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媒介城市:當代高雄空間改造與意象建構
作者:葉思吟
作者(外文):Szu-Yin Yeh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傳播研究所(含博士班)
指導教授:賴鼎銘
蘇碩斌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城市意象媒介城市空間改造影視產業象徵經濟Urban ImageMedia CitySpatial TransformationFilm Indust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3
當代高雄城市在空間改造與意象上經歷大幅轉變。過去,提到高雄,讓人聯想到的是重工業汙染、勞工製造業景象,但2000年後,在城市官方治理者推出一系列媒介政策予以改造下,「高雄變了!」、「高雄變美了!」等論述開始出現;2009年,電視劇《痞子英雄》呈現出令人驚豔的高雄新意象,進一步引動觀光熱潮及影視產業崛起,為城市再發展帶來新契機。
Lefebvre認為「空間是社會生產」, Zukin則強調城市文化改變仰賴視覺意象的重新打造,本研究援引上述兩者的理論觀點,並以Scott McQuire提出的「媒介城市」概念作為主要分析架構,以剖析當代高雄城市治理者再現空間的意識形態,以及運用各種媒介策略建構新高雄意象的實踐過程,並探討在媒介加速匯流情況下,來自不同權力運作下的媒介傳播策略和影視產製機制,如何介入並促進市民政治認同和象徵經濟的崛起。
本研究發現,在政治認同方面,謝長廷執政後以「新高雄」論述作為施政主軸,陸續開展公共空間改造,進一步連結「海洋首都」和「光」等意象,強化市民光榮感與南方主體性;在城市意象宣傳方面,官方透過《高雄畫刊》和發行文化刊物,重塑新高雄性、賦予城市生活新想像,其中咖啡館意象與城市美學緊密連結。而後,官方推出影視產業優惠政策,藉由舉辦世界運動會強力曝光、鼓勵影視團隊進駐等媒介策略,吸引投資者眼光和新產業,進而帶動象徵經濟崛起。
不過,在一片朝向美好的景況下,城市文化人對於城市快速發展提出批判,認為日趨單一的公共空間改造和媒介奇觀,抹殺多元文化和弱勢族群的生存空間,其試圖透過空間符號改寫和影像紀錄行動,加以抵制。至於和理論對話上,根據本研究發現,獨特的城市意象乃是特定時空及社會機制產製下的結果,而媒介城市的理論建構,尚需整合跨領域觀點和累積更多本土城市的個案研究經驗。
The contemporary Kaohsiung has experienced great changes in terms of its spatial transformation and image. In the past, Kaohsiung always reminded us of heavy industrial pollution and labour intensive industries. A series of policies by the urban officials after the year 2000 has successfully changed the image of Kaohsiung. We have started to hear comments such as "Kaohsiung has changed", "Kaohsiung is becoming beautiful" etc. The 2009 television drama series Ruffian Hero showed an amazing new image of Kaohsiung. Tourism industry and film industry have sprung up as a result. It became a turning point for the city's re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Lefebvre, space is a social product. Zukin stressed that changes in urban culture relies on the remake of its visual image. Citing the above theoretical views and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Scott McQuire on "The Media City", this study analyses the ideology of the contemporary Kaohsiung administrators in representation of spac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dia strateg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image of Kaohsiung. This study also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speedy media convergence on media strategies and the mechanism of film making under different power operations in enhancing the citizens' political identity and stimulating the rise of symbolic economy.
It was discovered in this study that right after Frank Hsieh was in power, he based the axis of his administration on the exposition on the theory of "New Kaohsiung". He launched a series of alteration of public space, integrated images such as the "ocean capital" and "light", reinforced the citizens' sense of pride and brought out the theme of the southern region. The officials also made use of publications such as Kaohsiung Pictorial to rebuild the new Kaohsiung image and to portray a new imagination of the city's life.
That includes making the close connection of the image of coffee houses and urban aesthetic. The officials also applied media strategies such as launching concessional policies, holding World Games to gain exposure for Kaohsiung and encouraging the involvement of film makers to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investors and new industries, and thereafter bring about the rise of symbolic economy.
一、西文書目
Adonor, T.W. & Horkheimer, M. (1977). The Culture Industry: Enlightment As Mass Deception, in Curran, J. Gurevitch, M; Woollacott, J,(eds.)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Ca: Sage.
Appadurai, A. (1996). Modernity at large :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Lond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Aumont, J. (1990/1997). The Image. London: BFI Publishing.
Balibar, E. (1991). The Nation Form: History and Ideology,in Balibar, Etienne and I. Wallerstein, Race, Nation, and Class:Ambiguous Identitues, 86-106.London:Verso.
