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王船山與熊十力《易》學比較
作者:蘇星宇
作者(外文):Su.Shing-yu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指導教授:張永儁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王船山熊十力乾坤并建乾坤衍絪縕相盪翕闢成變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57
第一章 前言
一、界定本論文以王船山與熊十力二先生之《易》學形上學中的乾坤并建與乾坤衍為探討的範圍,也就是說本文以二先生之本體論及宇宙論為比較的主軸,本論文將從時代背景著手比較起,到其宇宙論思想為止。
二、本論文欲藉由比較二人的《易》學思想,來證明、突顯二人在《易》學思想內部的關聯性與傳承、互補關係。
三、說明熊十力的《易》學思想雖以心學為根基,但也確實有吸收、內在化王船山氣論思想的成份,而且熊十力的《易》學思想的確是以王船山的《易》學思想為基礎,並揉合各家而展出來的《易》學思想。
四、證明船山以氣為本的《易》學思想,在十力以心為本的《易》學思想中,的確具有重要的地位,並且也是十力心學避免空談心性的重要防線。
第二章 二先生之生平與時代背景
第一節 王船山之生平
敘述船山的生平與為學歷程,以及他由憂患而堪入《易》學的轉折。
第二節 王船山所處的時代背景
藉由時代背景來說明、突顯出船山反對狂禪,與重視客觀經驗事實,以及說明船山反對佛道兩家的原因。
第三節 熊十力之生平
說明十力的求學經過與各種經歷,以即他援佛入儒、歸宗大《易》的思轉折。
第四節 熊十力所處的時代背景
說明十力因時代的影響,不但反對狂禪,而且更重視傳統哲學中務實的科學精神,還有他積極會通各家思想的原因。
第五節 二先生時代背景的比較
一、船山因明末的狂禪之風而導致國家亡於異族,因此他為學首重「實」,且一生皆強調文化上的夷夏之辨。
二、十力因清廷腐敗而投身革命,親眼見識到西方船堅砲利的科學成就,故其為學態度較重兼容並蓄的包容性,且欲從《易》學中重建傳統哲學裡固有的科學精神。
三、二先生皆因國難而發展捍衛傳統學術的原儒精神,但因不同形式的國難使得二人的原儒精神迥異。王船山以分析與分辨的方式排除佛道二家中「空」、「滅」與「無」的概念,以彰顯傳統《易》學中「實有」與「生生」的思想;而熊十力則重包容性,以兼容並蓄的方式兼採各家之長以突顯《易》學中「生生」與「創生」的思想。
第三章 王船山之主要學術基礎
全章將以王船山重析辨性的為學方法,以及重視客觀經驗事實的為學態度為主軸,來探討其思想淵源。
第一節 對橫渠之正學的繼承
船山以橫渠之學為基石,將其氣論思想融入己見,使傳統氣論思想更近一步發展成重視客觀事實的宇宙論思想。
第二節 對陽明心學的反駁
本節說明船山反對入禪太深、空談心性的儒家心學。並凸顯出船山亦十分肯定陽明的功績,他所反對的乃是被過度曲解的陽明學。
第三節 對程朱理學的省思
說明船山對程朱理學的繼承與省思,並借此說明船山反對以「頓悟」打通下學與上達、形上與形下的儒家理學。所以船山的並非反對理學,而是反對佛教化的儒學。
第四節 對佛老的貶斥
船山雖反對佛老,但船山並沒有反對莊子氣化流行的宇宙論思想,所以他反對的其實是「空」、「滅」與「無」這些有可能導致狂禪的思想,並以「氣」突顯出其特重「實有」與「生生」的《易》學思想。
第五節 結語
綜合前面諸節所言,說明船山以橫渠氣論思想為基礎,反對一切與空談心性、妄言主觀境界的學術思想。並且遍註群經以求徹底改正狂禪之歪風,恢復傳統之正學。
第四章 熊十力之主要學術基礎
本章將以孔子、陽明、船山,以及佛老兩家與諸子對十力思想的影響,來論述、探討十力主要的思想淵源。
第一節 以孔子為學術宗
