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儒行與禮典:《孔子家語》思想探究
作者:徐其寧
作者(外文):Hsu, Chi-ning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聰舜
車行健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孔子家語》禮典儒行孔氏家學《論語》孔子王肅Kongzi Jia YuRitual CodeConfucian Scholar PracticeConfucius Home SchoolingThe AnalectsConfuciusWang-Su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64
本論文主要研究《孔子家語》之思想,試圖從思想之尺度,重新釐定《孔子
家語》之學術定位,並釐清其成書爭議。經由後人整編的《家語》,文獻上雖有先秦的源頭,但思想卻呈顯出漢末士風精神。全書核心由「禮」貫穿,從冠、婚姻至吉凶終始制度,均有討論,是有「禮典」意涵。其所論禮制事例,無論是墓葬制度或服術原則,都有尚情的傾向,若干事例甚且為魏晉重要禮議問題。在思想上,《家語》強調全身自保,藉由道家戒滿損益的觀點,建構全身、成己的安身之論。並從對儒者言、行「知禮」的要求,一方面成為士人行為之典範,另方面成為國家禮文之建構,與量才授官的官法。因此《家語》就是一本以孔子之言作為士人、國家的典範之作。儒行以表個人言詞、行為之守禮,禮典則為國家制度之合宜。準此,相對於學界以《家語》進行《論語》學的詮釋,本文認為《家語》實際當從禮學入手,始能看出文本意涵。
另外,學界以「孔氏家學」作為《家語》先秦已有成書之根據,《家語》孔安國、孔衍二序所述家傳脈絡是為可信,然「孔氏家學」說既不符先秦儒學發展傳徒事實,經學發展上「家傳」之說實盛於東漢,書名之「家」只能作「閒居」解。孔子的言論從先秦「諸子」之說,到西漢的賢人之論,東漢時成為禮學「古義」代稱,晉時甚且以「仲尼舊說」作為新禮的禮學根據。因此,《家語》之見徵於魏晉,實著眼於孔子之言所意味的經學古義與禮學根據。整編後的《家語》,思想有漢末魏初的精神傾向,說明是書之整編當不會太早,尤其先秦不可能會有成書。《家語》成書雖晚,但當中文獻多可見於先秦兩漢傳世典籍,是可知此批材料廣泛流傳於先秦,這類孔門事語多為事例,其意當不在對儒家學說進行理論建構,而是在《論語》的記載之外,對其中若干具爭議之事蹟,提出不同面向的記錄。而劉向用以勸諫君主,韓嬰用以形構漢代儒者,說明這批文獻,其學術位置當在保全儒門言語行誼,以供後世參考,對儒學來說,這批孔門事語,恰可補原始儒家論述之不足,而為重建先秦儒家之資。
The thesis focus on Kongzi Jia Yu’ thought. Alhought Kongzi Jia Yu’ documents can trace to pre-Chin period, but edited by later generations. That makes Kongzi Jia Yu’ thought present Han-Wei intellectualism trendy. Main intention is “ritual”, including guan-ceremony, wedding ceremony, funeral ceremony, and elite's virtues. Those examples of ceremony have emotion trendy, accord with Wei-Jin dynasties. Laozi “Sun and Yi” concept become oneself and maintain oneself. Through “knowing rite” Confucianists not only the paragon of literati, but can build the bureaucrat system. Base on “Confucius’ words” Kongzi Jia Yu is canon of literati and system. Confucian scholar practice is paragon of literati, ritual code is paragon of system.
“Confucius Home Schooling” theory is not conform to Confucianism development on pre-Chin and classics thoughts on Han dynasty. The academic circle think that can be the evidence of Kongzi Jia Yu has a complete definitive edition is not true. Those Confucius documents viewed extensively on pre-Chin and Han dynasty. Sho Yuan used it to remonstrate emperor, Han Shi Wai Zhuan used it to construct Confucian literati behavior. Those “Ju-Chia-Che-Yen”(Confucius’ words) preserve Confucius record, can be Confucius theory supplements.
參考文獻

