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彝族的源流史詩
作者:黃季平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ang, Chi Ping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民族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修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彝族的源流史詩祭祀長詩指路經民族史文學史「彝族認同」過程the epics of Yi’s originLong poetry for ancestor venerationchi lu chingethnohistoryhistory of literatureethnic identification process of the Y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0
本文以「彝族的源流史詩」做為研究對象,透過這個研究,然後更進一步重新省視「彝族」能否歸類為一個「民族」的民族理論上的根本概念。
一、Approche: 文獻大彙整與地圖套疊
源流史詩,內容著重在神話、英雄、族源、遷徙、祭祀等等,其內容非娛樂性質,更因演唱的場域(年節祭祀、喪禮)而有其莊嚴性,也能得到群體的認同。本論文選用源流史詩文本來觀察與解釋彝族,就是基於相同民族應該會有共同的文本,產生共同的感受,包括「創世」的哲學觀、「族源」的歷史認同、「祭祀」的宗教經驗。
首先,從零散文獻裡整理出108篇的文本,並加以體系化。這種體系化,對於目前的民族學/人類學的田野觀察,或文學史/民族史的整體敘述,都是更為宏觀的整合。其次,本論文共繪製21張地圖,並歸納三種套疊形式,讓史詩文本的呈現,多了一項「空間」的概念,製造與彝族的「語言」和「支系」相遇的「空間」,讓我們有機會可以在空間中尋找三者關係的意義,這是前人研究上未能釐清的概念。
三個物件套疊圖:分別是「彝族支系VS六語別VS創世史詩分佈圖」、「彝族支系VS六語別VS創世史詩三大敘事系統分佈圖」、「彝族族源史詩VS六語別VS六祖分支分佈圖」。我們可以看到北部彝語、東部彝語的作品、語言、支系三者可以重疊,但在雲南這三者套疊後,顯得凌亂無法重疊。造成三張圖無法套疊,支系的複雜應該是主因,反映出作品、語言的歸屬問題,而這個問題其實就是本論文想探討的彝族究竟是「一個民族有多個支系」,還是「一個民族集團有多個民族」?
二、源流史詩的價值與意義
源流史詩包括創世史詩、族源史詩、祭祀史詩三種。它們都反映出彝族祖靈崇拜的宗教根底,也跟民族史緊扣相連。本論文依據108篇的源流史詩作品,做全面性體系化的整理。
(一)創世史詩分成三大敘事系統
本文以自創「情節板塊」的單位來分析39篇創世史詩文本,據此,劃分三個具有特色的敘事的傳統:四川的勒俄特衣系統、貴州的宇宙生成變化系統、雲南的換人種系統。在彝族的多元敘事裡,看到許多不一樣的風格與特色,對一個民族而言,要同時具備所有的特色,誠屬困難。創世史詩的三種敘事系統,可以推論,彝族至少可以再區分三個不同的民族。
(二)族源史詩是以家族史為中心
彝族族源史詩是建立在彝族因父子連名制度而形成的譜系基礎上,由畢摩編纂記錄而產生的作品。整理確定的21篇的族源史詩,集中分佈在貴州畢節與雲南武定。族源史詩以六祖分支故事為核心,在雲南可能受到傳播的影響,故事不夠完整而呈現凌亂的狀況。從集中發展的角度來看,篤慕與六祖分支的故事,是東部彝語區獨有的文本。本文以當代7本彝族史著作來檢驗,可以看出「篤慕與六祖」已經脫離「傳說」而蛻變成「歷史」的一部份。
(三)祭祀長詩充分展現祖靈信仰
彝族宗教類的典籍文獻的重心是在祭經,祭經的內容以祭祀為主,祭祀長詩即是祭經的內容。全面整理後,確定有64篇的祭祀長詩,其中「指路經」文本佔多數,共有36篇。本文試圖從「祖靈觀」、「喪禮葬儀」、「祭祀」三個面向來看各語別彝族之間的差異性?筆者認為,靈魂不滅的觀念是全族所共有的,返祖意識北部彝語區最明顯,東部彝語區只有部分地方有,其他彝語區的返祖意識幾乎沒有,但是從部分儀式內容來看,還保留返祖意識的痕跡。
三、「彝族」傾向為由「多民族」組成的一個「民族集團」
創世史詩的三套疊地圖,證明彝族的支系與語言的關係混亂,因此作品是無法和支系對應。其中最複雜的地區在雲南,北部彝語的四川與東部彝語的貴州,還能產生對應的關係。
族源史詩的三套疊地圖的案例,卻是作品與支系與語言可以三者對應。檢驗結果,可以對應的關係是在東部彝語區的諾蘇、納蘇支系的彝族,其他語別區並沒有族源史詩作品,進而提出該支系已發展為彝族的主體支系,其家族史也成為彝族民族史的主要依據。
祭祀長詩則是在時間的觀念中去釐清彝族的歷史認同記憶,透過「父子連名」與「指路經」的連結,以及祖靈信仰的宗教觀,藉由畢摩的穿針引線,彝族的支系們似乎又可以在「宗教」的影響下,連結在一起。
源流史詩展現民族的歷史觀,足以反映及代表民族的思維,因此源流史詩可以說是文學史與民族史交集下的結晶。因此,筆者將「源流史詩」做為檢驗「彝族」的一種標準。經過這麼多層的討論後,證據是傾向「彝族」是「由多民族組成的一個民族集團」而非「擁有眾多支系的一個民族」。這一個結論,可以讓我們重新拿來檢驗現有的關於「彝族」的「民族史」與「文學史」,同時可以用來檢驗「彝族民族識別」之後的「彝族認同」過程。
The focus of the thesis is on the “epics of Yi’s origin” By studying them, we may have a closer examination of whether the Yi can be categorized as one “ethnos.”
