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長江下游經濟開發區的空間轉化:滬寧的經驗研究
書刊名:銘傳學刊
作者:洪啟東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ng, Chi-tung
出版日期:2001
卷期:11
頁次:頁107-127
主題關鍵詞:工業園區地方政府區域經濟與地區發展上海南京都市規劃Industrial parkLocal governmentRegional and local developmentPost-socialist cityShanghaiNanjingUrban plann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27
  • 點閱點閱:28
期刊論文
1.趙建民(19950600)。塊塊壓條條: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新關係。中國大陸研究,38(6),66-8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趙曉斌、關榮佳(19941100)。中國的區域發展模式和中央與地方關係分析。中國社會科學季刊,9,144-1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沐(19941100)。中國鄉鎮企業的奇蹟--三十個鄉鎮企業調查的綜合分析。中國社會科學季刊,9,5-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紀碩鳴(19991018)。東莞模式:兩岸三贏。亞洲週刊,18-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趙曉斌(1995)。中國小城鎮發展的動力與路向。中國社會與科學季刊,10,5-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江振昌(19930700)。大陸居民「灰色收入」之研究。中國大陸研究,36(7),43-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鄧永成(1994)。Urban Land Development under Socialism: China between 1949 and 1977。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8(3),392-415。  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王鴻楷(1997)。都市空間發展與國家體制:台北與上海的比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鴻楷(1999)。經濟改革開放後上海區域的空間結構及使用之變遷 (計畫編號:NSC88-2415-H002-035)。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鴻楷(1998)。經濟改革開放後上海區域的空間結構及使用之變遷 (計畫編號:NSC87-2415-H002-043)。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鴻楷(1996)。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都市商業空間結構變遷之個案研究 (計畫編號:NSC85-2415-H002-0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何鈞(1997)。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與城市發展:以上海為例(碩士論文)。同濟大學,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孫斌棟(1996)。蘇南地區的農村工業化與城市化:關於城鄉一體化的制度研擬(碩士論文)。同濟大學,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洪啟東(1998)。轉化中的後社會主義區域城市:改革開放後上海區域的空間變遷(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朱通華、孫彬(1994)。蘇南模式發展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青松、伯德,威廉(1994)。中國鄉鎮企業的歷史性崛起:結搆、發展與改革。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Harvey, David(1985)。The Urbanization of Capital。Basil Blackwell。  new window
4.Holmes, Leslie(1997)。Post-Communism: An Introduction。Cambridge:Polity Press。  new window
5.Andrusz, Gregory、Harloe, Michael、Szelenyi, Ivan(1996)。Cities After Socialism。Cambridge, MA:Blackwell。  new window
6.Campbell, Scott、Fainstein, Susan S.(1996)。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Blackwell。  new window
7.盛洪(1992)。分工與交易-一個一般理論及其對中國非專業化問題的應用分析。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仲禮(1996)。東南沿海城市與中國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周偉林(1996)。中國地方政府經濟行為分析。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Byrd, William、林青松(1994)。中國鄉鎮企業的歷史性崛起。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吉元(1989)。鄉鎮企業模式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Jewson, Nick、MacGregor, Susanne(1997)。Transforming Cities。Routledge。  new window
13.勞九(1994)。大陸鄉鎮企業現況。台北:行政院工作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吳振興、張永泉(1995)。上海發展研究郊區農村發展論。上海:遠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桑靜山(1997)。上海鄉鎮企業發展研究。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南京經濟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1998)。發展高科技產業、構築跨世紀工程:南京高新區十年發展紀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南京經濟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1998)。南京經濟技術產業開發區。南京:南京經濟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南京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1998)。南京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指南。南京:南京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吳惠林、周亞貞(1998)。放權讓利--由產權理論談中國經改。臺北:中華徵信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東升(19950000)。金權城市:地方派系、財團與臺北都會發展的社會學分析。臺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吳國光、鄭永年(1995)。論中央--地方關係:中國制度轉型中的一個軸心問題。牛津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上海市松江縣地方志編輯委員會(1994)。松江年鑑1991-1993。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Cannon, Terry、Jenkins, Alan(1990)。The Geography of Contemporary China: The Impact of Deng Xiaoping's Decade。Routledge。  new window
24.Henderson, Jeffrey、Castells, Manual(1987)。Global Restructuring and Territorial Development。Newbury Park, London:Sage。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江濤(1994)。「單位」在社會分層中的意義。發展與不平等:大陸與台灣之社會階層與流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小紅(1993)。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開發與其總體經濟發展和空間均衡策略間相關理念的初探。中國城市與區域發展:展望廿一世紀。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She, Zhixiang、Xu, Guan、Linge, Godfrey(1997)。The Head and Tail of the Dragon: Shanghai and its Economic Hinterland。China's New Spatial Economy: Heading Towards 2020。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4.楊沐(1994)。討論:中國鄉鎮企業的奇蹟是怎樣出現的。九十年代中國鄉鎮企業調查。香港:牛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潘桂成(1996)。增涉:珠江三角洲小農村經濟轉型之個案研究。中國區域經濟發展面面觀。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Gaubatz, Pirer Rae(1995)。Urban Transformation in Post-Mao China: Inpact of the Reform Era on China's Urban Form。Urban Spa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Potential for Autonomy and Community in Post-Mao China。New York: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Press.。  new window
7.Yeh, Gar-On(1995)。Urbanization Trend in China: Coast, River, and Intenor Cities in China's Development。Chinese Cities and China's Development: A Preview of the Future Role of Hong Kong。Hong Kong:Centre of Urban Planning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new window
8.顧朝林(1996)。經濟開發區建設和發展。中國沿海地區21世紀持續發展。湖北: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繼金、傅貴良(1998)。開發區建設。南京年鑑1998。南京:南京市地方誌辦公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趙曉斌、關榮佳(1995)。中國區域發展模式與空間策略分析。中國社會發展:香港學者的分析。香港: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雨林(1994)。導論:我國的新型城鄉關係。中國城鄉協調發展研究。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許學強、閻小培、徐永健、田劍平(1999)。九十年代廣東省區域差異分析。邁向廿一世紀的中國--城鄉與區域發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