壹、《孔子家語》部分

﹝明﹞何孟春註,《孔子家語》,四庫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王肅注,《宋蜀本孔子家語》(附劉世珩《札記》),﹝清﹞劉世珩重刊毛晉汲古閣版,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5年3月。
王肅注,《孔子家語》,﹝清﹞黃魯曾重刊,四部叢刊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75年。
王肅注,《孔子家語》,掃葉山房百子全書,叢書集成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不著年代。
王肅注,《孔子家語》,文淵閣四庫本,臺北:臺灣商務,1983年。
﹝清﹞范家相,《家語證偽》,清光緒15年徐氏刻鑄學齋叢書本,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孫志祖,《家語疏證》,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姜兆錫撰,《家語正義》,清雍正十一年寅清樓刻本,四庫存目叢書,臺南:莊嚴出版社,1995年9月。
﹝清﹞陳士珂輯,《孔子家語疏證》,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張濤注譯,《孔子家語注譯》,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1月。
宇野精一注,《孔子家語》,東京:明治書院,2000年8月。
楊朝明注,《孔子家語》,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
楊朝明、宋立林主編,《孔子家語通解》,濟南:齊魯書社,2009年4月。
王國軒、王秀梅譯注,《孔子家語》,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3月。

貳、傳統文獻:

(一)經部
《尚書》,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11年,江西南昌府學本。
《周禮》,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11年,江西南昌府學本。
《禮記》,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11年,江西南昌府學本。
《儀禮》,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11年,江西南昌府學本。
《春秋左傳》,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11年,江西南昌府學本。
《春秋公羊傳》,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11年,江西南昌府學本。
《論語》,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11年,江西南昌府學本。
《孝經》,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11年,江西南昌府學本。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月。
方向東,《大戴禮記匯校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7月。
陳立,《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
﹝東漢﹞許慎撰,鄭玄駁,《五經異議》,叢書集成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魏﹞王肅,《聖證論》,叢書集成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清﹞秦蕙田,《五禮通考》,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年。
﹝清﹞孫希旦撰,《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2月。
﹝清﹞陳壽祺撰,曹建墩校點,《五經異義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9月。
﹝清﹞黃以周撰,王文錦點校,《禮書通故》,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4月。

(二)史部
黃懷信等,《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
﹝周﹞左丘明,﹝三國吳﹞韋昭注,《國語》,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12月。
﹝西漢﹞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9月。
﹝東漢﹞班固,《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9月。
﹝東漢﹞劉珍等撰,吳樹平校注,《東觀漢紀》,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1月。
﹝東漢﹞荀悅撰,張烈點校,《漢紀》,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6月。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4月。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11月。
﹝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12月。
﹝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12月。
﹝梁﹞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12月。
﹝唐﹞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12月。
﹝唐﹞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12月。
[唐]魏徵等,《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12月。
﹝後晉﹞劉昫等,《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12月。
﹝宋﹞歐陽修等,《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12月。
[唐]杜佑撰,王文錦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月。
﹝宋﹞晁公武撰,孫猛校證,《郡齋讀書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0月。
﹝宋﹞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65年10月。
﹝元﹞脫脫等,《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12月。
﹝清﹞趙翼,《廿二史劄記》,臺北:世界書局,2001年8月。
﹝清﹞錢儀吉,《三國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
﹝清﹞永瑢、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2月。

(三)子部
朱謙之,《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9月。
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
許維遹,《呂氏春秋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
黎翔鳳,《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4月。
﹝西漢﹞賈誼撰,閻振益、鍾夏校注,《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月。
﹝西漢﹞董仲舒撰,蘇輿義證,《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8月。
﹝西漢﹞劉向編,石光瑛校釋,陳新整理,《新序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1月。
﹝西漢﹞劉向編,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3月。
﹝東漢﹞王符撰,汪繼培箋,《潛夫論箋》,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5月。
﹝魏﹞劉卲撰,劉昞注,《人物志注》,臺北:世界書局,2000年4月。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2002年8月。
﹝南朝梁﹞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臺北:明文書局,1999年3月。
﹝明﹞顧炎武撰,黃汝成集釋,欒保群,呂宗力校點,《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9月。
吳光主編,《劉宗周全集》(第四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
﹝清﹞凌揚藻,《蠡勺編》,《清代學術筆記叢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9月。
朱彝尊著,侯美珍,黃智明,陳恒嵩點校,《點校補正經義考經義考》,臺北:中硏院文哲所,1999年8月。
﹝日﹞那珂通世校點,《崔東壁先生遺書十九種》,北京:北京圖書出版社,2007年8月。
林慶彰、蔣秋華主編,《李源澄著作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8年11月。

