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犯罪結構與階層理論之省思--一階層理論之論證
書刊名:軍法專刊
作者:余信達
出版日期:2000
卷期:46:12
頁次:頁17-36
主題關鍵詞:犯罪結構階層理論犯罪論刑罰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958
  • 點閱點閱:34
期刊論文
1.邱聯恭(19940900)。新世紀民事程序法建制之基本課題--評論民事訴訟法修正走向之基本觀點。律師通訊,180,30-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建輝(19970300)。司法裁判的立法活動。植根雜誌,13(3),24-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山田。論刑法總則與刑法分則之關係。刑事法雜誌,39(2),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山田(19990600)。性與刑法--以強制性交罪為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2,43-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玉秀(19990800)。犯罪階層理論。臺灣本土法學雜誌,3,52-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榮堅(19990600)。刑法增修概說。臺灣本土法學雜誌,2,205-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友鋒(19920500)。期待可能性--判斷標準之再檢討。軍法專刊,38(5),19-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友鋒(19920600)。期待可能性--判斷標準之再檢討。軍法專刊,38(6),14-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康立平(1996)。論行政保留(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友鋒(1993)。期待可能性(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雲驊(1993)。行政委託制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聖偉(1995)。不能未遂之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許玉秀(1999)。刑法的問題與對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墩銘(1993)。中國刑法精義。漢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俊杰(1997)。憲法稅概念與稅條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山田(1997)。刑法通論。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志龍(1994)。人性尊嚴與刑法體系入門。臺北:陳志龍。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志龍(1994)。人性尊嚴與刑法體系入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庚(1997)。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蘇俊雄。刑法法學的方法與理論--如何從事法學思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子平(1994)。刑法總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樸生。刑法專題研究。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梁恒昌(1991)。刑法總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邱聯恭(1995)。司法之現代化與程序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蔡墩銘。刑法上犯罪判斷與實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Henkel, Heinrich(1964)。Einführung in die Rechtsphilosophie。  new window
15.黃建輝。法律漏洞, 類推適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林山田。刑罰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志龍(1992)。法益與刑事立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新民(1997)。中華民國憲法釋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貝加利亞、李茂生(1993)。犯罪與刑罰。協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許玉秀、陳志輝(1999)。客觀歸責與因果關係載:刑法的問題與對策。刑法的問題與對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余信達。法條競合與包括一罪之再檢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980514)。聯合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000815)。中國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許玉秀(199709)。客觀的故意概念?--評德國的間接故意理論。主觀與客觀之間。臺北:許玉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甘添貴(199606)。古典學派與近代學派於現代刑法理論之影響。刑法之重要理念。臺北:瑞興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宗力(1991)。論法律保留原則。法與國家權力。台北:許宗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新民(1992)。論憲法委託之理論。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山田(1997)。論刑罰裁量。刑事法論叢。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榮堅(1995)。刑法解題--關於不法意識及犯罪結構。刑法問題與利益思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榮堅(1994)。故意的定義與定位。刑罰的極限。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許玉秀。走出主觀與客觀的迷思。主觀與客觀之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葉慶元。期待可能性於行政法上之適用。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蔡墩銘(1977)。少年責任年齡之規定。現代刑法思潮與刑事立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新民(1990)。論憲法人民基本權利的限制。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桂興(1994)。淺論行政法上的人性尊嚴理念。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則。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洪福增(1984)。期待可能性之理論與實踐。刑法總則論文選輯。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城仲模(1996)。關於公法學上『裁量』之用語。當代法學名家論文集:慶祝法學叢刊創刊四十週年。臺北:法學叢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