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三○年代頹廢意識的可見與不可見:重探進步意識與陰翳觀看
書刊名:中外文學
作者:劉紀蕙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u, Joyce C. H.
出版日期:2005
卷期:34:3=399
頁次:頁113-145
主題關鍵詞:頹廢退化論文化生理有機論進步意識日據時期臺灣文學DecadenceDegenerationCultural organismProgressive consciousnessJapanese colonial periodTaiwan litera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
  • 點閱點閱:89
本文將有關「頹廢」的討論放置於文化史脈絡之下,視「頹廢」為一個被論述所構築的概念辭彙,此辭彙匯聚區分進步退化以及內外界限的相關文化心態,牽涉了兩種對立史觀的政治操作與觀看模式。本文將從臺灣三○年代新文學運動、《南音》到楊熾昌,探討此時期文化論述中的「頹廢意識」如何與現代性論述相互鑲嵌,頹廢意識如何發生,如何被使用,如何成為一種觀看模式,涉及哪一些意涵?「頹廢」這個具有磁石效力的詞彙,吸聚了多重悖反的論述模式,延伸而複製日本當時盛行的文化生理有機論,包含左翼與右翼,以十分複雜的姿態進入了臺灣的文化論述場域。從生物政治到美學觀點的確立,「頹廢意識」成為一個典型的例子。至於被新文學運動批評為「頹廢詩人」的楊熾昌,他與佐藤春夫、西川滿的脈絡何在?楊熾昌頹廢美學的「陰翳美感」與當時的燃燒美學、生理有機論有何辯證關係?渴望要求「新」、對於極端狀態有特別興趣的楊熾昌,雖然可以避開「普羅列塔利亞文學」與「新文學運動」的陳腔濫調,為何他不會在如此靠近現代主義的極端、要求燃燒與純粹精神的同時,如同西川滿一般,順此邏輯而躍入要求精神淨化、全體化與組織化的高昂與浪漫?他自處於陰翳之處的頹廢觀看,如何使他不至於陷入對黑暗與非常態的恐懼,或是如他同時代的人一般以偏執的激情朝向光明邁進?本論文希望可以離開文本的形式特徵,而探討文本背後所牽涉之進步與頹廢的兩種觀看模式,或是意識的狀態。
期刊論文
1.Presner, Todd Samuel(200304)。'Clear Heads, Solid Stomachs, and Hard Muscles’: Max Nordau and the Aesthetics of Jewish Regeneration。Modernism / modernity,10(2),269-296。  new window
2.KS生(19320522)。文藝上的酥穢描寫。南音,1(9),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赫若(193606)。兩種空氣。台灣文藝,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呂赫若(1936)。詩についての感想。台灣文藝,3(2),34-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起應(19320710)。弗洛伊特主義與藝術。文學月報,1,101-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胡秋原(1932)。精神分析學與藝術。讀書雜誌,2(6),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我軍(19250108)。文藝上的諸主義。台灣民報,83,14-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郭天留(193502)。創作方法に對する斷想。台灣文藝,2(2),19-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得時、龍瑛宗、郭水潭(194203)。大東亞戰爭と文藝家の使命。台灣藝術,3(3),12-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3411)。楚女。台灣文藝,1(1),5-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行東(1933)。對台灣文藝界的待望。フオルモサ,1,16-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楊逵(19350131)。行動主義檢討。台灣文藝,2(3),62-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葉榮鐘(19290108)。墮落的詩人。台灣民報,242,版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雷石瑜(19350412)。我所切望的詩歌--批評四月號的詩。台灣文藝,2(6),123-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慕(19320101)。南國之音。南音,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蔡孝乾(19250108)。為台灣的文學界續哭。台灣民報,45,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布施辰治(193512)。多實文學漫談:生活と文學について。台灣新文學,1,55-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松風子(193912)。西川滿氏の詩業。台灣時報,240,42-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松風子(193909)。佐藤春夫の女誡扇綺譚--華麗島文學志。台灣時報,237,50-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濱田隼雄(194304)。非文學的な感想。台灣時報,280,74-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朝津(19960100)。章太炎的民族主義--中國近代自由民族主義典範形成初探。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1,171-2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尚仁。想像的熱帶--十九世紀英國醫學論中國風土與中國人體質。中國十九世紀醫學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Bemheimer, Charles(2002)。The Decadent Subject。Baltimore:Johns Hopkins UP。  new window
2.Constable, Liz、Denisoff, Dennis、Potolsky, Matthew(1999)。Perennial Decay: On the Aesthetics & Politics of Decadence。Philadelphia:U of Pennsylvania P。  new window
