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社區產業發展過程學習指標建構之研究
作者:謝文豐
作者(外文):Hsieh Wen-Feng
校院名稱: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成人教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蔡培村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社區產業社區產業社區學習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4
台灣社區產業發展過程學習指標建構之研究指導老師:蔡培村博士學生:謝文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社區產業發展過程學習指標。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社區深入訪談、德懷術以及階層分析程序法,來探討所欲解決的相關問題。在內容上,研究者首先就社區產業之發展概況進行探討,分析社區產業的緣由、定義與內涵,歸納社區產業發展的概況、相關研究與因素,接續分析社區學習的含意與相關研究,釐清社區學習之演進、涵義、重要性與相關理論,之後探討社區產業發展與社區學習之關係,探討國內外相關案例的介紹,並統整文獻的回顧初步建立社區產業發展階段性之學習指標層級架構,並輔以六個社區的深入訪談討論來進行確認。之後,研究者以德懷術來進行指標性質與重要性程度的評定,並對指標架構、內涵進行增刪與修正。最後,再以階層分析程序法來瞭解指標相對權重的關係。以下是本研究發現、結論與建議:壹、主要研究發現一、社區產業發展之緣由1.台灣傳統產業的凋零;2.社區總體營造概念的引進;3.社區產業的重現與被重視二、社區產業發展之概況1.社區產業初期發展(1993~1999年);2.社區產業中期發展(2000~2004年);3.社區產業近期發展(2005年~)。三、社區產業發展之相關因素1.以「社區總體營造」相關概念與計畫,作為社區產業發展過程的主要開端與重要誘因2.以「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等相關政策,推動社區產業發展過程的內化與深植3.以「健康社區六星計畫」相關計畫,強化社區產業發展過程的創造與培育四、社區學習發展之概況1.社區學習概念雛型期;2.社區學習概念融入期;3.社區學習政策形成期。五、台灣社區產業發展中社區學習之相關因素1.從「社區總體營造」概念-建立社區共同體的存在價值和意識作為學習目標;2.推動「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等相關政策-落實社區產業在地化的發展與學習;3.發展「健康社區六星計畫」相關計畫-強化社區永續的創育能量與學習活力。六、在台灣社區產業發展過程學習指標建構方面(一)、本研究社區產業發展過程之學習指標,計分為第一層次的三大指標系統、第二層次的九項指標層面,以及第三層次52項的具體指標內涵:第一、「社區學習的基本系統」包括「社區凝聚力」、「社區民主性」、「社區行動力」等三項指標層面,共18項具體指標內涵;第二、「社區學習的管理系統」包括「社區產業資源」、「社區產業夥伴」、「社區產業在地化」等三項指標層面,共19項具體指標內涵;第三、「社區學習的永續發展系統」包括「社區產業研發」、「社區產業智庫」、「社區產業制度」三項指標層面,共15項具體指標內涵。(二)、在指標性質方面,包含主要指標29項,次要指標25項;在指標重要性程度方面,「非常重要」的指標有27項,「重要」的指標有25項,有點重要的指標有2項。(三)、在台灣社區產業發展過程學習指標相對權重方面,在一級指標部分,「社區學習的永續發展系統」占總體指標的權重分配值最高為45.0%,其次「社區學習的基本系統」居次占30.0%,再次為「社區學習的管理系統」25.0%。在二級指標部分,最高者為「社區產業研發」的24.5%,其次依序為「社區凝聚力」的15.2%、「社區產業制度」的12.8%與「社區產業夥伴」的11.5%,此四個指標層面的權重值占全體64%,亦即超過六成的比重。貳、結論一、社區產業發展緣由-歷經傳統產耊的凋零、社區總體營造概念引進,與社區產業的振興與再現;二、社區產業發展概況-歷經初期、中期與近期的發展;三、社區學習之緣由-社區學習是社區教育的新詞彙,代表一種學術典範的轉移,社區教育的核心從教育移轉到學習;四、社區學習的發展概況-從概念雛型、融入,乃至政策形成期,終至結合地方文化與社區產業的發展;五、本研究建構的社區產業發展過程之社區學習有三大指標系統;六、本研究建構的社區產業發展過程之社區學習有九大指標層面;七、本研究建構的社區產業發展過程之社區學習有52項指標內涵;八、社區產業發展過程中社區學習的指標層面,其以「社區產業研發」為最受重視 ; 九、社區產業發展過程中社區學習的指標內涵,有2項其備受全數委員的「主要指標」與「最重要」的評定; 十、本研究以「社區產業發展」的過程內容,為參照架構來建構指標,其中社區學習的指標則以社區深入訪談與德懷術來加以發展; 十一、社區產業發展學習指標之相對權重體系,於邏輯檢定的一致性考驗,達到極高的應用價值; 十二、本研究建構的社區學習指標,可供為台灣社區產業發展過程學習指標的重要參考依據。 參、建議 一、對公部門的建議 (一)、推動社區學習,以瞭解台灣社區產業發展的過程與重心; (二)、地方政府須注重與建立“社區型學習組織”,能深入每一個社區與學習階段,以奠定居民在自主學習產業智能與創新轉化的基礎能力; (三)、本研究所建構的社區學習指標,在地方產業的發展上,政府應重視加以推動; 二、對社區的建議 (一)、在社區學習過程中,善用“社區團隊”強化並串聯「社區凝聚力」、「社區民主性」與「社區行動力」等學習指標層面; (二)、運用“社區資源”帶動居民體認社區價值、提昇社區意識,整合社區活動,促進社區的具體實踐行動; (三)、透過「社區凝聚力」層面項下主要具體內涵指標,開啟「社區學習的基本系統」在社區產業發展過程中社區學習的首要關鍵與動力; (四)、利用社區生活環境、文化與產業的核心價值,形塑社區產業的獨特資源與美學素養。 三、對研究機構的建議 (一)、社區學習應深植於社區的教育與學習的互用與塑造,以落實社區學習的紮根; (二)、「社區產業研發」是社區學習的重要成果,並居相對權重體系之第一位,亟應思考創立一個產業知識蓄積、激盪、共享、共創的社區學習平台; (三)、本研究所建構的社區學習指標,可應用於提升社區產業的核心價值與開發。 四、對相關單位的建議 (一)、參照本研究所建構之社區學習指標,作為社區產業發展過程中,推動社區學習的基礎; (二)、建立與公部門、學習研究機構等相關單位的合作、合夥關係,以提昇社區學習的目標與效益。 五、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在研究主題方面 對於52項具體指標中屬於「非常重要」、「主要」的指標並未深入繼續探討,因此如: 『形塑社區產業的專業與獨特性』、『產銷制度』、『轉化傳統技術與價值』、『創意美學能力』…等重要指標的操作經營學習歷程,都是值得後續研究者進行深度研究的課題。 (二)、在研究對象方面 可以考慮以大量取樣的普查,以得到更廣更多的居民建議與想法,同時也可以檢驗居民對社區產業發展參與的狀況。 (三)、在研究內容方面 建議未來研究可以就社區產業的地理性、產業本質、型態或族群等,來區隔,以較接近或明顯的社區產業特質,來進行同類的分析與研究,減少研究內容殊異不齊的干擾,提高研究結果的品質。 (四)、在研究應用方面 建議未來研究可以朝向本研究定義以外的社區產業,如:工業型社區產業,或地方微型工藝產業等主題,更可以開闊社區產業研究的領域與應用範圍。
