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本統治下臺灣人關於國籍的法律經驗:以臺灣與中國之間跨界的人口流動為中心
書刊名:臺灣史研究
作者:王泰升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ang, Tay-sheng
出版日期:2013
卷期:20:3
頁次:頁43-123
主題關鍵詞:國籍臺灣籍民治外法權領事裁判華僑NationalityTaiwanese nationalsExtraterritorialityConsulate adjudicationOverseas Chines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95
  • 點閱點閱:109
十九世紀晚期中國閩、粵一帶的「海外華人」,以具有西方國家國籍獲取法律 事務依所屬國而非中國處理的好處,又因係華人得以規避因屬外國籍而在中國所 生之不利益,國籍因此猶如營利工具而事實上與國家忠誠觀念無關。當時同屬此 一文化圈內的絕大多數臺灣漢人,亦基於生計或方便而依1895 年「馬關條約」「選 擇」並取得了日本國籍,且當其以「臺灣籍民」身分前往中國時,即因具有日本 國籍而獲得免稅及治外法權等好處。同屬漢人的中國在地人亦想冒充臺灣籍民以 獲利,導致許多名為臺灣籍民者實為中國在地人,故中國在1909 年頒行國籍專法 之後,日、中兩國即為了臺灣籍民的國籍及其法律上待遇爭議不斷。不過,日本 政府為培植其在中國福建的勢力而讓一些中國在地人「冒籍」成功,亦扭曲了國 籍制度的本意。 日治下臺灣人確實可從其在中國的法律生活,感受到日本國籍的存在。按其 因擁有領事裁判權,而不受待遇較差的中國司法所管轄,日治中期以後其在中國 的司法案件還可經上訴而受臺灣法院管轄。不滿殖民統治的臺灣人到了中國,仍 因具日本國籍而難逃臺灣總督府的監控。在中國的臺灣人經常本於國籍而要求日 本保護,日本亦本於國籍要求臺灣人盡忠誠義務,二次大戰期間有不少臺灣人協 助日軍作戰,甚或付出生命。不過,也有在中國的臺灣人基於利益考量而將日本 籍轉換為中國籍。 日治時期未曾到過中國的臺灣人,仍會在臺灣遇到語言、文化相同,但具有 清國或中華民國國籍,以致在法律等各方面受不同待遇的華僑。華僑在臺灣的社 會地位不高,故臺灣人大體上不認為擁有中華民國/中國國籍是件值得追求的 事。不過,日本統治臺灣的50年間視臺灣人如二等公民,使臺灣人難以打從心裡 認同、熱愛日本這個國家,故大多仍對日本國籍抱持功利性的態度。對於沒有「自 己的國家」的臺灣人,誠不易對其國籍存在「忠誠」這種情感面向的認知。
期刊論文
1.陳長文、林超駿(20060800)。論人民返國入境權利之應然及其與平等權、國籍等問題之關係--以釋字第五五八號解釋為中心。政大法學評論,92,121-2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山霞紫甫(1943)。臺灣華僑(六.完)。臺法月報,37(11),60-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出田虎武(1913)。清國人の入夫に關する件。臺法月報,7(4),73-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谷野格(1920)。南支に於ける領事裁判と臺灣總督府法院。臺法月報,14(1),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東洋協會臺灣支部(1910)。清國勞働者の增加。臺灣時報,18,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松尾弘(1937)。臺灣と支那人勞働者:右に關する一つの調查報告書。南支南洋研究,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玫君(2011)。首位參加奧運的臺灣選手:張星賢。臺灣學通訊,5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信旭(2008)。林森先生與嘉義地方法院。司法周刊,139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許雪姬(20120900)。在「滿洲國」的臺灣人高等官:以大同學院的畢業生為例。臺灣史研究,19(3),95-1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安井勝次(1907)。生蕃人の國法上の地位に就て。台灣慣習記事,7(1),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呈聰(19221201)。支那渡航旅券制度の廢止を望む。臺灣,3(9),19-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滿紅(19991200)。日本政府與臺灣籍民的東南亞投資(1895-194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2,1-3+5-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昭如(20060700)。性別與國民身分--臺灣女性主義法律史的考察。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35(4),1-10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許雪姬(20070900)。是勤王還是叛國--「滿洲國」外交部總長謝介石的一生及其認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7,57-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建良(20071200)。人民與國家「身分連結」的法制詮要與法理探索:兼論臺灣人國籍的起承斷續問題。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36(4),1-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姃湲(20120300)。放眼帝國、伺機而動:在朝鮮學醫的臺灣人。臺灣史研究,19(1),87-1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泰升(20110300)。日治時期高山族原住民族的現代法治初體驗:以關於惡行的制裁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0(1),1-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許雪姬(20041200)。日治時期臺灣人的海外活動--在「滿洲」的臺灣醫生。臺灣史研究,11(2),1-7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許雪姬(19910600)。臺灣中華總會館成立前的「臺灣華僑」, 1895-192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99-1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許雪姬(19930600)。臺灣中華總會館與日據時期的臺灣華僑(1927-1937)。史聯雜誌,22,67-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泰升(20070900)。清末及民國時代中國與西式法院的初次接觸--以法院制度及其設置為中心。中研院法學期刊,1,105-1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姃湲(20100900)。在殖民地臺灣社會夾縫中的朝鮮人娼妓業。臺灣史研究,17(3),107-1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許雪姬(20080400)。