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運動、情感與形構社會學:臺灣女子舉重的進程
作者:胡崇偉
作者(外文):HU,CHONG-WEI
校院名稱:國立體育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黃東治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形構社會學舉重情感Figurational SociologyWeightliftingEmotion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0
運動、情感與形構社會學:臺灣女子舉重的進程
摘要
「個人-社會」之間的關係,一直是運動社會學所討論的焦點,強調歷史動態的發生,以及人類相互交織而成的社會實踐。透過社會學的理論觀點,競技運動正是一部社會歷史變遷與人類相互依賴的進程,影響著人類的運動發展,同時也產生壓抑的情感。本文聚焦於女子舉重,旨在以女性的身體改變為例,提出臺灣舉重運動與女子舉重運動員情感壓抑之間的長期發展問題。理論的運用則以福科的知識/權力概念來輔佐研究結果的詮釋。而形構社會學的典範則用來分析此運動社會結構的長期發展,並採用文獻分析與深度訪談蒐集資料。研究結果首先發現日治時期的進程,是讓臺灣人進行身體改變,並認識運動的重要階段,若沒有這段女性獲得運動啟蒙的歷史,身體得以強健,就不會有後續對舉重的認識。延續至國民政府時期,國防意識與運動化的進程,帶領舉重走向國族認同與個人情感表現的競技領域,競技舉重的成敗更受到社會的檢視。而前兩個時代進程,讓2000年後女子舉重的進程發展,成為過去多向歷史導引的驗證,伴隨奧運將舉重納入正式,諸多進程就像是各式各樣的權力關係,或許是女子舉重運動員願意放棄社會主流審美觀,將情感擺放在壓抑位置,而願意身體改變的原因。同時,女子舉重運動員的情感壓抑,也體現出女子舉重的優異成就背後,隱藏來自各種權力關係的身體規訓。
關鍵詞:形構社會學、舉重、情感
Sport, Emotions and Figurational Sociology: The Process of Female Weightlifting in Taiwan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and society has been the issue focus on sport of sociology, emphasizing the dynamic history as well as the social practic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Through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f sociology, sport is a process that includes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history and human interdependence. It not only affects the human’s sport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production of repressed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female weightlifting athletes. We aim to take the female body’s change for example, and point out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problem between Taiwan weightlifting and female weightlifting athletes’s emotional repressed. Using the concept of Foucault to explain conclusion. The psradigm of sociology is used to analyz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sport and society structure, and we use literature analysis as well as in-depth interviews to collect data. First, our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is an important phase for people to change their body structure and recognize campaign. If without this historical movement of enlightenment, women in Taiwan wouldn’t know weightlifting. Extended to the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 national defense awareness and the process of sportization making weightlifting to the field of competitive about national identity and personal emotion expression. Furthermore, the success of weighting was be examined by the society.With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and the national administration’s processes, so that women’s weightlifting has became the guide of history after 2000. As weightlifting became one of the formal sports in Olympic, many of the processes evolved into a wide range of power relations. Maybe, it was the reason that female weightlifting athletes are willing to give up the social mainstream aesthetics, constrain their emotion and change their body. Meanwhile, female weightlifting athletes’s depression reflects not only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but also the power behind body discipline.