A. The approach: Compiling documents and putting maps together
The contents of an ethnos’ epics of origin are mainly legends, heroes, ethnic origin, immigration and ancestor veneration, which are not entertaining. The occasions to chant the epics, such as seasonal worshiping and funerals, make the epics solemn. That lets a group of people identify themselves with their own epics. The thesis observes and explains Yi via its epics of origin since people of a same ethnos are supposed to have the same texts which make them feel the same. The texts include the philosophy view of “creation,”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history of one’s “ethnic origin,” and religious experience of “ancestor veneration.”
First, I reorganized 108 epics out of scattered documents and systemize them. Both for ethnological or anthropologic field observations and for the overall description of an ethnos’ history of literature or ethnohistory, the systemization is of broader consolidation. Second, the thesis produces 21 maps and puts them together in three map overlay modes. That adds the concept of “space” to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epics and creates the “space” in which Yi’s “language varieties” and “branches” can meet, letting us able to search for the meanings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three – epics, language varieties, and branches – in the space. These are what the forerunners on the study haven’t given any definition for.
The three map overlay modes are “Yi’s branches vs six language varieties vs distribution of Yi’s epics of creation,” “Yi’s branches vs six language varieties vs distribution of three main narrative systems of Yi’s epics of creation,” and “Yi’s epics of ethnic origin vs six language varieties vs distribution of the branches from the six forefathers.” We can see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epics, language varieties and branches of Northern Yi and Eastern Yi match. But in Yunnan, the result of map overlay appears in a state of disarray. The main cause may be Yi’s branches in Yunnan are complicated, which underlines the belonging issues in the epics and language varieties. Actually, these issues are something the thesis wants to explore to find out if Yi is “an ethnos with many branches” or “an ethnic group made up of several ethnos.”
B. The values of the epics of Yi’s origin and history:
The epics of Yi’s origin and history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epics of creation, epics of ethnic origin, and epics for ancestor veneration. All of them reflect Yi’s religion based on worshiping ancestral spirits and also connect closely with the history of Yi. The thesis tries to study 108 epics of Yi’s origin systematically.
(a) Yi’s epics of cre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narrative systems.
With the self-made “scenario plates” units, I analyze 39 epics of creation and categorize them into three narrative systems – the Lewo Teyi System in Sichuan, the System of the Birth and Changes of the Universe in Guezhou, and the System of Changing Human Races in Yunnan. In Yi’s multi narrative systems, we can see many different styles and features. It’s very rare for an ethnos to have all of the characteristics. Thus, we can conclude that Yi can at least be divided into three different ethnos.
(b) Yi’s epics of ethnic origin are centered on family histories.
Yi’s epics of ethnic origin which are based on Yi’s family pedigrees built on the patronymic linkage naming system are recorded and edited by bimos. There are 21 well-organized epics of ethnic origin which mainly distribute in Bijie, Guezhou and Wuding, Yunnan. The core of the epics is the branching story of the six ancestries. In Yunnan, the story is not complete and also in a state of disarray. It might be caused by the communication factor. In terms of centralized development, the story of Dumu and the branching of the six ancestries is exclusive in the Eastern Yi region. The thesis explores seven contemporary works on Yi’s history and finds out that “Dumu and Yi’s six forefathers” has departed from Yi’s “legendry” and transformed into part of Yi’s “history.”
(c) Long poetry for ancestor veneration sufficiently presents Yi’s beliefs of ancestral spirits.
A big chunk of Yi’s ancient religious books are those for remembering the dead whose contents are mainly expressing veneration in the form of long poetry. After reorganization, there are 64 long poems for expressing veneration and most of them (36 in total) are the chi lu ching, scripture of leading the road. The thesis tries to find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groups of Yi’s language varieties in the aspects of the “concept of ancestral spirits,” “funerary and burial customs,” and “ancestor veneration.” I think that the concept of the immortal soul is prevailing among the Yi. The idea of returning to the ancestry is particularly obvious in the Northern Yi region and can be found in part of the Eastern Yi region. The idea is hardly found in other Yi regions but the traces of the idea are left in part of the rites there.
C. Yi is more like an “ethnic group” made up of “several ethnos.”
The three sets of overlaid maps of Yi’s epics of creation prov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Yi’s branches and language varieties are in a state of disarray, causing the epics not really match with the branches. The most complicated area is Yunnan. On the other hand, the epics and branches have some sort of correlation in Sichuan of Northern Yi and Guezhou of Eastern Yi.
