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說文音訓研究
作者:黃婉寧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周虎林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說文音訓四體六法右文聲義同源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4
傳統《說文》研究,音訓向非所重,清末民初,其學始興。迄於當代,事《說文》音訓研究者,卻多不由文字學之門徑,是編之作,乃立足於文字學,以究《說文》音訓,由文字之形義關係,辨明音訓中被釋字與訓釋字之字義聯繫,以見《說文》音訓於文字學之地位,與裨益相關學科之價值。
文分七章。首章「緒論」,說明所以取道於文字學以事《說文》音訓研究,在既有之研究,於音訓被釋字與訓釋字之字義關係,其論述有不盡明確之處,此緣於學者剖析音訓,率以「四體二用」為理論基礎,而「四體二用」重音略形,為論述不備之癥結,其欲救之,自當由文字學以論,方為務本之道。第二章「六書體用原恉」,即就「四體二用」與「四體六法」,辨其分異,因知「四體二用」不足之處,在以聲不兼義為形聲正例,遂不明叚借亦用於造字,而每需叚借之助方得以制字之轉注,自更無以知,推究其故,對叚借之認識是其關鍵。乃知剖析音訓之字義關係,「四體六法」誠更切其用,而為本文論述之理論基礎。
第三章「文字音義關係探賾」與第四章「音訓內涵析論」,係就音訓之本質與既有之論說,分析檢視,謂同屬探究文字音義關係之音訓、右文說與聲義同源,本質實不盡相同,彼此為間接而非直接之聯繫,不宜等量齊觀。而音訓一事,是以被釋字之字音為準,於音同音近之字,擇其適用者為訓,並依二者主客觀之字義聯繫,有探求字根語源及申明思想義蘊之用。
據第三章、第四章所得,檢視《說文》音訓,考釋四百六十六例,由被釋字與訓釋字之字義關係,見使用音訓之目的,有「指陳字義」與「發明寄託」之別,因以為類目,部居考釋諸例,是為第五章「《說文》音訓釋例」。
第六章「《說文》音訓價值」,則由上章考釋之例,分析歸納《說文》音訓之價值:屬文字學者,有「佐證四體六法,彰明文字孳乳」與「追溯字根語源,系聯同源字族」,其理在合;屬經學者,有「辨明本字」與「撮取經說」,其理在通;於社會文化,見「綱常思想之確立」、「禮樂教化之推闡」與「自然現象之詮釋」,貴在執要。
第七章「結論」,總結前說,以為是編之作,所得有三,一曰「探究音訓內涵,周備音訓論述」,一曰「佐證四體六法,系聯文字網絡」,一曰「印證詁經價值,連貫文化思想」,而《說文》音訓之文字學地位,與裨益相關學科之價值,當有以見之。
參攷文獻
本文使用之參考文獻,分為「專書」與「期刊論文」二大類,「專書」之下,別為「古籍」、「近人著作」、「學位論文」三目,「期刊論文」則依「臺灣地區」、「大陸地區」歸屬。其中唯「古籍」據編著者之時代排序,餘則葢從出版先後次之。
一、專書
(一)古籍
春秋.李耳著;晉.王弼注:《老子註》,臺北市:藝文印書館,民國85年。
戰國.莊周原著;歐陽景賢,歐陽超釋譯:《莊子釋譯》,臺北市:里仁,民國81年。
秦.呂不韋:《呂氏春秋》,臺四版,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民國68年。
漢.董仲舒撰;明.孫鑛等評:《春秋繁露》,影印明天啟乙丑西湖沈氏花齋刊本,臺北市: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 民67。
漢.董仲舒著;賴炎元註譯:《春秋繁露今註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3年。
漢.司馬遷:《史記》,百衲本二十四史,臺一版,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4年。
漢.班固等撰:《白虎通》,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班固:《漢書》,百衲本二十四史,臺一版,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5年。
漢.揚雄記;晉.郭璞注:《方言》,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再版,臺北市:萬卷樓,民國91年。
漢.王逸章句:《楚辭章句》,臺北縣:藝文印書館,民國63年。
漢.蔡邕:《獨斷》,北京:中華書局,年1985。
漢.應劭:《風俗通義》,中國子學名著集成,臺北市: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民國67年。
漢.劉熙撰;清.畢沅疏證:《釋名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魏.張揖撰;隋.曹憲音釋;清.王念孫疏證:《廣雅疏證》,臺北市:新興書局,民國49年。