Barthes, R. (1980/1981). Camera Lucida: Reflections on Photography, New York: Hill and Wang. (許綺玲譯(1995)。《明室:攝影手札》,台北:台灣攝影季刊。)
-------------- (1986). Semiology and the urban, in M. Gottdiener and Alexandros Ph. Lagopoulos (eds.). The City and the Sign: An Introduction to Urban Semiotics (pp. 87-98).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王志弘譯(1994)。〈符號學與都市〉,收於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頁527-538,台北︰明文。)new window
Baudrillard, J. (1998). Simulations. New York: Semiotext(e).
Highmore, B. (2002). 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 : an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周群英譯(2005),《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台北:韋伯文化)
Benjamin, W. (1973). Illuminations. London: Fontana.
----------- (1955/1978). Paris, Capital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 Peter Demetz (eds.) Reflections, 146-162.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 (1999). The Arcades Project,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1999.
Berger, J. (1972). Ways of Seeing. London: Penguin Books.(陳志梧譯(1989)。《觀看之道》,台北:明文。)
------- (1980). About Looking. New York: Pantheon Books.(劉慧媛譯(1998)。《影像的閱讀》,台北:遠流。)
Boorstin, D. (1964). The Image: 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 New York: Harper.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Breuilly, J. (1985). Nationalism and the Stat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urnett, R. (1995). Cultures of Vision: Images, Media and the Imaginary. Blooming: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Campbell, C. (1987). The Romantic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Modern Consumerism. Oxford: Blackwell.
Castells, M. (1983). The City and the Grassroots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97).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Oxford, England: Basil Blackwell.
Chaplin, E. (1994). Society and Visual Representation. London: Routledge.
Cresswell, T (2004). Place:a short introduction,(王志弘、許苔玲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
Crilly, D. (1993). Architecture as advertising: constructing the image of redevelopment , in Gerry Kearns and Chris Philo(ed.) Selling Places: The City as Cultural Capital, Past and Present, 231-252. Oxford: Pergamon Press.
Clarke, D. B. (1997) The cinematic city. London: Routledge.
Debord, G. (1994/1967).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New York: Zone Books.
Donald, J. (1992). Metropolis: The City as text, in Robert Bocock and Kenneth Thompson (eds) , Social and Cultural Forms of Modernity , 417-461. Cambridge: Polity Press.
Eco, U. (1986). Travels in Hyper-Reality. London: Picador.
Feifer, M. (1985). Going Places. London: Macmillan.
Foucault, M. (1970). The Order of Things, London: Tavistock.
Foucault, M. (1976). The Birth of the Clinic. London: Tavistock.
Franklin, S. Lury, C. &Stacey, J. (2000). Global Nature, Global Culture. London: Sage.
Giddens, A. (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Goldman, R. (1992). Reading Ads Socially. London: Routledge.
Hartley, J. (1992). The Political of Pictures: The Creation of the Public in the Age of Popular Media. London: Routledge.
Harvey, D. (1990).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 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als of Culture Change, Cambridge: Blackwell.
Harvey, D. (2002). The Art of Rent: globalization, monopoly and the commodification of culture, in Leo Panitch & Colin Leys (eds), A World of Contradictions, The Socialist Register 2002. (王志弘譯(2003)<地租的戲法:全球化、壟斷與文化商品化>,《城市與設計》, 15/16:1-19。)
-------------- (2002). Spaces of Hop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2003). The New Imperial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6). Spaces of Global Capitalism : Towards a Theory of Uneven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 London: Verso.
Hobsbawn, E. J. (1990). Nations and Nationalisms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ulier, G. (2008). The culture of design, London:SAGE.(鄭郁欣譯(2009),《設計的文化》,台北:韋伯文化。)
Keams, Gerry and Chris P. (ed.)(1993). Selling Places: The City as Cultural Capital, Past and Present. Oxford: Pergamon Press.
Kellner, D.(1995). Media Culture: Culture studies, identity and Politics between the modern and the postmodern, London: Routlege.
Kolb ,Bonita M.(2006) . Tourism Marketing for cities and towns : using branding and events to attract tourists , Boston : Elsevier/Butterworth-Heinemann.
Lash, S. and Urry, J (1994). Economics of Signs and Space. London: Sage.
Lefebvre, H.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MacCannel, D. (1999). The Tourist. New York: Schocken.
MacCannel, D. (2001). Tourist agency, Tourism Studies, 1:23-38.