As for Yi’s epics of ethnic origin, the three sets of overlaid maps show that the epics, branches, and language varieties are related. The situation can be seen in Nori and Nasu groups of Eastern Yi. However, there isn’t any epic of ethnic origin in other language variety regions. Thus I assume Nori and Nasu groups have become main groups of Yi and their family histories have thus become important parts of Yi’s ethnohistory.
Long poetry for ancestor veneration aims to clarify the common historical memories of the Yi in terms of the concept of time. Via the linking of the patronymic linkage naming system and the chi lu ching, based on the religious concept of ancestral spirits, and with the help of bimos, Yi’s branches seem to connect togethe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n.”
An ethnos’ epics of origin demonstrate the historical view of the ethnos and represent the thoughts of the ethnos. Therefore, epics of origin of an ethnos can be regarded as something bred by the ethnos’ history of literature and its ethnohistory. Thus, I use “epics of ethnic origin and history” as a criterion to explore “Yi.” Through multi analyses, it is obvious that Yi is “an ethnic group made up of several ethnos” rather than “an ethnos with many branches.” This conclusion can be used to re-examine the existing issues on Yi’s ethnohistory and its history of literature and to review the ethnic identification process of the Yi after Yi was certified as an ethnos.
一 作  品(版本)
●創世史詩

丁文江(編)、羅文筆(翻譯)  
1936 〈說文(宇宙源流)〉,《爨文叢刻》(甲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貴州分會(編印)
1982 〈天地論〉,《民間文學資料》(50集)(內部發行)。
1982 〈天生地產〉,《民間文學資料》(50集)(內部發行)。
沒註明年代 〈事物來歷〉,《民間文學資料》(68集)(內部發行)。
巴胡母木(等整理翻譯)   
1960 〈勒俄特依〉,《大涼山彝族民間長詩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王子堯(翻譯)何積全(等整理)   
1988 《洪水紀》。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王子堯(翻譯)康 健(等整理)   
1989 《彝族古歌》。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王榮輝(整理),王繼超、晏朝輝(譯)
2004 《彝族創世詩》。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甘洛縣集成辦語委  
沒著名年代 《甘洛縣勒俄特依》(內部資料)。
曲比石美、蘆學良、馮元蔚、沈文光(搜集翻譯)
1978 〈勒俄特依〉,《涼山彝文資料選譯》(第1集),成都:西南民族學院。
阮居平(編)  
1997 〈天地祖先歌〉,《貴州民間長詩》,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果吉‧樹華 蕭建華(收集整理) 
1993 《居次勒俄》。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武興明、盧惠香演唱、石連順(翻譯整理)  
2003 《阿細的先基》。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阿洛興德(整理翻譯)  
1994 〈支格阿魯王〉,《支格阿魯王》,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姜榮文(收集整理)  
1993 《蜻蛉梅葛》。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施學生 李世忠(翻譯) 
1982 〈門咪間紮節〉,《彝文文獻譯叢》(第1輯),昆明:雲南社科院楚
雄彝族文化研究室(內部發行)。
1982 〈迭咪開益得〉,《彝文文獻譯叢》(第1輯),昆明:雲南社科院楚
雄彝族文化研究室(內部發行)。
師有福 師霄(收集整理)  
2009 《愛佐與愛莎》。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涼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組織選編)
2006 〈物種的起源〉,《中國彝文典籍譯叢》(第1輯),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格爾給坡(收集整理) 
1988 《支格阿魯》。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梁 紅(譯注) 
1998 《萬物的起源》。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畢節地區彝文翻譯組(整理翻譯)
1982 《西南彝志選》。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畢節地區彝文翻譯組(譯)、畢節地區民族事務委員會(編)  
1988 《西南彝志》(1、2卷)。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1991 《西南彝志》(3、4卷)。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1992 《西南彝志》(5、6卷)。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1994 《西南彝志》(7、8卷)。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1998 《西南彝志》(9、10卷)。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2000 《西南彝志》(11、12卷)。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郭思九、陶學良(整理)  
1981 《查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陳長友(主編),王繼超、王子國(整理翻譯)  
1989 《彝族源流》(1-4卷)。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1991 《彝族源流》(5-8卷)。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1992 《彝族源流》(9-12卷)。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1993 《彝族源流》(13-16卷)。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1994 《彝族源流》(17-20卷)。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1997 《彝族源流》(21-23卷)。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1998 《彝族源流》(24-27卷)。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陳朝賢 楊質昌(主編)龍正清(翻譯)  