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唐.陸德明釋文;清.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臺二版,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民國62年。
南朝宋.范曄著;唐.李賢注:《後漢書》,百衲本二十四史,臺一版,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9年。
唐.陸德明著;黃坤堯,鄧仕樑校訂索引:《經典釋文》,臺北市:學海,2011年。
唐.尹知章注;清.戴望校正:《管子校正》,臺北市:世界書局,民國55年。
唐.王冰注:《素問王冰注》,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民國55年。
南唐.徐鍇:《說文解字繫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臺一版,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6年。
宋.沈括:《夢溪筆談》,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5年。
宋.佚名撰;楊家駱主編:《宣和書譜》,藝術叢編第五輯,臺北市:世界書局,民國77年。
宋.鄭樵撰;明.陳宗夔校:《通志》,臺北市:世界書局,民國45年。
宋.王觀國:《學林》,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張世南撰;張茂鵬點校:《游宦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宋.戴侗:《六書故》,四庫全書珍本六集,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5年。
元.周伯琦:《說文字原》,四庫全書珍本六集,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5年。
明.趙撝謙:《六書本義》,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2年。
明.楊慎:《轉注古音略》,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明.吳元滿:《六書正義》,上海:上海古籍,1995年。
清.顧炎武:《亭林詩文集》,臺二版,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民國59年。
清.黃生撰;清.黃承吉合按;劉宗漢點校:《字詁義府合按》,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王鳴盛:《蛾術編》,臺北市:信誼書局,民國65年。
清.永瑢,紀昀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武英殿本,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清.戴震:《戴震集》,臺北市:里仁書局,民國69年。
清.錢大昕撰;陳文和主編:《嘉定錢大昕全集》,江蘇:江蘇古籍,1997年。
清.錢塘:《溉亭述古錄》,百部叢書集成,臺北縣:藝文印書館,民國56年。
清.桂馥:《說文解字義證》,說文叢刊第一輯,臺北市:廣文書局,民國61年。
清.劉台拱:《劉端臨先生遺書》,叢書集成續編,臺北縣板橋市:藝文印書館,民國59年。
清.江藩:《經解入門》,臺北市:廣文書局,民國66年。
清.阮元:《揅經室集》,四部叢刊初編,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6年。
清.阮元:《經籍纂詁》:臺北市:鴻學,民國78年。
清.阮元編:《十三經注疏》,臺北市:藍燈,出版日期不詳。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臺北市:廣文書局,民國60年。
清.宋保:《諧聲補逸》,百部叢書集成,臺北縣:藝文印書館,民國56年。
清.許宗彥:《鑑止水齋集》,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1995年。
清.顧廣圻:《思適齋集》,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1995年。
清.黃承吉:《夢陔堂文集》,臺初版,臺北縣永和鎮:文海,民國56年。
清.鄧廷楨:《說文解字雙聲曡韻譜》,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王筠:《說文句讀》,說文叢刊第一輯,臺北市:廣文書局,民國61年。
清.王筠:《說文釋例》,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張金吾:《言舊錄》,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1999年。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許瀚:《攀古小廬雜箸》,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1995年。