Machimura, T. (1992) The Urban Restructuring Process in Tokyo in 1980s: Transforming Tokyo into a World C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16(1): 114-128.
McKay, G.(1998). DiY culture : party and protest in nineties' Britain, London:Verso. (黃孫權、邱德貞譯(2008)。《自己幹文化 : 派對與革命,臺北縣新店市:破週報出版 。
McLuhan, M. (2001). Understanding media : the extensions of man. London: Routledge Classics.
Massey, D. & Jess P. (1995). A Place in the World? : Places, Cultures and Globalization, Oxford: The Open University.
McQuire, S. (2008). The Media City: Media, Architecture and Urban Space.
McQuire,S.(2008). The Media City:Media, Architecture and Urban Space. London: Sage.
Mirzoeff, N.(1999).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陳芸芸譯(2004)。《視覺文化導論》,台北:韋伯文化。)
Olins, W.(1999).Trading identities : why countries and companies are taking on each others' roles. London: Foreign Policy Centre.
Pile, S. (1999). What is City?, in Doreen Massey, John Allen and Steve Pile (eds), City Word (pp4-11) , London: Routledge.(王志弘譯(2009)。《城市世界:認識城市第一冊》,台北:群學。)
Rabinow, P. (1982). Space, Knowledge And Power: Interview of Michel Foucault, Skyline, March, pp.16-20.
Williams , R. (1983) . Keywords :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劉建基譯(2003)。《關鍵詞 : 文化與社會的詞彙》,臺北: 巨流。)
Relph, E. (1976).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 London : Pion.
Rose, G. (2001). Visual Methodologies. London: Sage.
Smales, L. (1994). Desperate Pragmatism or Shrews Optimism? The Image and Selling of West Yorkshire, in Graham Haughton and David Whitney (eds) Reinventing a Region: Restructuring in West Yorkshire, Aldershot: Avebury, pp.35-60.
Sassen, S. (1991). The Global City: New York, London, Tokyo,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hort, John R. , & Kim Y. H.(1998). Urban crises/urban representations:selling the city in difficult times. in Tim Hall and Phil Hubbard(eds), The Entrepreneurial City: Geographies of Polities, Regime and Representation(pp55-75).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Smith, A. (1986). State-Making and Nation-Building, in John Hall, ed., State in History, 228-63. Oxford: Basil Blackwell.
Smith, P. (2001). Cultur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 Blackwell Publishers.(林宗德譯(2005)。《文化理論的面貌》,台北:韋伯文化。)
Soja, E. (1996). ThirdSpace: 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ined Places, Cambridge: Blackwell.
Sontag, S. (1977). On Photography. New York: Anchor Books. (黃翰荻譯(1997)。《論攝影》,台北:唐山。)
Stuart, H. (1997). Representation: Culture Representation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SAGE.
Tomlinson, J. (1999).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Polity Press.
Urry, J. (1990). The Tourist Gaze: 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London: Sage.(葉浩譯(2007)。《觀光客的凝視》,台北:格林。)
--------- (1995). Consuming Places. London: Routledge.
Westwood, S. & John W. (eds) (1997). Imaging Cities: Scripts, Signs, Memory. London: Routledge.
Williamson, J.E. (1978). Decoding Advertisement: Ideology and Meaning in Advertising. London: Marion Boyars.
Williams, R. (1960). Border Country, London: Chatto and Windus.
Audrey ,Y. (2006). The regional culture of new Asia: cultural governance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 Singapo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ey 12(1):17-33.
Zukin, S. (1995). The Cultures of Cities. Oxford: Blackwell. (包偉明主編(2006)。《城市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Zukin, S. (1993).Landscapes of power : from Detroit to Disney World, Berkeley ; Oxfor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王志弘、王玥民、徐苔玲合譯(2010)。《從底特律到迪士尼世界:權力地景》,台北:群學。)

二、中文書目
于治中(1997)。〈從意識形態到商品拜物教:一個符號學的研究〉,《中外文學》26(3): 120-151。new window
于治中(1998)。〈阿圖塞與意識形態的物質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1:97-113。new window
王心賢(1994)。《電影的結構主義神話分析:以〈悲情城市〉為例》,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志弘(2003)。〈影像城市與都市意義的文化生產:《台北畫刊》之分析〉,《城市與設計》,13/14:303-340。new window
----------(2005)。〈地方意象、地域意義與再現體制:1990年代以降的文山地區〉,《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8:135-188。
----------(2009)。〈多重的辯證--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申〉,《地理學報》,55:1-24。
王志弘、沈孟穎(2006)。〈誰的「福爾摩沙」?展示政治、國族工程與象徵經濟〉,《東吳社會學報》,20:1-58。new window
王志弘、王玥民、徐苔玲譯(2008)。《新帝國主義》,台北:群學。(原著:David Harvey, The New Imperialism)。
王志弘譯(2008)。《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邁向不均地理發展理論》,台北:群學。(原著:David Harvey, Spaces of Neoliberalization)
王志弘譯 (2009)。《城市世界》,台北:群學。(原書Massey, Doreen B. (2007) . World city, Cambridge: Polity.)