參考文獻壹、中文部分丁導民(2000)。學習型社區的理念與經營策略。學習型社區。台北:師大書苑,頁45-66。三井物產戰略研究所編著(2003)。楊明珠譯,城鄉總體營造之路-平衡城鄉發展與行銷地方特色的經營技巧,中國生產中心出版。台北。于國華(2002)。「社區總體營造」理念的探討:全球化趨勢下的一種地方文化運動。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1997)。社區營造政策綱領階段成果報告書。元庚鮮(1998)。非營利組織民間團體推動社區成人教育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文建會(1995)。社區總體營造簡報資料。台北: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建會(1998)。文化白皮書。台北:文化建設委員會。王政彥(2001)。有線電視與社區成人隔空教育。台北:五南書局。王政彥(2004)。社區自我學習支援網絡的發展,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P.137-157,社區教育與全球化。台北:師大書苑。王清華(2005)。九二一震災重建區以社區總體營造方式重建社區產業之探討。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王淑宜(2003)。三峽藍染啟動社區學習的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王等元(2002)。E時代社區學習理念探討。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師大書苑。石玉森(2003)。台北縣泰山鄉民大學經營及其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石滋宜(1995)。從組織學習到學習性組織。戰略生產力雜誌,p.12-14。台北。伍立人(2003)。從傳統中尋找新生命的文化創意產業—以白米木屐為例。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台北。朱立君(2003)。社區總體營造之個案研究—台中市「楓樹社區」理想家園的發展。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朱芳葶、黃柏翔、陳麗鳳(2003)。組織學習對知識創造的影響,T&D 飛訊,10。 江彩禎(2002)。地方經濟發展推動機制之建構—以推動觀光發展為例。國立成功 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台南。 吳月招(2003)。公私部門協力參與社區總體營造之研究—以九二一重建區為例。 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吳水泉(2001)。企業發展策略之共識度研究。私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桃園。 吳金香(2000)。學校組織行為與管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吳坤良(2006)。臺灣地區教館社區學習的推展分析與評析—以臺東社會教育館為例。載於2006年兩岸成人及社區學習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p.43-70。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台北。 吳定(2003)。公共政策。台北:空大。 吳易蓮(2000)。地方產業之觀光化與社區營造—以鶯歌陶瓷產業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秋田(2001)。社區居民之社區意識與產業文化活動認同度關係之研究—以白河 蓮花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清山(1997)。學習型組織理論及其對教育革新的啟示。國教月刊,43(5,6), 1-7。 吳惠蓮(2004)。打造幸福感,營造魅力新故鄉-以經濟部商業司地方產業交流中心計畫為例,跨越季刊No.002 2004夏季號P14-23, 93年6月出版,行政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郁秀發行。 吳政達(1995)。階層分析法與模糊評估法在學前教育指標系統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豐山(2004)。城市的遠見-The Vision of City,公共電視發行。台北。 呂桂英(2003)。虎尾西安社區白鶴文化節與褒忠大廓社區大廓花鼓節比較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李仁豪(2005)。農村社區推動永續發展模式之探討-以彰化縣永樂社區及華崙社區為例。逢甲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李侑芳(2004)。社區文化商品的符號運用—以湖本村文化創意產業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李倩如(2004)。中央與地方文化政策形塑下的產業空間變遷:鶯歌陶瓷老街個案。 銘傳大學媒體空間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乾銘(2004)。台灣地方產業融入社區營造的模式。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瑞娥(2003)。國民學校終身學習文化、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學習型學校模型之建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榮宗(1999)。蓮花話蓮,白河鎮蓮鄉產業文化風貌營造計畫,p.120,白河鎮公所。 汪昭芬(2000)。組織學習、知識創造、知識蘊蓄與創新績效之關聯性研究: 科技製造業、一般製造業及服務業之實證。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汪秋一 (2005)。學習型部落方案規劃之研究—以屏東縣原住民部落學習團體為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沈宗瑞、高少凡、許湘濤、陳淑玲等譯(2001),Held,D. & Mcgrew, A. & Goldblatt, D. & Perratop, J.原著。全球化大轉變。台北:韋柏。 周芸薇(2000)。學習型組織評鑑量表之建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彼得‧杜拉克(2000)。知識管理。 張玉文 譯 台北:天下遠見出版 哈佛商業評論精選。 於又華、張益誠(1999)。永續發展指標。環境教育,37 期,53-74。 林文遠(2000)。居民社區總體營造理念與環境態度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林文寶(2001)。技術知識整合、知識能量與組織學習對核心競爭力及創新績效關聯性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林玉婷(2002)。社區總體營造永續觀光評估模式之研究。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美萍(2003)。遊客對產業文化活動效益認知之研究—以白河蓮花節、左鎮白堊節、麻豆文旦節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振春(1993)。社會工作。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1998a)。「學習社會與社區教育」,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學習社會。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1998b)。社區營造的教育策略。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1999)。台灣社區教育發展之研究。台北: 師大書苑。 林振春(2000)。社區終身學習的方法。學習型社區。P91-118。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黃明月、陳雪雲(2000)。學習行社區指標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中心, 教育部指導。 林振春(2001)。學習型社區的推動策略與實施現況。成人教育雙月刊,60,2-10。 林振春(2003)。社區生活服務產業之營造。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137-154,社區學習文化。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2006) 建構學習型的社區教育----台灣經驗。 http://ysef.myweb.hinet.net/essay/8.pdf。 