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華禪「道家化」了嗎?--以伊藤隆壽之禪思想批判為例的哲學論評
書刊名:文與哲
作者:陳平坤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Ping-kun
出版日期:2018
卷期:33
頁次:頁109-168
主題關鍵詞:絕觀觀心無住無念中華禪道家化Renouncing all thoughtsContemplating the mindNon-abidingNo-thoughtChinese ChanDaoize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44
  • 點閱點閱:8
期刊論文
1.馬耘(20060600)。《老子》「道」概念形上實體說疑義商榷。朝陽人文社會學刊,4(1),84-10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國清(20010300)。竺法護譯「正法華經」「自然」譯詞析論。中華佛學研究,5,105-1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傅佩榮(20070300)。《老子》首章的文義商榷。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33,1-1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笑敢(19970300)。老子之自然與無為--古典意涵與現代意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0,25-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振豐(20091000)。魏晉玄學中的「自然」義。成大中文學報,26,1-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笑敢(20050600)。經典詮釋中的兩種定向之接轉初探--以《老子》之自然的新詮釋為例。清華學報,35(1),189-2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儒賓(20091200)。理學論述的「自然」概念。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4,17-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滄龍(20160100)。自然與自由--莊子的主體與氣。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35,1-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袴谷憲昭(1990)。自然批判としての仏教。駒澤大學佛教學部論集,21,380-4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戴璉璋(19930300)。阮籍的自然觀。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305-3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淑娟(20091200)。新「自然」考。臺大中文學報,31,269-271+273-3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裴勇(2017)。楞伽印心--達摩禪建立與佛教中國化思想基礎的推出。「少林寺與北朝佛教」學術研討會。鄭州:嵩山少林寺。190-2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鄧偉仁(20150000)。幾個批判「佛教中國化」理論的再審視。臺北:法鼓文化。79-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釋僧肇(1983)。注維摩詰經。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馬鳴菩薩、曇無讖(1983)。佛所行讚。臺北: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傅佩榮(2003)。傅佩榮解讀老子。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釋宗密(1983)。禪源諸詮集都序。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麻天祥(1997)。中國禪宗思想發展史。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袴谷憲昭(1990)。批判仏教。東京:大蔵出版株式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吉藏(1983)。中觀論疏。臺北: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葛兆光(1995)。中國禪思想史--從6世紀到9世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牟宗三(1984)。佛性與般若。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鳩摩羅什(1983)。維摩詰所說經。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釋宗寶(1983)。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弘忍(1983)。最上乘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曼陀羅仙(1983)。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釋印順(1989)。中國禪宗史。台北:正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洪修平(1991)。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高雄:佛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神會、胡適(1968)。神會和尚遺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天親菩薩、真諦(1983)。佛性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佛馱跋陀羅(1983)。大方廣佛華嚴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竺法護(1983)。光讚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胡適(1980)。荷澤大師神會傳。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菩提達摩(1983)。少室六門。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菩提達摩(1989)。達磨大師破相論。東京:國書刊行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釋弘學(2009)。唯識學概論。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釋宗密(1989)。圓覺經大疏釋義鈔。東京:國書刊行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釋法藏(1983)。華嚴經問答。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釋神秀(1983)。觀心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沖本克己、菅野博史(2010)。仏教の東伝と受容--中国I南北朝。東京:佼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柳田聖山、常盤義伸、禪文化研究所中國禪錄研究室(1976)。絕観論。京都:財團法人禪文化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釋印順(1994)。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臺北:正聞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袁保新(1997)。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嚴靈峰(1966)。老莊研究。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唐君毅(1986)。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劉笑敢(1997)。老子:年代新考與思想新詮。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池田知久、黃華珍(2001)。《莊子》:「道」的思想及其演變。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牟宗三(2003)。中國哲學十九講。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劉笑敢(20050000)。老子 : 年代新考與思想新詮。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神會、楊增文(1996)。神會和尚禪話錄。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龍樹菩薩、鳩摩羅什(1983)。大智度論。臺北: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龍樹菩薩、梵志青目、鳩摩羅什(1983)。中論。臺北: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楊曾文。敦煌遺書中禪宗北宗文獻的學術價值,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AN/102705.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釋法融(2018)。絕觀論,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楊曾文(1995)。牛頭法融及其禪法。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澂(1991)。試論中國佛學有關心性的基本思想。呂澂佛學論著選集。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適(1975)。新校定的敦煌寫本神會和尚遺。胡適禪學案。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釋印順(1993)。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釋題。華雨集。臺北:正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釋宗性(2008)。神秀《觀心論》的主要禪法思想。問學散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釋宗性(2008)。敦煌寫本《觀心論》校勘。問學散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田中良昭(1989)。観心論。大乗仏典〈中国.日本篇〉11--敦煌Ⅱ。東京:中央公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伊藤隆壽(1992)。禅宗と「道.理の哲学」。中国仏教の批判的研究。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松本史朗(1994)。禅思想の意義--想と作意について。禅思想の批判的研究。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松本史朗(1994)。臨済の基本思想について--hṛdaya とātman。禅思想の批判的研究。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柳田聖山(1989)。絶観論。大乗仏典〈中国.日本篇〉11--敦煌Ⅱ。東京:中央公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傅偉勲(1999)。禪道與東方文化。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臺北:東大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