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地方文化治理的實踐研究-以水金九地區的文化公共領域建構為例
作者:施岑宜
作者(外文):SHIH, CHEN-YI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指導教授:黃光男
劉俊裕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文化公共領域親密關係社區營造culture public sphereintimacycommunity empower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6
台灣的社區總體營造政策誕生在一個面臨現代化價值開始轉換與崩解的年代。透過政策推動二十餘年,人民的自我意識被啓蒙,從過去不存在的「我」被重新定義與召喚,每個不同的我彼此開始碰撞找尋認同,但也因為缺乏相互理解與溝通而造成另一種困境。
本研究透過筆者在水金九實踐類博物館與地方文化公共領域的歷程,取徑Harbermas(1981)的理想言談情境作為工具,從黃金博物館、山城美館到不一鼓個案的深度參與,分析社區營造中公共事務參與的溝通理性,在缺乏對於自我的覺察與理解下,人們參與在文化公共領域中缺乏真誠與開放再加上慣於使用習以為常的人際互動遊戲,使人與人無法達成理想的言談情境。Habermas的純理辯證雖以回到人與人的親密關係作為回應,但並未詳述人與人的互動連結過程中如何讓非理性的愛產生來建構成熟的親密關係。本研究透過實踐與跨領域的文獻閱讀試圖補充Habermas理性論述的非理性空白,重新定義文化公共領域作為練習場域讓參與其中的每個人重新學習建構人與自己、人與他人及人與環境的和諧關係。
成熟的親密關係圓滿需迴轉於浪漫期、權力爭奪期、整合期、承諾期與共同創造期等五個階段;在彼此作為借鏡投射的互動過程中,個人反身檢視與學習自我的覺察性、自發性、親密性朝向自主成熟的個體。透過研究案例的實踐與分析如黃金博物館與社區居民的不對等連結互動、山城美館成員彼此在權力爭奪期的挑戰與掙扎、不一鼓夥伴無法彼此承諾走向共同創造等,呈現社區夥伴之間朝向成熟親密關係的可能性與局限性。三個在實踐上挫敗的案例,最終推導出親密關係的必要元素為愛並作為連結人心的力量,讓人學會寬容、信任與獲得勇氣;而愛的元素中所具備的照顧、責任、尊重與瞭解,能讓理想的言談情境具足可理解性、真實性、真誠性與適切性而達成溝通理性。最終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環境因為成熟的親密關係建構最終能和諧的朝向共好的真善美,並以此回應現代性的困境。
本研究從個人行動經驗與後現代哲學思想的啟發中,提出一個重新觀看文化公共領域與社造政策的思維論述,並非全然屏棄與否定工具理性的貢獻,而是試圖召喚人文理性的力量來為深陷困境的現代性找到一個可能性,政府是個展現工具理性的重要角色,而民間是個醞釀人文理性的溫床,唯有透過兩者的相互對抗與協調,才能漸漸朝向一個理想狀態。正信與正行並行的實踐出一個工具理性與人文價值理性相輔相成的政策建議。
Community empowerment policies in Taiwan emerged in an era when values of modernity were beginning to shift and breakdown. With people’s self-awareness enlightened after over two decades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a sense of “Self” that did no exist in the past has been redefined and called upon. Different versions of the Self then begin to collide in search of identification, forming another predicament due to lack of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communication.
Taking my experience of in-depth particip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local culture public sphere in Shueinandong, Jinguashih and Jioufen, Taiwan, this study uses the ideal speech situation proposed by Jürgen Habermas (1981) as a tool for examining communicative reason, and discovers that lack of sincerity and people’s customary ways of using a game-like approach to handle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are critical factors that can lead to the destruction of human relations. Harbermas would later use intimate relationship as a response, but does not provide further explanation on how to facilitate the formation of irrational love. This study redefines culture public sphere as a practice field for the participants to learn how to build mature intimate relationships. A well-rounded, mature intimate relationship develops in the course of the following fives stages: Romance Stage, Power Struggle Stage, Integration Stage, Commitment Stage, and Co-creative Stage. To be able to successfully pass through these five stages depends on whether the people involved have sufficient senses of awareness, spontaneity, and intimacy, which are three conditions that are critical for self-maturity. Love is an integral element in any intimate relationship, as it is the force that can connect people internally, and drive them to learn to be tolerant, trusting, and also give them courage. Love encompasses caretaking, responsibility, respect, and understanding, which can instill comprehensibility, truth, truthfulness, and rightness in an ideal speech situation. Because of the re-building of relationships, people and themselves, people and others, people and their environments can ultimately head towards a state of harmonious collective wellbeing filled with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and this can be a response to the predicament of modernity.