林書筠(2004)。社區美學研究—嘉義市興村里社區總體營造的美學歷城與詮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益昌(1999)。建構企業學習型組織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勤敏(2000)。推展學習型社區的理念與策略社,教資料雜誌 No.263,1-5 。台中圖書館。 林鈺欽(1997)。個人創造、組織氛圍與學習型組織關係之研究。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林慧雯(2003)。推展文化觀光策略之研究-以阿罩霧地區再開發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麗惠(1999) 。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組織。台北:師大書苑。 林麗惠(2001)。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成人教育雙月刊,62,47-51台北。 邱明民(2003)。區域產業的環境結構與價值策略-社區總體營造之理論與方法。 http://www.cca.gov.tw/news/news77/13/index.htm2003/12/10。 邱淑娟(2003)。九二一震災重建區社區參與學習之研究--以埔里鎮桃米社區為例。國立暨南國 際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施永昭(2002)。義勇警察組織學習能力之建構。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33(1),157-174。 施國隆(2002)。社區營造文化政策永續發展可能性之探討。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柯惇貿(1999)。社區居民對社區總體營造的認知與態度。逢甲大學建築級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洪榮昭(1998)。學習型組織的知識經營模式。社教雙月刊,88,26-37。 洪德仁(2005)。社區產業啟動--經濟、文化雙贏 ,Taiwan News 財經文化周刊,195,86-87。 郁元(1999)。社區總體營造規劃與執行之差異探討—以集集鎮經驗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孫本初(1995)。學習型組織的內涵與運用,空大行政學報,3:3-17。 孫本初(1998)。實現學習型組織的策略,游與藝雙月刊,14,第四版。 孫華翔(2004)。文化與產業間的游移—九十年代台灣文化政策脈絡初探。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徐文信(2002)。農村產業變遷與農民適應過程之研究—以觀音鄉蓮花休閒產業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徐震(1999)。如何透過社區發展塑造公民社會,社區文化與家庭教育研討會大會實錄(P.87-92),台灣:文建會與東吳大學。台北。 秦夢群(1999)。教育行政-理論部份。台北:五南。 翁政凱(2004)。社區意識多準則評估模型之建構與應用—以「九二一震災重建區社區總體營造計畫執行方案」為例。朝楊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翁徐得(1995)。「地方產業與地域振興」,台灣手工業,第五十五期,10-15。 翁興利(1995)。政策假定與政策方案之研究:AHP、SAST與SAA之比較研究。 公共政策學報,16,81-122。 高希均(1981)。社會指標導論。台北:明德基金會。 高協聖(1996)。高科技事業組織組織學習類型與環境回應能耐關聯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高淑慧(1995)。學習型組織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高寒梅(2001)。學習型企業衡量架構之初探。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崔玉霞(2002)。農村居民對發展休閒農業態度之研究—以南投縣和興社區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張正英(1998)。農業產業文化發展,88年度展農漁產業文化計畫參考資料,P45-48,農委會。 張佃富(1999)。教育政策與行政—指標發展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張哲琛(2000)。新世紀的組織學習。組織學習-二十一世紀政府組織學習專輯(A4-1-2)。台灣:中華民國組織學習協會。台北。 張國興(2002)。林田山社區文化重建過程之記錄(一九九六年~二O O 二年)。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張清溪等(1987)。經濟學理論與實務(上冊),P167。台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張菀珍(2002)。社區組織建構社區學習網絡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德永(2003)。社區成人學習:從社會資本論探討成人學習。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 社區學習文化,1-20。台北:師大書苑。 彭惠苓(2002)。基於組織學習與組織創新氣氛分析 學習型組織之研究-以大葉大學為例,大葉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教育部(1998)。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教育部編印。 許士軍(1981)。管理學。台北:東華出版社。 許水德(1998)。社區營造與社區學習。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社區營造與社區學習(頁7-20) 。台北:師大書苑。 許華珊(2002)。一個想發展文化產業的社區—竹山鎮富州里的實踐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郭乃文(2000)。台灣地區非都市土地環境管理與永續發展:以國家公園規劃與經營。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百修(2000)。地方文化產業化機制之研究—以美濃鎮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品妤(2004)。地方文化產業行銷機制之研究—以消費者心理向度探討。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郭昭佑(2001)。教育評鑑指標建構方法探究。國教學報第十三期90年11月。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助理研究員。 郭淑貞(2004)。農業與社區營造—枋南社區的想像、實踐。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郭麗玲(1999)。學習型社區中社區媽媽終身的內容。社會教育學刊,28,47-70。 陳一夫(2002)。博物館對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影響—以鶯歌陶瓷博物館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及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文苑(2004)。台灣歷史建築永續發展策略之研究—以地震災區歷史建築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行政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世達(2004)。地方產業發展之策略研究—以彰化田尾鄉花卉產業為例。