Key words: Figurational Sociology, Weightlifting, Emotions
參考書目
中文文獻
一、報紙
狂醉傷人。(1897年05月11日)。《臺灣新報》,01版。
情有可原論。(1897年5月11日)。《臺灣新報》,01版。
龍舟競賽。(1897年06月27日。《臺灣新報》,01版。
本島學生の思想の變遷。(1901年5月5日)。《臺灣日日新報》,02版。
婦人の體育(上)。(1904年02月24日)。《臺灣日日新報》,04版。
婦人の體育(下)。(1904年02月25日)。《臺灣日日新報》,04版。
臺北廳學事一斑。(1905年5月19日)。《臺灣日日新報》,02版。
臺北廳學事一斑。(1905年5月20日)。《臺灣日日新報》,03版。
阿片吸食者狀況。(1905年8月11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02版。
臺南廳以下學校生徒之激增。(1905年11月16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03版。
賑災及本島婦女。(1906年4月12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02版。
內地人の威信。(1906年5月12日)。《臺灣日日新報》,02版。
阿緱廳下學校衛生。(1907年1月26日)。《漢文日日新報》,2版。
文明婦女。(1908年3月5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05版。
桂香莼美/體操一科。(1908年8月1日)。《臺灣日日新報》,02版。
臺灣教育談。(1908年11月5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02版。
運動會況。(1909年11月9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05版。
體格比較。(1911年5月16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02版。
女界幸福。(1911年10月11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03版。
學生體格漸弱。(1915年6月13日)。《臺灣日日新報》,05版。
台人今日之現況及始政二十週年紀念計畫事業。(1915年6月17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06版。
國民體育改善。(1920年12月22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05版。
本島人女學生と 體育觀。(1922年7月13日)。《臺灣日日新報》,04版。
公學校聯合運動會(體操と觀覽席)。(1922年11月25日)。《臺灣日日新報》,09版。
小公學校兒童體格。(1924年3月13日)。《臺灣日日新報》,05版。
彰化婦女共勵會注重體育。(1925年6月11)。《臺灣民報》,05版。
全島陸上競技大會。(1925年10月25日)。《臺灣民報》,05版。
彰化/女選手發。(1925年10月25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02版。
女子の競技は種目選擇が第一 力量本位のものを排して 保健を目的に。(1927年11月15日)。《臺灣日日新報》,06版。
近代女性體格變化 或有男女混合新型人種出現。(1928年12月3日)。《臺灣日日新報》,04版。
張如陵氏。(1930年01月1日)。臺灣人的運動為怎麼不振?《臺灣民報》,14版。
神宮競技參加の臺灣代表歸臺。(1931年1月13日)。《臺灣日日新報》,07版。
全日本豫選會に 蕭氏織孃も出場 月雲孃と同行して 十七日ごろ征途に上らん。(1932年5月14日)。《臺灣日日新報》,07版。
體格為優先本位 學力以平衡主義 文教局苦心選拔法/選拔方法。(1937年1月13日)。《臺灣日日新報》,08版。
高雄市內公學校約兩百名入學難 結局實施體格檢查。(1937年3月11日)。《臺灣日日新報》,08版。
寫眞は黃氏瑞雀さんの炮丸撥けのフオーㄙ。(1937年4月6日)。《臺灣日日新報》,03版。
大いに張切る 黃氏瑞雀さん(1938年4月8日)。《臺灣日日新報》,08版。
國防色流行。(1938年6月6日)。《臺灣日日新報》,03版。
女子陸上代表 合宿して猛練習。(1938年07月30日)。《臺灣日日新報》,03版。
日本の精鋭動員 快記錄も續出せん 圓盤の稀らしい顔合せ 吉野と月雲因緣の走幅 女子陸上代表歡迎競技。(1938年7月30日)。《臺灣日日新報》,12版。
投擲界を震撼 奮迅の黃氏瑞雀孃。(1938年8月16日)。《臺灣日日新報》,08版。
茁壯成長吧!為了國家。(1939年4月3號日)。《臺灣日日新報》,02版。
大島正德。(1939年9月5日)。銃後の婦人よ 國家意識を持て。《臺灣日日新報》,xx版。
體格の改善は 一世代でも出来る。(1939年9月5日)。《臺灣日日新報》,xx版。
女子も體力第一。(1940年3月14日)。《臺灣日日新報》,08版。
健民運動:人口突破一億。(1942年5月5日)。《臺灣日日新報》,02版。
健民總進軍(5)/心せよ“母”の健康 先づ簡易な戶外運動から。(1942年5月5日)。《臺灣日日新報》,3版。
“體鍊”の日常生活化。(1942年7月17日)。《臺灣日日新報》,02版。
強壯、開朗、堅強。(1942年8月15日)。《臺灣日日新報》,02版。
異彩!肉體躍動美 寫眞(下)南二女の集團體操。(1942年11月6日)。《臺灣日日新報》,04版。
國際交流活動。(1978年12月23日)。《聯合報》,08版。
擴大莊敬自強計劃為廿四項。(1978年12月23日)。《聯合報》,08版。
蘇嘉祥。(1985年8月17日)。期待更多個蔡溫義!舉協改組一片生氣蓬勃 戮力以赴準備衝刺。《民生報》,03版。
臺灣衛生。(1986年11月11日)。《臺灣新報》,02版。
治匪策。(1987年1月19日)。《臺灣新報》,01版。
何長發。(1987年2月4日)。一舉驚人 女子舉重大有可為 黃麗子成績對照國際舉總排名毫不遜色/我國女子舉重成績與國際舉重總會 至1985年統計各級首名成績對照表。《民生報》,03版。
蘇嘉祥。(1987年4月15日)。舉重成績近年大放異彩 把握時機締造更佳成績。《民生報》,02版。
何長發。(1987年6月30日)。以前搭快車 現在坐牛車 紀錄不好破 獎金不好拿。《民生報》,03版。
鍾豐榮。(1987年08月22日)。女大力士驚鬚眉 七名選手達標準 楊素冠一舉驚人 國際排名可居第二。《民生報》,03版。
何長發。(1987年11月03日)。黃麗子總和成績180公斤得第四。《民生報》,03版。
何長發。(1988年1月09日)。美嬌娘 身心愉快 女人四十一枝花 健美台上 沈漾漾志在國手。《民生報》,03版。
楊海光。(1988年1月11日)。健美有了金字招牌 連桂乙 線條更可觀。《民生報》,03版。
奧運獎牌我們可以拿十面?!。(1988年5月10日)。《聯合報》,04版。
