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春秋》義法模式考述
作者:張厚齊
作者(外文):Hou-chi Chang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慶彰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口耳相傳據事直書微言大義述而不作義例模式寓言模式屬比模式比例模式義理模式說辨模式緯史模式word-of-mouthrecords and reportsprofound suggestions‘interpretation instead of creation’the rational example modelthe fable modelthe association & parallelism modelthe parallelism & example modelthe rational meaning modelthe debate modelthe historic studies supportive mode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2
  所謂「義法」,是指義理與法則。歷代諸儒闡釋《春秋》義法,所運用各種不同的解經模式,本文稱之為義法模式。
  首先,本文探討《春秋》義法有四個來源:一是「聖人口耳相傳」,二是「史官據事直書」,三是「君子微言大義」,四是「孔子述而不作」。以上證明《春秋》義法的來源是多元的,是眾多聖人、史官、君子與孔子的共同智慧結晶。
  其次,本文歸納歷代諸儒闡釋《春秋》義法有七種模式(二十三類):一是義例模式,主張聖人先設置義例,再據以修作《春秋》;二是寓言模式,假藉《春秋》的人物故事,以寄寓儒者自己的論點,甚至將孔子化作《春秋》寓言中的人物,為儒者自己的理想發言;三是屬比模式,聯屬上下相關的文辭(屬辭),排比前後相關的事件(比事)以解經;四是比例模式,藉由屬辭比事而得經例以解經;五是義理模式,以宋儒程頤、朱熹之學為宗,主張《春秋》為明道正誼之書,只要義理明,則皆可遍通;六是說辨模式,依據儒者對於三傳的支持態度不同而形成,或加以申述,或予以駁斥,或斷以己意,或參以他說;七是緯史模式,以經學為主、史學為輔,將構成歷史的因素分門別類,以輔助經學。以上證明兩千多年來《春秋》學術領域的發展亦是多元的,人人都有解經的權利,沒有「解經專屬權」的觀念。
  最後,本文說明《春秋》義法七種模式出自四個來源,亦即多元化的義法來源產生多元化的義法模式,但二者並無直接的對應關係,必須藉由《春秋》為中介。易言之,四個來源融合而成《春秋》義法,再由《春秋》義法發展而成七種模式,而《春秋》居於關鍵的地位,使二者得以相互依存。並參酌知識經濟時代的知識管理法則,期望以整理、歸納《春秋》義法七種模式為起始,使《春秋》「被通盤瞭解」,再「通盤瞭解」當前各種最新的專門知識,進而擴及其他諸經,建立以經學統合各種專門知識的交流平台,重新發揚經學。
  “Yi-Fa” means rational meanings and rules. Various interpretation models on Yi-Fa of Chunqiu applied by the scholars in the history are called Yi-Fa models in this study.
  This paper first proposes four sources of Yi-Fa in Chunqiu: 1) the sages’ word-of-mouth; 2) official historians’ records and reports; 3) gentlemen’s profound suggestions; 4) Confucius’ ‘interpretation instead of creation’. The sources of Yi-Fa of Chunqiu are diverse, and they are the wisdom from the sages, official historians, gentlemen and Confucius.
  This paper further generalizes 7 models (23 categories) regarding the past scholars’ interpretation on Yi-Fa of Chunqiu: 1) the rational example model,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sages established rational examples and then revised Chunqiu; 2) the fable model, in which the stories of the characters in Chunqiu are compared with the statements of the Confucian School, while Confucius even becomes the character in the fables of Chunqiu and expressed the opinions of the Confucian School; 3) the association & parallelism model, which interprets Chunqiu by associating the related terms in the context and paralleling the related events; 4) the parallelism & example model, which interprets Chunqiu by the above two measures; 5) the rational meaning model, which is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Cheng Yi and Chu Hsi, the scholars of Sung Dynasty and suggests that Chunqiu is the book of upright friendliness and bright virtue; as long as the meanings are clear, it can be universal; 6) the debate model, based on the different attitudes in the Confucian School toward three commentaries; it means to appeal, oppose, express personal opinions or review others’ theories; 7) the historic studies supportive model, which is based on classical studies and supported by historic studies. The historic factors are classified to support classical studies. For over 2000 years, the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Chunqiu is diverse. Everyone has the rights to interpret Chunqiu and there is no such concept as “exclusive right of interpretation”.