十力之所以要一再強調自己學宗孔子,並不斷強調儒家「內聖外王」之道的優點,就是希望藉此重振原儒精神,讓國人重新認識自己傳統的文化根本。然後再針對自己的傳統,進一步的去發揚優點、改革缺點,並以適合自己文化基礎的方式,來篩選自己未來的方向,以及促成自己的進步。
第二節 以陽明為學術基礎
陽明的學說大致上可分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個部份,本節將逐一說明此三部份,並說明這三個部份對十力的思想都有著相當程度的影響。
第三節 以船山為學數知音
對照《船山遺書》對十力早年的影響,便不難確定在十力的眼中,船山不但是引導自己觸悟《周易》的啟蒙導師,更是與自己有著雷同經歷的跨世紀知音。若是再深入一點,對照兩位對《周易》的註解或詮釋,就更能確定船山的《易》學思想,的的確確是十力的《易》學思想的重要根據。
第四節 以諸子為學術養分
十力不僅將孔、孟、顏、曾等先秦儒家的思想連貫起來,他還將以先秦儒學為本旁通莊子,並延伸至宋明時期的橫渠。
並且列舉十力對宋明諸子思想的詮釋,來說明十力兼綜宋明諸子之說,並融會成自家之言。
第五節 汲取佛道兩家之長
說明十力雖大量援用佛道二家之形上學思想,但其最後還是必須致力於擺脫空談心性、耽空滯寂的弊端。
綜合前言說明十力重視包容性的為學態度,以心學為基本立場收攝各家之言。也就是說,十力是站在心學的立場上內在化各家學說,以成就其自家之學。
比較船山著重析辨性與辨正性的思想淵源,與十力側重包容性的思想淵源,二者因為遭逢的國難形式不同而有不同的為學態度。船山的優點在於忠於經典,重視實有與客觀,缺點在於較具排他性,故不能突破傳統的藩籬,發展出中國哲學中較完備的知識論;十力的優點則在容納百川以成其大,成功的援用了唯識學的知識論,缺點在於重新融入了佛家的「滅」與「空」,而導致了開啟了另一個空談心性的可能性。
第五章 王船山《易》學思想
船山在論學的過程中,總是盡力排除儒學中佛道兩家的思想成份。所以船山可以算是整個宋明後期諸子中,最強調原儒精神,也最不受佛道兩家思想影響的學者。
第一節 道、器思想與「道」的三層涵義
整個宋明時期的儒學思想,特別是在朱子強調了「理先氣後」的觀點之後,大多數的學者們都是採用這種觀點,而將「道」與「理」視為是先於「器」與「氣」的存在,但是船山與宋明諸子最大的不同處,就在這裡。他首先肯定形而下具體事物的存在與價值。
船山說明了「器」的製作並非是古代聖人的專利,所有能獲致實用並行之久遠的「器」,都是符合萬物陰陽變化法則的。也就是說,只要能符合自然法則之「器」,就能歷久不衰、傳諸後世。這跟該樣器物是否出自聖人之手,並沒有什麼直接必然的相關性。反之,若是不能符合陰陽變化的自然法則,就算能夠引領一時的時尚風潮,但終究很快就會被淘汰掉。而且船山一再強調「器」先於「道」,「道」只是依附著「器」而存在的,但他也強調「器」與「道」二者是相即不離的。
船山曾明確的分辨出「人道」與「天道」的差別,以及「人之道」與「天之道」的不同。他認為「天道」與「人道」是有所區別的,一般人所言之「道」,所指是「天道」,而人所能掌握的則為「人道」。在他的思想中並沒有放棄形而上的天道,他只是認為人必須要先從自己可以掌握住的「自身之道」著手,然後才能夠進一步的認識天道。也就是說,人必須先掌握自我的主體性,由「自身之道」逐步發展,而後才能逐漸掌握「人之道」,然後才有可能進一步認識「天之道」。簡單的說,人們所謂的「天道」都不是完整的天道,而是「人們所認識、理解到的『天之道』」。也就是說,人們所認識到的「天之道」也只是「天道」中能被人們理解到的那一部份,而未必就是完整的天道。既然人也是天地萬物中的一份子,那麼「人之道」應該也就屬於「天之道」的一部份。當人順著天地陰陽的變化法則,彰顯出「人之道」時,這就是做到了「人相道」,這同時也就彰顯出了人的價值與意義。
第二節 理、氣思想與「道」與「理」關係