何長發。(1988年10月05日)。金門新特產 戰地女參孫。《民生報》,02版。
何長發。(1988年10月06日)。女子舉重實力可觀 角逐1988年世界杯 奪牌有厚望/我國女子舉重國手成績與世界杯、歐洲杯對照表。《民生報》,02版。
葉蕙蘭。(1988年11月02日)。女子舉重將舉進1990年亞運 中華隊參加 "名稱問題"中共表示好商量。《民生報》,05版。
何長發。(1988年12月07日)。推展女子舉重慢不得。《民生報》,02版。
鍾言。(1988年12月25日)。推展女子舉重的疑問。《民生報》,02版。
衛生の進步。(1989年5月29日)。《臺灣新報》,01版。
江彥文。(1989年12月23日)。推動女子舉重進入96奧運。《民生報》,02版。

二、網路資料與檔案
Artificer產品代言人(民104年6月23日)。許淑淨【Artificer官網】。取自http://www.artificer.com.tw/artificer-users-testimonial
Jorge de Hegedüs (民104年5月1日) 。Olimpismo: historia de la maratón femenina【efdeportes】。取自http://www.efdeportes.com/
Rachel Chen (民103年12月7日) 。最美的亞運舉重金牌!看林子琦重新詮釋女性味【女人迷】。取自http://womany.net/read/article/5780
Yuyu Chen (民103年12月7日) 。亞運頻傳捷報!每個奪牌運動員身後都有「最強大的父母」【Yuyu Chen 的部落格】。取自http://babylike.tw/p/1543
王美玉(民104年5月6日)。養19個孩子的小媽媽【中國時報】。取自http://want-daily.com/portal.php?mod=view&aid=103606
玉清心(民103年12月7日)。日本清純舉重美女 刺痛中國人的心【紀元論壇】。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tw/n36485/%E6%97%A5%E6%9C%AC%E6%B8%85%E7%B4%94%E8%88%89%E9%87%8D%E7%BE%8E%E5%A5%B3-%E5%88%BA%E7%97%9B%E4%B8%AD%E5%9C%8B%E4%BA%BA%E7%9A%84%E5%BF%83.html
如夢(民103年12月27日)。奧運日本代表《舉重正妹》八木加奈耶笨得好可愛♥ 【宅宅新聞】。取自http://news.gamme.com.tw/328635
吳逸萱(民103年12月7日)。陳奕迅神模仿林子琦 兄妹臉舉重噘嘴「根本雙胞胎」!【ETtoday東森新聞雲】。取自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927/406519.htm
典藏臺灣(民104年4月21日)。五十五年國軍運動大會【歷史影音資料】。取自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3a/17/57.html
典藏臺灣(民104年4月21日)。民國52年度射擊及情務技術競賽【歷史影音資料】。取自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3a/17/02.html
典藏臺灣(民104年4月21日)。第十五屆體育節慶祝晚會盛況【歷史影音資料】。取自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31/9a/25.html
典藏臺灣(民104年4月22日)。臺灣省第二十一屆省運會專輯【歷史影音資料】。取自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31/9f/f5.html
卓俊辰、張麗玲(民103年9月15日)。系出「銅」門 「銀」得漂亮 槓鈴下的「教」與「練」蔡溫義與許淑淨。《十步芳草》。http://www1.sa.gov.tw/resource/annualreport/Quarterly171/page15.htm
武科石(民105年06月26日)。古蹟文物介紹。【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取自http://culture.tainan.gov.tw/historic/archives/index.php?m2=180&place_id=1&page=5
胡崇偉(民101年2月14日)。胡崇偉【錄音】。奧運奪牌選手錄音記錄-盧映錡,國立體育大學奧林匹克中心體育博物組。
胡崇偉(民101年3月21日)。胡崇偉【錄音】。奧運奪牌選手錄音記錄-許淑淨,國立體育大學奧林匹克中心體育博物組。
胡崇偉(民101年3月21日)。胡崇偉【錄音】。奧運奪牌選手錄音記錄-蔡溫義,國立體育大學奧林匹克中心體育博物組。
胡崇偉(民101年3月22日)。胡崇偉【錄音】。奧運奪牌選手錄音記錄-郭羿含,國立體育大學奧林匹克中心體育博物組。
胡崇偉(民101年3月22日)。胡崇偉【錄音】。奧運奪牌選手錄音記錄-黎鋒英,國立體育大學奧林匹克中心體育博物組。
胡崇偉(民101年3月2日)。胡崇偉【錄音】。奧運奪牌選手錄音記錄-陳葦綾,國立體育大學奧林匹克中心體育博物組。
秦炳炎(民45年9月12日)。參加世運舉重選拔賽。【中央通訊社影像空間】。取自http://photo.cna.com.tw/Query/PhotoDetails.aspx?IMG_ID=P21710000000&IMG_SUB_ID=P21710000000000100&page=1
馬非白專欄(民104年4月3日)。備受歧視的臺灣本土體育。【南方快報】。取自http://www.southnews.com.tw/Ma/Ma_old/00/0006.htm
商子雍(民104年5月6日)。窮人的孩子練舉重【人民網】。取自http://www.people.com.cn/GB/jiaoyu/1054/2734205.html
張新偉(民103年9月24日)。麵攤女兒林子琦 亞運摘金全紀錄【中央社】。取自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09245006-1.aspx
郭筱君、李家光(民104年05月20日)。舉起一片天-師大女子舉重隊【PeoPo公民新聞】。取自http://www.peopo.org/news/112707
陳明仁(民75年3月28日)。全國首次女子舉重表演賽。【中央通訊社影像空間】。取自http://photo.cna.com.tw/Query/PhotoDetails.aspx?IMG_ID=19860304010319&IMG_SUB_ID=198603040103190001&page=1
曾勢喨(民104年05月20日)。入國家隊成轉機 姚季伶重舉熱情。【大學報專欄】。取自http://www.unews.nccu.edu.tw/unews/%E5%A7%9A%E5%AD%A3%E4%BC%B6-f/
黃子瑋(民105年8月9日)。勸許淑淨把裙子穿回來 壹電視主播被嗆秀下限【ETtoday星光雲】。取自http://star.ettoday.net/news/752057