  Finally,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7 models of Yi-Fa of Chunqiu are from 4 sources. In other words, diverse Yi-Fa sources generate multiple Yi-Fa models. However, there is no direct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and Chunqiu should be the moderator. Yi-Fa of Chunqiu is formed by 4 sources, and 7 models are developed based on Yi-Fa of Chunqiu. Chunqiu is the key for the dependency between the two aspects. According to knowledge management principle in knowledge economy er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thoroughly comprehend Chunqiu by generalizing 7 models of Yi-Fa of Chunqiu, thoroughly comprehend the lates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 modern time, absorb other classics, establish the platform by integrating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hrough classical studies and restore the said studies.
壹、古籍

一、經部
《春秋繁露》 〔漢〕董仲舒、〔清〕盧文弨校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84年5月(《四部備要》本)
《公羊墨守》 〔漢〕何休 臺北:藝文印書館 年月份不詳(《叢書集成續編》)
《穀梁廢疾》 〔漢〕何休 臺北:藝文印書館 年月份不詳(《叢書集成續編》)
《左氏膏肓》 〔漢〕何休 臺北:藝文印書館 年月份不詳(《叢書集成續編》)
《春秋釋例》 〔晉〕杜預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70年3月
《春秋公羊傳注疏》 〔唐〕徐彥 臺北:大化書局 1982年10月(《十三經注疏》本)
《春秋左傳正義》 〔唐〕孔穎達 臺北:大化書局 1982年10月(《十三經注疏》本)
《春秋穀梁傳注疏》 〔唐〕楊士勛 臺北:大化書局 1982年10月(《十三經注疏》本)
《春秋集傳辨疑》 〔唐〕趙匡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5年1月(《叢書集成新編》冊108)
《春秋啖趙集傳纂例》 〔唐〕陸淳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5年1月(《叢書集成新編》冊108)
《春秋王霸列國世紀編》 〔宋〕李琪 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969年10月(《通志堂經解》冊22)
《春秋尊王發微》 〔宋〕孫復 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969年10月(《通志堂經解》冊19)
《春秋劉氏傳》 〔宋〕劉敞 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969年10月(《通志堂經解》冊19)
《春秋傳說例》 〔宋〕劉敞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5年1月(《叢書集成新編》冊108)
《春秋權衡》 〔宋〕劉敞 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969年10月(《通志堂經解》冊19)
《龍學孫公春秋經解》 〔宋〕孫覺(舊鈔本)
《春秋經解》 〔宋〕孫覺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5年1月(《叢書集成新編》冊108)
《春秋會義》 〔宋〕杜諤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9年7月(《叢書集成續編》冊269)
《春秋集解》 〔宋〕蘇轍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5年1月(《叢書集成新編》冊108)
《春秋經解》 〔宋〕崔子方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48)
《春秋例要》 〔宋〕崔子方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48)
《春秋本例》 〔宋〕崔子方 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969年10月(《通志堂經解》冊20)
《春秋五禮例宗》 〔宋〕張大亨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5年1月(《叢書集成新編》冊108)
《春秋通訓》 〔宋〕張大亨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48)
《春秋胡氏傳》 〔宋〕胡安國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6年(《四部叢刊續編》)
《春秋左傳讞》 〔宋〕葉夢得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49)
《春秋公羊傳讞》 〔宋〕葉夢得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49)
《春秋穀梁傳讞》 〔宋〕葉夢得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49)
