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兩岸大學整併政策之比較研究—以臺灣東華大學與大陸廣州大學為例
作者:張惠怡
作者(外文):CHANG, HUI-YI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慶瑞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兩岸大學整併政策比較研究Cross-StraitUniversityUniversity Consolidation PolicyComparative Stud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9
本研究旨在比較兩岸大學整併政策,並以臺灣東華大學與大陸廣州大學為主要研究對象,採取比較研究法,輔以文件分析法及訪談法進行比較研究,以Bereday比較研究法之描述、解釋、並排及比較等四個步驟進行,根據研究結果歸納出結論及建議。
本研究根據研究目的與架構,獲得研究結論如下:
一、兩岸大學整併政策問題方面
(一)兩岸大學整併政策問題緣起,均與經濟、政治及社會因素有關。
(二)臺灣大學整併政策發展主要依據《大學法》;大陸則以《高等教育法》為依據。
(三)兩岸大學整併政策問題動力,主要由上而下,由外到內來進行。
(四)兩岸大學整併政策推動過程與作法各不相同,致影響整併時程長短。
二、兩岸大學整併政策表現方面
(一)兩岸大學整併後,在整體規模經濟效益上優於整併前。
(二)兩岸大學整併後,在整體學科綜合優勢上比整併前好。
三、兩岸大學整併結果與未來方面
(一)兩岸大學整併後,均存在待解決之問題。
(二)對未來大學整併啟示,仍以解決人的問題為首要。
本研究依據研究發現,對我國大學未來整併政策提出六項建議以供參考:
一、臺灣應運用大學整併法令全面加速推動,另應有充分配套措施為宜,以符合實際需要。
二、大學整併後的規模發展應有一定限度,若超過反而降低辦學效益。
三、朝單一校區運作發展,符合規模經濟效益,但學校方面亦應研擬合理經費分配方式,使資源能共享。
四、學科優勢的發揮,需學校透過共同目標成長,才得以展現。
五、學校應以實事求是精神,正視整併後所產生之問題。
六、人員態度是大學整併工作成功與否關鍵,學校宜多溝通及尊重個人想法,以進行實質性整併。
Our research focus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university consolidation polic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use examples of Taiwan DongHua University and China GuangZhou University. We also adopt the comparative method, assist by the document analysis and interview survey to probe the four phases of description, explanatory, juxtaposition and comparison via George Z.F. Bereday. To induct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due to the research result. We offer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s regarding to the research purpose and structure:
I. The propositions of the university consolidation polic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1.The propositions of the university consolidation polic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mostly due to the reasons of the economy , the politics, and the society.
2.University consolidation polic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in Taiwan is regulated by the Law of University; China is mainly on the Law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3.The driven force of the university consolidation polic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mainly focus on the top to the bottom, and from the outside to the inside.
4.The pushing process and methods of the university consolidation polic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are different to effect the merging time of the periods.
II. The performance of the university consolidation polic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1.After the university consolidation polic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the whole efficiency of the economic level is better than before.
2.After the university consolidation polic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the whole general curriculum pros is better than before.
III.The result and future possibilities of the university consolidation polic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1.After university consolidation polic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they face the same new and old problems to be solved within the transitive process.
2.The future problem of the university consolidation polic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is still indicated on the issue of the personal.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 we offer six suggestions as references:
1.Taiwan should apply the law of university consolidation polic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to let it be progressing fast, and to go practically need with the supplemental methods and policies.
2.The scope of development after university consolidation polic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should be limited on the certain level, in case it exceeds to de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the quality.
3.To do one campus-oriented in order to reach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but the institute should give reasonable budget distribution as regarding to the fair resource share.
4.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iculum pros should go public goal, in order to make good performance.
5.To make it practically, to ease the problems popped-up after university consolidation polic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6.The key point to go success about university consolidation polic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is the personal attitude, better communicate more and respect personal thought, in order to do real consolidation.
