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競技體育政策之研究
作者:陳嘉遠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Jia-yean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山學術研究所
指導教授:高 輝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中國大陸奧運爭光計劃競技體育體育政策Mainland wining olympic games gprogramcompetition sportpolicy of physical edu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2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競技體育政策之研究
摘要
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後,可發現其經濟發展直逼著政治發展的改革修正,體育發展更是作為國際政治外交之開路先鋒。中國大陸在共產黨之領導政治體制之下,有相當豐碩體育發展成果,其顯示出是需要在政治體制支持方可達成體育迅速發展,所致中國大陸體育發展戰略與方法實值得分析探討。本研究具體目的如下:
一、探求理解中國大陸體育政策基本的意義背景;
二、探求理解競技體育:2001-2010年奧運爭光計畫政策的議題設置過程;
三、探求理解競技體育:2001-2010年奧運爭光計畫政策之規畫過程;
四、探求理解競技體育:2001-2010年奧運爭光計畫政策之執行過程;
五、競技體育:2001-2010年奧運爭光計畫政策之評估;
六、奧運承辦與大陸體制改革可能性。
本研究之理論與方法:為要暸解中國大陸當前國家機器的本質與運作,從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做出發點,來進行解析與論證。事實上,中國文化傳統原本即是集體重於個體,就算近代以來引進了各種西方思潮,且無論這些思潮是否成為某一時期的主流,其背後總是以中國要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的民族主義為潛流,尤其今日奧運爭光計畫能達成目的完成使命,其背後支相當大之動力,稱之奧運之民主主義。
由於中國大陸體育發展,「國家機器──國務院體育總局」是扮演最重要的推動者,為其政治體制仍繼續以黨領國、政與軍的一黨專政,在控制經濟與政治改革,在以國家政府為核心機器,相當順利有力的推動改革體育。本文研究應用組合主義作為分析理論,它亦稱之“法團主義,是作為一個利益代表系統,這是一個特指的理念、模式或制度安排類型。它的作用,是將公民社會中的組織化利益聯合到國家的決策架構中。在政治學上,組合主義和多元主義是一組對比的概念,它們分別代表公民社會匯集其利益,而與國家機關相連接的兩種制度安排。
本文就研究所需,歸納出之研究方法,在資料蒐集技術方面,主要是「內容分析法」,再者為「放大心胸研究法」。在資料處理方式,主要為「質化研究法」,在分析立基屬性上,則主要是「個案分析法」,針對中國大陸競技體育政策,作始末、因果及現象之分析,上述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如后:(一)文獻分析法;(二)質化研究法;(三)個案分析法。本文研究發現與結論如下:
一、中國大陸體育政策基本的意義背景:
本文發現(一)在國際之體育的演進影響中國大陸卻發展出更先進之概念;諸如1.體育是人的基本權利;2.體育是健康的路徑;3.體育是國家的一種競爭力表現。(二)中國大陸體育組織體係黨的主導由體育總局執行;致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係以「舉國體制」在新中國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是必然的產物,也是合乎規律的,表現出對體育管理目標、管理功能、管理形態等方面的一體化的特徵,即「思想一盤棋、目標一體化、組織一條龍」。(三)體育政策發展的制約因素:1.政治體制、制度條件與政治文化;2. 社會經濟面環境的變遷;3. 國際面環境的變遷;。(四)領導人體育思想:中國體育事業發展體育政策的選項設計指導思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指導中國體育工作的理論基礎。進而推動競技體育政策發揮體育運動之健身、國防、外交、愛國、政治、社會之物質與精神文明作用,將體育運動視為是國家工具,是歷代領導人相同的地方,只是在不同時期給予不同的政治目而已。
二、競技體育:2001-2010年奧運爭光計畫政策議題設置過程
中國大陸目前將國際競技體育賽會之運動項目,列入競技體育政策之對象社團,並在中央、省市縣等地方推展籌組協會推廣之,只要是有國際運動賽會,可發揚中國之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之範圍地區都有它推展之價值。體育政策的「標的群體對政策機關的威脅程度」與「標的群體間的合作關係」,就體育(學)的角度來看,彼此的互動並無明顯利害衝突,是低威脅並且具有高度的共生共存合作關係。
三、競技體育:2001-2010年奧運爭光計畫政策之規畫過程
當《2001-2010年奧運爭光計畫綱要》政策之目標之確立有三項如下:一、中國競技體育的總體目標;二、競技運動水準目標;三、可持續發展目標。則應用「選項之設計」的學理,予以檢視,基本上所關注的焦點有以下五點:(一)政策選項之設計的指引因素;(二)政策決策模式;(三)政策總體上應考慮的因素;(四)政策個體上應考慮的因素:1、政策問題本身、2、目標共識與衝突的程度、3、政策工具之選擇、4、標的群體、5、方案規劃者本身、6、投入之資源。 (五)政策選項之「經驗決策法則」產生。
四、競技體育:2001-2010年奧運爭光計畫政策之執行過程
(一)黨指揮體育事業發展方向:從制定《2001-2010年奧運爭光計畫綱要》之依據過程,可理解出執政主管機關體育總局對競技體育政策發展設計出2001-2010奧運爭光計畫綱要政策,係根計國民經濟與社會之計劃方向,由上往下延伸所設計而成之計劃綱要。(二)舉國體制:從中國共產黨全黨組織系統與統治體系結構關係,分層負責來控制體育政策與體育事業之發展,分別以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是推展全國群眾性的體育組織,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是推展競技體育組織,而中國體育科學學會與教育部是體育運動科學重要之科教興國園地,配合了教育部之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推展學校體育,如此有系統慎密組織,也難怪乎能有所謂之「思想一盤棋」、「目標一體化」、「組織一條龍」而有利於更快地重點發展體育事業。(三)標的群體:中國大陸目前將國際競技體育賽會之運動項目,列入競技體育政策之對象社團,並在中央、省市縣等地方推展籌組協會推廣之,只要是有國際運動賽會,可發揚中國之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之範圍地區都有它推展之價值。
五、競技體育:2001-2010年奧運爭光計畫政策之評估
本文是採用Dror個案調查之評估模式,依系統論之輸入、結構(即系統)、過程和輸出等四概念,所得到的四個評估面向,每面向再就其涵蓋範圍設定其次級評估標準,總結評估中國大陸競技體育之《2001-2010年奧運爭光計劃綱要》政策發展,現況是政策產出明確,且日漸有成效,能達操作之確實性。均具高度的內政穩定民心政治上突顯出民族主義之愛國心與經濟可行性增大體育產業之發展形成第三產業造血功能,能夠讓中共日漸與國際接軌,在國際上提昇國家文化形象,並且讓古文明的中國提升在國際上文化地位與洗刷東亞病夫之恥。
六、奧運承辦與大陸體制改革可能性
2008年北京舉辦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會與殘奧會,是中國對世界的鄭重承諾,也是推動中國發展進步的重要機遇。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用好這個機遇,中國在借鑒世界各國舉辦奧運會經驗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特點,採取多種措施,既認真做好奧運會各項籌備工作,又借勢發展奧運經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對中國大陸之體制改革有多少影響,相信中國大陸要走向完全的民主,還是有一條必須要走的道路。
A Research on the Sports Policy in Mainland China Since 1978
Abstract
Mainland China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the detectable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pressing up to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reform and revision, The sports development takes of trailblazer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diplomacy. Mainland China leadership of political system under the communist party, has the quite plentiful sports development achievement, it demonstrated is needs only then to achieve the sports rapidly expand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support, is the result of mainland China sports developmental strategy and the method real value score analyzes the discussion. This research concrete purpose is as follows:
First, to investigate and understands the background of basic significance at sports policy in Mainland China;
Second, to investigate and understand at “plans of winning honor of Olympic Games during 2001-2010 years ” on policy agenda building process of competition sports;
Third, to investigate and understand at “plans of winning honor of Olympic Games during 2001-2010 years ” on policy making process of competition sports;
Fourth, to investigate and understand at “plans of winning honor of Olympic Games during 2001-2010 years ” 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competition sports;
Fifth, to investigate and understand at “plans of winning honor of Olympic Games during 2001-2010 years ” on policy evoluation process of competition sports;
Sixth, to investigate and understand at Olympic Games undertake and the Mainland organizational will reform possibility.