相較於之前所討論的「道、氣思想」,本節所要討論的「理氣思想」在船山的思想體系中,站有更重要的地位。因為船山是一位持氣論思想的學者,他的「理氣思想」直接關係到他對「本源」、「終極存有」等,與本體思想相關的見解。同時也關係到他對橫渠氣論思想的繼承與發展,以及朱子「理氣思想」對他的影響,所以說船山的「理氣思想」要比他的「道器思想」更為核心、更為重要。
「氣」是「理」依附的實體,「理」所俱備的一切規則和動能,也都必須藉由具體的「氣」來表現。由此可以確定,「氣」雖然具有形而下的物質意義,但它絕對不是「僅有物質意義」而已,因為它同時也蘊含了「理」於其中。當人察覺到「氣」時,它必定是依循著自身的「理」而活動,然後才被人察覺到的,所以當人察覺到此「氣」時,同時也就觀察到了該「氣」所蘊含的「理」。「太極」因為有了「陽」而能動,因為有了「陰」而能靜。所以「陰」與「陽」並不是「太極」在動與靜之後的產物,而是「太極」之所以能動、能靜的「原因」。這也就是說,太極的各種動靜、變化,都是自因性的呈現,而非外力而造成的變化。簡言之,「陰」、「陽」二者就是「太極」內在本有之二氣,所以「氣」的一切聚散、變化,也是自因性的展現,不是外力造成的。而所謂的「陰陽二氣」,也不是兩種氣,而是氣的「兩種不同展現」或「兩個不同面向」。
第三節 氣化流行之下的「心」與「性」
從前兩節所論述的「道器」與「理氣」思想,可以清楚的看出船山「氣化流行」的宇宙論思想輪廓。因為其中還有一個重點尚未探討完整,待加入此一部分的論述,船山「氣化流行」的宇宙論思想方才算得上完整。這個尚未論述的部份,就是由其「理氣思想」延伸出來,與「人」相關的「心」、「性」思想。
在船山的思想中,「人心」只是一個具有認知、記憶、思維能力的「氣化之物」,但是因為它是二氣五行在流行生化的過程中,最精華的產物,所以它所蘊含的理也不同於其他事物。「人心」所俱備的「理」就是「人性」,這也就是說,「人心」並不等同於「人性」,「人心」只不過是「人性」所依託的對象。而「人心」中所謂的「良能」,就在於它能夠承載「人性」。
在船山的思想中,人也是順應著天地間氣化流行而生而為人的。人只要一具有「生命」,就必然有「心」。只要有「心」,此心就會蘊含著「性」,而此「性」又必然會發出各種情感、慾望。所以,人的情感和慾望雖然有可能導致人們為惡,但這些情感、慾望畢竟也是順應天道而生的,所以它們同時也俱備了成就「義命」的可能性。只要人願意從反身而誠做起,逐步始自身的理氣充盈暢達,就必然可以張顯出各種人倫知道,成就自己的「義命」;從天地之間的氣化流行,到萬物與人類的生成,再到人的心性,船山這一路的論述都是緊扣著「實有」的立場。他先以「氣」來貫通形而上的「道」與「理」,和形而下的「器」與「氣」。再以這種理氣不二的方式,以氣聚而生的生理之「心」,來結合形而上的「性」。甚至是人的「生命」與「義命」,船山也以同樣的方式將兩者結合為一。
第四節 「陰陽渾合」與「乾坤并建」的太極本體
船山他認為「陰」和「陽」是「太極」中的兩個部份,而且在「太極」之中就只有這兩個部份。所以「陰」和「陽」是一體的,不論「太極」的動靜變化是如何,它們兩者都是一個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完整體。雖然它們的特性、作用是彼此相反的,但它們終究還是互為根本,不會互相妨礙的。所以「太極」也稱作「太和」,「太極」就是一個「陰、陽渾合」的完整體。
〈乾〉與〈坤〉因為是「陰陽至足者」,所以它們永遠都能展現出最極至的「陰」與「陽」,因此它們才能統整其他六十二卦,而成為六十四卦共同的原理原則、總門戶。若是少了陰陽、剛柔的作用,那麼「太極」將會失去生化萬物的功能。而且就是要將純陽的〈乾〉,和純陰的〈坤〉同時并建於「太極」一元之中,才足以充分的解釋、說明,或窮盡天地間的陰陽之理,所以他才會說:「此《周易》之大綱,以盡陰陽之用者也」。反之,若是缺少了「獨運之神」和「自立之體」中的任何一個,陰陽之理或太極的功能,都將無徹底發揮出來,那麼《周易》一書也不可能善盡陰陽之理,如此也就無法周延、完備的解釋天地間的各種變化了。