一、中文部分
丁芳敏(2007)。中原大學學生的全人教育目標知覺、校園參與經驗與學習成果的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桃園市。
人民網(2014)。2013中國港澳臺最佳大學排行榜。【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edu.people.com.cn/BIG5/n/2013/0619/c1053-21892475
.html
中國教育網(2011)。全國高等院校合併情況。【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chinaedunet.com/news/jyff/2005/content_8039_2.s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1998)。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
moe/moe_619/200407/1311.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1)。統計數據。【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585/200506/7957.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1)。高等教育體制改革。【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moe_2442/200810/39569.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4)。公報公告。【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304/index.html
中華民國內政部統計處(2003)。重要參考指標。【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moi.gov.tw/W3/stat/home.asp
中華民國立法院(2014)。國會圖書館法律條文。【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lis.ly.gov.tw/lgcgi/lglaw
中華民國行政院(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中華民國行政院(2003)。規劃因應高等教育發展專案小組研議報告。臺北市:行政院。
中華民國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臺北市:教育部。
中華民國教育部(1999)。地區性國立大學院校整併試辦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中華民國教育部(2001a)。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中華民國教育部(2001b)。全面提升大學整體競爭能力計畫(草案)。臺北市:教育部。
中華民國教育部(2001c)。國立大學校院區域資源整合發展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中華民國教育部(2002a)。推動研究型大學整合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中華民國教育部(2002b)。國立大學整併現況的檢討與未來展望。臺北市:教育部。
中華民國教育部(2013a)。中華民國教育統計。【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s://stats.moe.gov.tw/files/ebook/Education_Statistics/102/10
2edu_EXCEL.htm
中華民國教育部(2013b)。102年1月3日國立大學合併推動審議會會議決議事項函。【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s://onedrive.live.com/view.aspx?cid=0A17D197F09AB45D&resid=A17D197F09AB45D%21549&app=WordPdf&wdo=1
中華民國教育部(2014a)。重大教育政策發展歷程。【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history.moe.gov.tw/policy.asp?id=7
中華民國教育部(2014b)。中華民國教育統計。【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052&Page=19984&
Index=3&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中華民國教育部統計處(2008)。各級學校基本資料。【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3752&Page=16043
&Index=7&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中華民國教育部統計處(2014)。各級學校基本資料。【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3752&Page=22203
&Index=7&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中華民國教育部電子報(2008)。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
topical.aspx?topical_sn=192
王炳照、宋元強、蔡振生、蘇渭昌、雷克嘯(1994)。中國近代教育史。臺北市:五南。
王軍(2007)。合併大學文化構建的路徑分析。江蘇高教,3,64-65。
王根順、陳蕾(2006)。新中國成立後兩次高校合併歷史經驗的理性探析。教育探索,6,33-35。
王培根、聶會平(2003)。對高校合併的思考。大學教育科學,4,20-23。
王發明、蔡寧(2006)。中國與美國大學合併的比較分析。高等農業教育,3,83-86。
王瑞琦(2007)。百年中國現代高等教育:國家、學術、市場之三角演變。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王麗雲(2003)。高等教育整併—經驗與反思。教育研究資訊,11(4),103-133。new window
丘昌泰、余致力、羅清俊、張四明、李允傑(2001)。政策分析。臺北市:空中大學。
司徒達賢(2002年12月)。大學整併與經營管理。牟宗燦(主持人),大學整併與學校經營管理。大學整併理念與策略研討會,私立淡江大學台北校園二樓中正堂。
田芳華(2007)。私立大學與社區互動關係之探究。教育研究與發展,3(1),81-112。new window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3a)。大學法。【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
