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衝突的制度化?公害糾紛處理法與環境抗爭
書刊名:教育與社會研究
作者:何明修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o, Ming-sho
出版日期:2002
卷期:3
頁次:頁35-63
主題關鍵詞:公害糾紛衝突制度化環境運動生態民主Public nuisance disputeConflictInstitutionalizationEnvironmental movementEcological democrac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38
  • 點閱點閱:46
本論文的目的是在於探討:環境立法所對於環境衝突所造成的影響,是否新的環境管理制度能夠促成衝突的制度化,如果答案不是的話,其原因又是為何。本文探討的個案是於1992年通過立法的公害糾紛處理法,特別是針對這套措施對於公害求償事件的影響。首先,我們要指出這項法案如何在民主化與環境運動的雙重衝擊之下提出,也就是政府部門如何在外部壓力下提出一套控制衝突範圍的因應之道。其次的任務在於,對公害糾紛處理制度到1998年底為止的實際運作進行分析,我們認為這項新措施並沒有達成所設想的目標:大部分的求償案件仍是以體制外的方式運作,而不是依循法律規定的途徑。對於這種現象,我們認為主要原因在於該制度本身的設計問題,並沒有真正的面對污染者與被污染者的不對稱關係,使得受害者並不願意採行法律調解程序。在本文最後,我們將指出另一種構思體制外衝突的解決之道,也就是環境保護協定。
期刊論文
1.葉俊榮(1990)。環保署的機關文化:科學與政治夾縫中的法律。環保與經濟,15,40-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明修(20011200)。臺灣環境運動的開端:專家學者、黨外、草根(1980-1986)。臺灣社會學,2,97-1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丁讚、林文源(20000600)。社會力的文化根源:論環境權感受在臺灣的歷史形成;1970-86。臺灣社會研究,38,133-20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Lipsky, Michael(1968)。Protest as a Political Resource。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62(4),1144-1158。  new window
5.Beck, Ulrich(1992)。From Industrial Society to the Risk Society: Questions of Survival, Social Structure and Ecological Enlightenment。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9(1),97-123。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何明修(2001)。社會運動的制度化:以台灣的環境運動為例(1993-1999)。「組織、認同與運動者:台灣社會運動研究」小型研討會,(會議日期: 二〇〇一年六月二十一日)。臺北:中央硏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紀駿傑(1998)。社區參與空污防治的環境社會研究:以花蓮地區為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玉波、駱永家(1988)。公害糾紛處理及民事救濟法制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蕭新煌(1988)。七〇年代反污染自力救濟的結構與過程分析。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蕭新煌(1997)。台灣地方環保抗爭運動:1991-19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何明修(2000)。民主轉型過程中的國家與民間社會:以台灣的環境運動為例(1986-1998)(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Dahrendorf, R.(1957)。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Los Angles: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環保署(1998)。環境白書。臺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eck, Ulrich、Ritter, Mark A.(1995)。Ecological Enlightenment: Essays on the Politics of the Risk Society。Atlantic Highlands, NJ。  new window
4.Beck, Ulrich、Weisz, Amos(1995)。Ecological Politics in an Age of Risk。Oxford。  new window
5.Durkheim, Emile、Halls, W. D.(1997)。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New York:Free Press。  new window
6.Schattsscheider, E. E.(1960)。The Semisovereign People: A Realist View Of Democracy in America。Fort Worth, TX: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  new window
7.葉俊榮(1993)。環境政策與法律。台北:月旦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92)。公害糾紛處理白書。臺北:行政院環保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Hobbes, Thomas(1955)。Leviathan。Oxford:Basil Blackwell。  new window
10.Marshall, Thomas H.(1992)。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London:Pluto Press。  new window
11.Paehlke, Robert C.(1989)。Environmentalism and the Future of Progressive Politics。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2.張茂桂、吳介民、楊靜文、陳維新(1989)。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臺北市: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政研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蕭新煌(1987)。我們只有一個臺灣--反污染、生態保育與環境運動。臺北:圓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Gramsci, Antonio、Hoare, Quintin、Smith, Geoffrey Nowell(1971)。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New York: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new window
15.Keane, John(1988)。Democracy and Civil Society。Verso。  new window
16.Tarrow, Sidney G.(1994)。Power in Movement: Social Movements, Collective Action, and Poli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其他
1.宜蘭縣政府(1992)。宜蘭縣政府、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蘇澳廠環境保護協議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立法院(1993)。公害糾紛調處法案。法律案專輯。立法院秘書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茂桂(1987)。台灣反核運動之評析。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