清.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臺北市:文史哲,民國75年。
清.黃奭輯:《黃氏逸書考.春秋元命包》,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1995年。
清.黃奭輯:《黃氏逸書考.春秋說題辭》,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1995年。
清.黃以周:《禮書通故》,臺北市:華世,民國65年。
清.吳大澂,丁佛言,強運開輯:《說文古籀補三種》,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清.王先謙:《釋名疏證補》,臺一版,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7年。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無求備齋荀子集成,臺北市:成文,民國66年。
清.張度:《說文解字索隱》,新一版,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二)近人著作
董作賓等主編:《殷虛文字.乙編》,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42年。
章太炎:《章氏叢書正續編》,臺北市:世界書局,民國47年。
胡樸安:《中國文字學史》,臺一版,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4年。
劉師培:《劉申叔先生遺書》,臺北縣:大新書局,民國54年。
呂景先:《說文段註指例》,臺三版,臺北市:正中書局,民國58年。
陳啟天:《增訂韓非子校釋》,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8年。
王協(王力):《漢語史稿(增訂本)》,臺北市:泰順書局,民國59年。
章太炎:《文始》,臺北市:廣文書局,民國59年。
羅振玉:《殷虛書契前編》,臺北縣:藝文印書館,民國59年。
楊樹達:《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臺北市:大通書局,民國60年。
林尹:《訓詁學概要》,臺北市:正中書局,民國61年。
魯實先:《假借遡原》,臺北市:文史哲,民國62年。
張建葆:《說文聲訓考》,臺北市:弘道文化,民國63年。
黃永武:《形聲多兼會意會意考》,四版,臺北市:文史哲,民國年65。
董作賓等主編:《殷虛文字.甲編》,再版,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65年。
甘鵬雲:《經學源流考》,臺北縣:廣文書局,民國66年。
戴君仁著;戴靜山先生遺著編輯委員會:《戴靜山先生全集》,臺北市:戴顧志鵷發行,民國69年。
張以仁:《中國語文學論集》,臺北市:東昇,民國70年。
里仁書局:《睡虎地秦墓竹簡》,臺北市 : 里仁書局,民國70年。
廣文編譯所(齊佩瑢):《訓詁學概論》,叁版,臺北市:廣文書局,民國71年。
黃季剛口述;黃焯筆記編輯:《文字聲韻訓詁筆記》,臺北市:木鐸,民國72年。
章太炎:《國學略說》,高雄市:復文,民國73年。
張世祿:《張世祿語言學論文集》,上海:學林,1984。
王國維著;吳澤主編:《王國維全集》,臺一版,臺北市:華世,民國74年。
容庚編著;張振林,馬國權摹補:《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沈兼士著;葛信益,啟功整理:《沈兼士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張世祿:《中國音韻學史》,臺七版,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年。
胡樸安:《中國訓詁學史》,臺十一版,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7年。
方俊吉:《音訓與劉熙釋名》,臺北市:學海,民國77年。
黃侃:《爾雅音訓》,臺北縣:藝文印書館,民國77年。
黃典誠:《訓詁學概論》,福州:福建人民,1988年。
李國英:《說文類釋》,修訂五版,臺北市:書銘,民國78年。
徐芳敏:《釋名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民國78年。
劉又辛,李茂康:《訓詁學新論》,成都:巴蜀書社,1989年。
王小莘:《詞語源流漫筆》,廣東:廣東教育,1990年。
陸宗達,王寧,宋永培:《訓詁學的知識和應用》,北京:語文,1990年。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1990年。