《春秋傳》 〔宋〕葉夢得 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969年10月(《通志堂經解》冊21)
《春秋攷》 〔宋〕葉夢得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5年1月(《叢書集成新編》冊110)
《春秋集註》 〔宋〕高閌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5年1月(《叢書集成新編》冊108)
《春秋經筌》 〔宋〕趙鵬飛 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969年10月(《通志堂經解》冊20)
《春秋比事》 〔宋〕沈棐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53)
《東萊先生左氏博議》 〔宋〕呂祖謙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5年1月(《叢書集成新編》冊110)
《左氏傳說》 〔宋〕呂祖謙 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969年10月(《通志堂經解》冊22)
《左氏傳續說》 〔宋〕呂祖謙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9年7月(《叢書集成續編》冊270)
《春秋後傳》 〔宋〕陳傅良 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969年10月(《通志堂經解》冊21)
《春秋集傳》 〔宋〕張洽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97年3月(《叢書集成三編》冊92)
《春秋集註》 〔宋〕張洽 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969年10月(《通志堂經解》冊23)
《春秋分紀》 〔宋〕程公說(精鈔本)
《春秋通說》 〔宋〕黃仲炎 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969年10月(《通志堂經解》冊23)
《春秋或問》 〔宋〕呂大圭 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969年10月(《通志堂經解》冊23)
《春秋五論》 〔宋〕呂大圭 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969年10月(《通志堂經解》冊23)
《春秋提綱》 〔元〕陳則通 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969年10月(《通志堂經解》冊22)
《春秋纂言總例》 〔元〕吳澄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59)
《春秋集傳釋義大成》 〔元〕俞臯 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969年10月(《通志堂經解》冊27)
《春秋諸國統紀》 〔元〕齊履謙 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969年10月(《通志堂經解》冊24)
《三傳辨疑》 〔元〕程端學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61)
《春秋本義》 〔元〕程端學 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969年10月(《通志堂經解》冊25)
《春秋或問》 〔元〕程端學 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969年10月(《通志堂經解》冊25)
《春秋闕疑》 〔元〕鄭玉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63)
《春秋屬辭》 〔元〕趙汸 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969年10月(《通志堂經解》冊26)
《春秋集傳》 〔元〕趙汸 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969年10月(《通志堂經解》冊25)
《春秋師說》 〔元〕趙汸 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969年10月(《通志堂經解》冊26)
《春秋諸傳會通》 〔元〕李廉 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969年10月(《通志堂經解》冊26)
《春秋春王正月考》 〔明〕張以寧 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969年10月(《通志堂經解》冊27)
《春秋書法鈎元》 〔明〕石光霽 臺北:藝文印書館 1976年10月
《春秋通議略》 〔明〕邵弁(明婁江邵氏經學二書鈔本)
《春秋直解》 〔明〕郝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3月(《續修四庫全書》冊136)
《春秋輯傳》 〔明〕王樵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68)
《春秋凡例》 〔明〕王樵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68)
《春秋左傳屬事》 〔明〕傅遜(明萬曆日殖齋刊本)
《春秋毛氏傳》 〔清〕毛奇齡 臺北:藝文印書館 年月份不詳(《皇清經解》)
《春秋條貫篇》 〔清〕毛奇齡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3月(《續修四庫全書》冊139)
《春秋屬辭比事記》 〔清〕毛奇齡 臺北:藝文印書館 年月份不詳(《皇清經解》)
《學春秋隨筆》 〔清〕萬斯大 臺南:莊嚴文化事業 1997年2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冊132)
《春秋通論》 〔清〕姚際恆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3月(《續修四庫全書》冊139)