1988 《彝族創世志‧藝文志(把書)》。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彭肅非(編寫)  
1957 《愛佐與愛莎》。北京:作家出版社。
貴州省畢節地區民族事務委員會(編)貴州省畢節地區彝文翻譯組(譯)  
1990 《物史記略》(一)。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1 《物史記略》(二)。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3 《物史記略》(三)。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貴州省赫章縣民族事務委員會 貴州民族學院彝文文獻研究所(編)  
1991 《彝族創世志(藝文志)》。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1 《彝族創世志(譜牒志一)》。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1 《彝族創世志(譜牒志二)》。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雲南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編)  
1985 《尼蘇奪節》。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1987 《洪水泛濫》。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1990 《彝族創世史--阿赫希尼摩》。 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雲南省民族民間文學紅河調查隊(搜集翻譯整理) 
1978 《阿細的先基》。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雲南省民族民間文學楚雄調查隊(搜集翻譯整理)
1978 《梅葛》。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雲南省民間文學集成編輯辦公室(編)
1986 〈阿文苟茲圖〉,《雲南彝族歌謠集成》,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1986 〈諾谷造人種〉,《雲南彝族歌謠集成》,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編) 
沒有註明年代 〈俚潑古歌〉,《彝族民間文學》(第2輯)內部資料。
沒有註明年代 〈冷齋調〉,《彝族民間文學》(第2輯)內部資料。
馮元蔚(譯)  
1986 《勒俄特依》。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黃漢國、黃正祥、高廷芳、黎元洪(演唱翻譯),李貴恩、劉德榮(搜集) 
1991 《銅鼓王》。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楊茂虞、陽世昌(編譯)  
2002 〈創世歌〉,《彝族打歌調》,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祿勸縣民族宗教局(編) 
2002 《祿武彝族歌謠選》。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韶明祝(主編)  
2002 《諾漚曲姐》。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盧占雄(收集整理) 
1987 《支呷阿魯》(彝文版)。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嶺光電(翻譯) 
1980 《古侯》。成都:四川民委彝文工作組。
額爾格賠(講述)新克(收集整理) 
1982 《支呷阿魯》。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羅國義、陳英(翻譯) 馬學良(審訂)  
1984 《宇宙人文論》。北京:民族出版社。


●族源史詩
丁文江(編)羅文筆(翻譯)  
1936 〈帝王世紀(人類歷史)〉,《爨文叢刻》(甲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毛鳳文(翻譯)吳立昇(整理)  
1992 〈宜那經書〉,《夜郎同亭》,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1992 〈送酒敬祖宗〉,《夜郎同亭》,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王子堯(翻譯整理)  
1998 《夜郎史傳》。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阿洛興德(整理翻譯)  
1994 〈俄索折怒王〉,《支格阿魯王》,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阿洛興德、阿侯布谷(譯著)  
1997 《益那悲歌》。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雲南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編)  
1986 《夷僰榷濮》。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1987 《賒 榷濮、敘祖白》。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楚雄彝族文化研究室楊(編印) 
1983 〈六祖分支〉,《彝文文獻譯叢》(第5輯)(內部資料)。
楊鳳江(譯注)  
1992 《彝族氏族部落史》。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嶺光電(翻譯)  
1983 《雪族》。成都:四川民族研究所。
聶魯(譯注)陶貴學(注音)  
1989 〈尼租譜系〉,《尼租譜系》,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蘇學文、盧志發、沙馬史富(譯著)  
2006 《彝族頌畢祖精通釋》。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祭祀長詩
丁文江(編)羅文筆(翻譯)  
1936 〈天路指明〉,《爨文叢刻》(甲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6 〈獻酒經〉,《爨文叢刻》(甲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6 〈權神經〉,《爨文叢刻》(甲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王子國、王秀旭、王秀旺(翻譯)  
2006 《載蘇》。貴州:貴州民族出版社。
王光榮、農秀英(搜集譯注)  
1998 《那坡彝族開路經》。南寧:廣西民族古籍辦公室。
昂自明(採集翻譯) 
1996 《密枝節儀式歌譯疏》。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果吉‧寧哈、嶺福祥(主編)  
1993 《彝文《指路經》譯集》。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馬學良
1983 〈做齋獻牲經〉,《雲南彝族禮俗》,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馬學良
1983 〈作祭獻藥供牲經〉,《雲南彝族禮俗》,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張仲仁、普衛華(翻譯)   
1988 《供牲獻藥經》,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涼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組織選編)  
2006 〈涼山彝族挽歌選〉,《中國彝文典籍譯叢》(第2輯),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普開福、龍倮貴、宋自華、楊玉芝、陶貴學、普家學(譯注)  
1999 《吾查們查》。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普學旺、梁紅、羅希吾戈(譯注)  
1987 《查詩拉書》。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普學旺、楊六金、梁紅、普璋開、羅希吾戈(譯注)  