新聞大聯盟(民104年4月23日)。許淑淨 世錦賽2金1銀【新聞大聯盟】。取自http://www.majornews.com.tw/wiki-detail/%E8%A8%B1%E6%B7%91%E6%B7%A8-%E4%B8%96%E9%8C%A6%E8%B3%BD2%E9%87%911%E9%8A%80-66.html
楊愛華(2000)。女舉人撐起一片天。【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olympic2000/effort/attack/89920n02.htm
廖柏璋(民103年8月10日)。淫亂選手村 志工也獻身 極樂奧運。《蘋果日報》。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sports/20120810/34429426/
維基百科。六氣。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AD%E6%B0%A3(檢索日期2014年11月26日)
維基百科。感覺。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4%9F%E8%A6%BA(檢索日期2014年12月2日)
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1894-1945)(民104年3月21日)。【網路資料】。取自http://twstudy.iis.sinica.edu.tw/twstatistic50/
臺灣記憶(民104年4月20日)。北市市長杯健美先生【歷史影音資料】。取自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toolbox_vnews_detail.hpg&subject_name=%E8%87%BA%E7%81%A3%E6%96%B0%E8%81%9E%E5%BD%B1%E9%9F%B3%E8%B3%87%E6%96%99&dtd_id=8&project_id=news&xml_id=0000021076
說文解字(民105年06月26日)。情。【網路資料】。取自http://www.shuowen.org/
魯皓平(民103年9月24日)。風光的舉重金牌背後,是你無法想像的訓練艱辛【對身體好!健康遠見】。取自http://health.gvm.com.tw/webonly_content_3368_1.html
鍾滿振(民104年5月9日)。前體育班老師的建議─體育班學生,需完整基礎教育與生涯規劃【親子天下】。取自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26405-%E5%89%8D%E9%AB%94%E8%82%B2%E7%8F%AD%E8%80%81%E5%B8%AB%E7%9A%84%E5%BB%BA%E8%AD%B0%E2%94%80%E9%AB%94%E8%82%B2%E7%8F%AD%E5%AD%B8%E7%94%9F%EF%BC%8C%E9%9C%80%E5%AE%8C%E6%95%B4%E5%9F%BA%E7%A4%8E%E6%95%99%E8%82%B2%E8%88%87%E7%94%9F%E6%B6%AF%E8%A6%8F%E5%8A%83/

三、公文文件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明治三十年報告書(明治三十一年乙種永久保存追加第二卷)。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有關呈報教科書頒布辦法(明治三十年甲種永久保存第二十二卷)。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恆春國語傳習所以及豬軂束分教場設之概況(明治二十九年乙種永久保存第三十卷)。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北縣及各處支廳管轄下教育視察覆命書(明治二十九年乙種永久保存第三十卷)。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臺北國語傳習所十一月份事務報告,(明治二十九年乙種永久第十六卷)。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第三附屬學校事務報告,(明治二十九年乙種永久第十六卷)。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嘉義國語傳習所明治二十九年年末報告,(明治三十二年乙種永久第十七卷)。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三十二年十一月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事務報告,(明治三十二年乙種永久第十七卷)。

四、期刊與書
大山惠佐、本間俊一(1941)。國民學校令釋義。東京市:神田。
小出末吉、伴茂樹(1908)。小学校の運動会は如何にすべきか。東京,良明堂。
王志弘、王淑燕、郭菀玲、莊雅仲、游美惠、游常山(譯)(1999)。東方主義。臺北縣:立緒。 (Said, 1979)
王翠敏、許美智(1998)。臺灣區運動會83-86年選手用藥之調查研究。中華體育季刊,12(2),120-128。new window
王慧瑜(2010)。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日本人的物質生活(1895-1937)。(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可德兒(1908)。小学校運動会要訣。東京:晚成處。
司馬嘯肯(2008)。臺灣日本總督。臺北市:玉山社。
江政寬(譯)(2002)。歷史學與社會理論。臺北市:麥田。 (Burke, P., 1992)
竹村豐俊(1933)。臺灣體育史。臺北市:臺灣體育協會。
余繼英(2001)。奧林匹克舉重。北京市:人民。
吳文忠(2006)。體育史。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吳文星(1992)。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吳文星、廣瀨順皓、黃紹恆、鍾淑敏、邱純惠(主編)(2001)。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日記(上)。臺北市: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new window
李明峻(譯)(2008)。臺灣統治與鴉片問題。臺北市:前衛。(劉明修,2008)
李朝熙(譯)(1998)。臺北市史-昭和六年。臺北市:北市文獻會。(田中一二,不詳)
李毓嵐(2009)。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女性觀。臺灣史研究。16(1),87-129。new window