《春秋世族譜》 〔清〕陳厚耀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9年7月(《叢書集成續編》冊246)
《春秋長歷》 〔清〕陳厚耀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78)
《春秋直解》 〔清〕方苞(清康熙嘉慶間桐城方氏抗希堂刊本)
《春秋比事目錄》 〔清〕方苞(清康熙嘉慶間桐城方氏抗希堂刊本)
《春秋通論》 〔清〕方苞(清康熙嘉慶間桐城方氏抗希堂刊本)
《春秋說》 〔清〕惠士奇 臺北:藝文印書館 年月份不詳(《皇清經解》)
《春秋大事表》 〔清〕顧棟高 臺北:藝文印書館 1965年(《皇清經解續編》)
《左氏條貫》 〔清〕曹基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3月(《續修四庫全書》冊221)
《春秋經傳比事》 〔清〕林春溥 臺北:鼎文書局 1974年10月
《春秋公羊經何氏釋例》 〔清〕劉逢祿 臺北:藝文印書館 年月份不詳(《皇清經解》)
《公羊春秋何氏解詁箋》 〔清〕劉逢祿 臺北:藝文印書館 年月份不詳(《皇清經解》)
《左氏春秋考證》 〔清〕劉逢祿 北平:樸社 1933年7月
《春秋穀梁傳時月日書法釋例》 〔清〕許桂林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5年1月(《叢書集成新編》冊109)
《左傳杜解集正》 〔清〕丁晏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9年7月(《叢書集成續編》冊271)
《春秋穀梁傳注疏》 〔清〕鍾文烝 北京:中華書局 2009年5月
《春秋董氏學》 〔清〕康有為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8年12月
《鐂子政左氏說》 〔清〕章炳麟 臺北:世界書局 1919年
《春秋繁露義證》 〔清〕蘇輿 北京:中華書局 1992年12月
《春秋屬辭辨例編》 〔清〕張應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3月(《續修四庫全書》冊145)
《周易正義》 〔唐〕孔穎達 臺北:大化書局 1982年10月(《十三經注疏》本)
《尚書正義》 〔唐〕孔穎達 臺北:大化書局 1982年10月(《十三經注疏》本)
《逸周書注》 〔晉〕孔晁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65年11月(《四部備要》本)
《逸周書補注》 〔清〕陳逢衡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97年3月(《叢書集成三編》冊94)
《毛詩正義》 〔唐〕孔穎達 臺北:大化書局 1982年10月(《十三經注疏》本)
《詩序補義》 〔清〕姜炳璋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89)
《周禮注疏》 〔唐〕賈公彥 臺北:大化書局 1982年10月(《十三經注疏》本)
《儀禮注疏》 〔唐〕賈公彥 臺北:大化書局 1982年10月(《十三經注疏》本)
《禮記正義》 〔唐〕孔穎達 臺北:大化書局 1982年10月(《十三經注疏》本)
《經典釋文》 〔唐〕陸德明 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969年10月《通志堂經解》冊40)
《六經奧論》 〔宋〕鄭樵 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969年10月(《通志堂經解》冊40)
《六經奧論總文》 〔宋〕鄭樵 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969年10月(《通志堂經解》冊40)
《談經》 〔明〕郝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3月(《續修四庫全書》冊171)
《簡端錄》 〔明〕邵寶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84)
《經學通論》 〔清〕皮錫瑞 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1974年12月
《經學歷史》 〔清〕皮錫瑞 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2004年3月
《經義述聞》 〔清〕王引之 臺北:廣文書局 1979年2月
《論語注疏》 〔宋〕邢昺 臺北:大化書局 1982年10月(《十三經注疏》本)
《孟子注疏》 〔宋〕孫奭 臺北:大化書局 1982年10月(《十三經注疏》本)
《說文解字注》 〔清〕段玉裁 臺北:黎明文化事業 1984年2月
《廣雅疏證》 〔清〕王念孫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年月份不詳(《四部備要》本)
《經籍籑詁》 〔清〕阮元等 臺北:宏業書局 1983年8月
《說文通訓定聲》 〔清〕朱駿聲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3月(《續修四庫全書》冊220)

二、史部
《史記》 〔漢〕司馬遷、〔宋〕裴駰集解 臺北:藝文印書館 2005年2月
《漢書補注》 〔清〕王先謙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3月(《續修四庫全書》冊269)
《後漢書》 〔南朝宋〕范曄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65年11月(《四部備要》本)
《魏書》 〔北齊〕魏收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65年11月(《四部備要》本)
《晉書》 〔唐〕房玄齡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65年11月(《四部備要》本)
《北齊書》 〔唐〕李百藥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65年11月(《四部備要》本)
《南史》 〔唐〕李延壽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65年11月(《四部備要》本)
《北史》 〔唐〕李延壽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65年11月(《四部備要》本)