王振寰、錢永祥(1995),〈邁向新國家?民粹權威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台灣社會學季刊》,20:17-55。new window
朱俊德(2009)。〈提升都市意象塑造途徑之探析〉,《城市發展》,8:112-134。new window
吉見俊哉著、蘇碩斌譯(2009)。《媒體文化論--給媒體學習者的15講》,台北:群學。
吉見俊哉著、蘇碩斌、李衣雲、林文凱、陳韻如譯(2010)。《博覽會的政治學》,臺北:群學。
池澤寬原著、郝慎均譯(1988)。《城市風貌設計》,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沈盈貝、王月鶯、林聖宗(2008)。(高雄城市新意象與咖啡飲品偏好調查〉,《城市發展》,5:107-131。new window
成露茜、羅曉南主編(2004)。《媒體識讀 : 一個批判的開始》,臺北市:正中書局。
成露茜、黃孫權(2006)。〈文化產業、文化治理與地方認同─以台灣新興的嘉年華為例〉,「2006兩岸文化創意發展研討會」。中國,西安西北大學。new window
李明芳(2002)。《台灣文化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雅玲(2004)。《解嚴後台灣民間社團的發展與社區文化重建----兼以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文淇(1995)。〈台灣電影中的台北呈現〉,收於陳儒修、廖金鳳編,《尋找電影中的台北》,頁78-85,台北:萬象圖書。
李紫琳(2005),〈從蔡明亮電影中的都市空間觀察臺灣的後殖民狀況〉,new window
《東華中國文學研究》,3:203-227。
林心如、簡伯如、廖勇超譯(2004)。〈城市風景:電影影像之旅〉,《電影城市》,台北:桂冠圖書。(原作者為Giuliana Bruno(1997),收錄於David B. Clark主編The Cinema City一書,頁57-73。)
宋伯欽譯(1994)。《都市意象》,台北:台龍書店。(原書為Kevin Lynch(1960), The Image of City, Cambridge: MIT.)
周慧玲(2004)。《表演中國:女明星,表演文化,視覺政治:1910-1945》,台北:麥田。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1994)。《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new window
侯輝煌總編(2008)。《高雄市政八年:吳敦義市長施政專輯》,序言,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編印。
柯志昌、梁慧琦、賴美娟(2009)。在〈高雄港灣城市意象與新符號價值探索〉,《城市發展》,7:48-73。new window
柯志昌(2010)。〈2009世運會對高雄市城市行銷影響與效益分析〉,《城市發展》,專刊:52-85。new window
許綺玲譯(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高明瑞、洪良志(2008)。〈從世運社區的建構,探討2009高雄世運的城市行銷--以光輝社區及河堤社區為例),《城市發展》,6:8-23。new window
張少熙、黃睿宏(2009)。〈舉辦大型運動賽事對城市永續發展之影響--以高雄2009世運為例〉,《城市發展》,8:8-24。new window
孫紹誼(2009)。《想象的城市︰文學、電影和視覺上海(1927—1937)》,復旦大學出版社。
張錦華(1997)。《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文化。new window
章明會(2005)。《文化政策與城市風格的重構—以高雄市為例(1998-2005)》,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清僑編(1997)。《身分認同與公民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傅葆石著、劉輝譯(2008)。《雙城故事︰中國早期電影的文化政治》,北京大學出版社。
楊東平(1995)。《城市季風: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北京:東方出版社。
黃孫權、丘德真譯(2008)。《自己幹文化:派對與革命》,台北:破週報。(McKay, George. [1998]. DIY Culture: party & protest in Nineties Britain. London: Verso)
黃孫權(2010),〈雙城跨域-河流、城市與當代藝術學術地理學的對話結案成果報告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
黃宗儀(2008),《面對巨變中東亞景觀:大都會的自我身分書寫》,台北:群學。


黃順星(2010)。〈另類的公共性:媒介空間的文化行動〉,《文化研究月報》,108期,台北:文化研究學會。見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Content.asp?Period=108&JC_ID=257。上網時間:2011年6月20日。
黃麗蓉(2008)。《走出『文化沙漠』:戰後高雄市的文化建設(1945-2004)》,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葉浩譯(2007)。《觀光客的凝視》,台北:格林。(原書Urry, J.2002. The Tourist Gaze: 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London: Sage.)
