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儒家哲學「內聖外王」的道德實踐角度詮釋憂患九卦
書刊名:醒吾學報
作者:楊良玉
出版日期:2004
卷期:28
頁次:頁255-274
主題關鍵詞:易經易繫辭憂患九卦內聖外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4
  • 點閱點閱:15
《易.繫辭下傳》第七章有所謂的憂患九卦,其中三次陳述〈履〉、〈謙〉、〈復〉、〈恆〉、〈損〉、〈益〉、〈困〉、〈井〉、〈巽〉等九卦,前大都肯定九卦乃居處憂患者,修身成德的次序。 但憂患九卦的排列次,只是挾照六十四卦的卦序排列,其排列的前後次序與人生的道德修業之,未必有其合理的進階性。 今試從儒家詧學中「內聖外任」的道德實踐角度──從內有一己的「慎獨」修養,進而盡一己的才力去「兼善天下」,故試將憂患九卦的次序重新以「內聖」「外王」的進德次序,加以排列詮釋,期能符合儒家實踐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的進程。
期刊論文
1.應裕康(19991200)。「易經」謙卦對於現代社會的啟示。故宮學術季刊,17(2),1-18+左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宏(20020200)。《易經》復卦中的儒家仁愛思想。哲學與文化,29(2)=333,174-177+1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金凌(19930400)。易繫辭三陳九卦的制度理論。中山人文學報,1,1-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金炳釆(1986)。先秦儒家哲學的道德意識研究(博士論文)。輔仁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1965)。論語。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65)。孟子。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65)。周易。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熹(1974)。周易本易。台北:河洛圈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程頤(1974)。易程傳。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謝冰瑩(1985)。新譯四書讀本。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鼓應(1991)。老子今註今譯。台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宗文(1995)。中國文化之深層結構。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君袓(1995)。生活易。台北:牛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君祖(1997)。人間易。台北:農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南懷瑾(1998)。易經繫傳別講。台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史次耘(2001)。孟子今註今譯。台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郭建勳(2003)。易經讀本。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趙中偉(2003)。易學研究講義彙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弼(1975)。老子註。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夫之、船山全書編輯委員會(1996)。周易內傳。長沙:嶽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鼎祚(1996)。周易集解。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牟宗三(1970)。道德的理想主義。臺中:私立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朱伯崑(1991)。易學哲學史。藍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曾春海(20030000)。易經的哲學原理。臺北:文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善文(1997)。象數與義理。洪葉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徐復觀(1987)。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