Theory and method in this research are:In order to investigate and understand current essence and the operation of government’s mechanism in Mainland China, utilize possess the ideology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to make the starting point,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proof. In fact, the Chinese culture tradition is originally the collective again in the individual, even if since the modern times have introduced each kind of Western ideological trend, regardless and these ideological trends whether do become some for a while the time mainstream, its behind must always hold the small space nationalism take China in the world as the undercurrent, plans of winning honor of Olympic Games to be able especially today to achieve the goal to complete the mission, its behind quite big power, calls nationalism of Olympic Games.
As a result of mainland China sports development, “the operation of government’s mechanism at Physical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cts the most important pusher, still continued for its political system by the party to lead the country, political and armed forces' one party dictatorship, in the ted economy and the political reform, take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as the core machine, quite smooth powerful impetus reform sports. This article studies using the corporatism takes the analysis theory, it also said that it “the corporativism, is takes a benefit to represent the system, this is a designated idea, the pattern or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type. Its function, is unites civil society's in organization benefit the country in the policy-making construction. In the politics, corporatism and the pluralism are a group of contrast concept, they collect its benefit separately on behalf of the civil society, but connects with the State agency two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This article needs on the research institute, induces the research technique, in the material collection technology aspect, is mainly “the content analytic method”, furthermore is “the enlargement heart methodology”. In the data processing way, is mainly “the electron particle materialization methodology”, in the analysis sets up in the base attribute, then is mainly “the case analytic method”, in view of mainland China athletics sports policy, makes the beginning to end, the causes and effects and the phenomenon analysis, after above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technique like: (1) literature analytic method; (2) electron particle materialization methodology; (3) case analytic method.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discovery and the conclusion is as follows.
參考文獻

本書目共分為中文及英文兩大部份;第一部份中文書目分成四個類別:一、專書;二、學報期刊論文;三、網路資料;四、其它;第二部份英文書目分成兩個類別:一、專書;二、期刊雜誌。

壹、中文書目

一、專書
Earl Babbie著,李美華、孔祥明、李明寰、林嘉娟、王婷玉、李承宇合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出版社。
Richard L. Daft著,李再長譯,《組織理論與管理》,台北市: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Thomas L. Friedman 著,蔡繼光、李振昌、霍達文譯,《瞭解全球文化》,臺北:聯經出版社,2000年初版。
William N. Dunn原著,李明寰譯,《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台北:時英出版社,2002年1月。
丁柏銓等著,《加入WTO與中國新聞傳播業》,江蘇省: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中華民國體育協進會編,《匪情體育參考資料(第一集)》,臺北:中華民國體育協進會,1979年。
《中國大百科全書體育》,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2年。
王文科,《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7月。new window
王萬里,《美蘇關係研究》,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6年4月。
王逸舟,《當代國際政治析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田麥久,《中國大陸體育發展戰略研究與學科建設》,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年2月。
丘昌泰,《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巨流出版社,2006年10月二版三刷。new window
丘昌泰,《公共政策-基礎篇》,高雄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new window
丘昌泰,《公共政策-基礎篇》,高雄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6年二版三刷。new window
卡爾.多伊奇,《國際關係分析》,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年。
《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
伍紹祖,《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史》,(1949-1998年) 綜合卷,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9年。
朱自宏,《公共政策》,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
朱鎔基,《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畫綱要的報告》,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1年。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中國大陸研究基本手冊(上策)》,臺北:陸委會,2002年。
安東尼‧吉登斯,《民族國家與暴力》,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吳定,《公共政策辭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0月三版。
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
余建華,《民族主義:歷史遺產與時代風雲的交匯》,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李允傑、丘昌泰,《政策執行與評估》,台北市:元照出版社,2003年。
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臺北市:三民書局,1979年。new window
吳文忠,《大陸匪區體育現況及今後體育重建計畫之研究》,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64年。
周陽山主編,《中國大陸研究基本手冊(上册)》,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2年。
周平,《民族政治學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林水波、張世賢,《公共政策》,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12月三版一刷,頁183。
明居正,《雙贏?雙輸?兩岸關係何去何從?》,臺北:致良出版社,1996年3月。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臺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林水波、張世賢,《公共政策》,台北:五南出版圖書公司,1991年12月3版1刷。
林布隆(C. Lindblom)、張世賢,《公共政策》,台北市:風雲論壇出版社,1990年。