《隋書》 〔唐〕魏徵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65年11月(《四部備要》本)
《新唐書》 〔宋〕歐陽脩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65年11月(《四部備要》本)
《宋史》 〔元〕脫脫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65年11月(《四部備要》本)
《元史》 〔明〕宋濂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65年11月(《四部備要》本)
《資治通鑑綱目》 〔宋〕朱熹(明成化九年內府刊本)
《春秋左氏傳事類始末》 〔宋〕章沖 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969年10月(《通志堂經解》冊22)
《宋史紀事本末》 〔明〕馮琦、陳邦瞻(明萬曆三十三年劉曰梧徐申刻本)
《左傳紀事本末》 〔清〕高士奇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97年3月(《叢書集成三編》冊92)
《路史發揮》 〔宋〕羅泌 臺北:中華書局 年月份不詳
《國語注》 〔三國吳〕韋昭 臺北:漢京文化事業 1983年12月
《春秋臣傳》 〔宋〕王當 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969年10月(《通志堂經解》冊20)
《春秋諸名臣傳》 〔明〕邵寶、姚咨 臺南:莊嚴文化事業 1996年8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冊98)
《華陽國志》 〔晉〕常璩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65年11月(《四部備要》本)
《重刊江寧府志》 〔清〕姚鼐 臺北:成文出版社 1974年6月
《通典》 〔唐〕杜佑 臺北:新興書局 1966年8月
《文獻通考》 〔元〕馬端臨 臺北:新興書局 1959年
《春秋會要》 〔清〕姚彥渠 北京:中華書局 1998年11月
《漢律摭遺》 〔清〕沈家本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97年3月(《叢書集成三編》冊17)
《郡齋讀書志》 〔宋〕晁公武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8年3月
《直齋書錄解題》 〔宋〕陳振孫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8年3月
《經義考》 〔清〕朱彝尊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65年11月(《四部備要》本)
《四庫全書總目》 〔清〕紀昀等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儀顧堂續跋》 〔清〕陸心源 臺北:廣文書局 1968年3月
《史通通釋》 〔清〕浦起龍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70年6月
《文史通義》 〔清〕章學誠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66年3月

三、子部
《荀子集解》 〔清〕王先謙 臺北:藝文印書館 1988年6月
《新書》 〔漢〕賈誼 臺北:世界書局 1959年1月
《中說》 〔隋〕王通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65年11月(《四部備要》本)
《河南程氏粹言》 〔宋〕楊時 臺北:漢京文化事業 1983年9月(《二程集》)
《河南程氏經說》 〔宋〕朱熹 臺北:漢京文化事業 1983年9月(《二程集》)
《河南程氏遺書》 〔宋〕朱熹 臺北:漢京文化事業 1983年9月(《二程集》)
《朱子語類》 〔宋〕黎靖德 臺北:漢京文化事業 1980年7月
《黃氏日抄》 〔宋〕黃震 臺北:大化書局 1984年12月
《困知記》 〔明〕羅欽順 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 1978年12月
《榕村語錄》 〔清〕徐用錫、李清植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725)
《管子》 〔周〕管仲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84年3月(《四部備要》本)
《韓非子集解》 〔清〕王先慎 北京:中華書局 2007年10月
《墨子》 〔周〕墨翟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65年11月(《四部備要》本)
《墨子閒詁》 〔清〕孫詒讓 北京:中華書局 2009年1月
《呂氏春秋》 〔秦〕呂不韋 北京:中華書局 1991年
《習學記言序目》 〔宋〕葉適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9年7月(《叢書集成續編》冊16)
《白虎通》 〔漢〕班固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9年11月(《四部叢刊正編》本)
《蘇氏演義》 〔唐〕蘇鶚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6年3月
《困學紀聞》 〔宋〕王應麟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65年11月(《四部備要》本)
《諸子平議》 〔清〕俞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3月(《續修四庫全書》冊1161-1162)
《論衡》 〔漢〕王充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65年11月(《四部備要》本)
《摯太常遺書》 〔清〕張鵬一 臺北:藝文印書館 1970年6月
《腳氣集》 〔宋〕車若水 臺北:藝文印書館 年月份不詳(《百部叢書集成》本)
《漢魏遺書鈔》 〔清〕王謨 臺北:藝文印書館 年月份不詳(《叢書集成續編》)
《玉函山房輯佚書》 〔清〕馬國翰 京都:中文出版社 1990年3月
《圖書編》 〔明〕章潢 臺北:成文出版社 1971年1月
