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警大與警專之分與合的探討--一個社會工程再造的議題
書刊名:中央警察大學學報
作者:李宗勳
作者(外文):Lee, Tzung-shiun
出版日期:2003
卷期:40
頁次:頁59-84
主題關鍵詞:兩校合併兩校整合社會工程再造社會資本教育職能轉換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61
  • 點閱點閱:42
「如何『整合』中央警察大學及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兩校『教育功能』」,近年來已成為警政實務機關的普遍意向與「政策主張」至於中央警察大學及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兩校是否加以「合併」以及又該如何合併的問題,因為事涉組織結構、人事制度、設置宗旨與教育特性發展等考量素來存有相當討論空間且爭議甚大。去(91)10月底警改會在本校舉辦研究會出提出「立法委員所提警察教育改革法案之可行性方案」中主張警大與警專兩校合一,而同年5月間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研考會等機關及專家學者組成訪查小姐實地評鑑兩校組織及員額相關問題,也指示兩校未來組織定位朝規劃合併而有所定向;針對此一政策情勢,內政部針對兩校未來組織定位及人力運用方案,已正式行文警大主政,警大已於去年12月初籌組「警大與警專合併可行性專案小且」正式展開研議。目前各界對提昇基層警員的素質具有普遍共識,也期待藉由提昇人力素質而達到改善服務品質的目的;然而筆者以為在人力素質與服務品質之間,並不具有絕對關聯,有素質的人力未必能提供高服務的品質,素質與品質之間,需要「價值」進行轉換。因此,本文以為要提昇基層員警的素質,不一定要把所有的員警往警大送,功能轉換需要時間過度,需要資源連結,應該優先檢視現行警專的教育目標與方式之間是否具備相關的師資與課程,若否,應該如何透過校際合作與整合加以強化。本文將針對兩校之分與合從各種角度的考量進行論證,俾便呈現一個較宏觀的視野與原景有助於探究警大與警專合併的議題澄清與梳爬。
期刊論文
1.Harman, K. M.、Meek, V. L.(2002)。Introduction to special issue: Merger revisite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mergers in higher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44(1),1-4。  new window
2.黃臺生(20020100)。英國布萊爾的「現代化政府」。考銓季刊,29,61-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詹中原(20020500)。西敏寺政府再造與第三條路的黃昏。國家政策論壇,2(5),128-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源葆(20020800)。警察高等教育的危機與突破。警光,553,40-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Pino, N. W.(2001)。Community policing and socialcapital。Polic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ce Strategies & Management,24(2),200-215。  new window
6.Leana, C. R.、Van Burren, H. J. III(1999)。Organizational Social Capital and Employment Practice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4(3),538-555。  new window
7.李宗勳(20020600)。社會資本與社區安全之初探。中國行政評論,11(3),1-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Wu, Yongping(2004)。Rethinking the Taiwanese Developmental State。China Quarterly,177,91-114。  new window
9.Woolcock, Michael(1998)。Social Capi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ward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and Policy Framework。Theory and Society,27(2),151-208。  new window
10.Woolcock, Michael(2001)。Microenterprise and social capital: A framework for theory, research, and policy。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30(2),193-198。  new window
11.李湧淸(1986)。建立我警察學術體系芻議。警學叢刊,1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湧淸(1999)。論警大警兩校合併--一個應重開的辯論與議題。警學叢刊,29(5),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宗勳(2002)。全球化與政府職能轉換--兩岸政府改造的迷思與省思。警學論叢,2,135-1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邱華君(2002)。警察人員管理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之評析。人事行政,140,22-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明傳(1996)。論警政工作之品質管理--警察教育改革之基石。警學叢刊,2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楊永年(1997)。警察大學的組織發展--間論官警兩校之合併。警學叢刊,28(3),25-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夢澤(2000)。地方机构改革要處理好四個關系。新長征,2000(6),32-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顧忠華(1999)。社會信任、社會資本與非營利組織。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信任研討會,中院社會所與政大社會系辦理 (會議日期: 1999/05/28)。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麗雲(200212)。高等教育整併與學術卓越。大學整併理念與策略學術研討會,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106-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宗勳(2002)。政府業務委外經營的定位與省思--「入股台灣」與「夥伴政府」視野。2002年博物館公辦民營政策之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際會議廳舉辦 (會議日期: 2002/05/24-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宗勳、賽明成(2003)。社區互動策略對社區信任的影響--以新竹市仁德里個案為例。第二屆地方發展策略學術研討會,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公共事務學 (會議日期: 2003/04/25-04/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震山(1998)。現職警察人員之訓練與進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宗勳(2003)。結構孔道與關係性社會資本之硏究--以台北市內湖區與新竹市湳雅區個案爲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宗勳(2003)。社區發展的利基--「結構孔道」的優勢與社會資本的構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莫家豪(2002)。全球化與大學整併:國際的經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邱華君(1996)。