俞可平、黃衛平主編,《全球化的悖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11月初版。
徐迅,《民族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姜新立,《大轉變,後共產主義與後社會主義研究》,臺北:唐山出版社,2004年。
翁興利,《政策規劃與行銷(Polcy Planning and Marketing)》,台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4月。
袁偉民主編,《中國體育年鑑》,北京市:中國體育年鑑出版社,2000年。
國家體委編,《中國體育年鑑1949-1991年(上冊)》,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版。
國家體育總局編,《中國體育年鑑》,北京:中國體育年鑑社出版,2001年。
張慶福,《憲政論叢》(第一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
張世賢,《公共政策分析》,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05年。
格林菲爾德裡,《資本主義精神——民族主義與經濟增長》 張京生、劉新義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許義雄,《體育學原理》,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會印行,1983年。
曹俊漢,《公共政策》,台北:三民書局,2001年4月初版四刷。
邱昌泰,《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手冊》,台北市: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4月初版。
阮蔚村,《中國近代體育史資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
黃亞玲,《論中國體育社團─國家與社會關係轉變下的體育社團改革》,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年。
彭懷恩,《賽蒙(Herbert Simon)-決策論奇才》,台北市:允晨文化公司,1982年,頁80-81。
斯圖爾特‧施拉姆,《毛澤東的思想》,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年。
詹德基,《中共體育運動委員會的發展與分析》,臺北:中華臺北奧會,1990年。new window
詹德基,《中共體育體制改革之研究》,臺北:中華奧會,1991年。
楊泰順,《利益團體政治》,財團法人民主基金會出版,1994年8月初版。
榮高棠主編,《當代中國體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
熊曉正,《中國體育》,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年。
熊曉正,《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50年》,2007年尚未出版。
黎安友,《蛻變中的中國:政經變遷與民主化契機》,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陳振明,《公共政策分析》,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2年。
盧元鎮著,《中國體育社會學(修訂本)》,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0年。
盧元鎮著,《中國體育社會學評說》,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年。
閻世鐸主編,《我國體育社會科學研究狀況與發展趨勢》,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8年。
陳金盈,《中國大陸競技運動政策發展之研究》,桃園:宏泰出版社,1999年。
陳金盈,《中國新時期競技運動發展研究》,台北:海峽兩岸運動學會出版,2007年。
格林菲爾德裡,《資本主義精神——民族主義與經濟增長》 張京生、劉新義譯,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北京:民眾出版社,1993年第2、3卷。
鄭虎、詹德基,《我國國際暨兩岸體育交流之研究》,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年5月。
二、學報期刊論文
王建國、王芬,〈國際政治關係諸因素變化對我國承辦2008年奧運會的影響與對策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年第27卷第1期,頁13-15、31-35。
王健、李宗浩,〈我國競技體育項目整體發展水準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3年第18卷第2期,頁8-11。
王愛豐、陳勇軍,〈經濟體制轉型與我國體育事業管理體制的改革〉,《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15卷第6期,頁18-20。
王紹光,〈中國公共政策議程設置的模式〉,《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5期,頁86-87。
王靜,《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競技體育的發展特徵》,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2006年。
王海燕,《我國競技體育下寄奧運項目構成變化與發展戰略研究》,南京師範大學體育科學碩士論文,2006年,
王章明、李建設、鄭瑤,〈奧運爭光計劃良性運作機制研究〉,《體育文化導刊》,2004年,頁11-12。
王愛豐、陳勇軍,〈經濟體制轉型與我國體育事業管理體制的改革〉,《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15卷第6期,頁18-20。
王麗娟、周波,〈中國體育管理體制改革二十年〉,《福建體育科技》,2002年第21卷第6期,頁5。
公為剛、焦永海,〈大眾體育概念和功能探析〉,《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研究生論文專刊》,2006年第21卷,頁15。
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中國體育年鑑》,北京:中國體育年鑑社出版,2003年,頁99。
中國體育報編輯部,〈袁偉民總結九運會-瞄準奧運迎接挑戰〉,《中國體育報》,2001年11月25日。1版。
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編,〈2001-2010年體育改革與發展綱要〉,《中國體育年鑑》,北京:中國體育年鑑社,2001年第一版,頁67。
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
見〉,《中國體育年鑑》,北京:中國體育年鑑社出版,2003年,頁99。
孔慶鵬,〈奧運戰略和奧運金牌〉,《體育與科學》,1996年6期,頁1-2。
台灣經濟研究院編撰,《兩岸經濟統計月報》,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0年8月第96期,頁71。
白海波、郭權,〈我國與奧運強國優勢競技項目比較及其發展對策研究〉,《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23卷第1期,頁76-79。
白晉湘,〈從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體育職能轉變的思考〉,《體育科學》,2006年第26卷第5期,頁7。
任丙強,〈中國民族主義的重新興起:原因、特徵及其影響〉,《學海》,2004年1月。
朱宏傑,〈文化多元論視角下的中國武術發展〉,《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30卷第4期,頁31-32。
宋巨華、吳薑月,〈新世紀的“體育”概念之理性審視〉,《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第8卷第1期(總第49期),頁89-90。
李益群、李靜,〈政府與體育的公共政策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年第26卷第2期,頁141。
李定忠、王進,〈論我國體育體制改革〉,《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6年第21卷第3期,頁9-11。
李宗浩、肖林鵬、姜達維,〈2010年我國競技體育發展戰略研究〉,《天津體育學院學報》,第19卷第3期(2004年),頁7。
李豔翎、劉湘溶、龔正偉,〈對競技運動中技術運用的倫理思考〉,《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年第26卷第6期,頁822。
李豔翎、鄭吾真,〈中國競技體育的利益分析〉,《體育科學》,2000年第20卷第5期,頁15-17。
李保寧,〈體育經濟政策對體育產業的影響〉,《集團經濟研究》,2006年上半月刊(總第201期),頁255。
李毳、歐陽昌民,〈我國體育彩票公益金運用問題研究〉,《金融理論與實踐》,2006年08期 ,頁44-45。
李益群、詹建國、張忠秋、林顯鵬、劉新民、寧自衡、沈益民,〈2010年中國體育發展社會環境的研究〉,《體育學刊》,2002年第9卷第5期,頁2-3。
李益群、丁玲娣、詹建國、張忠秋,〈成功申辦與舉辦第29屆奧運會對中國社會環境的影響〉,《中國體育科技》,2001年第37卷第7期,頁15-17。
李益群、李靜,〈政府與體育的公共政策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年第26 卷第2期,頁151-152。
李啟迪,《體育政策學構想》,浙江大學體育學院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年。
李豔輝,〈國際經濟關係的政治化〉,《理論前沿》,2005年第8期,頁10。
李源,〈政策議程設定理論〉,《行政試訊》,2004年第10期,頁38。
李飛、李菊,〈我國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因素及戰略構想〉,《遼寧體育科技》,2004年第26卷第3期,頁22。
李宏圖,《西歐近代民族主義思潮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7年,頁5。
李晴慧,〈體育社團與體育體制改革〉,《體育學刊》,2002年第3期,頁25。
李 剛,〈對當前我國體育彩票業社會福利效應的評價〉,《體育科學》,2008年第28卷第10期,頁23/43。
李紅豔、黃善球,〈國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現狀的研究〉,《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18卷第1期(總第53期),頁21-24。
李元偉,〈依靠科技進步,實現新世紀奧運爭光目標〉,《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27卷第4期,頁1-2。
宋繼新、貢娟,〈新時期中國體育改革與制度創新〉,《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年5期,頁10-11。
吳文忠,〈最近大陸體育與運動科學研究發展動向〉,《體育學報》,1988年第十輯,頁1。
