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郊祀祭天文化蠡探
書刊名:輔仁國文學報
作者:陳雅雯
作者(外文):Chen, Ya-wen
出版日期:2004
卷期:20
頁次:頁175-228
主題關鍵詞:郊祀上帝圜丘圓丘祈穀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2
  • 點閱點閱:44
在民智未開的素樸遠古時代,初民以為自然界諸多現象的產生,是因為它們各自的意志在冥冥中支配而起作用,是謂萬物有靈說,原始巫術與宗教便由此形成,人們藉此與靈界神旨交通,也反映這種神靈崇拜,是以人間的力量採取了非人間力量的形式。在歷史初期反映的是自然力量,往後演變,自然的力量越有不同的複雜人格化。宗教累千載而不墜的精神皈依範疇,越宗備人文禮樂儀式的建立,相對地,也越豐幅宗教本身的文化內涵。有試析郊祀的禮制內容,以見其諸多祭祀文化,可以是哲學思想、經學義理、天文曆法、建築美學或神話傳說,在在訴說著其融合的歷史積澱。
期刊論文
1.唐繼凱(200009)。中國古代天文曆法與律呂之學--中國傳統律呂之學及律曆合一學說初探。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季刊),1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連劭名(2004)。帝與上下。周易研究,200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厚宣(1959)。殷卜辭中的上帝和王帝。歷史研究,1959(9/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鳳瀚(1993)。商周時期的天神崇拜。中國社會科學,1993(4),191-2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馮漢驥、童恩正(1979)。記廣漢出土的玉石器。文物,1979(2),30-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克芬(2002)。中華舞蹈圖史。台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建、孫龍奎(199805)。宗教與舞蹈。北京: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于平(1992)。中國古典舞與雅士文化。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鄭玄(197410)。周禮鄭注。新興書局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玄(197905)。禮記鄭注。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杜預(197908)。春秋經傳集解。新興書局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邢脅(197208)。春秋公羊傳註疏、春秋榖梁傳註疏、爾雅註疏、孝經正義(附校刊記)。廣文書局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江永(196606)。律履新論。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屈萬里(19880800)。尚書今註今譯。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尹(1987)。周禮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夢鷗(1987)。禮記今註今譯。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社佑。通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何星亮(1992)。中國自然神與自然崇拜。上海:上海三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台北:仲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郭沫若(200210)。甲骨文字研究。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傅亞庶(199909)。中國上古祭祀文化。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聞一多(200001)。聞一多全集(四)詩選與校箋。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韓增祿(1997)。易學與建築。瀋陽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鍾敬文(200005)。中國禮俗全書。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詹.弗雷澤、徐育新、汪培基、張澤石、劉魁立(200101)。金枝(The Golden Bough)精要--巫術與宗教之研究。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倪復(1971)。鐘律通考。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屈萬里(1986)。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恩斯特.凱西勒、于曉、張思明(1990)。語言與神話。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Cassirer, Ernst、甘陽(1990)。人論。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司馬遷、裴駰、司馬貞、張守節(1985)。史記三家注。臺北:七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釋印順(1991)。中國古代民族神話與文化之研究。臺北:正聞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李天民、余國芳(200008)。中國舞蹈史。大卷文化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常玉芝(198709)。商代周祭制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常任俠(198510)。中國舞蹈史。臺北:蘭亭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楊旻瑋(1993)。唐代音樂文化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雷漢卿(2000)。《說文》「示部」字與神靈祭祀考。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蕭兵(1991)。黑馬--中國民俗神話學文集。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王國維(1976)。王國維先生全集。臺北: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Durkheim, Émile、渠東、汲喆(1999)。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黃彰健(1996)。中國遠古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聞一多(2000)。聞一多全集(一):神話與詩。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俞建章、葉舒憲(1990)。符號:語言與藝術。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張鶴泉(1993)。周代祭祀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朱天順(1986)。中國古代宗教初探。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王聘珍、王文錦(1987)。大戴禮記解詁。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郭沫若(2002)。卜辭通纂。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孫希旦(1988)。禮記集解。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詹鄞鑫(2000)。神靈與祭祀:中國傳統宗教綜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劉曄原、鄭惠堅(1998)。中國古代祭祀。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于省吾、姚孝遂、肖丁(1996)。甲骨文字詁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Eliade, Mircea、楊素娥、胡國楨(2001)。聖與俗--宗教的本質。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錢玄(1996)。三禮通論。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馮時(2001)。中國天文考古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