(四)集部
俞紹初輯校,《建安七子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4月。
﹝梁﹞蕭統編,《增補六臣注文選》,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9月。

參、近人論著:

一、 專著

丁凌華,《中國喪服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
丁鼎,《《儀禮‧喪服》考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7月。
王小光,《中國先秦之信仰與宇宙論:以《太一生水》為中心的考察》,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9年5月。
王仁祥,《人倫鑑識的學術史考察(魏晉以前)》,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2008年11月。
王葆玹,《今古文經學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王啟敏,《劉向《新序》、《說苑》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1年4月。
王重民,《敦煌古籍敘錄》,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1月。
王夢鷗,《鄒衍遺說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1月。
王鍔,《禮記成書考》,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3月。
﹝日﹞內藤虎次郎等著,江俠庵編譯,《先秦經籍考》,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3月。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12月。new window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6月。new window
﹝日﹞守屋美都雄著,錢杭、楊曉芬譯,《中國古代的家族與國家》,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3月。
朱雷、唐剛卯選編,《唐長孺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11月。
李宗侗,《李宗侗文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月。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
沈文倬,《菿闇文存——宗周禮樂文明與中國文化考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6月。
沈文倬,《宗周禮樂文明考論》(增補本),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
杜正勝,《編戶齊民》,臺北:聯經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3月。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0月。
何平立,《巡狩與封禪——封建政治的文化軌跡》,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1月。
何啟民,《魏晉思想與談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7年3月。new window
邢義田,《秦漢史論稿》,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6月。new window
﹝日﹞尾形勇著,張鶴泉譯,《中國古代的「家」與國家》,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月。
宋鋼,《六朝論語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9月。
﹝日﹞貝塚茂樹,《貝塚茂樹著作集‧第五卷 中國古代の傳承》,東京:中央公論社,1976年9月。
林保全,《宋以前孔子家語流傳考述》,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3月。
林素珍,《魏晉南北朝家訓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new window
林素娟,《神聖的教化——先秦兩漢婚姻禮俗中的宇宙觀、倫理觀與政教論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11年6月。new window
林素娟,《美好與醜惡的文化論述——先秦兩漢觀人、論相中的禮儀、性別與身體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11年8月。
林聰舜,《漢代儒學別裁——帝國意識形態的形成與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7月。new window
周何,《春秋吉禮考辨》,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0年10月。
金德建,《司馬遷所見書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2月。
胡適,《說儒》(胡適文存第四集第一卷),臺北:遠流出版社,1994年6月。new window
洪業,《洪業論學集》,臺北:明文書局,1982年7月。
高明士,《中國傳統政治與教育》,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3月。
徐迎花,《漢魏至南北朝時期郊祀制度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7年4月。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 卷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10月。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 卷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9月。
唐明貴,《論語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3月。
﹝美﹞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著,周博群等譯,《重寫中國古代文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4月。new window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4月。
陳直,《史記新證》,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4月。
陳麗桂,《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文津出版,1997年2月。
郭永秉,《帝系新研——楚地出土戰國文獻中的傳說時代古帝王系統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
郭梨華,《出土文獻與先秦儒道哲學》,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8月。new window
郭善兵,《中國古代帝王宗廟禮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
許子濱,《《春秋》《左傳》禮制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6月。
章景明,《殷周廟制論稿》,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年4月。
張以仁,《春秋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1月。
張文昌,《制禮以教天下——唐宋禮書與國家社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2年5月。new window
張蓓蓓,《中古學術論略》,臺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5月。
張蓓蓓,《漢晉人物品鑑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
張端穗,《左傳思想探微》,臺北:學海出版社,1987年1月。
張鶴泉,《周代祭祀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5月。new window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3月。new window
黃俊傑,《春秋戰國時代尚賢政治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問學出版社,1977年9月。
黃懷信等,《漢晉孔氏家學與「偽書」公案》,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1年4月。
彭林,《《周禮》主體思想與成書年代研究》(增訂本),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魏晉思想》乙編三種,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8月。
童書業著,童教英校訂,《春秋左傳考證》(校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3月。
梁滿倉,《魏晉南北朝五禮制度考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社,2009年5月。
鄒昌林,《中國古禮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9月。
楊天宇,《禮記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6月。
楊寬,《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3年1月。new window
楊樹達,《漢代婚喪禮俗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
楊權,《新五德理論與兩漢政治——「堯後火德」說考論》,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4月。
管東貴,《從宗法封建制到皇帝郡縣制的演變》,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9月。
魯士春,《先秦容禮研究》,臺北:天工書局,1998年7月。
劉彬,《帛書要篇校釋》,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年11月。
鄭雅如,《情感與制度:魏晉時代的母子關係》,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1年9月。new window
錢玄,《三禮通論》,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10月。
錢杭,《周代宗法制度史研究》,北京:學林出版社,1991年8月。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論叢(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7年2月。
錢穆,《孔子傳》,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6月。
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8月。
簡博賢,《今存南北朝經學遺籍考》,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2月。
嚴耕望編,《隸釋》,石刻史料叢書甲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Creel(顧立雅)著,王正義譯,《孔子與中國之道》,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11月。
顧實,《漢書藝文志講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
顧頡剛,《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2月。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9月。new window