江中皓,〈中國大陸體育政策發展過程中預測2008年舉辦奧運之效能探討〉,《醒悟學報》,第28期,頁323-324。new window
呂利平、郭成傑,〈對我國當代體育的幾點惠顧與思考—學習《全民健身計畫綱要》和《體育法》雜記〉,《安慶師院社會科學學報》,1996年第1期,頁102。
杜宇峰,〈我國體育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機制的研究〉,《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3年第20卷第5期,頁14-15。
何金樑,《中共發展競技運動戰略之研究》,桃園: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未出版。
周西寬,〈現代“體育”概念幾個問題的探討〉,《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30卷第4期,頁1-6。
宛麗、羅林,〈體育社團的合法性分類及發展對策〉,《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年第24卷第2期,頁157。
於建勇,〈中國體育場地和2008年奧運場館建設與發展〉,《演藝設備與科技》,2006年第4期 (總期16),頁10-11。
金宗強、姜衛芬、王延軍、李振彪,〈我國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的基礎建設〉,《山東體育科技》,2002年第24卷第1期,頁59-61。
易劍東,〈體育概念和體育功能論〉,《體育文化導刊》,2004年,頁33。
房淑珍,〈加強我國體育法制建設的對策性研究〉,《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頁13。
於善旭,〈變革與協調:我國體育法制發展路徑的戰略選擇〉,《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6年第21卷第6期,頁504-506。
林水波、王崇斌,〈公民參與與有效的政策執行〉,《公共行政學報》,1999年1月第3期,頁185。new window
姜六平,〈科學技術與我國競技運動的發展〉,《益陽師專學報》,2001年第18卷第3期,頁109-110。
俞濤,〈關於中國競技體育市場化運作的思考〉,《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6年第20卷第5期,頁17-18。
侯嫣然,〈我國市場經濟下競技體育舉國體制的思考〉,《菏澤學院學報》,2006年第28卷第2期,頁123。
夏成前,〈體育的真義〉,《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3年第12卷第3期,頁43。
〈核心是政治民主化建設〉,《南方日報》,2002年12月11日。
唐建倦、鄒衛國、周琥,〈我國競技體育體制改革與市場機制的思考〉,《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6年第22卷第6期,頁5-6。
徐本力,〈專項理論到運動訓練科學——兼論運動訓練科學理論的形成與發展趨向〉,《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年第27卷第6期,頁722。
徐金堯、李啟迪,〈改進與加強我國體育政策研究的思考〉,《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第28卷第3期,頁303。
孫波、孫晉海,〈中國奧運爭光計畫實施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山東體育科技》,2004年第26卷第4期(總第105期),頁26-29。
孫晉海、曹莉,〈我國“奧運爭光計畫”可持續發展的研究〉,《體育科學》,2004年第8期第24卷,頁7-12。
袁偉民,〈認真貫徹十五屆五中全會精神努力實現體育事業的持續發展〉,《體育文史》,2001年第2期,頁4-8、4-5。
袁偉民,〈以備戰奧運會為中心,抓好訓練競賽工作〉,《中國體育教練員》3(2003年),頁4-5。
馬鐵,〈國際競技體育的發展趨勢及對我們的啟示〉,《天津體育院學學報》,1999年第14卷第2期,頁9-13。
翁飆、陳俊欽、韓淑艷、陳作松、連建輝等人,〈全球化趨勢與體育產業的發展〉,《體育文化導刊》,2004年第10期,頁37。
洪少峰,〈以2008年奧運會為契機, 加快我國體育產業化的進程〉,《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24卷第1期,頁18-19。
馬志和、徐宏偉、劉卓與李金龍,〈論我國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體制的創新〉,《體育科學》,2004年6期,頁58-61。
孫漢超、金赤、郝強、戴紅霞、戴健、王志強、周學軍、嚴立、孫雷鳴,〈加強奧運“金牌大戶”專案發展與實施“奧運爭光計畫”理論與實踐的研究〉,《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38卷第2期,頁28-32。
張振華,〈市場經濟對公共體育的影響與變遷〉,《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年第27卷第7期,頁881-883。
張世賢,〈政策執行標的群體之訂定〉,中興大學《公共政策學報》,1984年第7期,頁12。
張慧、杜寒、劉喜山,〈淺議我國體育概念的歷史演變過程〉,《體育世界.學術》,2006年,頁13。
張立、王娟,〈從國外軟科學研究,探討我國體育政策體制的持點即存在問題〉,《中國體育科技》,1994年第30卷第8期,頁1。
張建雄、江月蘭,〈民族道統體育概念相關問題辨析與界定〉,《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24卷第5期,頁128。
張洪潭,〈體育的概念、術語、定義之解說立論〉,《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6年第23卷第4期,頁1-5。
張厚福,〈中國體育法律原則初探〉,《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0年第23卷總88期第5期,頁7-9。
張新萍,〈中國體育改革的動力與阻力〉,《體育學刊》,2006年第13卷第4期,頁1-4。
張本固、楊高習,〈我國現代體育發展主要特徵及突出問題探析〉,《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18卷第6期,頁30-32。
張玉超,〈我國體育彩票近十年發行現狀與對策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年第27卷第5期,頁607-611。
張執中,《組織內捲與調適:對中共「民主集中制」之評析》,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張爭鳴、任國樵,〈改革、挑戰、選擇-關於中國體育發展戰略的若干思考〉,《山西體育科技》,1990年第1期,頁43-47。
張鯤、張西平、史兵,〈我國體育兩大戰略發展關係分析〉,《體育文化導刊》,2001年,頁4-6。
張繼忠,〈中國競技體育發展戰略的研究〉,《山東體育體育學院學報》16(4) (2000年),頁34。
張東軍,〈我國競技體育組織的組織文化及其對組織效能影響的研究〉,湖北: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2006年,頁37-38。
張本固、楊高習,〈我國現代體育發展主要特徵及突出問題探析〉,《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18卷第6期,頁30-32。
張翠蘋、張宏偉、田振生,〈當代人文學者不應忽視的奧林匹克主義問題〉,《體育與科學》,2002年第23卷第4期(總第137期),頁29-32。
張明軍,〈我國的政治體制與文化大革命的發動〉,《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7卷第3期,頁41。
張世賢,〈政策執行資源投入度之分析〉,《公共行政學報》,1985年11月第一期,頁405。new window
胡小明,〈舉國體制的改革〉,《體育學刊》,2002(1),頁2。
崔大林,〈改革與發展論壇:從實際出發落實奧運爭光計劃〉,《體育文史》,2001年第1期,頁8。
許永剛、王恒同,〈我國競技體育壟斷的態勢及其行業特點〉,《廣州體育學報》,2005年第25卷第4期(總第82期),頁37。
常春紅,〈民族主義與全球化的矛盾衝突研究〉,《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月第34卷第3期,頁100。
梅艷玲、李鵬程,〈莊子體育思想是現代體育科學的基礎〉,《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19卷第3期,頁116-117。
崔麗麗、王煒、蘇連勇、金華省與王鈞,〈中國體育社團研究(綜述)〉,《山東體育學
院學報》,2002年第18卷第1期(總53期),頁33。
閆虹、王曉東,〈我國競技體育發展的動因探析〉,《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5年第
22卷第2期,頁29-35。
梁曉龍,〈當代中國體育若干基本理論問題探討之二:當代中國體育的基本理論和體育發展的基本經驗〉,《體育文化導刊》,2003年05期,頁3-6。
梁壽増,〈中國建設體育強國,要抓好了兩個戰略〉,《中國體育報》,1988年5月2日2版。
許永剛,《中國競技體育制度創新中政府與壟斷問題研究》,蘇州大學體育教育訓練學
博士論文,2004年。
邱寶林、邱際源,〈“體育”概念的再定義〉,《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年第3期(總第55期),頁51-52。
邱建鈺,《轉型其我國競技體育資源配置及政府巨集觀調控》,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傅煜,〈中國體育管理制度變革的經濟學制度變遷理論分析〉,《體育文化導刊》,2005年,頁13。
詹建國、劉新民、李益群、黃俊亞、柴國榮、劉剛,〈2010年中國競技體育發展趨勢的研究〉,《中國體育科技》,2001年第37卷第10期,頁4-9。
黃俊偉,〈高等學校要尊重學生的“體育人權”〉,《現代教育科學》,2004年第5期,頁102。
邵顯明、張琪全、李國柱,〈我國體育發展戰略與決策的探討〉,《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36卷第6期,頁24。
鮑明曉,〈關於建立和完善新型舉國體制的理論思考〉,《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16卷第4期,頁48-51。
鮑明曉,〈中國體育:型是與任務〉,《中國體育(中英文版)》,2002年3期,頁49-51。
董傑,〈對近25年來中外體育概念研究比較〉,《體育與科學》,2001年第22卷第2期,頁31-35。
舒盛芳,〈中國參與體育全球化的進程及其特徵〉,《體育學刊》,2006年第13卷第5期,頁29-32。
黃俊偉,〈高等學校要尊重學生的“體育人權”〉,《現代教育科學》,2004年第5期,頁102。
喬貴平,〈當代中國政治權力變遷初探〉,《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2004年第11卷第1期,頁19-22。
黃仁宗,〈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觀〉,《戰略與管理》,2002年第2期(總第51期),頁18。
黃力生、劉明輝〈世界體育科學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福建體育科技》,1999年第18卷第1期,頁7。