廖炳惠(2002)。〈旅行、記憶與認同〉,《當代》,175:84-105。
潘國靈(2008)。《城市學︰香港文化筆記》,上海人民出版社。
鞏重林(1995)。《市民運動與市民意識之轉化----柴山自然公園運動的例子》,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文欣(1995)。〈迷思與意識形態:從巴特與阿圖塞看攝影〉,《當代》,113:30-37。
顏忠賢(1996)。《影像地誌學:邁向電影空間理論的建構》,臺北:萬象。new window
劉建基譯(2003)。《關鍵字:文化與社會的詞彙》,臺北市:巨流。(原書Williams, R. ﹝1974﹞. 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劉紀蕙主編(2006)。《文化的視覺系統Ⅰ:帝國、亞洲、主體性》,台北:麥田出版社。
賴怡臻(2007)。〈《高雄畫刊》封面之視覺影像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盧姝如(2007)。〈創新與改革英國雪菲爾城市意象形塑之初探〉,《國民教育》,48(2):27-32。
蘇碩斌(2005)。《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台北:左岸文化。
---------(2009)。〈台灣譯者說明〉,《媒介文化論:給媒介學習者的15講》,頁Ⅸ- XIII,台北:群學。
羅蘭•巴特(2005)。〈攝影的信息〉,收於顧錚編譯,《西方攝影文論選》,頁84-86,浙江:浙江攝影出版社。
羅崗(2006)。《想像城市的方法》,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顧錚編(2009)。《城市表情︰19世紀至21世紀的都市攝影》,萬卷出版社。

三、政府?c物
王妃靚(2003)。〈光影遊戲探索城市潛能〉,《高雄畫刊》。7:18-19,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2003)。〈城市聚光燈〉,《高雄畫刊》。7:22-23,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王時思(2005),〈繪製一幅展嶄新的高雄地圖〉,《高雄畫刊》,4:2,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王御風(2004)。〈打狗開港140年:在海洋,與世界對話〉,《高雄畫刊》,2:4-9。
江戶川明(2007)。〈行銷高雄的意象─世運LOGO 「陽光之都、動感高雄」〉,《高雄畫刊》, 9:12-16,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見http://epublication.kcg.gov.tw/pictorial_short_content.asp?EPKey=783。
李宜玲(2003)。〈城市聚光燈〉,《高雄畫刊》,7:20-21,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高雄市政府新聞處(2005)。〈迎接世運 高雄大變身〉,《高雄畫刊》,9:21,高雄:作者。
李彪(2003)。《海洋首都 咖啡風情:高雄新城市運動》,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林君喜(2004)。《傳說高雄》,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林清強(1998)。〈高雄市 台灣的明日之星〉,《高雄畫刊》,3: 7-8,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林昀熹(2009)。〈高雄的咖啡時光〉,《高雄畫刊》,8: 46-50,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林耀文(2004)。〈從唯一邁入第一〉,《高雄畫刊》,3:2,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2004)。〈台灣國際化 從高雄出發〉,《高雄畫刊》,3:23-24,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周美鵑(2003)。〈中央公園 站在高雄的中心點〉,《高雄畫刊》,1:10-11,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施國琛(1998)。〈高雄經驗〉,《高雄畫刊》。10:4-5,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侯輝煌總編(1998)。《高雄市政八年 吳敦義市長施政專輯》。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編印,序言。