二、 專著論文

王明珂,〈慎終追遠——歷代的喪禮〉,藍吉富、劉增貴主編,《中國文化新論 宗教禮俗篇:敬天與親人》,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5月。
甘懷真,〈秦漢的「天下」政體:以郊祀禮改革為中心〉,甘懷真主編,《東亞歷史上的天下與中國概念》,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11月。new window
﹝日﹞谷川道雄,〈六朝士族與家禮——以日常禮儀為中心〉,高明士主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9月。
﹝日﹞金子修一,〈皇帝祭祀的展開〉,溝口雄三、小島毅主編,孫歌等譯,《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日﹞金子修一,〈關於魏晉到隋唐的郊祀、宗廟制度〉,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 六朝隋唐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
金春峰,〈從王弼《周易注》看詮釋中的儒道互動〉,鄭吉雄、林永勝主編,《易詮釋中的儒道互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6月。new window
林麗真,〈論魏晉的孝道觀念及其與政治、哲學、宗教的關係〉,陳弱水、王汎森主編,《思想與學術》(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4月。new window
﹝日﹞南部英彥撰,邢永鳳譯,〈從西漢後期宗廟制論爭等看儒教國教化——以親親、尊尊主義的分析為中心〉,曹峰主編,《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5月。
祝平次,〈從禮的觀點論先秦儒、道身體/主體觀念的差異〉,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7年2月。
高明士,〈禮法意義下的宗廟——以中國中古為主〉,高明士主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9月。new window
高明士,〈法文化的定型:禮主刑輔原理的確立〉,柳立言主編,《中國史新論——法律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0月。new window
徐其寧,〈《春秋繁露》中的「治國養身論」〉,趙生群、方向東主編:《古文獻研究集刊》第六輯,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年8月。
黃明誠,〈《易傳》中「儒道互動」與儒家「道德形上學」發展〉,鄭吉雄、林永勝主編,《易詮釋中的儒道互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6月。new window
張踐,〈《孝經》的形成及其歷史意義〉,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第二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9月。
﹝日﹞楠山春樹,〈《禮記‧曾子問》篇中的老聃——論老子傳的形式〉,岡田武彥等著,辛冠潔等編,《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臺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8月。
﹝日﹞福田哲之,〈阜陽漢墓出土木牘章題考〉,福田哲之著,佐藤將之、王綉雯合譯,《中國出土古文獻與戰國文字之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1月。
﹝日﹞福田哲之,〈阜陽漢墓一號木牘章題與定州漢墓竹簡〈儒家者言〉〉,福田哲之著,佐藤將之、王綉雯合譯,《中國出土古文獻與戰國文字之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1月。
﹝日﹞福田哲之,〈上博楚簡「弟子問」考釈——失はれた孔子言行錄〉,淺野裕一編,《竹簡が語る古代中國思想(二)——上博楚簡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8年9月。
劉彬,〈《孔子家語‧執轡》篇易學象數發微〉,黃懷信、李景明主編,《儒家文獻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12月。
劉榮賢,〈理性與自然——道家自然主義中的人文精神〉,東海大學中文系編,《美學與人文精神》,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8月。
楊朝明,〈《禮記》成篇與學派屬性等問題〉,黃懷信、李景明主編,《儒家文獻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12月。
楊衛中,〈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考校〉,王叔岷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王叔岷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3年6月。
寧鎮疆〈由〈民之父母〉與定州、阜陽相關簡牘再說《家語》的性質與成書〉,朱淵清、廖名春主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7月。