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其南(1995)。社區總體營造與產業文化發展,台灣手工業,55:4-9。 陳其南(1999)。 聯合報「文化觀測站」專欄 (98年9越22日至99年5月31日)。 陳其南(2000)。「鄉村的生機與社區營造」。富麗農漁山村建設研討會,行政院農委會,1-12。 陳尚蓉(2003)。農業產銷班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怡方(2001)。描繪苑裡草編:一個傳統工藝產業生態與脈絡之研究。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亮全(1997)。日本在社區營造中的終生學習。1997社區終身學習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陳冠位(2004)。台南市地方經濟發展指標之研究。立德管理學院地區發展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陳勇全(2002)。應用都市行銷概念於都市保存之研究—以台北市大稻埕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陳崇安(2003)。組織變革型態對組織學習與經營績效提升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陳雪雲(1999)。「學習型社區:全球化與終身學習的新視野」,社會教育學刊,28,21-46,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台北。 陳惠芳(1998)。組織正當性、組織學習與組織同形之關係研究-制度理論整合觀點。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景揚(2002)。從「社會資源可轉移性」觀點探討台灣工藝產業的轉型—以苗栗陶瓷產業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義霖(2004)。社區教育機構資源整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蕙欣(2004)。社區之參與傳播研究---以宜蘭縣珍珠社區發展文化產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麗珠(1998)。以德懷述(Delphi Method)評估台灣省教育優先區補助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教授,高雄市。 彭惠苓(2002)。基於組織學習與組織創新氣氛分析學習型組織之研究-以大葉大學為例。大葉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曾敏傑(1996)。台灣客觀生活品質的變遷-1964至1993年,華人社會社台灣地區社會指標建構之研究會指標研究新領域。香港中文大學,P157-217。 曾維屏(2002)。地方文化產業之振興與社區營造—以美濃地區為個案。中國文化大學第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銘傑(1999)。從社區發展的歷程中探究社區成人教育推動的內涵-以「大溪老街社區」為例。社區終身學習,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P3-4。台北:師大書苑。 曾槶源(2005)。非營利組織協助推動社區產業發展之研究—以新故鄉文教基金會推動南投桃米生態村社區總體營造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游雅茹(2005)。組織常規形成與組織學習間關係之探討。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游雲吉(2001)。以土地倫理觀點探討九二一地震重建區之社區總體營造--以南投縣中寮鄉和興村為例。國立台北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仁祈(2002)。企業文化、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企業核心能力間之關係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黃世輝(2000)。「文化產業需要另一種思維—社區崇件與文化產業發展」,勁草社區協力報,第3期,7-9。 黃世輝(2001)。文化產業與居民參與。 http://www.yuntech.edu.tw/~gha/publish/teachers/hwangsh/2002/1/1.htm。 黃世輝(2001)。社區自主營造的理念與機制—黃世輝研究論文集。台北:恩楷出版社。 黃世輝(2002)。社區自主營造的理念與機制。黃世輝研究論文集。建築情報季刊雜誌社出版。台北。 黃世輝(2004)。日本商店街再造—以川越市一番店街為例,邁向下一個設造十年從人文、環境、產業再出發!2004好鄰居研討會會議手冊,P67-74。財團法人好鄰居文教基金會、中華民國營造學會。 黃俊傑(1996)。「論農業文化與鄉村社區發展的關係」,台灣農業32(1),66-82。 黃美傳(2001)。社會網絡與地方產業發展—白河蓮花節與官田菱角節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英中、董玉娟、林義屏(1998)。從組織學習談中小企業的人力資源發展,第三屆中小企業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8 年6月。 黃偉晉(1999)。台灣「創造城鄉新風貌行動方案」執行過程評估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凰埍(2001)。地方居民自發性與地方傳統工藝振興之探討。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黃基鴻(2002)。美濃工藝消費文化之社會生態研究。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琇玫(2003)。地方文化活動與地方認同。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黃富順(1999)。終生學習的意義、源起、發展與實施。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 黃富順(2004)。台灣地區社區學習體系的發展、特色與問題。成人及終身教育雙月刊,4,27-37。 黃順星(2000)。社區的誕生—對社區總體營造知識社會學分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未出版。新竹。 黃肇新(2003)。營造公民社會之困境—921災後重建兩種民間團體的理想與實踐。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瓊瑩(2003)。埔里酒香˙酒鄉埔里—埔里酒產業之發展(1917-2000)。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園田正彥(2003)。活絡區域的方法,城鄉總體營造之路-平衡城鄉發展與行銷地方特色的經營技巧,232-252。三井物產戰略研究所編著楊明珠譯,中國生產中心出版。 楊承翰(2004)。以「社群組購理論」探討新竹縣新光(斯馬庫斯)部落的社區總體營造。國立東海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楊建民(1986)。行政機關生產力之研究-指標建構與衡量方法的探討。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美維(2003)。產業文化活動意識與農特產品包裝設計之研究—以左鎮白堊節為例。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楊國德(1999)。學習型組織理論初探。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學習型組織。台北:師大書苑。 楊國德(2004)。紮根本土放眼全球:以全球在地化觀點規劃開放的社區學習體系。成人及終身教育,1,3-10。 楊敏芝(2002)。地方文化產業與地獄活化互動模式研究。