莊其昌(2004)。〈高雄的燈會,高雄人的光芒〉,《高雄畫刊市政專刊》,1:32-35。
凌卓民(2010)。〈高雄畫刊30回顧:用文字、鏡頭記錄城市變遷〉,《高雄畫刊》,6:18-22,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見http://epublication.kcg.gov.tw/pictorial_short_content.asp?EPkey=3834。
高雄市政府新聞處(1998),〈吳市長表揚模範兒童 全市兒童是心肝寶貝〉《高雄畫刊》,4:32,高雄:作者。
高雄市政府新聞處(1998),〈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六月一日掛牌〉《高雄畫刊》,6:目錄頁,高雄:作者。
高雄市政府新聞處(1998)。〈改善港都自來水〉,《高雄畫刊》,10:4-5,高雄:作者。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1998)。《高雄市政八年 吳敦義市長施政專輯》,序言,高雄:作者。
高雄市政府(1999)。《高雄市政府八十八年度施政計畫》,高雄:作者。
高雄市政府新聞處(1999)。〈高雄市政府新聞處八十八年施政計畫提要〉,《高雄市政府八十八年度施政計畫》,高雄:作者。
高雄市政府(2000)。《高雄市政府八十九年度施政計畫》,高雄:作者。
高雄市政府(2001)。《高雄市政府九十年度施政計畫》,高雄:作者。
高雄市政府(2001)。〈高雄市政府新聞處九十年度施政計畫與預算配合對照表〉,《高雄市政府九十年度施政計畫》。高雄:作者。
高雄市政府(2001)。《高雄市政府九十年度(民國九十年一月到十二月)施政綱要》。高雄:作者。
高雄市政府(2001)。《高雄市政府九十年度施政計畫》。高雄:作者。
高雄市政府(2003)。《高雄市政九十二年度施政計畫》。高雄:作者。
高雄市政府(2003)。《高雄市政府九十二年度施政計畫》,高雄:高雄市政府編印。
高雄市政府(2004)。〈工務局的施政目標詳列〉,《高雄市政府九十三年度施政綱要》,高雄:作者。
高雄市政府新聞處(2004)。〈串起城市裡散落的珍珠〉,《高雄畫刊》,3:15,高雄:作者。
高雄市政府新聞處(2005)。〈迎接世運 高雄大變身〉,《高雄畫刊》,9:21,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高雄市政府新聞處(2006)。〈主題:純真〉,《高雄畫刊》,5:封面,高雄:作者。
高雄市新聞處(2006)。〈發芽城市 奔向未來〉,《高雄畫刊》,7:16,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高雄市政府新聞處(2006)。〈喔 驚艷!街頭有看頭〉,《高雄畫刊》,9:19,高雄:作者。
高雄市政府(2008)。《高雄市政府九十七年度施政計畫》,高雄:高雄市政府編印。
高雄市政府新聞處(2008)。《高雄畫刊》,7:3-8,高雄:作者。
高雄市政府新聞處(2008)。〈投資能量高漲 展現競爭力 高雄蓄勢待發〉,《高雄畫刊》,3:2-17,高雄:作者。
高雄市政府新聞處(2008)。《高雄畫刊》,3:4,高雄:作者。
高雄市電影圖書館(2009)。《高雄影視產業『在地化』之研究》,高雄:高雄市電影圖書館委託研究報告。
高雄市政府新聞處(2009),〈高雄世運行動列車啟動 全民相挺〉,《高雄畫刊》, 2:10,高雄:作者。
陳月素(2004)。〈高雄號外 綠色長廊下的城市〉,《高雄畫刊》,1:6-12,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陶依玟(2001)。〈國際級活動更多樣〉,《高雄畫刊2001市政專刊》,6:32-33,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葛蔓(2005)。〈運動,新國力的象徵〉,《高雄畫刊》。9:10-11,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2005)。〈迎接世運 高雄大變身〉,《高雄畫刊》。9:21,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曾家倫(1999)。〈海洋首都 美夢成真〉,《高雄畫刊》。特刊:18-19,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張曉鍺(2001)。〈不一樣的燈會〉,《高雄畫刊燈會專輯》,1:6-7,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張筧(2006)。《看見高雄人》,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葉娜慧(2003)。〈鹽埕市民廣場 圓環vs廣場〉,《高雄畫刊》,1:12-13,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2009)。〈主場館設計師 伊東豐雄 讓建築有人味〉,《高雄畫刊》。2:2-5,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2009),〈港都文化力‧集大成─ 2009高雄世運開/閉幕秀〉,《高雄畫刊》,6:2-5,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葉振耀(2008)。〈高雄捷運有『藝』思〉,《高雄畫刊》。1:3-8,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蔡秀玉等編(2004)。《海洋首都友善城市:高雄市工務建設第 21 期》。高雄:高雄市政府工務局。