竺家寧:《聲韻學》,二版,臺北市:五南,民國81年。new window
張世祿主編;嚴修等著:《古代漢語》,臺北市:洪葉,1992年。
魯實先:《轉注釋義》,臺北市:洙泗,民國81年。
魯實先:《文字析義》,臺北市:魯實先全集編輯委員會,1993年。
陳新雄:《訓詁學》,修訂本初版,臺北市:臺灣學生,民國83年。
陸宗達,王寧:《訓詁與訓詁學》,山西:山西教育,1994年。
胡楚生:《訓詁學大綱》,六版,臺北市:華正書局,民國84年。
馮浩菲:《中國訓詁學》,濟南:山東大學,1995年。
王力:《中國語言學史》,臺北市:五南,民國85年。
魏建功:《古音系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正補合編》,四版,臺北市:鼎文書局,民國86年。
楊端志著;殷煥先校訂:《訓詁學》,初版,臺北市:五南,民國86年。
王力:《同源字典》,一版,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
吳禮權:《中國語言哲學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6年。
張其昀:《「說文學」源流考略》,貴州:貴州人民,1998年。
蔡信發:《說文商兌》,臺北市:萬卷樓,民國88年。
崔樞華:《說文解字聲訓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0年。
魯實先:《殷栔新詮》,臺北市:黎明,民國91年。
蔡信發:《說文部首類釋》,二版,桃園縣龜山鄉:著者發行;臺北市:臺灣學生總經銷,民國91年。
毛明遠:《訓詁學新編》,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宋子然:《訓詁理論與應用》,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魯實先:《說文正補》,臺北市:黎明,民國92年。
吳琦幸:《文化語言新論》,上海:上海古籍,2003年。
蔡信發:《訓詁答問》,臺北市:著者發行,民國93年。
白兆麟:《新著訓詁學引論》,上海:上海辭書,2005年。
郭在貽:《訓詁學》,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蔡信發:《六書釋例》,二版,臺北市:著者發行,民國95年。
周大璞主編;黃孝德,羅邦柱分撰:《訓詁學初稿》,第三版,武漢:武漢大學,2007年。
孫永選,闞景忠主編:《新編訓詁學綱要》,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柯明傑:《說文通訓定聲之研究》,臺北市:文津,2008年。
黃侃著;滕志賢編:《新輯黃侃學術文集》,南京:南京大學,2008年。
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民國時期語言文字學叢書第一編,臺中市:文听閣圖書,2009年。
蘭佳麗:《聯緜詞族叢考》,上海:學林,2012年。

(三)學位論文
吳世畯:《《說文》聲訓所見的複聲母》,博士論文,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國83年。new window
鐘明彥:《聲訓及《說文》聲訓研判》,碩士論文,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國85年。
黃婉寧:《《說文》誤形聲為會意字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民國92年。
鐘明彥:《清代訓詁理論之發展及其在現代之轉型》,博士論文,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國94年。new window

二、期刊論文
(一)臺灣地區
黃季剛講;潘重規記:〈訓詁述略〉,《制言》7,民國24年12月16日。
龍宇純:〈造字時有通借證辨惑〉,《幼獅學報》1:1,民國47年10月。
龍宇純:〈論聲訓〉,《清華學報》9:1∕2,民國60年9月。new window
陳維德:〈六書轉注說之探討〉,《臺北市立女子師範專科學校暑期部學報》4,民國63年3月。
滕麗芳:〈曆法、文字學大師魯實先教授訪問錄〉,《出版與研究》11,民國66年12月。
林尹:〈說文與釋名聲訓比較研究〉,《木鐸》9,民國69年11月。
周小萍:〈說文段注聲義同源說發微:第一部分――文字聲義未始相離〉,《復興崗學報》24,民國69年12月。new window
周小萍:〈說文段注聲義同源說例證〉,《復興崗學報》26,民國70年12月。new window
姚榮松:〈釋名聲訓探微〉,《慶祝陽新成楚望先生七秩誕辰論文集》,臺北市:文史哲,民國70年。
姚榮松:〈古代漢語同源詞研究探源:從聲訓到右文說〉,《國文學報》12,民國72年6月。new window
姚榮松:〈揭開語言的神秘外衣:談聲訓與俗詞源學〉,《國文天地》3:12=36,民國77年5月。new window