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淑芬(1996)。宜蘭縣玉田社區總體營造之執行評估。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傑光(2002)。災後都市更新民眾參與方式之評估:以九二一地震東勢鎮本街及台北市慶福大樓重建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地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慶麟(1997)。國小教師生涯階梯制度規劃與評審指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萬利芳(2003)。由竹文化探討竹山工業區的發展策略。南華大學環境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葉俊榮(1999)。永續臺灣的評量系統(ⅠⅡ),國科會計劃成果報NSC88-2621-Z-002-026。臺灣:臺北。 葉傑生(2003)。文化產業化及“區級政府”治理—士林區國際文化節個案。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葉智魁 (1999)。 發展的迷思與危機—文化產業與契機。台灣總體營造的軌跡。 詹淑芳(2004)。從產業活化到地區空間轉換—宜蘭尚德社區的個案探究。銘傳大學媒體空間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詹雪梅(2004)。永樂社區發展協會推動社區總體營造之參與學習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詹德松(1997)。經濟統計指標-兼述政府統計實務。台北:華泰。 跨越季刊No.001 2004春季號 93年3月出版,行政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郁秀發行。 跨越季刊No.002 2004夏季號 93年6月出版,行政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郁秀發行。 跨越季刊No.003 2004秋季號 93年9月出版,行政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郁秀發行。 跨越季刊No.004 2004冬季號 93年12月出版,行政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郁秀發行。 廖姿婷(2004)。貓空的茶:一個發展角度的文化產業考察。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廖桂敏(2004)。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實踐—以美濃鎮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廖國勛(1999)。連鎖型企業A 公司實施學習型組織之經驗,邁向學習社會:全面推動企業內學習型組織研討會。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慧萍(2003)。公有閒置空間再利用評估模式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廖錦文(2002)。職業學校學習型組織指標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 管長青(2001)。影響學習型組織形成之相關因素研究-以工程顧問業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文正(1996)。社區總體營造之衝突管理—以苗栗縣三義鄉為例。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劉金花(2002)。農村休閒酒莊設置開發及經營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維公(2000)。全球文化與在地文化的「連結」(connection)關係:論日常生活取向的文化全球化研究,台大社會學刊,28,189-228。 劉鎮寧(2003)。國民中小學學習型學校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蔣亞林(1997)。文化機關對政策理念認知差距之研究—一社區總體營造方案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蔣耀賢(1998)。社區總體營造與鄉鎮文化藝術發展—以高雄縣橋頭鄉為例。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蔡宏進(1996)。社區原理。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蔡秀美(1999)。「學習型社區理論的探討」。社會教育學刊,28,1-19。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台北。 蔡秀美(2004)。社區營造中社區増權展能概念與學習規劃之探討。成人及終身教育,1,3-10。 蔡佳璋(1998)。地方發展推動模式之研究—以台北縣鶯歌傳統產業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承家(2004)。社區大學整合社區終身學習資源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承家(2004)。社區學文化創新與社區教育典範的重建。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社區教育與全球化(頁121-136)台北:師大書苑。 蔡培村(1996)。從終身教育論析社區營造的理念與策略,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P155-180。台北:師大書苑。 蔡惠瑜(1999)。台灣地區運動場館指標之建立及其應用。輔仁大學應用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建福(2003)。鄉村社區自證過程之行動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智偉(2003)。文化產業品牌管理模式應用研究初探—以台灣表演藝術產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鄧弼文(2001)。台灣地區地方競爭力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輔仁大學應用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學會主編(1999)。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台北:師大書苑。 盧偉斯(1996)。組織學習的理論性探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 蕭崑杉(1994)。「農村文化的發展理念與機制」,臺灣農業,30(2),116-125。 賴國洲(1999)。建立社區終身學習的社會,社區終身學習,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P3-4。台北:師大書苑。 謝金青(1997)。國民小學學校效能評鑑指標與全重體系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婷慧(2004)。花蓮社區組織對社區觀光想像初探-從社區規劃師培力過程談起。國立東華大學觀光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鍾東儒(2004)。東勢居民對產業文化認同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鍾燕宜(1996)。學習型組織理論的意涵與批判(下)。人事管理,33(10),26-44。 魏惠娟(1998)。邁向學習型組織的教育行政領導。網路資料 羅秀華(2004)。文山社區由充權到治理的發展歷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蘇明如(2001)。