《山海經箋疏》 〔清〕郝懿行 北京:中國書店 1991年6月
《莊子集釋》 〔清〕郭慶藩 臺北:華正書局 1987年8月

四、集部
《昌黎先生集》 〔唐〕韓愈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65年11月(《四部備要》本)
《蘇軾文集》 孔凡禮 北京:中華書局 1992年9月
《嵩山景迂生集》 〔宋〕晁說之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75年5月
《雙溪集》 〔宋〕蘇籀 臺北:藝文印書館 年月份不詳(《百部叢書集成》本)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宋〕朱熹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65年11月(《四部備要》本)
《東山存稿》 〔元〕趙汸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21)
《牧齋有學集》 〔清〕錢謙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3月(《續修四庫全書》冊1391)
《曝書亭集》 〔清〕朱彝尊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65年11月(《四部備要》本)
《望溪先生文集》 〔清〕方苞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65年11月(《四部備要》本)
《獨學廬初稿》 〔清〕石韞玉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3月(《續修四庫全書》冊1466)


貳、近人著作

一、專書
《左傳會箋》 (日)竹添光鴻 臺北:漢京文化事業 1984年1月
《春秋左氏傳時月日古例考》 劉師培 臺北:華世出版社 1975年4月
《春秋左氏傳古例銓微》 劉師培 臺北:華世出版社 1975年4月
《讀左劄記》 劉師培 臺北:華世出版社 1975年4月
《春秋左氏傳傳注例略》 劉師培 臺北:華世出版社 1975年4月
《春秋左氏傳傳注例略》 劉師培 臺北:華世出版社 1975年4月
《左傳選》 徐中舒 北京:中華書局 1963年
《左氏春秋義例辨》 陳槃 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93年5月
《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 陳槃 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97年6月
《春秋左傳注》 楊伯峻 臺北:洪葉文化事業 1993年5月
《國語左傳論集》 張以仁 臺北:東昇出版事業 1980年9月
《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序疏證》 程元敏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1年8月
《春秋左傳學史稿》 沈玉成、劉寧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2年6月
《杜預及其春秋左氏學》 葉政欣 臺北:文津出版社 1989年10月
《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 張素卿 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2008年3月
《左傳漫談》 郭丹 臺北:頂淵文化事業 1997年8月
《春秋繁露今註今譯》 賴炎元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7年4月
《公羊傳漫談》 翁銀陶 臺北:頂淵文化事業 1997年8月
《春秋穀梁傳注》 柯劭忞 北京:北京大學研究院文史部 1927年
《穀梁真偽攷》 張西堂 北平:和記印書館 1931年8月
《春秋穀梁傳傳授源流考:兼論張西堂穀梁真偽考》 周何 臺北:國立編譯館 2002年7月
《清代春秋穀梁學研究》 文廷海 成都:巴蜀書社 2006年12月
《穀梁傳漫談》 謝金良 臺北:頂淵文化事業 1997年8月
《春秋三傳論文集》 戴君仁 臺北:黎明文化事業 1981年1月
《韓詩外傳箋疏》 屈守元 成都:巴蜀書社 1996年3月
《詩補傳與戴震解經方法》 岑溢成 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2年3月
《論語新解》 蔣伯潛 臺北:啟明書局 年月份不詳
《經典釋文序錄疏證》 吳承仕 臺北:崧高書社 1985年4月
《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 錢穆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83年9月
《三松堂全集》 馮友蘭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1年1月
《羣經概論》 周予同 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1年4月
《甲骨文字詁林》 于省吾 北京:中華書局 1999年12月
《卜辭通纂》 郭沫若 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0年
《中國經學史的基礎》 徐復觀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82年5月
《兩漢思想史》 徐復觀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1年12月
《史記會注考證》 (日)瀧川龜太郎 臺北:萬卷樓 1993年8月
《中國歷史研究法》 梁啟超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9年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梁啟超 臺北:里仁書局 1995年2月
《錢玄同文集》 錢玄同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9年3月
《古史辨》 顧頡剛 臺北:明倫出版社 1970年3月
《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 顧頡剛 臺北:洪葉文化事業 1994年10月