姚榮松:〈語詞的還鄉:同源詞和方言詞溯源〉,《國文天地》4:5,民國77年10月。new window
姚榮松:〈黃季剛先生之字源、詞源學初探〉,《國文學報》18,民國78年6月。new window
吳琦幸:〈《文心雕龍》聲訓論〉,《漢學研究》9:1=17,民國80年6月。new window
竺家寧:〈《說文》音訓所反映的帶l複聲母〉,《聲韻論叢》4,民國81年5月。
陳新雄:〈章太炎轉注說之真諦與漢字統合之關聯〉,《中國國學》20,民國81年11月。
陳雄根:〈《廣雅疏證》「之言」聲訓研究〉,《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民國81年。new window
汪嘉玲:〈戴震文字學述論〉,《東吳中文研究集刊》2,民國84年5月。new window
劉曉南:〈「雨、羽也」音訓語源辨正〉,《大陸雜誌》91:4,民國84年10月。
葉純芳:〈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概述〉,《東吳中文研究集刊》4,民國86年5月。
李國英:〈先師魯先生實先推群獨步之文字學〉,《書目季刊》33:3,民國88年12月。
莊雅洲:〈論高郵王氏父子經學著述中的因聲求義〉,蔣秋華主編:《乾嘉學者的治經方法》,《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經學研究叢刊》2,民國89年10月。
李國英:〈說屮與ㄓ〉,《第十二屆中國文字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民國90年。
姚榮松:〈從漢語詞源研究的歷史看古音學與詞源學的互動〉,《慶祝陳伯元教授七秩華誕論文集》,臺北市:洪葉文化,2002年2月。
吳賢俊:〈從《說文》聲訓追蹤同源詞族舉隅〉,《僑光學報》24,民國93年10月。new window
柯響峰:〈「音訓」的流與變〉,《中國語文》95:4=568,民國93年10月。
劉文清:〈《讀書雜志》「之言」術語析論――兼論其「因聲求義法」〉,《臺大中文學報》21,民國93年12月。new window
王初慶:〈形聲探微〉,《先秦兩漢學術》3,民國94年3月。new window
陳新雄:〈從形聲立場看六書體用與造字之本說〉,《先秦兩漢學術》3,民國94年3月。new window
許錟輝:〈從四體六法說看形聲〉,《先秦兩漢學術》3,民國94年3月。new window
張意霞:〈王念孫《廣雅疏證》評析〉,《研究與動態》15,民國96年1月。
陳志峰:〈「因聲求義」理論的歷史演變〉,《中國文學研究》24,民國96年6月。
陳新雄:〈許慎假借說索解〉,《文字論叢》3,民國96年。
許錟輝:〈轉注造字說綜論〉,《文字論叢》3,民國96年。
廖逸婷:〈方以智《通雅•釋詁》「謰語」研究〉,《有鳳初鳴年刊》3,民國96年10月。new window
林聖傑:〈趣談轉注與假借〉,《國文天地》23:7,民國96年12月。new window
蔣妙琴:〈段玉裁「因聲求義說」初探〉,《吳鳳學報》17,民國98年12月。
陳志峰:〈論王鳴勝、戴震解〈堯典〉「光被四表」及相關問題〉,《中國文學研究》30,民國99年6月。
張焜芳:〈淺談「右文說」〉,《中國語文》107:6=642,民國99年12月。
李存智:〈《釋名》聲訓所反映的聲母現象研究〉,《臺大文史哲學報》74,民國100年5月。new window

(二)大陸地區
黃宇鴻:〈《說文》與《釋名》聲訓之比較研究〉,《武漢教育學院學報》15:2,1996年4月。
康泰:〈試論段玉裁對《說文》聲訓的弘揚〉,《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0:4,1997年11月。
譚武群:〈段注《說文解字》聲訓研究〉,《西江大學學報》1997:3、4=35,1997年。
姚炳祺:〈《說文》聲訓五則〉,《學術研究》1999:10,1999年10月。
姚炳祺:〈《說文》聲訓四則〉,《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6=40=168,2000年6月。
劉作清:〈《說文解字》聲訓釋例〉,《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3:增,2001年6月。
楊華:〈《說文》聲訓被釋詞和訓釋詞異源關係初探〉,《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8:1,2002年1月。
孫雍長:〈聲訓源流暨《說文》聲訓〉,《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5:1,2002年1月。
劉金榮:〈《說文解字注》中的聲訓〉,《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2:5,2002年10月。
于國良:〈論《說文解字》聲訓與字形的關係〉,《武漢市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3:6,2003年6月。