Inspired by a personal action experience and post-modern philosophy, this study propos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about culture public sphere and community empowerment policy, and based on a practical direction, feasible modes of operation are suggested for future implementations of community empowerment policies.
Almond,G. A. & Sidney, V.(1996).公民文化(張明澍、盧瑞卿譯)。臺北:五南。
Althusser,L.(1971).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and London: Monthly Review Press.
Anderson, B. (1983).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Arendt, H.(2009).人的境況(王寅麗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Baker, E. (1999) .The Museum in the Community: The New Tates. In Baker, E. (ed.). Contemporary Cultures of Display.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Bennett, T.(1995).The Birth of the Museum: History. Theory, Politics. London : Routledge.
Bennett, T.(2003).Culture and Governmentality, (pp. 47-63) in Jack Z. Bratich, Jeremy Packer, Cameron McCarthy (eds.), Foucault, Cultural Studies and Governmentality,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Berne,E.(2014).人間遊戲 - 人際關係心理學(劉玎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
Bourdieu, P.(1992).文化再製與社會再製(張輔軍譯)。厲以賢主編,西方教育社會學文選。台北:五南。
Bourdieu, P.(1993).社會空間與象徵權力(王志弘譯)。夏鑄九、王志弘編。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new window
Bruner, J.(2004). 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 (朱儀羚等譯)。嘉義:濤石文化。
Buscaglia, L.(2010).愛、生活與學習(簡宛譯)。臺北:遠流。
Cresswell,T.(2006).地方(王志弘、徐苔玲譯)。臺北:群學。
Debord, G.(1958). Participation, In: Bishop, C.(Ed.), 2006, Preliminary Problems in Constructing a Situation, pp. 110-114 .
Erikson, E. H.(1980).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ew York: Norton.
Evans, G.(2001).Cultural Planning: An Urban Renaissance?. London : Routledge.
Foucault, M.(1991).Governmentality. In G. Burchill, C. Gordon and P. Miller (eds.). 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 87-104.
Fraser, N.E.(2004).Wild publics and grotesque symposiums: toward a postmodern conception. In L. Nicholson and S. Seidman (Eds.), Social Postmodernism: Beyond Identity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reeman, M.(1993). Rewriting the Self: History, Memory, Narrative. New York: Routledge.
Fromm , E.(1981). 為自己而活(陳秋坤譯)。臺北:大地。
Fromm , E.(2002). 健全的社會(鄭谷苑譯)。臺北:志文。
Fromm , E.(2014). 愛的藝術(孟祥森譯)。臺北:志文。
Geertz, C.(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Basic Books.
Giddens , A.(2001).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與欲望(周素鳳譯)。臺北:巨流。
Giddens, A.(2001).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周素鳳譯)。臺北:巨流。
Gramsci, A.(1971). Selection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Habermas , J.(2000).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曹衛東譯)。臺北:聯經。
Habermas, J.(1981). Modernity—An Incomplete Project. New German Critique 22. Winter, pp.3-15.
Habermas, J.(1981).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Boston:Beacon Press.
Habermas, J.(1989) .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Trans.) Thomas Burger.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Habermas, J.(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曹衛東等譯)。臺北:聯經。
Harrison, D.(1993).Ideas of Museums 1990's,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13(2), pp. 166-176.
Harrison, J. D.(1993). Ideas of museums in the 1990s.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13: pp.166.
Harvey, D.(2008).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邁向不均地理發展理論(王志弘譯)。臺北:群學。
Heidegger, M.(1962). Being and Time. (Macquarrie, J. & Robinson, E.,Trans.). New York: Harper & Row.
Horkheimer, M.& Adorno,T.(2009).啟蒙的辯證(林宏濤譯)。臺北:商周。
Jock McKeen(2005) .關係花園(易之新譯)。臺北:心靈工坊。
Laura Desfor Edles(2006).文化社會學的實踐(陳素秋譯頁)。新北永和:韋伯。
Lorente, P.(1996).The Role of Museums and the Arts in the Regeneration of Liverpool. Leicester: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Marcuse, H.(2001).審美之維(李小兵譯)。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
Marcuse, H.(2005).愛欲與文明-對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學探討(黃勇、薛民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Marcuse, H.(2015).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的意識型態研究 (萬毓澤,劉繼譯)。臺北:麥田。
Mariresse,F. & Eeckaurt, P.V.(2002). Museum assessment and FDH technology:Towards a global approach.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26:pp.261-286.