1999 《祭龍經》。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貴州省畢節地區彝文翻譯組(整理翻譯)  
1997 《彝族指路叢書 貴州卷(一)》。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雲南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編)  
1986 《普茲楠茲》。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1988 《裴妥梅妮--蘇頗(祖神源流)》。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1989 《指路經(第1集)》。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1991 《尼補木司--彝族祭奠詞》。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1991 《裴妥梅妮--蘇嫫(祖神源流)》。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雲南社科院楚雄彝族文化研究室(編印)  
1982 〈指路經〉,《彝文文獻譯叢》(第3輯)(內部資料)。
藤川信夫、樊秀麗、普學旺(主編)  
2009 《滇南彝族指路經》。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興德、羅德顯(整理翻譯)  
2001 《摩史蘇》。貴州:貴州民族出版社。
聶魯(譯注)、陶貴學(注音)  
1989 〈阿松黑〉,《尼租譜系》,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羅希吾戈、馬黑木呷(翻譯)  
1983 《喀吉思》。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二 研究文獻 [書 / 期刊]
MERCHANT Paul,蔡進松(譯),
1973 《論史詩》。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丁乃通 (鄭建成 et al.譯)
1986 《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索引》。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
于錦繡
1993 〈從彝文《指路經》看現存原始宗教系統的類型〉,收入《彝文文獻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08-129頁。
1993 〈彝族《指路經》與「拜祖教」--兼論原始宗教的定義、分類等問題〉,收入《畢摩文化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306-335頁。
1987 〈彝族原始宗教中祖先崇拜的地位及其中心形式的演變〉,收入《西南民族研究彝族專輯》。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355-374。
大林太良,林相泰、賈福水(譯)
1989 《神話學入門》。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
大姚縣文化局(編)
1991 《大姚縣民族民間文學集成》。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學彝文文獻編譯室(編) 
1996 《彝文文獻學概要》。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 (編)
1986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卷》ⅠⅡ。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88 《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88 《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1 《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卷》ⅠⅡ。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中國各民族宗教與神話大詞典編審委員會(編)
1993 《中國各民族宗教與神話大詞典》。北京:學苑出版社。
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編)
1987 《西南民族研究--彝族專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巴莫曲布嫫
1998 〈彝族古代經籍詩學的學術流變〉,《貴州社會科學》1:80-87。
1989 〈論彝經祭祀詩的文學接受〉,《民族文學研究》1:47-52。
2000 《鷹靈與詩魂--彝族古代經籍詩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2 〈南方史詩傳統與中國史詩學建設—鍾敬文先生訪談錄節選〉,《民族藝術》4:40-47。
2003 〈「民間敍事傳統格式化」之批評--以彝族史詩研究中的「文本迻錄」為例〉(上)《民族藝術》4:39-45。
2004 〈「民間敍事傳統格式化」之批評--以彝族史詩研究中的「文本迻錄」為例〉(中)《民族藝術》1:18-26。
2004 〈「民間敍事傳統格式化」之批評--以彝族史詩研究中的「文本迻錄」為例〉(下)《民族藝術》2:32-40。
2005 〈克智與勒俄--口頭論辯中的史詩演述〉(上)《民族文化論壇》1:20-25。
2005 〈克智與勒俄--口頭論辯中的史詩演述〉(中)《民族文化論壇》2:15-22。
2005 〈克智與勒俄--口頭論辯中的史詩演述〉(下)《民族文化論壇》3:21-28。
巴莫阿依  
1993 〈彝文文獻《指路經》語言句式試析〉,收入《彝文文獻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322-334。
1994 《彝族祖靈信仰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0 〈中國涼山彝族社會中的畢摩〉,《西昌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1-10。
巴莫阿依、巴莫曲布嫫、巴莫烏薩編著 
1992 《彝族風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戈隆阿弘  
1996 《彝族古代史研究》。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戶曉輝
2005 〈母題(英語Motlf,德語Motlv)〉,《民間文化論壇》1:103。
方國瑜    
1984 《彝族史稿》。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毛筠如
1946 《大小涼山之彝族》。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王四代
1989 〈彝族畢摩教簡論〉,收入《邊疆文化論叢》2。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85-193頁。
王光榮
1991 《彝族歌謠探微》。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王成有
2003 《彝語方言比較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王昌富
1994 《涼山彝族禮俗》。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3 《彝族婦女文學概說》。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王明珂
1999 〈根基歷史:羌族的弟兄故事〉,收入黃應貴主編,《時間、歷史與記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83-342頁。
2003 《羌在漢藏之間-一個華夏邊緣的歷史人類學研究》。台北:聯經。
王明貴、王 顯(編譯)
2005 《彝族源流》。北京:民族出版社。
王麗珠
1995 《彝族祖先崇拜研究》。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1989 〈哀牢山彝族「二月八」節的起源及其發展〉,《西南民族學院學報》1:60-64。
王繼超
2000 〈彝族《指路經》的彝民族認同及價值探析〉,《涼山民族研究》3:131-135。
田 兵(編選)
1979 《苗族古歌》。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且薩烏牛