林丁國(2009)。日治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的休閒運動-以《臺灣人士鑑》為討論中心。運動文化研究,10,29-80。new window
林丁國(2012)。觀念、組織與實踐:日治時期臺灣體育運動之發展。新北市,稻香。new window
林怡秀(2011)。亞奧運單項協會之公共關係角色與模式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8(1),18-31。new window
林玫君(2009)。身體的競逐與身分的游移-臺灣首位奧運選手張星賢的身分認同之形塑與其糾葛。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47(1),127-214。new window
林玫君(2014)。日治時期的臺灣女子體育講習會。國史館館刊,41,77-132。new window
林皆興、葉懌夫、張羽彤(2010)。臺灣舉重運動的發展。城市發展,11,94-111。new window
社團法人臺灣教育會(1944)。伊澤修二先生と臺灣教育。臺北市:臺灣教育會。
金湘斌(2009)。運動慶典的形成-日治初期臺灣公學校運動會(1895~1911)。運動文化研究,9,109-150。new window
金湘斌(2011)。日治初期(1895-1906 年)臺灣學校女子體育的摸索與建立。師大臺灣史學報,4,161-201。new window
俞建梁、黄和斌(2008)。原型範疇理論的缺陷與不足。外語學刊,2,36-39。
姜穎(2013)。多重邊緣裡的宰制與賦權:臺灣的性別、運動與國族。(未出版博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大學。new window
柯志明(2005)。歷史的轉向:社會科學與歷史敘事的結合。臺灣社會學,10,149-170。new window
洪敏麟、程大學、許錫專(1978)。日據初期之鴉片政策: 附錄保甲制度。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洪鎌德(2000)。人的解放:21世紀馬克思學說新探。臺北市:揚智。new window
洪鎌德(2006)。當代政治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洪鎌德(2010)。馬克思的思想之生成與演變-略談對運動哲學的啟示。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洪鎌德(2014)。個人與社會-馬克思人性論與社群觀的析評。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胡台麗、許木柱、葉光輝(2002)。情感、情緒與文化。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胡崇偉、陳月娥(2013)。臺灣社會下的媒體再現與女性運動員:屬民觀點的批判。體育學報,46(4),475-491。new window
苗延威(2013)。歷史社會學的方法論爭議。社會科學論叢,7(1),99-148。new window
范春源、蔡禎雄(1993)。國民政府遷臺後第一次國民學校體育課程標準修訂之歷史考察。體育學報,15,99-126。new window
孫中興(2008)。令我討厭的涂爾幹的社會分工論。臺北市:群學。
孫祖玉、林品章、林廷宜(2014)。日治中期臺灣印刷媒體中的現代女性圖像。設計學報,19(3),63-86。new window
孫睿詒、陶雙賓(2012)。身體的徵用-一項關於體育與現代性的研究。社會學研究,6,125-145。
張力可(2013)。傳統身體文化的現代化、認同與抗拒:對中、港、臺三地龍舟運動化歷程的考察。(未出版博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大學。new window
張威克(2000)。從福科的權力觀談運動中的權力現象。體育學報,29,23-34。
梶原宏子(2011)。高等女学校令以前の女子体育に関する史的考察。日本體育大學紀要,41(1),37-58。
盛繼賢、盛曉明(2001)。舉重。臺北市:國家。
許佩賢(2013)。日治末期臺灣的教育政策:以義務教育制度實施為中心。臺灣史研究,20(1),127-167。new window
許錫慶(譯)(2010)。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市:臺灣文獻館。
連恆欣(2007)。臺灣跆拳道、文化與意識形態:歷史社會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大學。
郭羿含(2006)。臺灣女子舉重選手身體型態特徵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市,國立臺灣體育學院。
郭景萍(2008)。情感社會學:理論、歷史、現實。上海市:三聯書店。
郭慎、邱志瑤(2005)。擒拿術。臺北市:大展。
陳子軒(2012)。邁向批判運動社會學/身體文化研究。體育學報,45(4),267-278。new window
陳中興(2008)。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柔道:歷史社會學的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大學。
陳怡婷、黃崇儒、洪聰敏(2011)。優秀桌球選手最佳運動表現的心理狀態。大專體育學刊,13(1),44-54。new window
陳涵彤(2011)。柔情鐵漢:一位基層舉重教練的訓練歷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南市,國立臺南大學。
傅稜婷(2004)。臺灣地區女子舉重運動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臺北市立體育學院。
曾秋美、尤美琪(2005)。杜聰明與我-杜淑純女士訪談錄。新北市,國史館。
曾淑卿(譯)(2007)。日本女人在臺灣:日治臺灣生活史(大正篇1912-1925)。臺北市:時報文化。(竹中信子,1996)
曾惠雀(2009)。大專舉重選手運動傷害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新北市,輔仁大學。
曾瑞成(2010)。學校體育活動競賽現況與展望。學校體育,121,30-34。
游鑑明(1999)。日治時期臺灣學校女子體育的發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1-74。new window
游鑑明(2005)。當外省人遇到臺灣女性:戰後臺灣報刊中的女性論述(1945-194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7,165-224。new window
黃光洛、汪茂鈞(1983)。跆拳道。臺北市:政治作戰學校。