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5%A4%A7%E5%AD%B8%E6%B3%95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3b)。專科學校法。【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
//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5%B0%88%E7%A7%91%E5%AD%B8%E6%A0%A1%E6%B3%95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a)。師資培育法。【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5%B8%AB%E8%B3%87%E5%9F%B9%E8%82%B2%E6%B3%95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b)。國立大學合併推動辦法。【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Content.aspx?PCODE
=H0030053
朱建陵、陳柏廷、余明洙、唐一寧(2013年2月26日)。台灣人在滿洲國系列一。中國時報,A12版。
江宜樺(2005)。從博雅到通識:大學教育理念的發展與現況。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4,37-64。new window
江昭倫(2013年9月11日)。國立大學整併 教育部制定推動準則。中央廣播電台電子報。【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http://news.rti.org.tw/index_
newsContent.aspx?nid=363857
池婉宜(2006)。我國國立大學整併政策之成效評估:以嘉義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百度百科(2014)。國立花蓮教育大學。【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
baike.baidu.com/view/562233.htm
吳正龍(2012)。明鄭時期陳永華興學設教事蹟初探。教育資料與研究,104,125-148。
吳政達(2002)。教育政策分析:概念、方法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重雨(2008年10月)。大學生核心能力與素養:大學菁英教育的思考。吳思華(主持人),菁英教育的出路,公共政策論壇,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七樓國際會議廳。
吳家瑩(1990)。中華民國教育政策發展史-國民政府時期(1925-1940)。臺北市:五南。
吳密察(主編)(2006)。認識台灣歷史。臺北市:新自然。
呂巧華(2003)。我國大學校院整併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李守孔(1984)。中國近代史。臺北市:三民。
李建興(1993)。臺灣海峽兩岸教育研究。臺北市:五南。
李英明(1995)。中國大陸研究。臺北市:五南。
李訓貴(2003)。地方綜合性大學教學體系的優化-以新組建的廣州大學教育資源整合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踐為例。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11),68-73。
李園會(2005)。日據時期臺灣教育史。臺北市:國立編譯館。new window
李齊放,沈紅(2004)。中國高校合併的政策學思考。高教研究,111-113。
沈雅雯(2013年9月10日)。國立大學整併 教育部初估6校符條件。臺灣新聞。【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
Content.aspx?nid=390241&id=6&id2=1
沈學伍(2001)。九十年代高校合併的背景及效應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蘇州大學,江蘇省。
周行一(2008年12月)。大學生核心能力與素養:國際化與人才培育。賴明詔(主持人),國際化素養與人才培育。公共政策論壇,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七樓國際會議廳。
周亞越(2005)。制度補正:提高中國行政效能的根本途徑。雲南社會科學,3,1-4。
周祝瑛 (1999)。大陸高等教育問題研究--兼論臺灣相關課題。臺北市:師大。new window
周祝瑛(2002a年12月)。大學追求卓越的另一章。「兩岸教育政策與投資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周祝瑛(2002b年12月)。高等教育整合模式之初探。楊朝祥(主持人),大學整併與卓越學術發展。大學整併理念與策略研討會,私立淡江大學台北校園二樓中正堂。
岳經綸、陳建強(2000)。終身教育與學習型城市:面向21世紀的上海教育改革與發展。教育政策論壇,3(2),80-98。new window
易正義(2008)。民國初年學制改革的經過。亞東學報,28,151-160。
林玉体(1994)。西洋大學教育的發展與回顧。載於歐陽教、黃政傑(主編),大學教育的理想(37-51頁)。臺北市:師大。
林崇熙(2012)。重新思考大學的意義與困境:談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4(1),9-14。
林清江(1994)。教育理念與校園文化。載於歐陽教、黃政傑(主編),大學教育的理想(3-9頁)。臺北市:師大。
林清江(1997)。自由、自主與責任。載於黃政傑(主編),大學的自主與責任(1-7頁)。臺北市:漢文。
林清江(1999)。教育改革的理想與實踐。臺北市:教育部。
林雅卿(2003)。英國、澳洲、美國高等教育發展對我國大學整併的啟示。研習資訊,20(3),84-95。
林雍智(2006)。日本實施中小學校整併的情形對我國之啟示。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1,135-157。new window
林維明(2002)。學校工作報告。廣州市:廣州大學。
林鎮坤(1985)。中共高等教育。高雄市:復文。
林振德(2008年12月)。核心能力的培育與落實:科技大學人才培育。陳希舜(主持人),科技能力的培育與落實。公共政策論壇,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七樓國際會議廳。
知諸網(2010)。世界大學網路排名臺灣大專院校之排名。【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http://itgroup.blueshop.com.tw/guidenet/blog?n=convew
&i=40791
俞懿嫻(2006)。教育政策的哲學思維。教育資料集刊,31,17-32。new window