2002 《彝族古代文明史》。北京:民族出版社。
左玉堂、芮增瑞、楊繼中(編)
1986 《楚雄彝族文學簡史》。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左玉堂、陶學良(編)
1993 《畢摩文化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左玉堂
1988 〈試論彝族打歌調格律〉,收入《邊疆文化論叢》1。 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102-111頁。
史軍超、陳志鵬
1988 〈遷徙史詩斷想—從哈尼族遷徙史詩談起〉,收入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編),《少數民族文學論集》第四集。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30-43頁。
幼獅文化事業公司編輯部(主編)  
1988 《觀念史大辭典》Ⅲ。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玉溪地區民委(編)
1990 《哀牢山彝族神話傳說》。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瓦西羅曲
1987〈涼山彝族「爾比」研究之一〉,《民族文學研究》5:87-89。
瓦爾特‧海西希,趙麗娟(譯)  
1983 〈關於蒙古史詩中母題結構類型的一些看法〉,收入《民族文學譯叢》第1集(內部發行),25-33頁。
白 芝(等編)  
1990 《涼山彝族民間故事選》。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白興發
2003 〈彝族史研究的回顧與前瞻〉,《貴州民族學報》4:151-157。
2003 〈近百年來彝族史研究綜述〉,《學術月刊》9:65-72。
伊藤清司(著),陳暉(譯)
1991 〈彝族的撮泰吉與日本的正月習俗〉,《民間文學論壇》4:8-14。
伊藤清司  
1999 《中國古代文化和日本》。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吉克‧則伙
1990 《我在神鬼之間》。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安尚育
1990 〈彝族古神話文化意義的闡釋〉,《民間文學論壇》3 :31-33。
朱文旭  
1993 《彝族文化研究論文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8 〈彝為土著說〉,《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14-20。
2002 《彝族原始宗教與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2005 《彝語方言學》。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朱建新
1990 〈彝漢文淵源之爭述略〉《西南民族學院學報》1:37-42。
1991 〈談談彝文的發展歷史與未來改革規範問題〉,《西南民族學院學報》6:7-14。
朱崇先  
1994 《彝族典籍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朱崇先、巴莫阿伊
1993 〈論彝文文獻分類〉,收入《彝文文獻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40-149頁。
何積全
1997 〈絢麗多彩的貴州彝族民間敘事詩〉,《貴州社會科學》2:56-62。
何耀華(等主編) 
1996 《中國各民族原始宗教資料集成-彝族卷 白族卷 基諾族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何耀華
1993 〈彝族社會中的畢摩〉,收入左玉堂、陶學良(編),《畢摩文化論》。
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32-62頁。
余宏模、安文新、李平凡(編)
1993 《貴州彝學研究》。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巫 達
2000 《語言、宗教與文化認同:中國涼山兩個彝族村子的個案研究》。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碩士論文。
李 力(主編)
1994 《彝族文學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李 明
1987 〈彝族史詩《勒俄特衣》初探〉,《民族文學研究》增刊:84-87。
李 列
2004 〈彝族《指路經》的文化學闡釋〉,《民族文學研究》4:64-70。
2005 〈彝族研究現代學術的建立(1928-1949年)〉北京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2006 《民族想像與學術選擇--彝族研究現代學術的建立》。北京:人民出版社。
李云峰、李子賢、楊甫旺(主編)
2007 《「梅葛」的文化學解讀》。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李成智(等採錄翻譯)
1992 《彝族民間諺語》。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李維史陀(著),王維蘭(譯)  
1986 《神話與意義》。臺北:時報文化。
李紹明
2002 〈從中國彝族的認同談族體理論—與郝瑞(Stevan Harrell)教授商榷〉,《民族研究》2:31-38。
沙馬拉毅
2001 《彝族文學概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沈伍己、張余蓉
1990 〈畢摩經書與彝族文學〉,《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30-34。
周自強
1983 《涼山彝族奴隸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周德才
1999 〈彝文《指路經》的文學特點〉,《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69-77。
孟慧英  
2003 《彝族畢摩文化研究》。北京:民族學院出版社。
易謀遠  
2000 《彝族史要》(上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7 《彝族史要》。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東人達
2005 〈彝族古籍與彝族史學理論評述〉,《史學史研究》1:43-50。
林修澈
1976 〈名制的結構〉,《東方雜誌》10:2:52-61。
1997 〈民族文學vs國家文學〉,《首屆台灣民間文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員林:台灣省磺溪文化學會,357-389頁。
2001 《原住民的民族認定》。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林淑蓉
1999 〈生產、節日與禮物的交換:侗族的時間觀念〉,收入黃應貴主編,《時間、歷史與記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29-282 頁。
林耀華  
1947 《涼山夷家》上海:商務印書館
1995 《涼山彝家的巨變》。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5 〈中國西南地區的民族識別〉。收入黃光學主編,《中國的民族識別》,北京:民族出版社, 351-359頁。
芮逸夫
1972 〈西南少數民族蟲獸偏旁命名考略〉,收入《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上。台北:藝文印書館。
金榮華  
2001 〈「情節單元」釋義—兼評李福清教授之「母題」說〉,《湖北民族學院學報》3:1-4。
阿蘭‧鄧迪斯(Alan Dundes),戶曉輝(翻譯) 
2005 《民俗解析》。南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南澗縣民間文學集成辦公室(編)
1987 《南澗民間文學集成》。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洛邊木果、何剛、周維萍 
2005 〈各地彝區支格阿魯及其文學流傳情況比較〉,《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132-136
胡 鈞
1992 〈民族文化建設的巨大系統工程--介紹《民族問題五種叢書》〉,《民族研究》4:3-8。
胡立耘
2005 〈史詩的文本分析—以彝族史詩《梅葛》為視點〉,《民族文學研究》2:76-82。