1937至1947年在北京的臺灣人。長庚人文社會學報,1(1),33-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林滿紅(19980600)。「大中華經濟圈」概念之一省思--日治時期臺商之島外經貿經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9,47+49-1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三角生(1928)。「法律上蕃人の身分如何を駁す」に答ふ。臺灣警察協會雜誌,130,48-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栗原純、鍾淑敏(2000)。臺灣籍民與國籍問題。臺灣文獻史料整理研究學術研討會。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423-4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學新(2007)。日本對華南進政策與臺灣籍民之研究(1895-1945 ) :兼論臺灣黑幫籍民的形成與演變(博士論文)。廈門大學,廈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欣哲(2004)。日本殖民主義下的滿洲國法制1932-1945(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彭思齊(2009)。晚清閩省英籍華民管轄權交涉(1842-1911)(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永彬(1996)。臺灣紳商與早期日本殖民政權的關係:1895年-1905年(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1898)。臺灣日日新報。新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清宮四郎(1944)。外地法序説。東京:有斐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園部敏(1943)。行政法概論:特に臺灣行政法規を顧慮して。臺北:臺灣出版文化株式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外務省記録。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莊耀棋。蔣細來。臺灣大百科全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入江啟四郎(1937)。中國に於ける外國人の地位。東京:日華關係法律事務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木村宏一郎、陳鵬仁(2010)。被遺忘的戰爭責任:臺灣人軍屬在印度洋離島的歴史紀錄。臺北:致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外務省、荻野富士夫(1996)。外務省警察史。東京:不二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外務省、荻野富士夫(1999)。外務省警察史。東京:不二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外務省、荻野富士夫(2000)。外務省警察史。東京:不二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外務省、荻野富士夫(2001)。外務省警察史。東京:不二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外務省条約局(1990)。律令総覧(「外地法制誌」第三部の二)。東京:文生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外務省条約局(1990)。関東州租借地と南満洲鉄道付属地.前編(「外地法制誌」第六部)。東京:文生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外務省政務局、外務省亞細亞局、外務省東亞局、大東亞省總務局(2004)。戦前期中国在留日本人統計。東京:不二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學民、黃昆章(1987)。印尼華僑史。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新民(1984)。愛國愛鄉:黃朝琴傳。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姜亞沙(2006)。清末官报匯编。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複製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後藤武秀(2010)。台湾における各植民地支配と判例:政策の実現と司法の役割。日本の植民地支配の実態と過去の清算:東アジアの平和と共生に向けて。東京:風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浅川晃広(2007)。近代日本と帰化制度。広島:溪水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深切、陳芳明等(1998)。張深切全集,第4卷:在廣東發動的臺灣革命運動史略.獄中記。臺北:文經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惠馨(2005)。從規範概念史的角度談中國傳統法律中「國籍」、「化外人」、「外國人」觀念的變遷。東亞視域中的國籍、移民與認同。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臺灣總督府民政部(1901)。(明治三十一年度分)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第四篇)。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警察本署(1917)。臺灣ト南支那トノ關係及現在ノ施設竝将來ノ方針。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警察本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臺灣總督府專賣局(1926)。臺灣阿片志。臺北:臺灣總督府專賣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鍾淑敏(2005)。臺灣籍民與臺灣華僑。東亞視域中的國籍、移民與認同。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南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張秀哲(1947)。「勿忘台灣」落花夢。台北: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黃朝琴、張玉法、張瑞德(198906)。我的回憶。臺北:龍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謝東閔(1988)。歸返:我家和我的故事。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拓務大臣官房文書課(19410901)。內外地法令對照表。東京:拓務大臣官房文書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川島真(2004)。