柯朝欽、鄭祖邦(譯)(2004)。社會學理論(原作者:George Ritzer & Douglas Goodman)。臺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2004)
禹奇才(2009)。廣大胸懷造就新的廣大。廣州市:廣東高等教育。
紀純(2007)。廣州大學合併後新圖書館的建設。農業圖書情報學刊,19(4),88-90。
胡夢鯨(1994)。我國新設大學之發展-以國立中正大學為例。載於歐陽教、黃政傑(主編),大學教育的理想(173-203頁)。臺北市:師大。
胡繩(1991)。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北京市:新華。
苗素蓮(2004)。中國大學組織特性歷史演變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中國上海市。
孫志麟(2005年10月)。台灣高等教育擴張政策分析:困境與轉化。「2005年台灣教育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徐小洲(2002)。論我國高層次大學合併的利弊與發展策略。教育研究,8,59-65。
紐芳怡、曾滿超(2007)。發達國家高校合併研究。教育發展研究,11,1-9。
翁秀琪(2001)。臺灣傳播教育的回顧與願景。新聞學研究,69,29-54。new window
袁振國(2010)。教育政策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馬發輝(2003)。高等技職教育整併策略之研究-以台中技術學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高怡宣(2013年9月11日)。學校現倒閉潮我們準備好了嗎。聯合報電子報。【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ym.edu.tw/~yhkao/
document/letter_20130219.htm
國立東華大學(2014a)。教學單位。【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
ndhu.edu.tw/files/11-1000-8824.php?Lang=zh-tw
國立東華大學(2014b)。關於東華。【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
ndhu.edu.tw/files/13-1000-45037.php?Lang=zh-tw
國立東華大學(2014c)。東華優勢。【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
ndhu.edu.tw/files/13-1000-51544.php
國立東華大學(2014d)。學生學習成效網。【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http://
www.assessment.ndhu.edu.tw/files/files/11-1097-6755.php
國立東華大學人事室(2014)。國立東華大學校務基金工作人員僱用要點。【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personnel.ndhu.edu.tw/
ezfiles/22/1022/img/928/lawD-2-3-1010613.pdf
國立東華大學主計室(2008a)。97年度預算書(全部版)-美崙校區。【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accounting.ndhu.edu.tw/ezfiles/23/
1023/attach/4/pta_306_3844275_85496.pdf
國立東華大學主計室(2008b)。97年度預算書(全部版)-壽豐校區。【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accounting.ndhu.edu.tw/ezfiles/23/
1023/attach/3/pta_305_7431164_85470.pdf
國立東華大學主計室(2008c)。財務資訊公開專區。【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http://www.accounting.ndhu.edu.tw/files/11-1023-1771-1.php
國立東華大學主計室(2014)。財務資訊公開專區。【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accounting.ndhu.edu.tw/ezfiles/23/1023/attach/5/pta
_25052_8761808_25305.pdf
國立東華大學研究發展處(2011)。國立東華大學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99學年度至103學年度)。【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
.rdoffice.ndhu.edu.tw/ezfiles/5/1005/img/440/99-103new.pdf
國立東華大學研究發展處(2014a)。國立東華大學專任教師SCI、SSCI、A&HCI期刊論文發表統計。【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
www.rdoffice.ndhu.edu.tw/bin/home.php
國立東華大學研究發展處(2014b)。本校相關法規。【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rdoffice.ndhu.edu.tw/files/11-1005-9027.php
國立東華大學圖書資訊中心(2014)。簡史。【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lib.ndhu.edu.tw/ct.asp?xItem=69719&CtNode=366
國立東華大學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整併推動小組(2008)。國立東華大學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合併計畫書(修訂版)。【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faculty.ndhu.edu.tw/~committee9/970625.pdf
張弘憲(2007)。國軍軍事院校高等教育整併問題之研究-以政治作戰學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大學,臺北市。
張安富(2004)。合併型多校區大學融合過程中的管理研究-以武漢理工大學為典型案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市。
張芊、龐青山(2004)。建國以來高校合併歷史經驗的追蹤思考。現代大學教育,1,81-84。
張芳全(2003)。當前我國師資培育的重要問題。國民教育,44(1),6-11。