2007 〈彝族原始性史詩《梅葛》的展演分析〉,《民族文學研究》1:5-10。
胡慶鈞  
1985 《涼山彝族奴隸制社會形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郎 櫻  
1999 〈史詩的母題研究〉,《民族文學研究》4:13-19。
唐楚臣
1986 〈從圖騰到圖案--談彝族馬櫻花傳說故事的演變〉,收入《雲南民間文藝源流新探》,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244-250頁。
1990 〈畢摩與民間文學〉,《民間文學論壇》2:81-83。
孫慶忠
2000 〈林耀華教授和他的涼山彝族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8-11。

師有福  
2000 《彝族文化論》。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馬克‧本德爾(Mark Bender),傅衛(譯)  
2002 〈怎樣看《梅葛》:「以傳統為取向」的楚雄彝族文學文本〉,《民俗研究》4:34-41。
馬長壽(遺著),李紹明(整理)
1987 《彝族古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馬長壽(遺著),李紹明、周偉洲(等整理)  
2006 《涼山羅彝考察報告》。成都:巴蜀書社。
馬學良  
1983 《雲南彝族禮俗研究文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8 〈彝文和彝文經書〉,《彝族語言文字論文選》,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馬學良(主編)、羅國義(審定) 
1986 《增訂爨文叢刻》(上中下)。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馬學良(等編著)  
1989 《彝族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馬學良、于錦繡、范惠娟
1993 《彝族原始宗教調查報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高 昂(主編)  
2002 《盤縣彝族民間文學選》。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張宗華 
1999 〈神話與史詩--歷史意識的萌芽〉,《社科縱橫》2:31-32。
張 郁
2005 〈論彝文古籍的收藏、搶救與保護〉,《西南民族大學學報》9:40-41。
張 珣
1999〈香客的時間經驗與超越〉,收入黃應貴主編,《時間、歷史與記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75-126頁。
敖行維
1995 〈黔西北彝族《指路經》與苗族《指路》的比較研究〉,《貴州民族研究》2:109-114。
梁庭望
2003 〈關於中國民族民間文學史編寫若干思考〉,《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6:119-122。
涼山州編譯局(編)  
1990 《彝族爾比釋義》。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涼山彝族自治州概況編寫組  
1985 《涼山彝族自治州概況》。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陳士林  
1988 〈論彝文的起源、類型和造字法原則問題〉,《彝族語言文字論文選》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陳士林、邊仕明、李秀清(編著)  
1985 《彝語簡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陳世良  
2000 〈彝文古籍翻譯世家羅氏三代人對彝語文事業的貢獻評介〉,《涼山民族研究》,156-163頁。
陳世鵬  
2004 《黔彝古籍舉要》。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約翰‧邁爾斯‧弗利(John Miles Foley),朝戈金(譯)
2000 《口頭詩學:帕里--洛德理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湯普森(Stith Thompson),鄭海(等譯) 
1991 《世界民間故事分類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斯蒂文‧郝瑞(Stevan Harrell),巴莫阿依、曲木鐵西 (譯)
2000 《田野中的族群關係與民族認同--中國西南彝族社區考察研究》。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斯蒂文‧郝瑞(Stevan Harrell)
2002 〈再談「民族」與「族群」--回應李紹明教授〉,《民族研究》6:36-40。
陶陽、鍾秀
1989 《中國創世神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陶學良  
1986 《彝族文學雜俎》。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鹿憶鹿  
1998 〈彝族的洪水神話〉,《東吳中文學報》4:139-163。
2002 〈眼睛的神話--從彝族的一目神話、直目神話談起〉,《東吳中文學報》5:225-243。
2002 《洪水神話》。台北:里仁書局。
傅光宇
1994 〈新的突破,新的開拓-讀「叢書」本首批六卷少數民族文學史〉,《民族文學研究》1:3-10。
普 珍  
1993 《中華創世葫蘆--彝族破壺成親,魂歸壺天》。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1993 《道家混沌哲學與彝族創世神話》。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普忠良  
2001 〈彝族古地名ma21ne33Gi21hi33考釋〉,《民族語文》6:26-31。
  2003 〈彝族自稱與彝語氏族地名〉《民族語文》1:16-23。
朝戈金  
2000 〈史詩詩學的幾個基本概念〉,《民族藝術》4:71-79。
貴州省民族研究所華節地區彝文翻譯組
1982 《西南彝志選》。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編) 
1988 《彝族文化研究文集》。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黃才貴(編著)
2000 《影印在老照片上的文化--鳥居龍藏博士的貴州人類學研究》。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黃光學(主編)
1995 《中國的民族識別》。北京:民族出版社。
黃建明  
1993 《彝族古籍文獻概要》。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黃季平
1995 《英雄史詩的結構與流傳—以中國三大英雄史詩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黃應貴
1999 〈導論:時間、歷史與記憶〉,收入黃應貴主編,《時間、歷史與記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29頁。
楊成志
1993 〈雲南羅羅族的巫師及其經典〉,收入左玉堂、陶學良(編),《畢摩文化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63-78頁。
楊繼中、芮增瑞、左玉堂編著
1986 《楚雄彝族文學簡史》。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
溫春來
2007 〈彝、漢文獻所見之彝族認同問題—兼與郝瑞教授對話〉,《民族研究》5:85-93。
2008 《從「異域」到「舊疆」︰宋至清貴州西北部地區的制度、開發與認同》。北京:三聯書店。
賈銀忠
1991 《涼山彝語修辭學基礎》。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廖明君、巴莫曲布嫫  
2004 〈田野研究的「五個在場」─巴莫曲布嫫訪談錄〉,《民族藝術》3:14-27。
維 柯(著)朱光潛(譯)  
1987 《新科學》。台北:駱駝出版社。
趙曉江
1994 〈從彝族神話傳說及喪葬儀式看套路武術的雛型〉,《雲南民族學院學報》4 :37-40  
劉亞湖  
1991 《原始敘事性藝術的結晶—原始性史詩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摩瑟磁火  
1996 〈美姑地區畢摩宗教活動簡介〉,收入《美姑彝族畢摩調查研究》。成都:美姑彝族畢摩調查研究中心辦公室編。
樊秀麗  