第五節 動態的本體思想與變易思想
「剛」與「柔」分別是「陽」和「陰」原本就具有的功能與特性。這也就是說,在「太極」此一「氣」當中,原本就具有兩種相對不同的兩種功能與特性,而且這兩種特性就是「太極」的一體兩面。「太極」內部所有的推移變化,都是同一股「太極之氣」內部的動態變化。船山認為「太極」這種內部、自因性的陰陽交互作用,就是天地萬物、乃至於人事各種變化的主要原因。
《周易》以「太極」為造化萬物的本源,但是「太極」卻不是一個固定的某物,由它來創生出天地萬物。相反的,任何被人察覺到、意識到得事物皆可以被稱作是一個「太極」,而萬物的生化,就是由萬物各自內部、自因性的陰陽交互作用,而成就了世間萬物的。
第六節 結語:唯物論的誤解
若是船山的思想確實屬於唯物論思想,那麼他何必要強調「陰陽」、「乾坤」是「太極」中的固有者呢?他應該只需要強調太極之中,「陰」的「自立之體」就可以了,又何必要強調「陽」的「獨運之神」呢?而且他還點出了「固有之則生,同有之則俱生」這項重點。這就證明在他的思想中,「陰陽」、「乾坤」皆是「太極」之中的兩個部份。而且這兩個部份當「太極」成為一個存在時,這兩個部份就會「同時併發」的一同存在了。所以一個「太極」絕對不會出現只有「自立之體」的情況,「太極」只要具有「陰」的「自立之體」,同時就一定還會伴隨著有「陽」的「獨運之神」存在。因為「陰陽」、「乾坤」是同時併發、一體俱在的,而且也必須如此,它才足以成為一個完整的「太極」。
在船山的思想中,「氣」是最根本而普遍的存有,也就是宇宙萬物之本體。雖然它具有物質意義,但它卻不是純粹的物質,因為它還具備了一些非物質的意義於其中,所以它才可以依循著自己所具有的潛能、屬性不斷的屈伸變化,整個宇宙萬物就是由「氣」這樣不斷生化所造成的。船山認為「氣化」之所以能夠成就、彰顯出天地萬物井然有序的法則,就是因為「氣」本身就具備了規範自己的「理」,而且「理」與「氣」是一體無先後、同時共存的,因此他的「氣論思想」絕非唯物論(materialism)思想。
第六章 熊十力《易》學思想
十力所處的時代背景來看,他生長於一個政治紛亂、社會動盪且民生凋敝的時代。而他的思想產生於一個中西文化、新舊思想劇烈衝突的年代。他為學最終的目的在圖國家民族之強盛,他深知欲達此目標就必須從根本的學術文化著手,因此他一生都致力於復興最根本的學術思想,也就是傳統哲學的復興。
第一節 本體的意義與範圍
在十力的諸著作中,「太極」、「良知」或「性智」…等等,皆是在指稱「本體」。所以他對「本體」一詞界定與涵蓋範圍都是及廣泛的。正因為如此廣泛,他才能夠以此為起點,會通各家思想。
十力雖然將哲學的研究範圍限定在「本體論」這項主軸上,但是其所涵蓋的範圍,仍是相當廣泛的。因為他的本體思想並不獨於一家一派,而是兼綜傳統各家的本體思想而成,所以他的思想體系會如此龐大。再加上他「由體成用」與「即用識體」的「體用不二」思想,所以他所謂「本體論」思想的範圍,就實質意義而言,其實也包含了「宇宙論」思想於其中。再就十力對「本體」的意涵來看,他先將傳統各家思想的本體名稱,以同通的方式串連起來,然後再賦予其六項涵義。而且在這六項涵義中,他整合了各家之見,使傳統哲學中的本體思想,緊密的結合在一起,進而成為一套完整的本體論思想。
第二節 本體創生不已的功能
依照十力思想中,太極本體的功能,分為以下四個階段來說明本體創生不已的功能。
一、本心恒轉
二、相反相成
三、翕闢成變
四、剎那生滅
從「本心恒轉」、「相反相成」、「翕闢成變」到「剎那生滅」,這就是十力《易》學思想中,本體太極所能展現出來的功能,也是本體生化成物質的過程。我認為在諸階段中,又以「翕闢成變」最為重要。因為這個部份的思想,連接著十力《易》學想中「形上」與「形下」兩個部分的思想,同時也是本體自無形質轉變成具體事物的重要橋梁。而且這個部份的思想也直接影響到他「心物不二」、「體用不二」…等重要的思想。
