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後臺灣(1960~1980)城市過渡性空間移行者的攝影實踐初探
書刊名:藝術研究學報
作者:陳宛伶
作者(外文):Chen, Wan-ling
出版日期:2019
卷期:12:1
頁次:頁1-24
主題關鍵詞:攝影複視性城市過渡性空間移行者實踐PhotographyMultiple visionsTransitional space of cityMoverPracti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7
  • 點閱點閱:8
期刊論文
1.陳傳興(19870500)。鏡土回望:談「人與土地」兼憶70年代臺灣攝影創作環境。雄獅美術,195,66-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龔卓軍(20131000)。起咒的姿勢--張照堂與攝影主體性的追尋。現代美術,170,60-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世倫(20150600)。「人間熱」與解嚴前後的臺灣紀實攝影變貌:一個初探。攝影之聲,15,20-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力昕(20140900)。目擊的力量--重探1980年代臺灣的政治反抗影像。攝影之聲,13,3-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映真、李明(19851100)。記錄一個大規模的.持續的靜默的民族大遷徒--訪問關曉榮談「八尺門」連作和報導攝影。人間,1,26-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龔卓軍(20161000)。影像的佔領.交陪的抗拒--信仰與民俗的攝影史辯證。藝術觀點,68,5-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聖閎(20140500)。從直接攝影到「非影像」書寫:以張照堂的影像美學與〈非影像筆記〉為線索。現代美術學報,27,105-1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品君(20170500)。臺灣歷史皺摺裡曇花一現的左翼姿態:陳映真.《人間》。藝術觀點,70,103-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佳琦(20161000)。與「行將消逝的」對決--臺灣脈絡下民俗相關攝影影像之初步思考。藝術觀點,68,14-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龔卓軍(2013)。當代影像的感覺結構:集置、編排與系列性。現代美術學報,27,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忠維、張照堂(2000)。揮手的姿勢:看.不見.張照堂。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宋隆泉(2004)。另一種注目:見證臺灣民主風起雲湧的年代,1986‧519-1989‧519。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上官燕(2014)。遊蕩者,城市與現代性:理解本雅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Žižek, Slavoj(2006)。The Parallax View。Cambridge, MA:The MIT Press。  new window
5.中平卓馬、篠山紀信、黃亞紀(2013)。決鬥寫真論。台北:臉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雷逸婷、王信(2016)。另一種目線:王信攝影展。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Sontag, Susan(2001)。On Photography。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new window
8.王雅倫、李文吉(2005)。臺灣現代美術大系:現代意識攝影。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梁正居(1979)。臺灣行腳。臺北:世界地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郭力昕(2018)。製造意義:現實主義攝影的話語、權力與文化政治。臺北:影言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照堂(2013)。歲月/風景:張照堂攝影展1959-2005。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照堂(2017)。觀.點:臺灣現代攝影家觀看的刺點。臺北:原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則修(1996)。龍山寺。臺北:臺北斯坦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Badger, Gerry、黃一飢、施時佑(2011)。攝影的精神。臺北:大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關曉榮(1991)。尊嚴與屈辱:國境邊陲.蘭嶼。臺北:時報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蔡明德(2016)。人間現場--八○年代紀實攝影。臺北:南方家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Cartier-Bresson, Henri(2005)。The Mind's Eye: Writings on Photography and Photographers。New York:Aperture。  new window
18.蘇碩斌(20050000)。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 : 清末至日治時期臺北空間與權力模式的轉變。臺北:左岸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Sontag, Susan、黃燦然(2010)。論攝影。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Cresswell, Tim、徐苔玲、玉志弘(2008)。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群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Crary, Jonathan、蔡佩君、王嘉驥(2007)。觀察者的技術:論十九世紀的視覺與現代性。臺北:行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鄭梓煜(20160923)。顯影|歷史的底稿,http://m.weekly.caixin.com/zknews/2016-09-23/100991441.html?utm_source=Zaker&utm_medium=ZakerAPP&utm_campaign=Hezuo。  new window
2.余思穎(20171227)。歲月/風景:張照堂攝影展1959-2005,https://www.tfam.museum/Exhibition/Exhibition_page.aspx?id=478&ddlLang=zh-tw。  new window
3.吳冠軍(20150703)。解讀齊澤克:真正左翼的思想者肩負的任務是什麼?,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456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郭力昕(2011)。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論張照堂的攝影藝術與生命風景。光影.鏡頭之外:張照堂的行跡。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enjamin, Walter、許綺玲(1999)。攝影小史。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北:臺灣攝影工作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照堂(1992)。光影與腳步--臺灣寫實攝影發展報告。臺灣攝影年鑑綜覽。臺北:原亦藝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孫清山(1997)。戰後臺灣都市之成長與體系。臺灣的都市社會。臺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