彭傑,〈論人文社會學思潮對競技運動理論與實踐的影響〉,《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19卷第2期,頁17-19/22。
程衛波,《我國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中科技代價的控制研究》,山東師範大學體育人文社會學碩士論文,2006年。
楊衛東,〈2001—2010年體育改革與發展綱要的政策學分析〉,《中國體育科技》,2004年第40卷第3期,頁4、7。
楊兆春、姚明焰,〈中、外體育產業競爭態勢與戰略研究〉,《中國體育科技》,2005年第41卷第4期,頁60。
楊樹安,〈世界競技體育發展的五大趨勢〉,《體育文化導刊》,2003年第5期,頁3-4。
楊貴軍,〈市場經濟體制下我國體育組織體系改革的思索〉,《雲南財貿學院學報》,2002年第18卷第1期,頁98。
楊力翔,〈試探鄧小平的體育運動實踐經驗與思想理論〉,《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0年第23卷第4期,頁435。
楊遠平,〈關於修改《體育法》中幾個問題的探討〉,《體育與科學》,2006年第27卷第3期(總第160期),頁29-31。
楊建國,〈“舉國體制”對我國競技體育發展的影響及思考〉,《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年第37卷第5期,頁37-38。
詹建國、劉新民、李益群、黃俊亞、柴國榮、劉 剛,〈2010年中國競技體育發展趨勢的研究〉,《中國體育科技》,2001年第10期第37卷,頁4-9。
趙增彥,〈1957年後毛澤東輕法制主人治之原因〉,《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6卷第3期,頁335。
熊曉正、何強,〈對2008奧運會后我國競技體育改革的展望〉,《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7年第6期,頁5。
劉昌雄,〈論改革開放後政策制定的基本範式〉,《學術探索》,2004年第10期,頁6-9。
劉湘溶、李宏斌、龔正偉,〈質疑道統體育概念和體育分類〉,《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第35卷第6期,頁112。
劉鳴鳴、吳瑕、陳豔,〈探討我國體育法規建設的現狀與對策〉,《法治與社會》,2007年,頁703-705。
劉明光,〈中共奧運戰略與奧運爭光計畫科技工程〉,《奧林匹克季刊》,42(2000年),頁52-53。
劉清華,〈全球化及冷戰後民族主義〉,《世界經濟與政治》,1994年,頁9。
劉東鋒,〈中國體育管理體制改革的路徑選擇〉,《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年第31卷第2期,頁21-22。
劉志民,〈我國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人力資源研究〉,《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0年第24卷第4期,頁9、11。
葉江、甘峰,〈民族主義與近代歐洲的崛起〉,《學習與探索》,2006年第2期,頁21-25。
盧鋒,〈休閑體育概念的辨析〉,《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30卷第5期,頁32-34。
盧元鎮,〈論中國體育社團〉,《體育科研》,1996年第17卷第1期,頁1。
董新光、曹彧、孫榮會、馬保熠,〈舉國體制下的國內訓練與競賽活動的經濟效益分析——
關於奧運爭光事業中兩個1/3現象的討論〉,《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16卷
第4期,頁43-47。
陳岩,〈體育法制建設的總體形勢和加強體育法制建設的建議〉,《浙江體育科學》,2003年第25卷第2期,頁1-2。
陳遠軍、常乃軍,〈試論公民體育權利的社會實現〉,《體育文化導刊》,2006年,頁16-18。
陳在頤,〈大陸的體育科學及學術文化機構簡介〉,《中華體育季刊》,1990年第43期,頁10-15。new window
陳林祥,〈2010年我國競技體育效益投資體系的研究〉,《體育科學》,1999年第19卷第4期,頁44-47。
陳慧敏、陳喜珍、於麗莉,〈對我國體育事業投入產出效益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中國體育科技》,2002年第38卷第11期,頁12。
陳俊欽,黃漢升,朱昌義,韓淑豔,陳作松,許紅峰,〈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我國體育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天津體育學院體育學報》,2003年第18卷第1期,頁70-72。
陳金盈,《中國競技運動政策研究:奧運戰略分析》,桃園: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未出版。new window
陳浪波,〈對廣東競技體育與奧運爭光計畫的思考〉,《廣州體育學院》,2005年第25卷第三期(總第81期),頁54-56。
韓春利、孫晉海、曹莉,〈國奧運爭光計畫激勵機制研究〉,《天津體育學院》,2004年19卷第1期,頁97-98。
韓春利、孫晉海、曹莉,〈我國“奧運爭光計畫”可持續發展的研究〉,《體育科學》,2004年第24卷第8期,頁9-11。
潘迎旭、鐘秉樞,〈我國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可持續發展理論分析〉,《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16卷第4期,頁24-25/41。
錢來,鄒玉玲,〈體育彩票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從數字中看體彩〉,《集團經濟
研究:體育經濟》,2007年2月下旬刊總第222期,頁218。
諸國平,〈金牌舉國體制改革〉,《體育文化導刊》,2005年5月,頁4。
隋路、鄒英,〈試論體育經濟政策的合理分類〉,《體育科學》,2005年第25卷第6期,頁75-76/78。
隋路,〈國家意願與體育經濟政策的形成〉,《體育學刊》,2005年第12卷第4期,頁4-7。
韓春利、孫晉海、曹莉,〈我國“奧運爭光計畫”可持續發展的研究〉,《體育科學》,2004年第24卷第8期,頁8-9。
羅華敏、李艷翎,〈轉型時期我國體育體制改革的成本〉,《體育學刊》,2005年第12卷第3期。
蕭林鵬,〈中國體育發展戰略調整動力機制研究〉,《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3年第20卷第3期,頁10-12、11-13。
蕭林鵬,〈中國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初探〉,《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19卷第3期,頁4-4、10-11、426。
蕭林鵬、李宗浩、裴立新等,〈中國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協調發展戰略回顧〉,《體育學刊》,2002年第9卷第3期,頁12-14。
蕭林鵬、李宗浩、裴立新,〈中國競技體育優先發展戰略回顧與總結〉,《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26卷第2期,頁1-3/16。
顏天民、高健〈試論社會體育法規的作用與意義〉,《天津體育學院學報(體育社會科學)》,1996年第11卷第1期,頁36-39。
鄧翼盛,〈堅持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社會科學研究》,1997年4月,頁5-6。
鄧春菊,《我國競技體育人力資源配置模式研究》,湖南師範大學體育人文社會學碩士論文,2005年。
鄭安國、胡全威,〈中共十六大與政治改革〉,《中央日報副刊》,參閱日期2002/11/25。
鄭燁,《戰備2008年奧運會我國競技體操後備人才培養策略研究》,湖南: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2005年,頁41。
羅華敏、李艷翎,〈轉型時期我國體育體制改革的成本〉,《體育學刊》,2005年第12卷第3期,頁10-12。
羅玉成,〈政治體制改革的深情呼喚─論周梅森《絕對權力》的現實意義〉,《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卷第4期,頁76。
薩馬蘭奇、何振梁、龐中英、畢熙東,〈奧運會:增強國家軟力量、超越民族主義和弘
揚人類精神〉,《外交評論》,2006年第5期,頁7-10。
蘇亞君,〈體育法制建設之我見〉,《政府法制》半月刊(上),2007年,頁51。
蘇雲婷、靳繼東,〈世界秩序範式:構建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的一種路徑選擇〉,《石家莊學院學報》,2008年第10卷第1期,頁44-49。
蘭紀平、李大偉,〈關鍵是轉變GDP的增長方式〉,《BEIJING OBSERVATION》,2007年,頁44-45。

三、網路資料
中國奧會網站:http://www.olympic.cn/china/index.html,參閱日期:2007年8月24日。
中國國務院國家體育總局網站,網址:http://www.sport.gov.cn/,參閱日期:2005年6月10日、2007年8月13日。
中國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2007年7月22日發佈。載於http://www.sport.gov.cn/ 網站,參閱日期:2006年11月2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央政府門戶網站,http://www.gov.cn,參閱日期2005年06月14日來源︰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http://www.sport.gov.cn/fagui/zcfg.htm,參閱日期:2006年10月1日。
中國《體育大事記》摘自http://www.google.com.tw/search,參閱日期:2007年3月4日。
中國經濟網,http://big5.ce.cn/gate/big5/gov.ce.cn/home/gqbg/,參閱日期2006年03月30日 。
中國體育發展之119工程,http://cn.sports.yahoo.com/050816/346/27db1.html,參閱日期2007年10月30日。
中國奧委會網站,http://www.olympic.cn/china/memorabilia/list.html,參閱日期:2007年2月22日。
中國奧會:《中國體育大事跡》,網站:http://www.olympic.cn/china/memorabilia/2003-12-30/45077.html/,參閱日期2007年9月10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導,新華網址:http://news.xinhuanet.com,參閱日期:2007年10月12日。
中國法律圖書館,網址: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2045,參閱日期:2007年11月20日。
中國奧委會網站,〈中國概況〉。http://big5.gov.cn,參閱日期2007年11月5日。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八五”計畫的建議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一九九○年十二月三十日通過),人民網網址: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2/18/content_2590430.htm,參閱日期2007年10月12日。