第三節 「體」、「用」渾然為一的宇宙論思想
在十力論述「體用不二」的過程中,可以確定在他的思想中,「體」與「用」跟「翕」與「闢」,都跟「太極」中的「陰」與「陽」一樣,是渾然為一、無可分割的一個完整體,所以他才會在宇宙論上如此堅持「體用不二」的主張。在面對他的宇宙論思想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既然他的宇宙論思想是延續其本體論思想而來,那麼在沒有詳細瞭解其「本體實有」的思想之前,萬不可單看其宇宙論思想。否則很有可能,會因為十力側重佛學與心學論述方式,而導致「本體空」而「大用不空」的錯誤理解,這樣一來,就會完全曲解他「體用不二」的思想,甚至還有可能會一併扭曲他的本體思想。
第四節 趨向「生生」的機體論思想
因為「太極」中的「陰」和「陽」總是同時併發、一體俱在的,而且當太極開始產生變化時,也都是「翕」中有「闢」、「闢」中有「翕」的,所以「體」和「用」當然也是同時併發、一體共存的。為了強調這種同時併發的特性,所以十力以「不二」來述說「體」和「用」,其目的就是要凸顯出二者在時間上,無有先後的特性。
十力對於當時的西方學術並非一無所知。我認為他之所以要將要將這種進化觀點歸諸於《周易》,一方面是要與西學抗衡,讓當時的群眾瞭解傳統學術的優越性,好讓同胞能夠重振民族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證明自己對於《周易》與船山學,確有獨到的見解。
十力基於體用不二而認為,宇宙萬物在每一剎那都展現出比上一剎那,更趨完備、更趨和諧的狀態。而且,萬物還會不斷朝向「更完備、更和諧」的方向「持續生化、發展下去」。簡單的說,因為本體永遠都是剛健、至動的「能變」,而萬物皆是由此能動所生化的「所變」,所以萬物永遠會趨向「生生」的不斷進化下去。
第五節 即工夫即本體
十力的學術基礎在於佛學和陽明心學,因此他在修養方法與工夫論思想上,也深受此兩者的影響。因為他的思想,最終還是復歸於儒學,所以在佛學與心學兩者之中,又以陽明「即工夫即本體」的思想,對他的工夫論思想,影響較為直接、深遠。「即工夫即本體」就是要將人的本心、良知實踐出來,那麼人要如何認識自己的本心,並讓自己的本心能夠實踐出來,就成了「即工夫即本體」的第一要務了。
縱觀十力「即工夫即本體」的思想,就傳承關係來說他「即工夫即本體」的思想乃是承繼陽明而來。但就他自己的思想來說,則是「體用不二」思想的延伸。
第六節 結語:理論的困難
十力的《易》學思想,確實是融通了傳統各家思想,並將之結合成一套完整的哲學體系。而且他的《易》學思想也的確凸顯出傳統哲學重視「實有」、「尊生」與「生生」的各種優點。但因為他大量援用佛學思想和詞彙的論學方式,也造成他思想理論,在傳承與推廣上容易產生誤解、失真的困難。
第七章 船山與十力的《易》學思想比較
本章將以學術基礎為切入點,詳細的比較船山的《易》學思想與十力的《易》學思想。期望能夠藉由透過這樣的比較,釐清者兩種思想的差別,以及二者是否具有思想內部的關連性,或者是彼此相互補的關係。
第一節 學術基礎與思想淵源的比較
船山擁有《春秋》經的家學背景,而且又是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的接受教育,所以他的學術基礎,相對是很完備、很扎實的。而十力相對就顯得雜亂許多了,而且他在何焜閣先生門下受教時,並非是從經學著手,而是從子學著手。
由此即可推斷,他在學術思想上,比起以《春秋》為家學的船山會更顯得更自由一些,當然他的經學基礎,也會顯得較為薄弱、雜亂一些。所以,站在「經學」的立場上來說,船山的學術基礎,要比十力的學術基礎來得更專精、更完備許多。