張芳全(2006a)。教育政策規劃。臺北市:心理。
張芳全(2006b)。教育政策過程與方法分析。教育資料集刊,31,33-59。new window
張建邦(2002年12月)。「狐狸世紀」大學的整併與發展。「大學整併理念與策略研討會」發表之論文,私立淡江大學台北校園二樓中正堂。
張晉龍(2013年9月3日)。上大學的意義絕不只是尋得好工作。中國教育報。取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
/politics/2013-09/03/c_125310157.htm
張朔(2007)。中國高校合併的反思與前瞻。三峽大學學報,29(3),103-106。
張國光(2009)。三軍軍官學校整併決策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張善楠(譯)(2008)。大學教了沒?:哈佛校長提出的8門課(原作者:Derek Bok)。臺北市:天下。(原著出版年:2007)
張鈿富(2004)。教育政策分析-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張慶勳(2011)。論文寫作軟實力:悠遊在研究寫作天地中。臺北市:五南。
張潤書(2009)。行政學(修訂四版)。臺北市:三民。
張艷敏、趙宏格(2007)。發達國家合併的發展經驗及效果分析。教育科學,23(1),73-77。
梁金盛(2001)。臺灣地區大學院校整併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梁金盛(2011)。美崙校區搬遷事宜暨新興大樓內部設備需求說明會。【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ga.ndhu.edu.twezfiles81008img1150report2.ppt
畢誠、程方平(1996)。中國教育史。臺北市:文津。
莫家豪(2002年12月)。全球化與大學整併:國際的經驗。楊國賜(主持人),大學整併理念與國際化趨勢。大學整併理念與策略研討會,私立淡江大學台北校園二樓中正堂。
莫家豪、盧一威(2004)。大學整併與中國高等教育治理變遷。教育政策論壇,7(1),83-100。new window
許智香(2006)。政權更迭後的教育方針-台灣光復至九年國教。載於王志宏(主編),臺灣教育四百年(122-135頁)。臺北市:經典。
郭文華(2010)。如何看待美援下的衛生?一個歷史書寫的反省與展望。臺灣史研究,17(1),175-210。new window
陳玉葉(2010)。國立東華大學學生對學校整併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new window
陳何芳(2001)。關於高校合併的三點思考。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71-73。
陳伯璋(2003)。大學整併的條件與策略。【線上論壇】。取自http://www
.npf.org.tw/PUBLICATION/EC/092/EC-B-092-012.htm
陳伯璋(2004)。大學整併的省思與前瞻。載於張明輝(主編),教育政策與教育革新(65-80頁)。臺北市:心理。new window
陳怡如(2011)。英國大學整併政策及其成效評估:1992迄今。教育資料集刊,52,23-52。new window
陳思靜(2007)。四川大學兩次併校過程中學科建設情況的調查與分析。科協論壇,12,154-155。
陳春盛(2008年10月)。科技大學學生核心能力培養與落實。陳希舜(主持人),科技能力的培育與落實。公共政策論壇,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七樓國際會議廳。
陳萬鵬、林維明(2001)。以合併為契機 實現學校跨越式發展。中國高等教育(半月刊),12,35-36。
陳學賢(2011)。海峽兩岸國小師資培育政策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new window
陳豐祥、林麗月(2003)。中國近代史(初版二刷)。臺北市:五南。
陳麗珠(2002年12月)。大學整併政策的規模經濟觀點與盲點。李建興(主持人),大學整併與教育資源分配。大學整併理念與策略研討會,私立淡江大學台北校園二樓中正堂。
陶英惠(2008)。民國教育學術史論集。臺北市:秀威。
曾清璋(2008)。臺灣高等體育教育機構整併因素之探討-以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湯志民(2003年10月)。臺灣高等教育擴張與整併之探析。「卓越與效能 ―21 世紀兩岸高等敎育發展前景」發表之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敎育學院教育學系。
程啟峰(2013年12月20日)。高雄首例 第一科大海科大合併。中央社。取自http://www.sunchi.idv.tw/gscity/gscity/forum.php?mod=viewth
read&tid=15580
馮朝霖(2008年10月)。大學生核心能力與素養:專業主義迷思與無用之用。高安邦(主持人),大學生能力與未來職場競爭。公共政策論壇,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七樓國際會議廳。
黃士嘉(2006)。晚清教育政策演變史(1862-1911)。臺北市:心理。
黃成鳳(2003)。對高校合併的幾點思考。江蘇高教,2,34-36。
黃俊傑(2003)。21世紀全球化時代的大學理念與大學教育:問題與對策。交通高教研究,5,1-7。
黃俊傑(2006)。轉型期中的大學通識教育:理念、現況與展望。高雄市: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黃桂芝(2003)。臺灣國立大學校院整併政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偉揚(2009)。兩岸地區全民運動政策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黃啟兵(2006)。我國高校設置變遷的制度分析(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南京師範大學,江蘇省。
黃富順(1997)。大學在終生學習社會中所面臨的挑戰與因應。載於黃政傑(主編),大學的自主與責任(135-153頁)。臺北市:漢文。
黃蓉生、趙伶俐(2009)。合併高校問題及觀念整合研究。西南大學學報,35(1),118-124。
楊宜穎(2009)。我國高等教育機構整併政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楊思偉(2000)。高等教育普及化發展模式初探。教育研究資訊,8(4),17-32。new window
楊思偉(2007)。比較教育。臺北市:心理。
楊思偉(2012)。第五章-高等教育。載於楊思偉(主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之教育發展(100-118頁)。臺北市:五南。
楊國樞(1999)。大學之理念及其實踐。載於劉安之、黃俊傑(主編),大學理念與實踐(1-12頁)。臺中市:逢甲大學。
楊國賜(2003)。大學整併理念與經驗談。【線上論壇】。取自http://www.nctu.