中國國民經濟計劃背景資料,人民網網址:www.people.com.cn/BIG5,參閱日期:2007年10月12日。
中國政府新聞, 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5-10/07/content_3590247.htm,參閱日期:2006年12月1日。
中國台灣網:http://2006.chinataiwan.org/web/webportal/W5268534/Uqxjing/A216127.html,參閱日期2007年12月15日。
中國政府網站: 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參閱日期:2007年12月31日。
中國奧委會網站:http://www.olympic.cn/china/memorabilia/list.html,參閱日期2007年02月22日。
中國國家體育總局體育資訊中心網站:http://www.sport.gov.cn/show_info.php?n_id=544,參閱日期:2006年3月7日。
中國體總網站,http://forum.newstarnet.com/archive/index.php/t-13426.html,參閱日期2007年12月8日。
中國體育總局,《1994-2000年奧運爭光計畫綱要》,摘自中國體育信息網:http://www.sport.gov.cn/,參閱日期:2004年11月15日。
中國體育總局,《2001-2010年奧運爭光計畫綱要》,中國國家體育總局體育資訊中心網站:http://www.sport.gov.cn/show_info.php?n_id=544,參閱日期:2006年3月7日。
中國國家體育總局體育資訊中心網站,http://www.sport.gov.cn/show_info.php?n_id=544,參閱日期:2006年3月7日。
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網址:http://www.sport.gov.cn/fagui/fg002.htm,參閱日期2007年8月31日。
中國國家體育總局,《2001-2010年體育科技發展規劃》,國家體育總局體育資訊中心網 站:http://www.sport.gov.cn,參閱日期:2007年5月15日。
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奧運爭光科技行動計畫》,國家體育總局體育資訊中心網站:
http://www.sport.gov.cn/show_info.php?n_id=544,參閱日期:2007年7月15日。
中國國家體育總局,《2006-2010年我國競技體育發展研究報告》,國家體育總局網站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1452/n31748/155172.html,公布日期:2007年3月12日、2007年10月12日。
中國國家體育總局,《關於2004年全國體育局長會議的通知(2004年2月2日發布)》,載於www.sport.gov.cn/,參閱日期:2004年5月11日。
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網址:http://www.sport.gov.cn/,參閱日期:2007年8月13日。
中國2000-2006年統計年鑑第二十一章文化、體育和衛生之21-23體委系統職工人數。網址:http://www.gse.pku.edu.cn/yearbook/dataset/yearbook/yearbook02/indexC.htm,參閱日期2007年12月20日。
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網址:http://www.sport.gov.cn/,參閱日期:2006年7月20日。
中國體育總局,網址:http://www.sport.gov.cn/fagui/fg002.htm /,參閱日期2007年8月3日。
中國體育總局網站,網址:http://www.sport.gov.cn/,參閱日期:2005年6月10日。
中國奧會網站,《中國體育大事跡》,http://www.olympic.cn/china,參閱日期2007年9月10。
中國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2002年7月22日發布。
網址:http://www.sport.gov.cn/,參閱日期:2004年11月21日。
中國人民網,http://www.sportsonline.com.cn/,參閱日期:2007年12月20日。
中國體總網,《體育事業“十一五”規劃》,http://www.sports.cn/,參閱日期: 2006年7月21日。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在當代中國堅持三個“有利於”就是真正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網址:http://paper.studa.com/2004/4-10/2004410113709.html,參閱日期:2007年1月7日。
《中國體育大事記》,參閱日期:2007年9月15日。
中國奧會網站,http://www.olympic.cn/china/memorabilia/2003-12-30/45077.html/。
中國國家體育總局政策法規司,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1327,參閱日期:2007年3月2日。
中國經濟網,http://big5.ce.cn/gate/big5/gov.ce.cn/home/gqbg/2006/03/30,參閱日期:2006年8月6日。http://big5.ce.cn/gate/big5/gov.ce.cn/home/gqbg/
中國2000-2006年統計年鑑第二十一章文化、體育和衛生之21-23體委系統職工人數,網址:http://www.gse.pku.edu.cn/yearbook/dataset/yearbook/yearbook02/indexC.htm,參閱日期2007年12月20日。
中國體育場館協會 張汝棟 王先亮江,〈關於我國體育場館建設與運營現狀的調研報告〉,蘇省體育產業信息網,網址:http://www.jstyzy.com/cn,參閱日期:2008年12月10日。
中國網,〈體育總局彩票管理中心彩票專項資金流失〉,網址:http://www.china.com.cn/,參閱日期:2008年10月20日。
中國奧會官方網站,http://www.olympic.cn/,參閱日期:2008年9月15日。
中國新華社,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xinhuanet.com/,參閱日期:2001年7月13日
中共審計署對「42個部門單位2005年度預算執行審計結果公告(上)」,2006年9月8日,第5號(總第17號),參考網址:http://gov.people.com.cn/,參閱日期:2007年3月1日。
新華社網站: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11/24/content_2255749.htm,參閱日期:2007年8月30日。
新華社,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6-05/11/content_4532055.htm,參閱日期2007年3月5日。
新華社,申奧紀錄http://www.sportsonline.com.cn.html,參閱日期:2007年2月22日。
新華社北京1月7日電:http://59.148.181.73/tiyu/2008/0108/article_1336.html,參閱日期:2006年12月6日。
新華社,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6-05/11/content_4532055.htm,參閱日期:2006年8月5日。
新華社網站:http://news.xinhuanet.com,參閱日期:2007年8月30日。
新華網,《200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http://www.edu.cn/20020823/3065042.shtml,參閱日期,2007年12月15日。
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12/31/content_7343633.htm,參閱日期:2008年1月5日。
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8005.htm,參閱日期:2007年10月12日。
新華網,《200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http://www.edu.cn/20020823/3065042.shtml,參閱日期,2007年12月15日。
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8005.htm,參閱日期:2007年10月5日。
新華每日電訊,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5-07/24/content_3262502_1.htm,參閱日期2007年09月24日。
新浪新聞中心,http://news.sina.com.cn/c/2007-10-24/205814157282.shtml,參閱日期2008年1月10日。
北京市體育局網站:http://www.bjsports.gov.cn/govPublic/BjSportsFunc.jsp/,參閱日期:2008年10月25日。
李雁軍,〈體育與人權〉,《改革與發展論壇》,http://cjn.csis.com.tw,參閱日期:2007年4月4日。
李力昌,《研究方法–質化研究方法》,參考網址: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n7Qz053Bv8YJ:tm.kuas.edu.tw/N_teacher/lii/Qualitative.doc+%E8%B3%AA%E5%8C%96%E7%A0%94%E7%A9%B6%E6%B3%95&hl=zh-TW&ct=clnk&cd=1&gl=tw,參閱日期:2007年2月23日。
李穎川,《北京青年報》2002年08月12日,網址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2/Aug/187205.htm,參閱日期:2006年5月21日。
奧林匹克主義,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olympics,參閱日期:2006年6月30日。
奧運大講堂網站,http://www.aydjt.org/bin/news/detail.asp?newsid=305/,參閱日期2007年2月22日。
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03〕8號,網址:
http:// 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3-09/09/content_1071285.htm/,參閱日期:2007/8/30 。
國家體育總局政策法規司,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1327,參閱日期2007年3月2日。
維基百科網站,http://zh.wikipedia.org/w/index.tw,參閱日期 2007/9/10。