第二節 「乾坤并建」與「乾坤衍」的比較
十力的《易》學思想,實是立基於船山的《易》學思想之上的另一個理由,就在於為學方法的工夫論思想上。若是單純的從十力的《易》學思想來看,他為了強調本體之大用,因而對於本體太極「乾坤一元」的特性,論述得十分詳盡。從「相反相成」、「翕闢成變」到「體用不二」,已經將太極生化成現實宇宙的過程,全部闡釋得相當完備了。可是要落實《易》中「內聖外王」之道的,終究還是「人」。
第三節 「絪縕相盪」與「翕闢成變」的比較
「絪縕相盪」和「翕闢成變」是船山和十力兩位先生《易》學思想中,各自側重的變易原理,這兩種主張都源自於「太極」內部「陰」與「陽」的交互作用。那麼這兩種變易原理又有什麼不同呢?
從兩位先生各自所側重的變易原理來看,還可以察覺出他們所重視的,是變易的過程或是結果。從船山所側重的「絪縕相盪」來看,他相對較為重視的是「陰」與「陽」此消彼長、剛柔相推的變易「過程」。
反觀十力所著重的「翕闢成變」,既然他相對較為重視的是,太極「外部」的變化,這就表示他相對較重視的是「變易」與「生生」的「結果」,也就是變易之後的「新生」。
船山著重「漸進」的時間觀,就是為了要確保「氣」在每一個變化階段中的轉變,都與前一個階段環環相扣,都是因循著前一個階段,實實在在的「絪縕相盪」而來。而十力則著重「快」,其目的就是希望能確保「太極」能夠迅速的在現實中展現其「創生」與「大用」的功能。所以若是將兩者結合起來,那麼「太極」之「生生」就可以成為「既迅速又實在」生生。如此一來,「太極」的各種生化、發展,就可以既不偏廢「實」也不偏廢「快」。在這種兩者皆兼顧的情況之下,就可以避免掉十力《易》學可能會發生的各種問題了。
第四節 二先生《易》學思想的互補與傳承
經由前述諸節的比較,可以確定「乾坤並建」和「乾坤衍」兩套《易》學思想的主要差異,就圍繞在兩位先生各自所側重的「本體實有」和「創生大用」,兩大主軸之上。同為《易》學思想,卻有這兩種不同的側重點,其主要的原因,我認為終究還是可以歸納成「時代差異」與「學術基礎」兩部份來探討。
船山與十力兩位先生雖然同樣學宗大《易》,但由於兩位先生的時代差異與學術背景的不同,而讓他們的《易》學思想有著不同的側重點。也正因為這樣的差異,恰好讓他們的《易》學思想,產生了彼此互補的關係。因為「乾坤并建」與「乾坤衍」兩套《易》學思想,一個側重「本體實有」,另一個則強調本體的「創生大用」。若可以結合兩者各自的側重點,就可以使「本體」既是「實有」的,同時也是生生不息且具有創生大用的。如此一來,不但可以讓十力的《易》學思想,避免掉各種負面的誤解,也可以讓船山的《易》學思想,增添一份更積極的意義。因此,我認為「乾坤并建」與「乾坤衍」這兩套《易》學思想,彼此是互補的兩套《易》學思想。
就十力的思想淵源來看,船山的《易》學思想對十力來說,不但是他在《易》學上的啟蒙者,因此,我認為「乾坤并建」與「乾坤衍」這兩套《易》學思想的互補關係,並非來自巧合,而是來自於它們思想內部的關連性。因為不論是「乾坤并建」或是「乾坤衍」,都非常重視〈乾〉、〈坤〉兩卦,而從船山與十力對這兩卦的註解來看,就可以明顯的看出,十力對〈乾〉、〈坤〉兩卦的見解,就是沿襲船山而來。所以我認為兩位先生的《易》學思想,具有一定的傳承關係。
第五節 結語:船山對十力的影響
船山對十力的影響,也確實是相當全面。十力不但在《易》學思想上,是傳承並接續著船山的《易》學思想發展而來,在科學精神與政治上的民族、民主思想,也都深受船山的影響。雖然他們因為時代與學術基礎的差異,而有著不同的論學立場與論學方法,但就他們的核心思想來看,兩位先生所闡釋出來《易》學宗旨,確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與延續性。簡言之,「乾坤衍」不但是接續著「乾坤并建」發展而來的《易》學思想,同時「乾坤衍」也能重新賦予「乾坤并建」中的「生生」,一份更積極的意義。而「乾坤并建」不但是「乾坤衍」的基礎,同時也能幫助「乾坤衍」避免掉各種負面的誤解。因此,我認為應該要將「乾坤并建」與「乾坤衍」這兩套《易》學思想,放在一起一併理解,才能夠更正確、更全面的瞭解這兩套《易》學思想,以及兩位先生的思想精髓。