3.Nordau, Max、Mosse, George L.(1993)。Degeneration。Lincoln:London:U of Nebraska P:U of Nebraska P。  new window
4.Nordau, Max(2000)。Reneration (The Best Sellers of 1895)。Classic Books。  new window
5.Pick, Daniel(1996)。Faces of Degeneration: A European Disorder, 1848-1918。Cambridge:Cambridge UP。  new window
6.Pusey, James Reeve(1983)。China and Charles Darwin。Cambridge, MA:Harvard UP: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new window
7.Spackman, Barbara(1989)。Decadent Genealogies: The Rhetoric of Sickness from Baudelaire to D'Annunzio。Ithaca:Cornell UP。  new window
8.趙鑫珊(1996)。希特勒與藝術。天津:百花文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Gaulke, Johannes、安倍浩(1925)。審美的文化の頹廢。東京市:中外文化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Nordau, Max、中島茂一、大日本文明協會(1914)。現代の墮落。東京市:大日本文明協會事務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谷崎潤一郎、邱仕俊(1992)。陰翳禮讚--本和西洋文化随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高橋龜吉(1929)。資本主義頹廢の諸相。東京市:千食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廚川白村(1912)。近代文學十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楊熾昌、呂興昌、葉笛(1995)。水蔭萍作品集。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楊熾昌(19801107)。回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熾昌(19340521)。意大利花飾彩陶的花瓶--給左藤君的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熾昌(19340418)。燃燒的頭髮--為了詩的祭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熾昌(193600501)。洋燈的思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石川欽一郎(192603)。台灣地區的風景鑑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石川欽一郎(193207)。台灣的山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石川欽一郎(192907)。薫風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西川滿(19400728)。自由的花朵--第二回創元展觀後記,台北:雄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歐汀生(19381024)。第一回府展漫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歐汀生(19321026)。第六回台展的印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鹽月桃甫(193801)。台灣的山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廚川白村(1975)。近代文學十講。西洋近代文藝思潮。臺北:志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Calinescu, Matei(1996)。Versions of Decadence。Five Faces of Modernity: Modernism, Avant-Garde, Decadence, Kitsch, Postmodernism。Durham:Duke UP。  new window
3.Caroselli, Susan(1991)。Degenerate Art。The Fate of the Avant-Garde in Nazi Germany。Los Angeles:County Museum of Art。  new window
4.KS生(2001)。文藝上的酥穢描寫。日本統治時期台灣文學文藝評論集。東京:綠蔭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呂赫若(1995)。兩種空氣。呂赫若小說全集。台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呂赫若(1935)。婚約奇譚。呂赫若小說全集。台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呂赫若(2001)。詩についての感想。日本統治時期台灣文學文藝評論集。東京:綠蔭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芥舟(19340715)。台灣新文學的出路。先發部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芥舟(1979)。台灣新文學的出路。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第五卷文獻資料選集。台北:明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施淑(1997)。日據時代台灣小說中頹廢意識的起源。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我軍(2001)。文藝上的諸主義。日本統治時期台灣文學文藝評論集。東京:綠蔭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郭天留(2001)。創作方法に對する斷想。曰本統治時期台灣文學文藝評論集。東京:綠蔭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9340715)。宣言。先發部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979)。宣言。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第五卷文獻資料選集。台北:明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黃得時、龍瑛宗、郭水潭(2001)。