Murray, M.(2006)敘說心理學。質性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實務指南 (丁興祥、張慈宜、曾寶瑩等譯)。台北:遠流。
Niedzviecki, H.(2012).我愛偷窺:集體愛上偷窺與被偷窺的時代(黃玉華譯)。臺北:立緒。
Pieper,J.(2003)閒暇:文化的基礎(劉森堯譯)。臺北:立緒
Roberta M. Gilbert(2016).解決關係焦慮:Bowen家庭系統理論的理想關係藍圖(田育慈,江文賢譯)。臺北:張老師文化。
Schneier,B.(2015).當信任崩壞(洪慧芳譯) 臺北:漫遊者
Stephen,Awoniyi(2001). The contemporary museum and leisure:Recreation as a museum function.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19(3):pp.297-308.
Susan M. Campbell(1980)the Couple's Journey: Intimacy As a Path to Wholeness.
Taylor,C.(1992 ).Modernity and the Rise of the Public Sphere, in The Tanner Lecture On Human Value. 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ocqueville, A.(2000)民主在美國(秦修明、湯新楣與李宜培譯)。台北:貓頭鷹。
Tufts, S. & Miline, S.(1999). Museums: A Supply-side Perspectiv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26,No.3,pp.613-631.
Urry , J.(2007).觀光客的凝視(葉浩譯)。臺北:書林。
Urry, J.(1995).Consuming Places. London: Routledge.
Van Loon , H.(1987) .寬容(迮衛、靳翠微譯)。北京:三聯。
Vattimo, G.(1988). The End of Modernity, trans. by Jon R. Snyder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Weber, M.(1964).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he World Religion. In H. H. Gerth and C. W. Mills (eds.). From Max Weber, Essays in Sociology. New York.
Zukin, S.(1995). The cultures of Cities. New York: Blackwell.
于國華(2002)「社區總體營造」理念的探討:全球化趨勢下的一種地方文化運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中華民國社區總體營造學會(2014)什麼是社區營造?。落地深耕:台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1-4。臺北: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文化部(2014)103年施政報告。
文化環境工作室(1999)台灣縣市文化藝術發展:理念與實務。臺北:文建會。
文建會(1998)文化白皮書。臺北:文建會。
文建會(1999)台灣社區總體營造政策運動的軌跡。臺北:文建會。
文建會(2004)地方文化館計畫。臺北:文建會。
文建會(2004)地方文化館計劃工作手冊。臺北:文建會。
王士文(2004)咖啡精神-咖啡和咖啡館的文化記憶。臺北:果實。
王本壯(2005)公眾參與社區總體營造相關計畫執行之行動研究—以苗栗縣推動社區規劃師運作模式為例,公共行政學報,17,1-35。new window
王嵩山(2005)博物館、地方風格與都市再生。博物館學季刊,19(4),5-6。new window
丘昌泰、陳欽春(2001)台灣實踐社區主義的陷阱與願景:從「抗爭型」到「自覺型」社區。行政暨政策學報,3,1-44。new window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1995)蘭陽博物館類博物館計劃。台中:國立科學博物館。
江文賢、趙慈慧(2014)當我越自在,我們越親密 - 尋找幸福關係的28個魔法能力。臺北:天下。
西村幸夫(1997)故鄉魅力俱樂部:日本十七個社區營造故事(王慧君譯)。台北:遠流。
余炳盛、方建能(1998)金瓜石–九份地質觀察路線。臺北:台灣博物館。
吳綱立(2009)永續生態社區理念規劃設計的理論與實踐。台北:詹式書局。
李丁讚(2003)公共領域中的親密關係:試談族群對話的一種可能性。全球客家文化會議筆記。
李丁讚(2004)公共領域的親密關係-對新港和大溪兩個造街個案的探討。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357-398。臺北:桂冠。new window
李丁讚 (2004) 導論-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在台灣的發展。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1-62。臺北:桂冠。new window
李丁讚(2014)社區營造與公民社會。落地深耕:台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19-40。臺北: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李丁讚等(2004)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臺北:桂冠。new window
李永展(2000)永續發展:大地反撲的省思。臺北:巨流。new window
李永展(2014)社區組織運作。落地深耕:台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57-94。臺北: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李永展、洪菁谿(1999)生態社區之營造。水資源管理季刊,2,16-21 。
李英明(1986)哈伯馬斯。台北:東大。
李謁政(2006)臺灣遭遇現代性的後果與社區總體營造的創造性修補,環境與藝術期刊,4,1-15。new window
周志建(2002)敘事治療的理解與實踐:以一個諮商個案為例之敘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文彬(2014)社區營造政治學-台灣的第三條路。臺北:博客思。