2004 《大凉山彝族における葬送儀礼と霊魂観を通してみた帰属集団意識 の形成》。東京:勉誠出版。
潛明茲 
1984 〈從創世史詩探神話的起源〉,《民族文學研究》4:127-132。
1984 〈史詩類型略論〉,《民族文學研究》4:9-14。
1986 《史詩探幽》。 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
潘 蛟
2009 〈解構中國少數民族:去東方學化還是再東方學化〉,《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11-17。
蔡家麒
2003 〈滇川民族學調查第一人-記楊成志先生滇川調查之行〉,《雲南民族大學學報》4:25-28。
鄧立木、趙永勤 
1985 〈官渡區阿拉鄉彝族宗教調查〉,《昆明民族民俗和宗教調查》,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鄧敏文
1994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史的建設歷程〉,《民族文學研究》1:11-18。
盧 義
1993 〈彝族的族稱、支系及其文化〉,收入左玉堂、陶學良(編),《畢摩文化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1-201頁。
蕭崇素  
1981 〈彝族的神話、傳說和史詩〉,《民間文學論叢》,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
嶺福祥  
1997 〈試論《指路經》及其學術價值〉,收入戴慶廈主編,《中國彝學》第1輯。北京:民族出版社,51-63頁。
謝世忠  
1990 〈芮氏民族史的性質及其方法理論建構法則〉,《人類學研究--慶祝芮逸夫教授九秩華誕論文集》。台北:南天出版社。
鍾敬文 (主編)  
1980 《民間文學概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彝族簡史編寫組(編) 
1987 《彝族簡史》。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顏元叔(主編)
1991 《西洋文學辭典》。台北:正中書局
魏 忠(編著)
2004 《中國的多種民族文字及文獻》。北京:民族出版社。
羅 曲、曾 明、楊甫旺 
2009 《彝族文獻長詩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羅 曲
1994 〈彝族文化網絡中的瑰寶--彝族《支格阿龍》研究〉,《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58-64。
羅希吾戈
1986 〈從英雄史詩《英雄支格阿龍》看彝族古代社會〉,收入《雲南民間文藝源流新探》,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84-90頁。
羅家修
1990 〈論彝文的特點與彝文規範〉,《規範彝文應用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14-119。
羅蓉芝
1989 〈試論彝族「爾比爾吉」的哲理性及其社會功用〉,《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56-60。  
羅邊木果、羅慶春
1999 〈彝族英雄史詩〈支格阿魯〉初論〉,《西南民族學院學報》3:55-59。
羅倮貴  
1999 〈滇南紅河縣彝族「咪嘎豪」祭龍活動儀式述略〉,收入《祭龍經》,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609-616頁。
隴賢君  
1993 《中國彝族通史綱要》。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Bamo Ayi, HARRELL Stevan, Ma Lunzy
2001 Fieldwork Connections-The Fabric of Ethnographic Collaboration in China and Americ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BATES Albert Lord
1997 The Singer of Tales. Harvard Studies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24.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EVANS-PRITCHARD Edward Evan
1940 The Nuer:A Description of the Modes of Livelihood and Political Institutions of a Nilotic People.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EERTZ Clifford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HARRELL Stevan
1995 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1 Perspectives on the Yi of Southwest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Ways of Being Ethnic in Southwest Chin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HARRELL Stevan, Bamo Qubumo, Ma Erzi
2000 Mountain Patterns-The Survival of Nuosu Culture in Chin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HONKO Lauri  
1996 “Epics along the Silk Roads:Mental Text, Performance, and Written Codification.” Oral Tradition 3:1-35.
1998 “Textualising the Siri Epic”,Folklore Fellows Communications, No. 264. Helsinki: Suomalainen Tiedeakatemia, Pp. 695.
LU, Hui(盧彙)
1998 “Multiple Identity of the Yi Nationality in China”. A paper for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Yi Studies in Trier, Germany.
PAN, Jiao(潘蛟)
1998 “Theories of Ethnic Identity and the Making of the Yi”.A paper for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Yi Studies in Trier, Germany.
PROPP Vladimir (translated by ARIADNA Y.Martin et al.)
1984 Theory and History of Folklore.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THOMPSON Stith
1978 folktal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Van GENNEP Arnold
1960 The rites of passage. translated by Monika B. Vizedom and Gabrielle L. Caffe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VANSINA Jan
1985 Oral Tradition as History. Madison: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Wugashinnuimo, L.(伍呷)
1998 “Discovering and Re-Discovering Yi Identity: Shared Identity Narrativies from the Classics of Yunnan, Sichuan, Guizhou, and Guangxi”. A paper for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Yi Studies in Trier, Germany.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