九0年代台灣文化產業生態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Moore, A. B. (1999). Creating Learning Communities. 社區總體營造與終身學習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 Sears, D. O., Lee, J. F. & Anne, L. P. (1989). 社會心理學(黃安邦譯)。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Senge et al.,2000;楊振富譯(2002)。學習型學校。台北:天下文化。 貳、西文部分 Argyris, C., (1993), Education for Leading-Learning,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Winter, pp. 5-17. Argyris, C. & D. A. Schön (1978).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 Theory of Action Perspective.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Arthur Andersen Business Consulting (1999). Zukai Knowledge Management, Tokyo: TOYO KEIZAI INC. Benedict Anderson.(1991).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2nd ed. London: Verso. Bennett, J. K. & O’Brine, M. J., (1994).The Building Blocks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Training, 31(6), pp. 41-49. Brookfield, S.(1983). Adult Learners, adult education and the community.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Calvert, G.; S. Mobley & L. Marshall (1994). Grasping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48(6): 39-43. Cohen-Raronthal, E. (1994).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change in a public child welfare agency”, Administration in Social Work, 18(1), pp.1-19. Conger, J. A . (1992). Learning to Lead .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Cuttance P F (1990). Monitoring educational quality through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school practi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hicago. Cyert, R. & J. G. March (1963). A Behavioral Theory of the Firm. Englewood Cloffs, NJ: Prentice-Hall. Daft (1995) Daft, R. L., (1995). Organization theory & design. N.Y.:West. Dean,J.G&Dowling,D.W.(1987).Communitydevelopment:Anadulteducation model.In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37 (2), 78-79. De Neufville (1979). Social Indicators amd Public Policy : Interactive Process of Design and Application, Elsevier, NY. Delors, J. et al. (1996). 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 Paris: UNESCO Publishing. Dodgson, M. (1993).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 Review of Some Literatures. Organization Studies, 1993: 808-813. Duncan, R. & A. Weiss (1979).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mplications for Organizational Design.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75-123. Fiol, C.M. & Lyles, M.A., (1985).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0(4), pp. 803-813. Fulmer, R. M. (1994). A Model for Changing the Way Organization Learn. Planning Review, 22(3): 20-24 Gallop’in, Gilberto Carlos. (1997). Indicators and Their Use: Information for Decision-Making.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A Report on the Project on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OPE Publication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Sons,Chichester, England. Galbraith, J. R. & LawlerⅢ, E. E. (1993). Organizing for the Future: the New Logic for Managing Complex Organizations, C.A.: Jossey Bass. Galer, G., & Van der Heijden, K. (1992).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How planners create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Marketing Intelligence and Planing, 10 (6), 5-12. Garvin, D.A., (1993). Building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Aug, pp. 78-91. Gephart, M.A., Marsick, V.T, Van Buren, M.E., &Spiro, M.S.(1996), “Learning Organizations Come Aliv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pp.35-50. Goh, S.C.(1998).Toward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the strategic building blocks. 