朱惠仙:〈《說文解字》聲訓研究述論〉,《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2,2003年12月。
朱惠仙:〈《說文》聲訓的文化維度舉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3:4,2003年12月。
姚炳祺:〈《說文》聲訓十則〉,《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03:1,2003年。
吳澤順:〈《說文解字》聲訓的特點及其在音轉研究史上的價值〉,《雲夢學刊》25:6,2004年11月。
朱惠仙:〈《說文》構成聲訓的訓釋詞和被訓詞關係的考察〉,《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2,2004年12月。
盧新良:〈從語音的角度研究漢字〉,《龍巖學院學報》23:2,2005年4月。
方敏:〈試論《說文》聲訓的解釋形式〉,《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2:4,2005年7月。
朱惠仙:〈《說文》聲訓擴大化現象分析〉,《古漢語研究》2006:3=72,2006年3月。
胡曉萍:〈《說文解字》中的聲訓類型〉,《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4:2,2006年4月。
朱惠仙:〈對聲訓的重新認識〉,《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1,2006年6月。
朱惠仙:〈《說文》聲訓保存的文化史資料及其意義〉,《江西社會科學》,2006年8月。
杜恒聯,李開:〈試論《說文解字》的聲訓方式〉,《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5:6,2006年12月。
陳志雲,黃振華:〈《說文解字》女部聲訓與漢代婦女地位〉,《東華理工學院學報》25:4,2006年12月。
劉瑤瑤,楊曉宇:〈《說文解字注》聲訓條例述評〉,《蘭州學刊》2006:6=153,2006年。
陳秀利:〈20世紀90年代以來聲訓研究綜述〉,《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5:5,2007年9月。
趙春鳳,王玲玲:〈聲訓發展及《說文》聲訓〉,《中國校外教育》2007:10,2007年10月。
吳燕:〈依聲解字之妙――淺談《說文解字》中的聲訓詞〉,《安徽文學》2009:9,2009年。
徐道彬:〈論戴震《方言疏證》的學術價值與地位〉,《中國典籍與文化》2009:4=71,2009年。
楚坤紅,羅棚月:〈淺談《說文解字》中的幾種聲訓形式〉,《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0=99,2009年10月。
張豔華:〈《說文解字》聲訓研究綜述〉,《東京文學》2010:11,2010年11月。
常亮:〈對《釋名》聲訓的再認識〉,《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3,2011年3月。
陳偉:〈因聲求義之歷史沿革及其推闡〉,《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7:10,2011年10月。
趙思達:〈戴震轉語理論對右文說的發展和對清代訓詁學的影響〉,《焦作大學學報》2011:2,2011年11月。
徐玲英:〈從《方言疏證》看戴震的訓詁特色〉,《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8:6,2011年11月。
韓偉:〈六書「體用說」源流述論〉,《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1:6,2011年11月。
徐道彬:〈論王念孫對戴震學術的繼承與發展――以《廣雅疏證》為例的考察〉,《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4,2011年。
崔帥,王影:〈「因聲求義」與訓詁〉,《南昌教育學院學報(文學藝術)》26:12,2011年。
張曉麗:〈芻議「右文說」〉,《安徽文學》2011:10,2011年。
余瑩:〈從「右文說」與其他相關研究的比較來看其發展〉,《才智》23,2011年。
劉娟:〈《說文解字》艸部字聲訓釋例〉,《文教資料》2012:1下,2012年1月。
陳燕:〈看《說文解字》中聲訓和中國傳統文化聯繫〉,《邢臺學院學報》27:1,2013年3月。
褚群武,趙拴牢,杜紅梅:〈《釋名》與《說文解字》聲訓之比較〉,《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6:4,2012年12月。
聶富博:〈聲訓綜論〉,《現代語文》2013:3,2013年3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