黃怡玲(2005)。日治時期臺灣女性身體國家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東治(2006)。運動文化與國家認同初探。載於施正鋒主編,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579-615。臺北市:臺灣國際研究學會。
黃東治(2007)。臺灣運動社會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國民體育季刊,36,22-31。
黃英哲(譯)(2002)。臺灣總督府。臺北市:前衛出版社。(黃昭堂,1989)new window
黃泰源、吳孟爵、陳肇芳(2008)。臺灣地區舉重論文的回顧與展望。長榮運動休閒學刊,2,1-12。new window
黃達德(2010)。臺灣女子舉重運動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靜利、李大正(2008)。臺灣人口資料之編製與調整:1905-1943與1951-1997。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23,119-154。new window
葉啟政(2003)。臺灣社會學的知識-權力遊戲。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5,1-34。
葉憲清(1988)。臺灣省運動會史。國民體育季刊,17(4),69-76。
熊凱弟(2009)。日本女人在臺灣:日治臺灣生活史(昭和篇上1926-1945)。臺北市:時報文化。(竹中信子,2001)
熊凱弟(2009)。日本女人在臺灣:日治臺灣生活史(昭和篇下1926-1945)。臺北市:時報文化。(竹中信子,2001)
臺南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1924)。公學校教育の第一步。臺北市:臺灣子供世界社。
臺南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1930)。公學校第一學年學級經營。臺北市:臺灣子供世界社。
臺南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1931)。公學校第四學年學級經營。臺北市:臺灣子供世界社。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67)。臺灣省歷屆全省運動會概況。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劉佳林(譯)(2005)。論文明、權力與知識-諾貝特‧埃利亞斯文選。南京市,南京大學。 (M, Stephen & G, Johan, 2003)
劉從國、盧俊宏(2003)。運動競賽成敗結果、歸因、以及情緒之關研究:驗證Weiner (1985) 成就動機和情緒的歸因理論。體育學報,35,127-141。new window
歐宗明(2010)。臺灣體育運動史研究進路探究。運動文化研究,12,51-79。new window
潘淑滿(2008)。質性研究:理論與實用。臺北市:動機。
潘澤泉(2005)。理論范式和現代性議題:一個情感社會學的分析框架。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34(4),52-56。
蔡加惠、高明峰(2010)。與時俱進的女子舉重。休閒保健期刊,3,155-162。new window
蔡禎雄(1993)。日臺一體化政策下的臺灣人初等學校體育科之概況-以1931~1940為中心。體育學報,7,127-136。new window
蔡禎雄(1995)。日據時代臺灣初等學校體育發展史。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蔡龍保(譯)(2007)。日本女人在臺灣:日治臺灣生活史(明治篇1895-1911)。臺北市:時報文化。(竹中信子,1995)
蔣明雄、詹貴惠(1999)。國內舉重發展之研究。中華體育季刊,12(5),5-13。new window
鄭健源(1998)。尼采的哲學思想對職業運動員的啟示。體育學報,26,25-31。new window
鄭溫暖、廖主民(2001)。以質的研究取向-初探本土優秀運動員的心理特性。體育學報,31,159-150。new window
鄭麗玲(2015)。躍動的青春:日治臺灣的學生生活。臺北市:蔚藍。new window
黎鋒英(2005)。臺灣優秀舉重選手生理生化監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市,國立臺灣體育學院。
盧俊宏、朱真儀、蔡巧玲、詹芳榕(2009)。臺灣運動員倦怠經驗探索:文化與訓練脈絡上的省思。應用心理研究,42,81-122。
謝仕淵(2002)。殖民主義與體育-日治前期(1895-1922)臺灣公學校體操科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謝仕淵(2005)。1916年「體操科教授要目取調委員報告書」編篡之研究。臺灣文獻季刊,56(3),63-84。new window
謝仕淵(2010)。日治時期「臺灣體育協會」與棒球行政運作之研究。運動文化研究,14,55-101。new window
鍾肇政(譯)(1995)。臺灣連翹。臺北市,草根。(吳濁流著)
魏香明(2008)。臺灣競技運動發展歷程之研究(1949-2008)。大專體育學術專刊,7-16。
譚繼山(譯)(1993)。臺灣小史。臺北市:武陵。(種村保三郎,1945)

英文文獻
Bairner, A. (2001). Sport, Nationalism, and Globalization: European and North American Perspectives. Albany: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Press.
Bale, J. (1994). Landscapes of Modern Sport. London: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Barbalet, J. M. (2001). Emotion,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A Macrosociological Approach.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loyce, D. (2004). Baseball: Myths and Modernization. In Dunning, E. Malcolm, D. & Waddington, I. (eds). Sport Histories: Figurational Stud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port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Bonini, G. (2001). London: The Cradle of Modern Weightlifting. The Sports Historian, 21(1), 56-70.
