《紀念李玉階先生學術研討會》1995年。new window
韓建斌:〈葛洪的養生術〉《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3期。
李豐楙:〈傳承與對應:六朝道經中「末世」說的提出與衍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9,1996年9月。new window
薛公忱:〈《抱樸子內篇》長生思想辨析〉《中醫文獻雜誌》,1996年2期。
李軍:〈中國宗教教史上的一座豐碑─葛洪《抱朴子》道教教育理論探析〉《哲學與文化》24卷,1997年2月。new window
劉君:〈試探魏晉神仙道教之變化思想-以葛洪「抱朴子.內篇」觀之〉《中國文化月刊》233,1999年8月。
曾春海:〈玄學及《抱朴子外篇》中的理想人格〉《哲學與文化》,26卷7期,1999年。new window
黃霏莉的〈葛洪的美學思想及其對中醫美容學的貢獻〉《中華醫學美容雜誌》,1999年第3期。
李美燕:〈老莊養生哲學的流變與影響-以嵇康葛洪的養生論為主〉《屏東師
院學報》第十三期,2000年。
廖育群:〈關於中國傳統醫學的一個傳統觀念-醫者意也〉《大陸雜誌》一0一卷一期, 2000年。
戴建平:〈六朝煉丹術及其化學成就〉《科技與經濟》,2001年3期。
段致成:〈《抱朴子‧內篇》中論「儒道關係」初探〉,《鵝湖月刊》315期,2001年9月。new window
鄭志明:〈生死學與民俗醫療〉《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大林:南華大學,2001年。
鄭志明:〈民俗醫療的科學性與文化性〉《宗教與科學學術論集》,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3年。new window
熊鐵基:〈人皆可以為神仙-葛洪神仙論的現代詮釋〉《中國道教》,2003年6月。
曹劍波:〈《抱朴子內篇》養生智慧管窺〉《中國道教》,2003年2月。
黃忠慎:〈葛洪《抱朴子.內篇》之形上理論與神仙思想〉《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誌》第七期,2003年12月。new window
曾勇:〈葛洪的生命觀及其現代沉思〉《湖北社會科學》,2005年3期。
岑孝清:〈讀《抱朴子》的生與命〉《中國道教》,2006年1月。
武鋒:〈葛洪卒年再考證〉《宗教學研究》,1006卷2期,2006年6月。
李宗定:〈葛洪《抱朴子內篇》與魏晉玄學─「神仙是否可學致」與「聖人是否可學致」的受命觀〉《台北大學中文學報》,第4期,2008年3月。
丁貽庄:〈試論葛洪的醫學成就及其醫學思想〉《宗教學研究論集》,2008年2月。
強昱:〈葛洪的內修理論及價值〉參見楊世華主編:《葛洪研究二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陸豔、陳懷松:〈《抱朴子‧內篇》養生思想與方術探討《黃山學院學報》,第11卷2期,2009年4月。
吳學宗、王麗英:〈從葛洪著述管窺葛洪的道教醫學思想〉《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9年第3期。
劉君、劉樹軍、郭建菊:〈論中國傳統文化下的養生觀〉《民族傳統體育》,第9卷第1期,2011年1月。
孫亦平:〈葛洪與魏晉玄學〉《南京社會科學》,2011年1期,頁56。
郝爽:〈道教行氣養生術及其現代價值綜論〉《中國道教》,2011年6月。
王慧勇:〈從養生角度看道教對煉形的影響〉《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1年9月。
劉仲宇:〈論道教養生學與現代養生理念〉《中國宗教》,2011年10月。
王慧勇:〈道教養生體系中煉丹術的哲學意蘊〉《體育研究與教育》,第26卷2011年12月。

(二)論文集論文:
鈴木由次郎:《福井康順博士頌壽紀念論文集》(東京:1972年)。
錢穆:〈葛洪年譜〉收入錢氏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7年。
劉仲宇:〈葛玄、葛洪與抱朴子內篇〉,收入牟鍾鑒等編《道教通論—兼論道家學說》,山東:齊魯書社,1993年。
李宗定:〈葛洪成仙之道與金丹理論〉《第三屆道家‧道教養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師範大學,民100年3月。
林文欽:〈從讀《周易參同契》談道教煉丹養生的困境與突破〉《第一屆道家、道教養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8年7月。

(三)學位論文:
葉論啟:《葛洪學術思想研究》,台北:師大國研所碩士論文,1979年。
陳文尚:《台灣傳統三合院式家屋的身體意象-地理知識學的例證研究之二》,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地理學系,1993年。
丁婉莉:《葛洪養生思想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4年1月。
賴錫三:《道教內丹的先天學與後天學之發展和結構》,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