edu.tw/National/info/931201.doc
楊瑩(2002年11月)。中國大陸高等教育改革與高校合併之探討。「推動高等教育整合與提升高等教育競爭力」發表之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new window
溫瑞烘、蕭國裕(2010年4月)。核心能力指標系統的建構-以中華科技大學為例。「2010電腦與網路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
賈馥茗、陳寶山、黃漢昌、游振鵬、吳美瑤(譯)(2002)。論教育(原作者:Kant, Immanuel)。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83)
雷雪亞(2000)。新中國高等教育法發展述要。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9,82-87。
翟本瑞、施俊良(2007)。教育政策的規劃、執行與考核:以資訊種子學校為例。教育與社會研究,14,75-118。new window
臺灣大學(2013)。認識臺大。【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ntu.
edu.tw/about/about.html
劉世閔(2005)。社會變遷與教育政策。臺北市:心理。
劉仲成(2005)。教育政策與管理。高雄市:復文。
劉兆漢(2005)。對臺灣高等教育發展的一些看法。載於黃俊傑(主編),二十一世紀大學教育的新挑戰(21-28頁)。臺北市:臺大。
劉晏汝(2011)。少子化趨勢下臺北市國民小學整併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劉惟中(2004)。台海兩岸大學合併之比較研究---以嘉義大學與浙江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廣州大學(2002)。廣州大學年鑑2000-2002。廣州市:廣州大學。
廣州大學(2006)。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自評報告。廣州市:廣州大學。
廣州大學(2009)。廣州大學年鑑2009。廣州市:廣州大學。
廣州大學(2013)。廣州大學2012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
廣州市:廣州大學。
廣州大學(2014a)。學校概況。【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gzhu
.edu.cn/xuexiaogaikuang/lishiyange/
廣州大學(2014b)。廣州大學人事調配工作暫行規定。【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portal.gzhu.edu.cn/web/rsc/45?p_p_id=weblist_INSTA
NCE_Bi6K&p_p_lifecycle=0&p_p_state=maximized&p_p_mode=view&_weblist_INSTANCE_Bi6K_groupId=26453&_weblist_INSTANCE_Bi6K_articleId=5196444&_weblist_INSTANCE_Bi6K_version=1.0
廣州大學桂花崗校區管理辦公室(2014)。校區簡介。【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ghgxqb.gzhu.edu.cn/
廣州大學報編輯部(2013年12月30日)。我們這十年。廣州大學報,271、272版,1-4。
廣州大學圖書館(2014)。本館簡介。【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
lib.gzhu.edu.cn/libweb/bggk/Document/253/253.aspx
廣州市人民政府(無日期)。合併組建廣州大學(新)的方案(送審稿)。廣州市,廣州市人民政府。
潘懋元、肖海濤(2008)。改革開放30年中國高等教育思想的轉變。高等教育研究,29(10),1-5。
蔡文村(2006)。「有字之初」的歷史新頁-荷據時期台灣教育史。載於王志宏(主編),臺灣教育四百年(10-30頁)。臺北市:經典。
蔡文輝(2006)。社會學理論。臺北市:三民。
蔡清田(201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新論。臺北市:五南。
課題組(2003)。對廣州大學2003-2006年學科建設的若干思考。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12),52-55。
鄭世忠(2010)。軍事院校整併策略遴選方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鄭吳富(2006)。普及文化,功利導向-清領至日治知期的台灣教育。載於王志宏(主編),臺灣教育四百年(46-59頁)。臺北市:經典。
鄭造桓、陳偉(2002年12月)。全球化與大學整併: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的明智選擇。牟宗燦(主持人),大學整併與學校經營管理。大學整併理念與策略研討會,私立淡江大學台北校園二樓中正堂。
鄭湧涇(1997)。大學自主與學術自由。載於黃政傑(主編),大學的自主與責任(39-55頁)。臺北市:漢文。
盧延根(2003)。教育政策行銷功能及策略之探究。台灣教育,620,19-27。
盧增緒(1994)。大學教育目標之爭議。載於歐陽教、黃政傑(主編),大學教育的理想(127-155頁)。臺北市:師大。
閻崇年(2005)。正說清朝十二帝。臺北市:聯經。
戴曉霞(1999)。英國及澳洲高等教育改革政策之比較研究。教育政策論壇,2(1),128-156。new window
戴曉霞(2003)。高等教育整併之國際比較。教育研究集刊,49(2),141-173。new window
戴曉霞(2006)。世界一流大學之卓越與創新。臺北市:高等。new window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
瞿立鶴(2002)。清末教育西潮:中國教育現代化之萌芽。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瞿華(2002)。我國高校合併若干問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湖南師範大學,湖南省。
顏光華(2006)。試論高校合併。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43-45。
顏慶祥(2004)。中國大陸教育研究—政策與制度。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羅文基(1994)。近四十年來我國大學教育發展的回顧與檢討。載於歐陽教、黃政傑(主編),大學教育的理想(21-36頁)。臺北市:師大。
譚凱聰、江珮瑾(2011)。東華大學、花蓮教育大學合校大事紀。【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s://tw.search.yahoo.com/search?p=%E8%AD%
9A%E5%87%B1%E8%81%B0%E3%80%81%E6%B1%9F%E7%8F%AE%E7%91%BE%282011%29&fr=yfp&ei=utf-8&v=0
關友鈞(2001)。中國大陸高等院校合併之研究:以浙江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蘆麗君、文世平(2001)。新中國成立後兩次高校合併的比較研究。湖南教育學院學報,19(1),63-66。