大東亞戰爭と文藝家の使命。日本統治時期台灣文學文藝評論集。東京:綠蔭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001)。楚女。日本統治時期台灣文學文藝評論集。東京:綠蔭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楊行東(2001)。對台灣文藝界的待望。曰本統治時期台灣文學文藝評論集。東京:綠蔭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楊逵(2001)。行動主義檢討。曰本統治時期台灣文學文藝評論集。東京:綠蔭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楊熾昌(1995)。回溯。水蔭萍作品集。台南:台南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楊熾昌(198511)。紙魚後記。紙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楊熾昌(1995)。紙魚後記。水蔭萍作品集。台南:台南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楊熾昌(1995)。殘燭的火焰。水蔭萍作品集。台南:台南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楊熾昌(1995)。意大利花飾彩陶的花瓶--給左藤君的信。水蔭萍作品集。台南:台南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楊熾昌(193403)。燃燒的頭髮--為了詩的祭典。風車詩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楊熾昌(1995)。燃燒的頭髮--為了詩的祭典。水蔭萍作品集。台南:台南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楊熾昌(1995)。洋燈的思維。水蔭萍作品集。台南:台南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葉榮鐘(2002)。墮落的詩人。葉榮鐘全集(7)--葉榮鐘早年文集。台北:晨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雷石瑜(2001)。我所切望的詩歌--批評四月號的詩。日本統治時期台灣文學文藝評論集。東京:綠蔭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劉紀蕙(2004)。心的翻譯:自我擴張與自身陌生性的推離。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劉紀蕙(2000)。變異之惡的必要:楊熾昌的異常為書寫。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新店: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蔡孝乾(2001)。為台灣的文學界續哭。曰本統治時期台灣文學文藝評論集。東京:綠蔭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三宅克己(191404)。台灣旅行感想。みづ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布施辰治(2001)。多實文學漫談:生活と文學について。日本統治時期台灣文學文藝評論集。東京:綠蔭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田中保男(194305)。私は斯う思ふ--台灣の文學のたあに。台灣公論。東京:綠蔭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田中保男(2001)。私は斯う思ふ--台灣の文學のたあに。日本統治時期台灣文學文藝評論集。東京:綠蔭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石川欽一郎(2001)。台灣地區的風景鑑賞。風景心境:台灣近現代美術文獻導讀。台北:雄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石川欽一郎(2001)。台灣的山水。風景心境:台灣近現代美術文獻導讀。台北:雄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石川欽一郎(2001)。薫風榻。風景心境:台灣近現代美術文獻導讀。台北:雄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立石鐵臣(2001)。第九回台展相互評:西洋畫家的東洋畫批判。風景心境:台灣近現代美術文獻導讀。台北:雄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西川滿(2001)。自由的花朵--第二回創元展觀後記。風景心境:台灣近現代美術文獻導讀。台北:雄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佐藤春夫(2002)。女誡扇綺譚。佐藤春夫--殖民地之旅。台北:草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松風子(2001)。西川滿氏の詩業。日本統治時期台灣文學文藝評論集。東京:綠蔭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松風子(2001)。佐藤春夫の女誡扇綺譚--華麗島文學志。日本統治時期台灣文學文藝評論集。東京:綠蔭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神原泰(1930)。日本に於ける超現實主義は何故かくもたわいなく沒落したか?超現實主義の沒落。詩·現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神原泰(1981)。日本に於ける超現實主義は何故かくもたわいなく沒落したか?超現實主義の沒落。シュルレアリスムの展開。東京:思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歐汀生(2001)。第一回府展漫評。風景心境:台灣近現代美術文獻導讀。台北:雄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歐汀生(2001)。第六回台展的印象。風景心境:台灣近現代美術文獻導讀。台北:雄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濱田隼雄(2001)。非文學的な感想。日本統治時期台灣文學文藝評論集。東京:綠蔭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鹽月桃甫(2001)。台灣的山水。風景心境:台灣近現代美術文獻導讀。台北:雄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三宅克己(2001)。台灣旅行感想。風景心境:台灣近現代美術文獻導讀。台北:雄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