民主、企業資本主義和國家:右派與左派的對話,網址:http://www.socialwork.com.hk/artical/sociology/new_pluralism.html,參閱日期:2007年3月1日。
林火旺(2007)在網路大學發表《多元主義和政治自由主義》http://210.60.194.100/professer/linhowang/9PPoliticalL.htm,參閱日期:2007年3月7日。
《世界跨文化教育理論流派綜述》,參考網址:http://www.myxt.com.cn/v2222,參閱日期:2007年2月23日。
大學之道:http://www.philosophydoor.com/Guoxue/1357.html,參閱日期:2005年2月6日。
星洲互動網站,http://www.sinchew-i.com/special/2008olympic/focus.phtml,參閱日期:2001年7月21日。
爭鳴雜誌,網址:http://www.dajiyuan.com,參閱日期: 2001/7/21。
大紀元,網站http://www.epochtimes.com/b5/1/7/20/n111558.htm/,參閱日期:2001/7/21。
運動神網,http://www.sportsant.com.tw,參閱日期2005年10月20日。
趙海軍,《中國經濟發展戰略——ST中國》,連載:ST中國出版社:http://book.sina.com.cn/stchina/2003-07-29/3/13077.html,參閱日期:2007年10月12日。
淩平,〈模式的變革與變革的模式:中國體育體制和運行機制〉,《體育軟科學研究成果彙編》,http://www.china.com.cn/sport/txt/2004-04/19/content_5545341.htm,參閱日期:2007年11月16日。
人民網:〈小平解開姓“資”姓“社”死釦〉,網址:http://people.com.cn/GB/shizheng/,參閱日期:2007年1月7日。
馮銘翰,《姓資?姓社?中國改革的關鍵選擇》,詳見: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chinaresearch-114.asp,參閱日期:2006年10月5日。
楊開煌,〈中共「十七大」總觀察〉,《海峽評論》204期2007年12月號,http://www.adanstar.com/FF/204-7053.html,參閱日期2008年4月5日。
方雷、趙永超,〈從公共政策形成的角度評析當代中國的黨政關係〉,係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工人階級政黨文明問題研究”(04KBS026)和山東大學985二期項目“政黨政治比較研究”的階段性成果之一。http://www.zdyj.sdu.edu.cn/fcgonggong.htm,參閱日期:2008年1月5日。
蔡立輝,〈論公共行政發展的民主價值取向與政府行政摸式轉換〉,中國論文下載中心。http://www.studa.net/gonggong/070125/16462272.html,參閱日期2008年1月11日。
蔡立輝:〈論公共行政發展的民主價值取向與政府行政摸式轉換〉,中國論文下載中心:http://www.studa.net/gonggong/.html。
台灣工銀證券(2007),《中國由世界生產工廠轉變為潛在消費大國》,http://tw.money.yahoo.com,參閱日期:2007年12月30日。
葉同成,〈加速先進技術商用化腳步中國自訂標準亟待開放〉,新電子2006年8月號245期) http://www.mem.com.tw,參閱日期:2007年12月5日。
體育總局提供,http://www.gov.cn/ztzl/2006-01/01/content_145154.htm,參閱日期:2007年12月12日。
轉引自金耀基,〈全球化、現代化與世界秩序〉,《二十一世紀》,第51期,1999年2月。)http://www.cuhk.edu.hk/ics/21c/issue/article/990133.htm/,參閱日期95年1月8日。
王平,《現代體育的發展趨勢》,http://www.koyee.com ,參閱時間:2005年5月30日。
星洲互動網站,http://www.sinchew-i.com/special/2008olympic/focus.phtml,參閱日期2001年7月21日。
大紀元網站,http://www.epochtimes.com/b5/1/7/20/n111558.htm,參閱日期2001年7月21日。
「三個代表論」,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參閱日期:2007年3月18日。
梁小龍,《當代中國體育若干基本理論問題探討之二》,來源:中國論文網
http://www.paperlw.com,參閱日期2008年4月10日。
《2001-2010年奧運爭光計畫綱要》,摘自中國體育信息網http://www.sport.gov.cn/,參閱日期:2006年12月5日。
劉鵬,《在體育事業十一五規劃發佈會上的講話全文》,中國體總網:http://www.sports.cn/,參閱日期:2006年07月25日。
袁偉民,《袁偉民在2003年全國體育局長會議上的總結報告摘編》,載於www.sport.gov.cn/網站,參閱日期:2003年8月12日。
袁偉民,《袁偉民在全國體育局長會議上的總結講話》,載於www.sport.gov.cn/網站,參閱日期:2004年4月6日。
陳至立,《陳至立在2004年全國體育局長會議上的講話》,載於www.sport.gov.cn/網站,參閱日期:2004年5月18日。
劉志剛,『從『計劃』到『規劃』一字之差看發展』,參考網址:北方網http://news.big5.enorth.com.cn/system/2005/09/19/001122775.shtml,參閱日期:2007年3月13日。
桂宏誠,〈京奧背後的民族主義與全能主義〉,《國政評論》中央日報網路報,2008年8月10日 中央星期專論。網址:http://www.npf.org.tw/post/1/4536,參閱日期:2009年1月28日。摘自http://www.google.com.tw/search,參閱日期2007年3月4日。
奧林匹克運動委員會,《奧林匹克憲章》,英文原文請見國際奧委會網頁:http://multimedia.olympic.org/pdf/en_report_122.pdf,參閱日期:2009年3月29日。
奧運大講堂,網址:http://www.aydjt.org/bin/news/detail.asp?newsid=305/,參閱日期:2007年02月12日。
2008年北京奧運會籌備委員會,www.beijing-olympic.org.cn/網站,2003年4月15日下載。沈旭暉,〈奧運建構的民族主義〉,《Full-time Traveller 全職漫遊》網站:http://ricup.wordpress.com/2008/04/21/onationalism/,參閱日期:2009年2月25日。
〈自強與和諧: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展現與提升〉,《北京日報》2008年09月01日,網址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politics/,參閱日期:2009年3月18日。
林泉忠,〈奧運下的中國民族主義:論兩岸三地的向心力〉,《鳳凰博報》發表於2008年08月04日。類別:中國評論,網址http://blog.ifeng.com/article/1623051.html,參閱日期:2009年1月30日。
雅虎體育網站,http://cn.sports.yahoo.com/050816/346/27db1.html,參閱日期2007年10月30日。
星洲互動網站,http://www.sinchew-i.com/special/2008olympic/focus.phtml,參閱日期:2007年7月13日。
爭鳴雜誌,http://www.dajiyuan.com,參閱日期:2007年7月15日。
鄭也夫,《亡友力研與金牌成本》,發表網站:http://blog.sina.com.cn/zhengyefu/,參閱日期:2008年10月16日。
《公共政策》,參考網址:http://www.get.com.tw/goldensun,參閱日期:2007年10月1日。
國務院中發〔2002〕8號2002年7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參閱日期:2007年5月5日。中國體育總局,網址http://www.sport.gov.cn/fagui/fg002.htm。
2008年北京奧運會官方網站:http://www.beijing2008.cn/sports/參閱日期:2008年10月10日。
譚張濤,〈中國高官,從講話到對話——有感於中國政治文化的轉型〉,2005年,轉自“學說連線”http://www.xslx.com。
宋玉梅譯自《奧林匹克評論》,1998年12月-1999年1月,2008年北京奧運會官方網站:http://www.beijing2008.cn/sports,參閱日期:2008年10月10日。

四、其它
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何明修,《政治機會結構與社會運動研究》,發表於政治大學台灣社會學會年會,2003年11月29-30日。
周陽山,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講授三民主義與國家政策講義,2003年。
胡錦濤,〈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中央8號檔即是2002年7月22日中發〔2002〕8號《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


貳、英文書目

Books
Anderson, C.W. (1987). Political philosophy, practical reason, and policy analysis. In F. Fischer & J. Forester (Eds., pp. 22-42), Confronting Values in Policy Analysis. Beverly Hills, CA: Sage.
Behn, R.D. (1993). Case analysis research and managerial effectiveness: Learning how to lead organizations up and down. In J.L. Perry (Ed.), Public management: The state of the art.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Braybrooke, D. & Lindblom, C.E. (1963). A strategy of decision. New York: NY: Macmillan.
Breuilly, J. (1985). Nationalism and the State. Manchester, U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Bruijn, H.A. & Hufen, H.A.M. (1998).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to policy instruments. Cheltenham, U K: Edward Elgar.
Campbell, J.C. et al. (1985). Governmental responses to budget scarcity. Policy Studies Journal, 13(3), 471-546.
Cater, D. (1965). Power in Washington. New York, NY: Random House.