Bridges, B. (2007). Reluctant Mediator: Hong Kong, the Two Koreas and the Tokyo Olympic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 24(3), 375-391.
Bonnell, V. E. (1980). The Uses of Theory, Concepts and Comparison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22(2), 156-173.
Cole, C. L., Giardina, M. D. & Andrews, D. L. (2004). Michel Foucault: Studies of Power and Sport. In Giulianotti, R. (eds). Sport and Modern Social Theorists. NY: Palgrave Macnillan.
Collins, T. (2013). Sport in Capitalist Society: A Short Histor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ollinson, J. A. (2005). Emotions, Interaction and the Injured Sporting Body.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40(2), 221-240.
Cross, J. J. (1999). Emotion Regulation: Past, Present, Future. Cognition and Emotion, 13(5), 551-573.
Deci, E. L. (1980). The Psychology of Self-Determination. MA: Heath.
Dunning, E. & Waddington, I. (2003). Sport as a Drug and Drugs in Sport: Some Exploratory Comments.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38(3), 351-368.
Dunning, E. (1999). Sport Matters: Sociological Studies of Sport, Violence and Civiliz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Dunning, E. Malcolm, D. & Waddington, I. (2004). Sport Histories: Figurational stud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port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Durkheim, E. (2013).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 (trans. G. Simpson). NY, New York: Free Press.
Eichberg, H. (1998). Body Cultures. Essays on Sport, Space and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Eichberg, H. (2010). Bodily Democracy: towards a Philosophy of Sport for All.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Elias, N. & Dunning, E. (1986). Quest for Excitement: Sport and Leisure in the Civilizing Process. Elias, N. & Dunning, E. (eds). Quest for Excitement: Sport and Leisure in the Civilizing Process. Basil: Blackwell.
Elias, N. (1986). An Essat on Sport and Violence. Elias, N. & Dunning, E. (eds). Quest for Excitement: Sport and Leisure in the Civilizing Process. Basil: Blackwell.
Elias, N. (2000). The Civilizing Process: Sociogenetic and Psychogenetic Investigations. (trans. E. Jephcott). Oxford: Blackwell.
Foucault, M. (1978).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ume 1.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NY: Vintage.
Foucault, M. (1979a).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trans. A. Sherida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Freud, S. (1987). The Ego and Id. (trans. J. Riviere). The Major Works of Sigmund Freud. Londo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Goffman, E.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Gordon, S. L. (1981). The Sociology of Sentiments and Emotion. In Social Psychology: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eds). Rosenberg, M., & Turner, R. H. NY: Basic Books.
Gruneau, R. (1988). Modernisation or Hegemony: Two Views on Spor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Harvey, J. & Cantelon, H. (eds). Not Just a Game: Essays in Canadian Sport Sociology. Ottawa: 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
Gruneau, R. (1999). Class, Spor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Hochschild, A. R. (1979). Emotion Work, Feeling Rules, and Social Structur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5(3), 551-575.
Holt, R. (1989). Sport and the British - A Modern History. Oxford: Oxforf University Press.
Horne, J., Tomlinson, A. & Whannel, G. (1999). Understanding Sport: A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ical and Cultural Analysis of Spor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Ingham, A. G. (2004). The Sportification Process: A Biographical Analysis Framed by the Work of Marx, Weber, Durkheim and Freud. In Giulianotti, R. (eds). Sport and Modern Social Theorists. NY: Palgrave Macnillan.
Jarvie, G. (2012). Sport Culture and Society: An Introduction. London: Rutledge.
Jarvie, G., & Maguire, J. (1994). Sport and Leisure in Social Thought. London and New York: Rutledge.
Jone, M. V. Mace, R. D., & Williams, S. (2000). Relational between Emotional State and Performance during International Field Hockey Matches.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90, 691-701.
Kemper, T. D. (1990). Themes and Variations in the Sociology of Emotions. In Kemper, T. D. (eds). Research Agendas in the Sociology of Emotions. NY: SUNY Press.
Kemper, T. D. (2000). Emotions. In Borgatta, E. F. & Montgomery, R. J. V. (eds). Encyclopedia of Sociology. NY: Palgrave Macmillan.
Kidd, B. (1996). The Struggle for Canadian Sport.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Kiku, K. (2004).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in Japen. In Dunning, E., Malcolm, D. & Waddington, I. (eds). Sport Histories: Figurational Stud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ports. London: Routledge.
Kleinginna, P., Jr., & Kleinginna A. (1981). A Categorized List of Emotion Definitions, with Suggestions for a Consensual Definition. Motivation and Emotion, 5(4), 345-359.
Koh, E. (2005). South Korea and the Asian Games: The First Step to the Worl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8(3), 468–478.
Lake, R. J. (2012). ‘They Treat Me Like I`m Scum”: Social Exclusion and Established-Outsider Relations in a British Tennis Club.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48(1), 112-128.
Layder, D. (1995). Understanding social theory. London: Sage.