鐘玉池(2008)。我國地方高校學院制改革研究—以A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南師範大學,廣州市。

二、英文部分
Anderson, J. E. (1994). Public policy-making. New York: Praeger.
Astin, W. A. (1985). Achieving educational excellenc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all, S. J. (2006). Educational policy and social class. New York, London: Routledge.
Birnbaum(1983). Maintaining diversity in higher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heng, Y. C., & Cheung, W. M. (1995). A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of educational polic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9(6), 10 - 21.
Dale, R., (1994). Applied education politics or politic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Contrasting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recent education reform in England and Wales; in Halpin, D and Troyna, B (eds). Researching Education Policy: Eth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London and Washington, D.C.: Falmer Press.
Downey, L. W. (1988). Policy analysis in education. Calgary, Canada: Detseling Enterprises.
Dunn, W. A. (1994).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Englewood Cliff,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Dunn, W. N. (2008).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4th Ed).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Dye, T. R. (1998).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ry: Prentice-Hall.
Dye, T. R. (2001).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10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Gamage, D. T. (1993). 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owards a unified national system.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18(1), 81-94.
Haddad, W. D. (1994). The dynamics of educational policymaking: Case studies of Burkina Faso, Jordan, Peru, and Thailand.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Hamel, G., & Prahalad, C. K. (1990).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8, 79-87.
Hamel, G., & Prahalad, C. K. (1994). Competing for the future.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Harman, G. (2000). Institutional mergers in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 since 1960. Higher Education Quarterly, 54(4), 343-366.
Harman, K. (2002). Merging divergent campus cultures into coherent educational communities: Challenges for higher education leaders. Higher Education, 44(1), 91-114.
Harman, K., & Meek, V. L. (2002). Introduction to special issue: merger revisite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mergers in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44(1), 1-44.
John, D. (1993). The challenge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18(2), 197.
Martin, C. D. (1996). The involuntary push: university mergers and their effect on post-graduate management education in South Australia.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34(3), 83-91.
Martin, J., & Samels, J. (1994). The new kind of college mergers. Planning Higher Education, 22(2), 31-34.
Misite, P. A. (1994). A retrospective examination of the pros and cons of a successful college merger(higher education partnerships), Boston College.
Parkin, M. (2008). Economics (9nd ed). New York: Pearson.
Portney, K. E. (1986). Approach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on policy and program research.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Skodvin, O. (1999). Mergers in higher education-success or failure? Tertiary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5, 65-8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