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 63(2), pp.15-22. Green, H., Hunter, C., & Moore, B. (1990). Assess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Using the Delphitechnique . Tourism Management ,11(2),111-120. Guns, B. (1998). The Faster Learning Organization: Gain and Sustain theCompetitive Edg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Haeckel, S. H.and R. L. Nolan(1993). “Managing by Wir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Vol.71, No.5, pp.122-132. Hamilton, E.(1992). Adult Education for Community Development. N.Y.:Greenwood Press. Hardi, P. and T. Zdan (1997).Assess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Principles in Practic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ISD), Canad Hart Maureen (1995). Guide to Sustainable Community Indicators. QLF/AtlanticCenter for the Environment, Ipswich, MA. Huber, George P. (1991).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The contributing Processes and the Literatures. Organization Science, February: 88-115. IISDnet. (2000). Measurement and Indicator for SD.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ISD), Online Document. < http: //iisd.ca/measure/faqindicator.htm > Jankowicz, Devi (2000). “From 'learning organization' to 'adaptive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Learning, Thousand Oaks, Vol.31, Iss.4, pp. 471-490. Jashapara, A. (1993). The competitive learning organization: A quest for Holy Grail. Management Decision, 31(8), 52-62. Johnstone, J. N. (1981). Indicators of education system. Paris: UNESCO. Kim, D. H. (1993). The Link Between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Fall: 37-50. Kerka, S. (1995).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Myths and realities. (ERIC document Reporduction Service No. ED388802). Kline, P. & Saunder, B.(1993). Ten Steps to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Arlington,Virginia:Great Ocean Publishers. Kovach, J. W., (1997). Invest in learning, Executive Excellence, 14(2), pp.11. Leithwood.K; Aitken, R. & Jantzi, D.(2001). Making school smarter-a system  for monitoring school and district progress. Colifornia: Corwin Press. Lipshitz, R., M. Popper & S. Ox (1996). Building Learning Organization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Mechanisms.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32(3): 292-305. Lonworth, N. (1999). Making lifelong work: Learning cities for a learning century.  London: Kogan Page. Longworth, L.(2003). Lifelong learning in action: transformimg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London: Kogan Page. March J. G. & J. P. Olsen (1975). The Uncertainty of the Past: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Under Ambiguity.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3: 147-171. Marquardt, M. J., (1996). Building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a system approach to quantum improvement and global success, London: McGraw-Hill. Marquardt, M. J. & A. Reynolds. (1994). The Global Learning Organization. IRWIN. Mcgill, M. E. & J. W. Slocum (1993). Unlearning The Organization. Organizational Dynamic, 22(2): 67-79. Mcgill, M. E., Slocum, J. W. & Lei, D., (1992).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learning organizations,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21(1), Summer, Pp. 5-17. McQueen,D., and H.Noak. (1988), Health Promotion Indicators Current Status, Issues and Problems. Health Promotion, Vol. 3. Merriam,B.S. & Clark,M.(1993). Learning from life experience: What makes it significa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12(2),129-138. Meyers, Patricia W. (1990). Non-Linear Learning in the Technological Firms. Research Policy, 19(2): 97-115. Meyers, D. L. & Hook, J., (1994). Harmonizing control and accountability with empowerment and innov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overnment Auditing, 21(1), pp. 10-12. Mills, D.Q., & Friesen, B.