中國近代外交の形成。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王泰升(2012)。台灣法律史概論。臺北: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赤松祐之、外務省(1932)。日支紛爭に關する國際聯盟調查委員會の報告。東京:國際聯盟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許雪姬、薛化元、吳文星、張淑雅(200405)。臺灣歷史辭典。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楊鴻烈(1930)。中國法律發達史。上海: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臺灣總督府外事部(19431230)。支那事變大東亞戰爭ニ伴フ對南方施策狀況。臺北:臺灣總督府外事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臺灣總督府(1945)。臺灣統治概要。臺北:臺灣總督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38)。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李盈慧(1997)。華僑政策與海外民族主義(1912-1949)。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王詩琅、張炎憲、翁佳音、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88)。臺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臺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許雪姬、鄭鳳凰、王美雪、蔡說麗(2002)。日治時期在「滿洲」的臺灣人。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清季中日韓關係史料。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吳文星(19910000)。日據時期在臺「華僑」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許雪姬、曾金蘭(1995)。藍敏先生訪問紀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姜皇池(20060000)。國際公法導論。臺北:新學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洪安全(1999)。清宮洋務始末臺灣史料。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黃昭堂、黃英哲(1989)。臺灣總督府。臺北:自由時代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林滿紅(19970000)。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吳密察、吳瑞雲(19920500)。臺灣民報社論。台北:稻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向山寬夫、楊鴻儒、陳蒼杰、沈永嘉(1999)。日本統治下的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福祿壽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翁佳音(1986)。臺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1895-1902)。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鶴見祐輔(1965)。後藤新平。勁草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王泰升(19990000)。臺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臺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甘懷真、貴志俊彦、川島真(2005)。東亞視域中的國籍、移民與認同。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外務省條約局(1990)。日本統治下五十年の台灣(「外地法制誌」第三部の三)。東京:文生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王泰升(2006)。臺灣企業組織法之初探與省思。臺灣法律史的建立。臺北:王泰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姊齒松平(1938)。本島人ノミニ關スル親族法並相續法ノ大要。台北:台法月報發行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2009)。明清臺灣檔案彙編。台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王泰升(2009)。日治法院檔案的整編與研究。跨界的日治法院檔案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臺灣新報,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臺灣民報,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司法院,台灣大學。日治法院檔案資料庫,http://tccra.lib.ntu.edu.tw/tccra_develop/。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09)。北洋官報,天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彰化廳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日本国立公文書館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JACAR (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東京:日本國立公文書館。,http://www.jacar.go.jp, 2013/03/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泰升(2006)。日治時期台灣特別法域之形成與內涵:台、日的「一國兩制」。台灣法律史的建立。臺北:王泰升。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甘懷真(2007)。重新思考東亞王權與世界權--以「天下」與「中國」爲關鍵詞。東亞歷史上的天下與中國槪念。臺北:臺大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雪姬(1997)。日治時期的"台灣華僑"(1937-1945)。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鍾淑敏(2004)。日治時期臺灣人在廈門的活動及其相關問題(1895-1938)。走向近代--國史發展與區域動向。臺北:東華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泰升(2005)。「鬱卒」的第一代台灣法律人:林呈祿。台灣法的世紀變革。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