第八章 結論
第一節 彰顯傳統哲學與西方哲學的區別
船山他始終都謹守「以人道言天道」的「人本」立場,只不過因為他反對不求務實的狂禪,而以具有物質意義的「氣」為本體,就被當成一位唯物論者。若是能夠更仔細、更全面的瞭解他的思想,以及他所處的時代背景,這樣的誤解其實是可以避免的;而十力也因為大兩承繼了陽明的心學思想,以及他佛學方面的學術基礎,就被視為一位唯心論者。這樣的誤解,雖然與他的論學方式有關,但若能先全面瞭解清楚,也不致於會產生這樣的誤解。這些都足以證明,東西雙方的哲學思想,在起源點上就有著根本的差異,若是將西方之觀點,強行套用在傳統哲學之上,結果就是造成認知上的偏差。我認為,之所以鮮少有人會將船山與十力兩位先生的《易》學放在一起比較,這就是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節 解決諸儒爭議
從船山與十力兩位先生的《易》學思想中,可以看到船山站在「殊相」的立場上,將宋明時期各家諸子之說,分析得很深入並分辨得很清楚。而十力則是站在「共相」的立場上,取各家思想之相通處,把諸子之說結合融會再一起。
第三節 彰顯傳統哲學的優點
若是以十力的《易》學思想為接續船山的《易》學思想,發展而來的觀點來說,他們所彰顯出來的優點,可依序說為「人本」、「實有」、「尊生」,以及「生生」乃致於「科學發展」。因為船山擁有深厚的經學基礎,所以他在論學的過程中,莫不時時刻刻謹遵「以人為本」的基本立場。就算《易》是探討天地萬物變易法則的經典,他仍就堅守「人」的立場來建構他自己「乾坤并建」的《易》學思想。
船山為了要導正空談心性的狂禪弊端,而強調「人」乃致於整個宇宙皆為「實有」。並且以「反身而誠」做為下學的起點,主張人之上達是「循循而日生」、「步步是實」的。十力自己也以船山的《易》學思想,作為自己的《易》學基礎,來發展自己「乾坤衍」的《易》學思想。在十力的《易》學思想中,處處可見他一再強調本體在生生之後,所展現出來的實際大用。同時,他也以此做為科學理論的發展基礎,以達到他「科學乃得栽根於中國」的目的。對十力來說,這樣才是讓國家社會,真正邁向圖強的第一步。由此觀之,傳統哲學中包含《易》在內的各部經學典籍,都具有歷久不衰的重要地位。若是今人還以西學方科學為尊、為貴,而鄙視傳統哲學,那就真的只能不斷重複「天下未有妄自菲薄而可以學人之長者也」這種一個世紀以前的錯誤了。
參考書目
一、原典
1. 《船山全書》,共十六册,長沙市,嶽麓書社,1996年。
第一册:《船山全書序例》;《周易內傳》;《周易大象解》;《周易稗疏》;《周易外傳》。
第二册:《尚書稗疏》;《尚書引義》。
第三册:《詩經稗疏》;《詩廣傳》。
第四册:《禮記章句》。
第五册:《春秋稗疏》;《春秋家說》;《春秋世論》;《續春秋左氏傳博議》。
第六册:《四書稗疏》;《四書考異》;《四書箋解》;《讀四書大全說》。
第七册:《四書訓義(上)》,大學、中庸、論語。
第八册:《四書訓義(下)》,孟子。
第九册:《說文廣義》。
第十册:《讀通鑑論》。
第十一册:《宋論》;《永曆實錄》;《籜史》;《蓮峰志》。
第十二册:《張子正蒙注》;《思問錄》;《俟解》;《黃書》;《識小錄》;《搔首問》;《龍源夜話》。
第十三册:《老子衍》;《莊子通》;《莊子解》;《相宗絡索》;《愚鼓詞》;《船山經義》。
第十四册:《楚辭通釋》;《古詩評選》;《唐詩評選》;《明詩評選》。
第十五册:《薑齋文集》;《薑齋詩集》;《薑齋詞集》;《薑齋詩話》;《龍舟會雜劇》;《詩文拾遺》。
第十六册:《傳記》;《年譜》;《雜錄》;《船山全書編輯紀事》。