(1992).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June 1992, pp.146-156. Moreland, R. & Lovett, T.(1997). Lifelong learning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16(3), 201-216. Mumford, A. (1991).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Balance in the Pursuit of Change. Studies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13(2):115-125. Nevis, E. C.; A. J. DiBella & J. M. Gould (1995). 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s as Learning System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36: 73-85. Neilson, R. (1997). Collaborative Technologies &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Hersey, PA: Idea Group Publishing. Oakes, J. (1986). Educational Indicators: A guide for policymakers. Santa Monica, CA: Center for Policy Research in Education. Pedler, M., Boydell, T. & Burgoyne, J.(1989). Towards the Learning Company. Management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20 (1),P1-8. Peter, Michael & Marshal, James (1996). Individualism and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London:Washington, D.C.:Falmer Press. Robert, K.Y.(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Rowden, Robert W. (2001),“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and strategic change,” 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 Cincinnati, Vol.66, Iss.3, pp. 11-16. Saaty,T.L.(1980).The analysis hierarchy process. New York: McGraw Hill. Saaty,T.L. & Vargas,L.G.(1982). The logic of priorities. Boston: Kluwer Nijhoff. Senge, P. M. (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 Doubleday Dell Publishing. Senge, P. et al.(1999). The dance of change. New York: A Currency Book. Shrivastava, P., (1981). 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Experience.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p.15. Simon, H. A. (1953). Birth of an Organization: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ve Review, 13(4): 227-236. Slater, S. F. & J. C. Narver (1995). Market Orientation and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59, July: 63-74. Stata, R., (1989). Organizational Learning:The Key To Management Innovation,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Spring, pp. 63-74. Swieringa, J. & A. Wierdsma (1992). Becoming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Beyond the Learning Curve. Addison-Wesley Publishers Ltd. Tight, M. (1996). Key Concept in adul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New York: Routledge. Tobin, D. R. (1993). Re-educating the Corporation: Foundations for theLearning Organization. VT: Oliver Wight. Tomlinson, J. (1999).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Watkins, K. E.& V. J. Marsick. (1993). Sculpting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Lessons in the Arts and Science of Systematic Change. San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s. Weick, K. E. & Roberts, K. H. (1993). “Collective mind in organizations: Heedful interrelating on flight deck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8(3), pp.357-381. Wick, C. W. & L. S. Leon. (1995). From Ideas to Action: Creating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34(2): 299-311. Willard, B. (1994). “1994 Annual Leadership Development Prework: Ideas on Learning Organization: The “What”, “Why”, “How”, and “Who””, http://www.oise.on.ca/~bwillard/Adeaslo.htm. Williamson, B.(1998). Lifeworlds and learning: Essays in the theory,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of lifelong learning. Leicester, England: NIACE. Wright.J(1980). Community Learning: A frontier for adult education. In Bond, D. R., & App, W J. (Eds.) Redefining the Discipline of Adult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