林宛婷(2015)臺灣獨立書店作為文化公共領域實踐場域:傳統書院精神的當代轉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明美(2006)博物館有什麼價值。臺北:臺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
林振豐(2001)社區總體營造在社區主義形成過程中的瓶頸與願景─以苗栗縣社區為觀察焦點。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new window
施岑宜(2012)博物館如何讓社區動起來?臺灣地方文化館政策中的社區實踐 ―以金水地區為例。博物館學季刊,26(4):29-39。new window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夏鑄九(2007)做為社會動力的社區與城市:全球化對社區營造的一點理論上的思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5,227-247。new window
徐震(1982)我國推行社區發展的回顧。社區發展季刊。7,49-60。new window
高宣揚(1991)哈伯瑪斯論。台北:遠流。
張婉真(2014)當代博物館展覽的敘事轉向。臺北:臺北藝術大學,遠流。new window
張譽騰(2003)生態博物館:一個文化運動的興起。臺北:五觀。new window
張譽騰(2007)臺灣的文化政策與博物館發展。研習論壇,73/01,28-31。
陳一夫(2002)博物館對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影響-以鶯歌陶瓷博物館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世慧(2014)咱ㄟ社區-永續台灣的美好力量。經典雜誌編著,54-67。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new window
陳其南(2014)社區營造願景論壇暨共識交流會演講筆記。
陳其南(2014)社造思想的一些理論性的回顧。落地深耕:台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211-220。臺北: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陳其南(1992)公民國家意事與臺灣政治發展。臺北:允晨。
陳其南(2003)台灣現代意識的軌跡。2014年社區營造願景論壇暨共識交流會演講筆記。
陳明達(2008)台灣社區總體營造政策變遷之研究歷史制度論的觀點。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陳亮全(2000)近年台灣社區總體營造之展開。住宅學報,第9卷,第1期,頁61-77。new window
陳亮全(2000)近年台灣社區總體營造之開展。住宅學報,9(1),61-77。new window
陳彥君(2005)專業諮商員生涯困境與心理調適歷程之生命故事研究。
彭立群(2008)公共領域與寬容。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曾旭正(2007) 台灣的社區營造。臺北:遠足。
曾旭正(2014)從聚落到社區。咱ㄟ社區:永續台灣的美好力量,4-8。臺北:經典雜誌。
曾信傑(2005)文化行銷:博物館在都市再生中扮演之角色。博物館學季刊,19(4),33-47。new window
曾信傑(2005)專題:博物館、地方風格與都市再生中扮演之角色。博物館學季刊,19(4),33-47。
曾梓峰(2003)學習型區域作為新故鄉地方營造的一種模式─地方產業交流中心的發展策略。地區活力與新故鄉發展研討會。臺北:國立台北大學。
黃世輝(2001)社區自主營造的理念與機制。臺北:建築情報。
黃光男(2012)樓外青山-文化、休閒、類博物館。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黃光國(2003)社會科學的理路。台北:心理。
黃肇新(2003) 營造公民社會之困境:921災後重建兩種民間團體的理想與實踐。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麗玲(1995)新國家建構過程中社區角色的轉變-「生命共同體」之論述分析。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麗玲(2000)從文化認同轉向區域治理:921地震災後重建工作對「社區總體營造」論述的挑戰。都市與設計學報,9/10,147-173。new window
楊弘仕(2007)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臺北:左岸。
葉啟政(2008)邁向修養社會學。臺北:三民。
葉霜(2004)臨終陪伴經驗--對專業助人者自我生命經歷之回溯與開展。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趙永茂(2007)從地方治理論台灣地方政治發展的基本問題。政治科學論叢,31,1-18。new window
劉俊裕(2013)文化「治理」與文化「自理」:台灣當代知識份子與文化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2013年文化研究學會年會:公共性危機。
臺北縣政府(2009)在水金九與藝術家邂逅。臺北:臺北縣政府。
慕思勉(1999)台灣的異質地方-90年代地方或社區博物館的觀察。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英文(2002)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漢娜.鄂蘭的政治思想。臺北:聯經。new window
蔣育嬋(2006)地方文化館與地方文化產業之研究:以新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為例。博物館學季刊,20(3),81-96。
鄭水萍(2003)2000年前後台灣社造比較研究。第三屆地方文史工作者研討會。
謝慶達(1995)戰後台灣社區發展運動之評析。台灣大學土木研究所博士論文。
鍾溫清(2002)瑞芳鎮志。臺北:臺北縣瑞芳鎮公所。
藍美雅(2010)中央社造政策對地方治理之影響:以台南縣經驗為例。高雄:春暉。
羅中峰(2006)社區桃花源的新願景。臺北:內政部。
羅中峰(2014)修養,於社會學之外:試探葉啟政教授的理論景觀。本土理論再想像:葉啟政思想的共感與對話,80-92。臺北:群學。
羅秀華(2003)文山社區由充權到治理的發展歷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