---------------(2007)。《2006飛躍成長,幸福高雄:高雄市工務建設(24)》。高雄:高雄市政府工務局。
路寒袖(2006)。《謬司最喜歡居住的城市》,高雄:高雄市文化局。
路寒袖主編(2006)。《黃色迷戀》,高雄:高雄市文化局。
管碧玲(2001)。〈請來高雄,賞燈遊城〉,《高雄畫刊》。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發行人的話。
---------(2001),《(海洋篇)我的高雄港:活力海港、航向世界》,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劉振華(1999)。〈打造南方新世界〉,《高雄畫刊》,特刊: 16,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謝書賢(1998)。〈咱的城市 咱的厝〉,《高雄畫刊》,3:11,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1998)。〈港都向前行〉,《高雄畫刊》。5:1,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蘇熙(2000)。〈變遷中的高雄產業與勞動市場〉,《高雄畫刊》,5:6-11,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四、報刊新聞
丁嘉琳(2008)。〈美麗經濟學 讓人民樂在高雄〉,《天下》,9月號,見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2312。上網時間:2011年6月24日。
中央社(2010.2.17)。〈侯孝賢監製 『有一天』柏林影展首映滿座〉,聯合報,A6版生活。
王瑞伶(1998.10.26)。〈高市長三選將總部成立〉,《聯合報》,2 版。
王瑞伶﹑包喬晉(1998.11.1)。〈高雄市長選戰 兩黨上菜互攻〉,《聯合報》,4版。
王瑞伶、包喬晉(1998.11.1)。〈兩黨上菜互攻吳總部端出烏龍煮麵 謝陣營回敬白賊大法〉,《聯合報》,4 版。
王瑞伶(2001.9.20)。〈城市光廊告成 2千笑臉照亮希望牆〉,《聯合晚報》,22版高雄都會。
----------(2003.10.25)。〈高雄十大夜景 城市光廊最炫〉,《聯合報》,B1版高澎焦點。
包喬晉(1998.12.6)。〈南方新世界來臨 謝總部歡聲雷動〉,《聯合報》,2 版。
---------(2004.6.6)。〈天邊一朵雲 飄到高雄龍虎塔〉,《聯合報》,D4 版星聞e把罩。
---------(2005.3.18)。〈蔡明亮一朵雲高雄頒一千萬〉,《聯合報》,D4 版。
---------(2007.9.7)。〈拆遷五金街 協調無共識〉,《聯合報》,C2 版。
---------(2007.10.05)。〈市長聞到臭味 愛河之心要清〉,《聯合報》,C2版。
吳平介、林政鋒(1998.12.27)。〈專訪高雄市長謝長廷──高市重大建設 將訂推動時間表〉,《經濟日報》,3 版。
吳秉鍇(2009.5.30)。〈高雄世運 點亮台灣 世界第一等〉,《經濟日報》,C2 版。
----------(2009.7.17)。〈世運登場 10億元商機開跑〉,《經濟日報》,A4 版。
李光儀(2008.9.25)。〈幸福城市 北縣大躍進 嘉市退最多〉,《聯合報》,A12版。
李宇軒(2009),〈一起創造高雄的文化經濟〉,《濱線發聲》,頁3。
馨蒂(2009),〈從哈瑪星人口中尋找高雄根〉,《濱線發聲》,頁11-13。
李重志(2009),〈鐵道文化園區保存運動的訴求陳述〉,《濱線發聲》,頁31。
林政鋒(2008.3.5)。〈近商圈攬愛河 大環境一級棒〉,《經濟日報》,E3版房產個案。
刁明芳、林美姿、萬敏婉(2005.7.1)。〈謝長廷 給城市希望,作地方夥伴:高雄市施政滿意度五顆星〉,《遠見雜誌》,229期。見http://udndata.com/。上網時間:2011年6月20日。
宮泰順、徐如宜(2004.6.15)。〈爭取舉辦權 地下工作防生變〉,《聯合報》,A4 版要聞。
吳東牧(2008.1.27)。〈打狗五金街傳奇不再﹖〉,《peopo公民新聞平台》,見http://www.peopo.org/portal.php?articleId=11920&op=viewPost。上網時間:2011年6月20日。