Churchman, C.W., Ackoff, R.L., & Arnoff, E.L. (1957). Introduction to Operations Research.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Cobb, R.W. & Elder, C.D. (1972). Participation in American politics: The dynamics of agenda-building.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Coleman, J.S. (1972). Policy research in social science. Morristown, NJ: General Learning Press.
Cyert, R.M. & March, J.G. (1963). A behavioral theory of the fir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Davies, J.C. (1974). How does the agenda get set? In E. Haefela (Ed.), The Governance of Common Property Resources. Baltimore, MD: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deLeon, P. (1988). Advice and consent.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deLeon, P. (1999). The stages approach to the policy process. In P.A. Sabatier (Ed.), 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Dror, Y. (1986). Public policy-making re-examined. San Francisco, CA: Chandler.
Dunn, W.N. (1994).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Dye, T.R. (1992).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7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Easton, D. (1965).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 NJ: Prentice-Hall.
Edwards III, G.C. (1980). Implementing public policy. Washington, DC: Congressional.
Elazar, D.J. (1962). The American partnership: Intergovernmental cooperatio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reeman, R.E. (1984).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 Marshfield, MA: Pitman Publishing.
Furniss, N. & Tilton, T. (1977). The case for the welfare state: From social security to social equality. Bloomington, IL: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Greenstone, J. D. (1975). Group theories. In F. I. Greenstein & N. Polsby (Eds.),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2, pp. 247). Upper Saddle River, NJ: Addison Wesley Longman Publishing.
Hodgson, G.M. (1981). Labour at the crossroad: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llenge to the Labour Party in the 1980s. Oxford, UK: Robertson.
Hogwood, B.W. & Cunn, L.A. (1984). Policy analysis for the real world.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od, C. (1990). Beyond the public bureaucracy state?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1990s. London: LSEPS.
Horn, C.E.V. & Van, M.P.S. (1973).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governmental. California Press
Ibid., & Enloe, C.H. (1975). The politics of pollution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New York, NY: McKay.
Jones, C.O. (1977).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2nd ed.). Boston, MA: Duxbury Press.
Kahneman, D., Amos, T., & Slovic, P. (1982). 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edourie, E. (1994). Nationalism (4 th.). Oxford, UK: Blackwell Publishing.
Kennan, G.F. (1951). American Diplomacy: 1900-1950.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Kettle, D.F. (2000). The global public management revolution.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Kingdon, J.W. (1984). Agendas,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 Boston, MA: Little Brown.
Kingdon, J.W. (1995). Agenda,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 (2nd ed.). New York, NY: Harper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Kohn, H. (1955). Nationalism: its meaning and history. Princeton, NJ: D.Van Nostrand.
Lafeber, W. (1976). American, Russia and the cold war:1945-1975 (3rd ed.). New York, NY: John Wiley and Sons.
Lasswell, H.D. & Kaplan, A. (). Power and society.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Lasswell, H.D. (1956). The decision process: seven categories of functional analysis. College Park, MD: University of Maryland.
Lester, J.P. & Stewart, J. Jr. (2000). Public policy (2nd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Lindblom, C.E. (1980). The policy-making process (2nd ed.). Eng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Lindblon, C.E. (2000). The science of “muddling through”.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March, J.G. & Herbert, A. (1958). Organizations. Hoboken, NJ: John Wiley and Sons.
Mayo, E. (1933). The human problems of a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New York, NY: The Macmillan.
McCloskey, J.F., & Coppinger, J.M. (1956). Operations research for management (Vol. 2). Baltimore, MD: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Meltsner, A. (1976). Policy analysis in the bureaucracy.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eyerson, M., & Banfield, E.C. (1955). Politics, planning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The case of public housing in Chicago. Washington, DC: The Free Press.
Mills, C.W. (1965). The power elite.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lson, B.J. (1984). Making an issue of Child Abuse.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oister, T.H. (1978). Public program analysis: Applied research methods. Baltimore, MD: University Park Press.
Pressman, J.L. & Wildavsky, A.B. (1973). Implementation: How great expectations in Washingtons are dashed in Oakland.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man.
Quade, E. S. (1982). Analysis for public decisions. New York, NY: Elsevier Science.
Raiffa, H. (1968). Decision analysis. reading. MA: Addition-Wesley.
Rainey, H.G. & Steinbauer, P. (2000). Galloping elephants: Developing elements of a theory of effective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Rossi, P.H. (1982). Standards for evaluation practice.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Rossi, P.H., & Freeman, H.E. (1982). Evaluation: A systematic approach (2nd ed.). Beverly Hills, CA: Sage.
Sabatier, P.A. (1999). 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Schmitter, P.C. (1979). Still a Century of Corporatism. In F. B. Pike & T Stritch (Eds.), The new corporatism, Notre Dame: Th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Schneider, A. & Ingram, H. (1990). Policy design: Elements, premises and strategies. In S. Nagel (Ed.), Policy theory and Policy Evaluation. New York, NY: Greenwood Press.
Schwarz, E. (1988). America’s hidden success: A reassessment of twenty years of public policy. New York, NY: Norton.
Seldon, A. (1985). The new right enlightenment (Ed.).
Simon, H. (1960). The new science of management. New York, NY: Haper and Row.
Simon, H., Smithburg, D.W., & Thompson,V.A. (1950). Public administration.
Smith, A. (2004). Nationalism theory, ideology history.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Smith, A.D. (1993). National identity. Reno, NE: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Stillman II, R.J. (2000). Public administration concepts and cases.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Toole, L.O.J., Jr. (1999). American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3 rd.). Washington, DC: CQ Press.
Toulmin, S. (1958). The use of argument.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hlke, J.C. et al. (1962). The legislative system: Explorations in legislative behavior. New York, NY: Wiley.
Wiarda, H.J. (1997). Corporatism and comparative politics: The other great “Ism”. Armonk, NY: M. E. Sharpe.
Journals
Cobb, R., Ross, J.K., &Ross, M. (1976). Agenda building as a comparative political proces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0, 126-138.
Cohen, M.D., March, J., & Olson, J. (1972). A garbage can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choic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7, 1-25.
Goodwin, J. & Jasper, J.M. (1999). Caught in a winding, snarling vine: The structural bias of political process theory. Sociological Forum, 14(1), 36-41.
Hass, E.B. (1986). What is nationalism and why should we study i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0(3), 707-744.
Ingraham, P.W. (1987). Toward more systematic consideration of policy design. Policy Studies Journal, 15(4), 611-628.
Merelman, R.M. (1966). Learning and legitimac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0(553), 548.
Meter, V. & Horn, V. (1975).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 6(4), 408.
Nakaruma, R.T. (1987). The textbook policy process and implementation research. Policy Studies Review, 1(9), 142-154.
Palumbo, D.J., Maynard, S., & Wright, P. (1984). Measuring degrees of Paul Sabatier: Top-down and bottom-up approaches to implementation research.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6, 21-48.
Polacheky, S.W. (1980). Conflict and trad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24(1), 56.
Rainey, H.G. & Steinbauer, P. (1999). Galloping elephants: Developing elements of a theory of effective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9(1), 1-32.
Rein, M. & White, S.H. (1977). Policy Research: Belief and Doubt. Policy Analysis, 3(2), 262.
Roberts, A. (1991). A new ag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Affairs ,67(3), 509.
Savage, G.T.W., Nix, C.J., & Whitehead, J.D.B. (1991). Strategies for assessing and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stakeholders.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5, 61-75.
Schneider, A. & Ingram, H. (1988). Systematically pinching ideas: A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policy design.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8, 64-80.
Smith, T.B. (1972).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 Policy Saence, 14(2), 203.
Tukey, J.W. (1962). The future of data analysis. Annals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33(1), 1-67.
Yin, R.K. & Heald, K. (1975). Using the case survey method to analyze policy studie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3), 371-38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