三、 期刊論文

王仁祥,〈先秦威儀觀探論〉,《興大歷史學報》第17期,2006年6月。new window
甘懷真,〈鄭玄、王肅天神觀的探討〉,《史原》第15期,1986年4月。new window
朱曉海,〈孔子的一個早期形象〉,《清華學報》新32卷第1期,2002年6月。new window
何長文,〈中國古代分胙禮儀的文化蘊涵〉,《東北師大學報》1999年第3期。
巫雪如,〈〈民之父母〉、〈孔子閑居〉及〈論禮〉若干異文的語言分析——兼論《孔子家語》的成書問題〉,《漢學研究》第28卷第4期,2010年12月。new window
林素英,〈降服的文化結構意義──以《儀禮•喪服》為討論中心〉,《中國學術年刊》第19期,1998年3月。new window
林聰舜,〈叔孫通「起朝儀」的意義——劉邦卡理斯瑪支配的轉變〉,《哲學與文化》第20卷第12期,1993年12月。new window
﹝日﹞金子修一,〈日本戰後對漢唐皇帝制度的研究(上)〉,《中國史研究動態》1989年第1期。
周晶晶,〈汲古閣刻本《孔子家語》考——兼談玉海堂影宋刻本〉,《文獻》2013年5月第3期。
胡平生,〈阜陽雙古堆漢簡與《孔子家語》〉,《國學研究》第7卷,2000年7月。
胡楚生,〈儒行考證〉,《書目季刊》第18卷第4期,1985年3月。
張固也、趙燦良,〈《孔子家語》分卷變遷考〉,《孔子研究》2008年第2期。
張書豪,〈從奏議到經義——西漢晚期廟數之爭析論〉,《政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11年6月。new window
黃忠天,〈從《中庸‧達孝章》談宗廟祭祀與治國的關係〉,《經學研究集刊》創刊號,2005年10月。new window
景蜀惠,〈王粲典定朝儀與其家世學術背景考述〉,《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期。
楊天宇,〈秦漢郊禮初探〉,《河南大學學報》,1989年第1期。
楊天宇,〈周人祭天以祖配天考〉,《史學月刊》,2005年第5期。
楊晉龍,〈神統與聖統——鄭玄王肅「感生說」異解探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期,1993年3月。new window
鄭倩琳,〈從《莊子》外雜篇中「孔子困厄」之論述探析儒道之衝突與會通〉,《國文學報》第44期,2008年12月。
寧鎮疆,〈由出土文獻再說《孔子家語》的性質及其成書過程〉,《孔孟學報》第82期,2004年9月。new window
寧鎮疆,〈今傳宋本《孔子家語》源流考略〉,《中國典籍與文化》,2009年第4期。
寧鎮疆,〈復旦大學圖書館藏二卷本《孔子家語》襲何孟春《孔子家語注》本考實〉,《中國典籍與文化》2011年第1期。
顧頡剛,〈王肅的五帝說及其對於鄭玄的感生說與六天說的掃除工作〉,《史學論叢》1935年第2期,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5年3月。
龔鵬程,〈宗廟制度論略(上)〉,《孔孟學報》第43期,1982年4月。new window

四、 研討會論文

﹝日﹞湯淺邦弘,〈上博楚簡〈舉治王天下〉的堯舜禹傳說〉,「先秦兩漢出土文獻與學術新視野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臺灣大學文學院主辦,2013年6月25~26日。

五、學位論文

化濤,《清代《孔子家語》研究考述》,曲阜:曲阜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6年4月。
李振興,《王肅之經學》,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76年5月。new window
陳惠玲,《兩漢祀權思想研究——以《春秋》與《禮記》中郊廟二祭之經典詮釋為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7月,new window
陳燕梅,《魏晉時期喪服禮議考》,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6月。
常佩雨,《《孔子家語》版本敘錄》,南陽:鄭州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5月。
黃武智,《上博楚簡「禮記類」文獻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2月。
董麗曉,《《孔子家語》與《荀子》關係考論》,曲阜:曲阜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10年4月。
鄔可晶,《《孔子家語》成書時代和性質問題的再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11年4月。
魏瑋,《《孔子家語》「三序》研究》,曲阜:曲阜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9年1月。
藺小英,《《孔子家語》與《說苑》關係考論》,曲阜:曲阜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10年4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