《漢語史稿》 王力 北京:中華書局 1980年6月
《中國史學發展史》 尹達 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7年4月
《注史齋叢稿》 牟潤孫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0年6月
《繹史齋學術文集》 楊向奎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年5月
《管錐編》 錢鍾書 北京:中華書局 1979年8月
《史學三書平議》 張舜徽 臺北:弘文館出版社 1986年9月
《春秋史論集》 張以仁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 1990年1月
《史學與中國文化傳統》 陳其泰 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1992年9月
《文史通義校注》 葉瑛 北京:中華書局 2004年9月
《中國早期敘事文論集》 王靖宇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2001年2月
《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 甘懷真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4年6月
《朱熹的史學思想》 湯福勤 濟南:齊魯書社 2000年
《古書通例》 余嘉錫 臺北:丹青圖書公司 1987年4月
《古籍辨偽學》 鄭良樹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86年8月
《續偽書通考》 鄭良樹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84年
《文心雕龍讀本》 王更生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8年3月
《孔氏撰修春秋異於舊史文體考》 杜鋼百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009年8月

二、期刊論文
〈論左傳「君子曰」〉 楊向奎 《文瀾學報》第2卷第1期 1936年3月
〈春秋時月日例辨正總論〉 戴君仁 《東海學報》第3卷第1期 1961年6月
〈關於左傳「君子曰」的一些問題〉 張以仁 《孔孟月刊》第3卷第3期 1964年11月
〈述而不作〉 陳大齊 《孔孟月刊》第4卷第6期 1966年2月
〈孔子學說與春秋大義〉 薩孟武 《東方雜誌》復刊第2卷第5期 1968年11月
〈春秋之大義微言〉 李曰剛 《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4卷第3期 1971年3月
〈論左傳「君子曰」非後人所附益〉 鄭良樹 《書目季刊》第8卷第2期 1974年9月
〈再論左傳「君子曰」非後人所附益〉 鄭良樹 《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新8卷第2期 1975年12月
〈春秋之大義微言〉 柳嶽生 《中華國學雜誌》第1卷第11期 1977年11月
〈左傳的真偽和寫作時代問題考辨〉 胡念貽 《文史》第11輯 1981年3月
〈左傳史論之風格與作用〉 張高評 《成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篇)第23卷 1988年11月
〈董仲舒對春秋微言大義的詮釋〉 趙雅博 《大陸雜誌》第85卷第3期 1992年9月
〈左傳「君子曰」考詮〉 黃翠芬 《朝陽學報》第1期 1996年6月
〈左傳研究:敘事與紀事本末〉 張素卿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1999年
〈《左傳》據事直書與以史傳經〉 張高評 《成大中文學報》第9期 2001年8月
〈論春秋大義存乎事實〉 趙生群 《孔孟學報》第79期 2001年9月
〈論語所隱含「述而不作」的詮釋面向〉 蔡振豐 《臺大歷史學報》第28期 2001年12月
〈民間敘事論綱〉 董乃斌、程薔 《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4年第4期 2004年4月
〈論左傳「君子曰」的道德意識――兼論「君子曰」的春秋書法觀念〉 吳智雄 《國文學誌》第8期 2004年6月
〈論《春秋》筆法〉 張毅 《中國文藝思想史論集:張毅自選集》 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4年
〈董仲舒春秋學之義法理論―端、科、指條例之學的建構及其內涵〉 陳明恩 《中國學術年刊》第27期(春季號) 2005年3月
〈《春秋》書法的常與變―論董仲舒、何休二種解經途徑所代表的學術史意義〉 楊濟襄 《經學研究集刊》第1期 2005年10月
〈孔子論語與口傳文化傳統〉 葉舒憲 《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2期 2006年3月
〈百年春秋筆法研究述評〉 蕭鋒 《文學評論》2006年第2期
〈「春秋筆法」的詮釋與接受〉 王基倫 《國文學報》第39期 2006年6月
〈劉逢祿《春秋公羊經何氏釋例》其「義例」之見解研究〉 鄭卜五 《經學研究集刊》第2期 2006年10月
〈論語的文體意義〉 過常寶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2卷 2007年第6期
〈試析上古時期的歷史記憶與歷史記載〉 晁福林 《安徽史學》2007年第6期
〈「述而不作」的現代意義〉 鄧軍海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1期 2008年2月
〈孔廣森《公羊通義》的解經路線與關鍵主張〉 楊濟襄 《文與哲》第13期 2008年12月
〈郝敬《春秋直解》中「《春秋》直其事而是非自見」說探析〉 張曉生 私立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中華文化的傳承與拓新──經學的流衍與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9年4月
〈論古史重構〉 晁福林 《史學集刊》2009年第4期 2009年7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