警大與警專兩校合併過程之行政管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梅可望(1998)。對警大、警專合併暨特考、畢業考合併之思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永年(1998)。中央警察大學畢業生分發基層警員之分析。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德福、張佑宗(1998)。制度變遷、社會資本與台灣的民主鞏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孫同文(2001)。公共行政理論與實務的發展--一個全球化觀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笠雲(1999)。制度信任及信任行爲的意涵。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江岷欽、孫本初(2000)。中央警察大學與台灣警察專科學校合併之可行性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内政部警政署(1998)。內政部警政署考察日本警政工作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内政部警政署(2000)。行政院硏考會審查警政再造方案補充報告參考資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梁金盛(2001)。臺灣地區大學院校整併策略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翹楚(1997)。我國警察教育制度發展之硏究--以中央警察大學與台灣警察専科學校兩校合併爲。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警政署(2004)。警政白皮書。警政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Cabinet Office(1999)。Modernising Government。London:The Stationery Office。  new window
3.何增科(1999)。公民社會與第三部門。公民社會與第三部門。沒有紀錄: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惠斌、楊雪冬(2000)。社會資本與社會發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1)。The Well-being of Nations: The Role of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Paris: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new window
6.科爾曼•詹姆斯、鄧方(1990)。社會理論的基礎。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King, Cheryl Simrell、Stivers, Camilla(1998)。Government Is Us: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an Anti-Government Era。Thousand Oaks, CA:Sage。  new window
8.邱華君(1996)。各國警察制度槪論。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明傳(199605)。各國警察制度。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謝瑞智(1998)。警政改革建議書。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宛蓉、Fukuyama, Francis(1998)。信任。台北:立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其仔(1997)。社會資本論:社會資本與經濟增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安東尼.紀登斯、鄭武國(2002)。第三條路:社會民主的更新。台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吳定、中華電視公司教學部(1999)。公共政策。臺北:中華電視公司教學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許南雄(2000)。行政學術語。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楊永年(1998)。警察組織剖析。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Ott, J. S.(1989)。Th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Perspective。Chicago, Illinois:The Dorsey Press。  new window
18.吳定(1998)。公共政策辭典。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林南(2001)。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0.江岷欽、劉坤億(19990000)。企業型政府:理念.實務.省思。臺北:智勝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宗勳(2002)。政府業務委外經營: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智勝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Bourdieu, Pierre、Wacquant, Loïc J. D.(1992)。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Polity Press。  new window
23.Coleman, James Samuel(1990)。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4.Schein, Edgar H.(1992)。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Jossey-Bass。  new window
25.李湧淸(1998)。警察勤務之硏究。桃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內政部警政署(1998)。內政部警政署考察德國警政工作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淡江大學(2002)。大學整併理念與策略學術硏討會論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Eastman, J.、Lang, D.(2001)。Mergers in Higher Education。Toronto。  new window
29.Lin, N.(2001)。Social Capital:Theory and Research:Theory and Research。N.Y.。  new window
30.Stoner, J.A.F.、Freeman, R.E.(1992)。Management。N.Y.。  new window
其他
1.陳金貴(2002)。非營利組織新貌--社會企業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朝祥(2002)。破除大學整併就有競爭力的迷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内政部警政署(2000)。警政再造方案--建立優質警政營造安寧社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内政部警政署(2000)。警政再造方案後續規劃方案擬答說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朱厚澤(1998)。漫談全球化。全球化的悖論--全球化與當代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北京:大陸中央編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錫鍇(2002)。社會資本與政府再造。政府再造:政府角色功能的新定位。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