莊金國(2002.9.27)。〈高雄市變美了〉,《新台灣新聞周刊》,340期,見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2679。上網時間:2011年6月24日。
施鴻基(2007.7.25)。〈鹽埕五金街抗議拆遷〉,《聯合報》,C1版。
秦鴻志(1999.2.9)。〈謝長廷:高市小內閣為阿扁選總統舖路〉,《聯合報》,4 版。
秦鴻志(2002.2.5)。〈盼春節前亮相 興盛公園趕工〉,《聯合報》,18版。
秦鴻志(2002.6.5)。〈第二期城市光廊動工〉,《聯合報》,17 版。
秦鴻志(2003.10.14)。《聯合報》,B1版。
秦鴻志(2005.3.15)。〈天邊一朵雲,鼓勵千萬元〉,《聯合報》,C2版。
秦鴻志(2005.3.28)。〈水塔下喝咖啡高市規劃開放歷史建物〉,《聯合報》,C2版。
凌珮君(2005.8.16)。〈世運會形象標誌甄選 首獎40萬〉,《聯合報》,C2版。
凌珮君(2006.10.25)。〈陳菊白皮書槓上黃俊英 羅志明批〉,《聯合報》,C2版。
張世雅、謝雅如(2006.4.30)。〈公部門三獲獎作品各顯風華〉,《聯合報》,A12版。
陳中光(2005.8.24)。〈植草綠化 生日公園美極了〉,《聯合報》,C1版。
陳明成(2008.9.4)。〈里長帶路:仁正里周正榮 生日公園 民眾遊憩處〉,《聯合報》,C2 版。
陳金聲(2006.7.18)。〈原生植物園公廁 必逛景點〉,《聯合報》,C1 版。
陳淑萍(2008),〈沿著高雄捷運找樂子!〉,《TO’GO》,127: 80-85。
陳韋臻(2010.6.18)。〈地理風景目光背後的異質身分-《雙城跨域》展的城門內外〉,《破周報》,復刊615期。見http://pots.tw/node/5374。上網時間:2011年6月20日。
曹敏吉、楊濡嘉(2010.11.27)。〈五都選戰選聞專頁:愛台、下跪、嘉賓 最後一夜 菊秋順 大車拼〉,《聯合報》,A6 版。
黃原亮(1998.11.2)。〈高雄為何不綠色執政?〉,《商業周刊》,571:58-60。
項貽斐、葛大維(2009.11.29)。〈戴立忍抱5獎 金馬大贏家〉,《聯合報》,A1版。
楊濡嘉(2009.3.17)。〈曾是政府政績 年虧800萬〉,《聯合報》,C2 版。
楊濡嘉(2009.5.16),〈演員今會粉絲 隨痞劇遊高雄 正夯〉,《聯合報》,B1版。
楊濡嘉(2009.7.16)。〈世運博覽會 煙火揭序幕〉,《聯合報》,A2 版。
楊濡嘉(2009.7.17)。〈世運開幕 台味十足〉,《Upaper》,1 版。
楊濡嘉(2010.6.7)。〈違建不見了 鹽埕綠廊好美〉,《聯合報》,B2 版。
楊濡嘉(2010.11.15)。〈林義雄相挺 菊:拼過半顧台灣〉,《聯合報》,B2 版。
彭杏珠(2010.6.1)。〈施政總體檢1:縣市長施政滿意度大調查〉,《遠見雜誌》,288期。見http://udndata.com/。上網時間:2011年6月20日。
---------(2010.6.1)。〈施政總體檢4:最佳進步獎〉,《遠見雜誌》,288期。見http://udndata.com/。上網時間:2011年6月20日。
蔡振榮(2001.10.25)。〈城市藝術光廊彩妝高雄市〉《經濟日報》,46版。
錢震宇、馬鈺龍(2007.6.29)。〈聽奧補助26億支票變8億?〉,《聯合報》,C2 版。
謝梅芬(2009.10.2)。〈旗津搭渡輪 盼全天營運〉,《聯合報》,B1 版。
謝梅芬(2001.10.12)。〈城市光廊 浪漫光彩〉,《聯合晚報》,19版。
謝龍田(2010.4.29),〈中油宿舍迷人 電視劇來取景〉,《聯合報》,B1版。
蕭依伶(2003.7.8),〈一種關於「勞動」的意識形態〉,《豆皮丸》,第22期。見http://blog.xuite.net/dogpig.art/xox333/19383747。上網時間:2011年6月20日。
譚中興(2009.6.1)。〈小眾世運 大眾光榮〉,《聯合報》,B1 版。
聯合報(1998.12.6)。〈社論:三合一選舉分析系列之一新台灣人的新紀元:國民黨應當革新,民進黨必須轉型!〉,《聯合報》,2 版。
聯合報(1998.12.8)。〈社論〉,《聯合報》,2 版。
聯合報(2000.5.18)。〈南北均衡〉,《聯合報》。見http://udndata.com/。上網時間:2011年6月20日。
Leoliu(2000),〈給我親愛豆皮丸服用者最真誠的感謝〉,《豆皮丸》,第1期。見http://blog.xuite.net/dogpig.art/xox333/4792469。上網時間:2011年6月20日。
Leoliu(2002),〈一條新文化之路〉,《豆皮丸》,第11期。見http://blog.xuite.net/dogpig.art/xox333/5222659。上網時間:2011年6月20日。
Leoliu(2004),〈台灣現場行為藝術一整碗〉,《豆皮丸》,第25期。見http://blog.xuite.net/dogpig.art/xox333/19383882。上網時間:2011年6月20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