Maguire, G. Jarvie, L. Mansfield, & J. Bradley. (2002). Sport Worlds: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Maguire, J. (1995). Common Ground? Links Between Sports History, Sports Geography and the Sociology of Sport. Sporting Traditions, 12(1), 3-25.
Marx, K. & Engels, F. (2009).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trans. S. Moore). New York, NY: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Marx, K. (1988). Economic &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 (trans. M. Milligan). Buffalo, NY: Prometheus Books.
Marx, K. (2003). The Eighteenth brumaire of louis Bonaparte. (trans. De, D. Leon). Chicago, IL: Charles H. Kerr & Company.
Mills, C. W. (1959).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onaghan, L.F. (2000). Bodybuilding, Drugs and Risk.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Moraisa, J. V. D., & Barreto, T. V. (2011). Figurations, Tension-balance and the Flexibility of Football Rules. Soccer & Society, 12(2), 212-227.
Morgan, R. L., & Heise. D. R. (1988). Structure of Emotions.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5, 19-31.
Murphy, P. & Sheard, K. (2008). Boxing Blind: Unplanned Process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Boxing. In Malcolm, D. & Waddington, I. (eds). Matters of Sport: Essays in Honour of Eric Dunning.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Pfister, G. (2007). Sportification, Power and Control: Ski-Jumping as a Case Study. The Journal for Thematic Dialogue, 8, 51-67.
Plutchik, R. (1980). A Psychoevolutionary Theory of Emotions.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21, 529-553.
Plutchik, R. (2001). The Nature of Human Emotions. American Scientist, 89, 344-350.
Pollak, L. H., & Thoits, P. A. (1989). Processes in Emotional Socialization.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52(1), 22-34.
Polly, M. (2007). Sports History: A Practical Guide. NY: Palgrave Macmillan.
Roach, R. (2008). Muscle, Smoke, and Mirrors. (Vol. 1). Bloomington, IN: Authorhouse.
Russell, J. A. (1991). In Defense of a Prototype Approach to Emotion Concep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1), 37-47.
Russell, J. A., & Barrett, L. F. (1999). Core affect, prototypical emotional. episodes, and other things called emotion: Dissecting the elepha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6, 805-819
Savardelavar. M, & Arvin., H. (201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f Positive Emotion and Sport Competitions in Expert’s Athletes. Europea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3), 608-610.
Sheard, K. G. (1997). Aspects of in the Western “Civilizing Process”,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32(1), 31-57.
Shogan, D. (1999). The Making of High-Performance Athletes.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Sinden, J. L. (2013). The Sociology of Emotion in Elite Sport: Examining the Role of Normalization and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48(5), 1-16.
Smart, B. (2005). The Sport Star: Modern Sport and the Culture Economy of Sporting Celebrity. London: Sage.
Smith, D. (1999). The Civilizing Process and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Comparing Norbert Elias and Michel Foucault. Theory and Society, 28, 79-100.
Tenhouten, W. D. (1996). Outline of a Socioevolutionary Theory of the Emo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Policy, 16(9), 190-208.
Thamm, R. A. (2006). The Classification of Emotions. In Stets, J. E., & Turner, J. H. (eds). Handbook of the Sociology of Emotions. New York, NY: Springer.
Thing, L. F. (2001). The Female Warrior: Meanings of Play-Aggressive Emotions in Sport.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36(3), 275-288.
Thoits, P. (1990). Emotional Deviance: Research Agendas. In Kemper, T. D. (eds). Research Agendas in the Sociology of Emotions. NY: SUNY Press.
Thorpe, H., Ryba, T., & Denison, J. (2014). Toward New Conversations Between Sociology and Psychology.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31, 131-138.
Tilly, C. (1988). Future History. Theory and Society, 17(5). 703-712.
Tsurumi, E. P. (1977). Japanese Colonial Education in Taiwan, 1895-1945.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urner, J. H. & Stets, J. E. (2006). Sociological Theory of Human Emotion. Annual Reviews, 32, 25-52.
Turner, J. H. (2007). Human Emotion: A Sociological Theor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Turner, J. H., & Stets, J. E. (2005). The Sociology of Emotions. Cambridge Univesity Press.
Vamplew, W. (2011). Analysing the Game: Evidence and Knowledge in Sports History. East Asian Sport Thoughts, 2, 1-18.
van Krieken, R. (1998). Norbert Elia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Weber, M. (2001).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trans. T. Pars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Bowles, S. & Gintis, H. (1976). School in Capitalist America. New York: Basic Books.
Williams, S. J., & Gillian, B. (1998). Introduction: Emotions in Social Life: Mapping the Sociological Terrain. In Williams, S. J., & Gillian, B. (eds). Introduction: Emotions in Social Life: Critical Themes and Contemporary Issu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Yesalis, C. E. & Bahrke, M. S. (2002). History of Doping in Sport. International Sports Studies, 24(1), 42-76.
Yousefi, B. & Hasani, Z. (2012). The Comparison of Feeling of Loneliness among Athlete and Non-Athlete University Students. World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s, 6(2), 200-20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