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社區自主與政策的對話
書刊名:社區發展季刊
作者:羅秀華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ou, Rosa Shiow-hwa
出版日期:2004
卷期:107
頁次:頁146-160
主題關鍵詞:社區自主社區發展政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9) 博士論文(4)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8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3
  • 點閱點閱:91
期刊論文
1.Elmore, R. F.、McDonnell, L. M.(1987)。Instruments and strategy in public policy。Policy studies review,7(1),174-186。  new window
2.Arnstein, Sherry R.(1969)。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35(4),216-224。  new window
3.林水波、王崇斌(19990100)。公民參與與有效的政策執行。公共行政學報,3,175-2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麗容(1984)。社工員與里幹事工作角色重複與否的研析。社區發展季刊,25,60-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震(1997)。社區營造:臺灣社區工作的新程式。社會建設,97,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陸光(1983)。社會工作師與村里幹事之不同。社區發展季刊,24,13-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亮全(2000)。近來臺灣社區總體營造運動之展開。住宅學報,9(1),61-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羅秀華(1995)。評估臺北市社區發展的潛力。社區發展季刊,69,107-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羅秀華(2003)。社區統理的實踐場域—兼論新願景促進會在文山的行動脈絡。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報,9,75-1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Wong, H. K.、Chiang P. W.(199607)。Community Planning in a Fledging Democracy: Taiwan's Tze-Shing and Ta-Boo Cases。ACSP/AESOP Congress,(會議日期: 1996/07/25-28)。Toronto。  new window
2.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1995)。社區營造企劃案例及實踐經驗交流討論會:第一屆臺北市都市設計獎得獎作品 記臺灣省優良案例展覽及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平洋(1995)。如何有效檢討社區發展的實務困境暨法規研修 (第八分組引言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陳亮全(1996)。文化建設與社區總體營造類型社區。台北: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明月等(2003)。臺北市社區發展協會現況調查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謝慶達(1995)。戰後臺灣社區發展運動之歷史分析(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麗玲(1995)。新國家建構過程中社區角色的轉變:「生命共同體」之論述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肇新(2003)。營造公民社會之困境--921災後重建兩種民間團體的理想與實踐(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美珍(1983)。都市中社區發展與鄰里關係之研究。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劉脩如(1977)。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 (上)。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99)。營造新桃花源。行政院環保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社會工作室(1989)。臺北市社區工作之回顧與展望。臺北: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Bolman, L. G.,、Deal, T. E.(1997)。Reframing organizations: Artistry, choices, and leadership。San Francisco, CA:Jossey-Bass。  new window
5.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90)。台灣省社區發展二十年專輯。南投:臺灣省政府社會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蘇昭英、蔡季勳、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環境基金會(1999)。臺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水波、莊文忠(1999)。政策工具四面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夏林清(2000)。專業實踐—實務工作的真諦。第二次全國各社區大學研習工作坊手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其南(1999)。從社區營造談永續臺灣。新世紀好厝邊研討會手冊。臺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Reath, Andrews,(1997)。Legislating for a Realm of Ends: The Social Dimension of Autonomy。Reclaiming the History of Ethics: Essays for John Rawls \\ Reath, Andrews (et al., eds.)。  new window
其他
1.林水波,王崇彬(1999)。灌能導向的政府再造策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臺北市政府社會局(1214)。1214)臺北市市民社區論壇—社區工作之突破與發展總結論壇會議手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1995)。第一屆臺北市都市設計獎實錄:市民參與的空間改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1997)。社區總體營造行政能源手冊:農業、環境能源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社區文化活動發展計畫(草案)期程(84.07-88.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社區與地方文化發展工作計畫參考資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97)。環保志工營造環境之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與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0624)。0624)生活環境總體改造計畫工作經驗研討會會議手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與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1998)。b)社區空間改造:工作參考手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其南(1996)。臺灣社區總體營造運動課題綱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蔡勳雄(1997)。生活環境總體改造計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顧忠華(1998)。民主社會中的個人與社群。市民社會與民主的反思。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玉煌(1998)。社會福利社區化的時代意義與政策規劃。社會福利社區化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