2. 《熊十力全集》,共十卷,武昌市,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
第一卷:
《心書》(一九一八年)
《唯識學概論》(一九二三年)附:敬相章(一九二五)
《因明大疏删注》(一九二六年)
《唯識學概論》(一九二六年)
《唯識論》(一九三○年)
《尊聞錄》(一九三○年)
第二卷:
《新唯識論》(文言文本,一九三二年)
《破破新唯識論》(一九三五年)
《十力論學語輯略》(一九三五年)
《佛家名相通譯》(一九三七年)
《中國歷史講話》(一九三八年)
《中國歷史綱要》(約作於抗戰時期)
第三卷:
《新唯識論》(語體文本,一九四四年)
《讀經示要》(一九四五年)
第四卷:
《十力語要》(一九四七年)
〈中國哲學與西洋科學〉(一九四六年)
《讀智論鈔》(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
第五卷:
《十力語要初續》(一九四九年)
《韓非子評論》(一九四九年)
《摧惑顯宗記》(一九五○年)
《與友人論張江陵》(一九五一年)
《論六經》(一九五一年)
第六卷:
《新唯識論》(删定本,一九五三年)
《原儒》(一九五六年)
第七卷:
《體用論》(一九五八年)
《明心篇》(一九五九年)
《乾坤衍》(一九六一年)
《存齋隨筆》(一九六三年)
第八卷:
熊十力論文書札
附卷(上、下册):
熊十力哲學評論集粹

3. 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臺北市,華正書局,1992年12月,初版。
4. 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臺北市,中華書局,1965年11月。
5. 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臺北市,中華書局,1965年11月。
6. 漢‧許慎著;宋‧徐鉉等校,《說文解字》,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7. 宋‧朱熹集註,《新編四書章句集註》,臺北市,鵝湖出版社,1998年10月,四版。
8. 宋‧朱熹集註;蔣伯潛廣解,《語譯廣解四書讀本》,臺北市,啟明書局。
9. 《朱子全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0. 《朱子語類》,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86年,初版。
11. 《朱子語類》,臺北市,正中書局,1962年,初版。
12. 《陽明全書》,共四册,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6月,臺二版。
13. 《王陽明全集》,共六册,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
14. 黎明文化編輯部編著,《王陽明傳習錄與大學問》,臺北市,黎明文化,1995年4月,再版。
15. 北京大學哲學系注釋,《荀子新注》,臺北市,里仁書局,1981年11月15日。
16. 顧炎武著,《亭林文集》,臺北市,新興書局,1956年2月,初版。
17. 顧炎武著;楊家洛主編,《日知錄集釋》,共二册,臺北市,世界書局,1996年,5月,八版。
18. 黃宗羲著,《黃宗羲全集》,共十二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19. 黃宗羲著,《宋元學案》,共二册,臺北市,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12月,初版。
20. 黃宗羲著,《明儒學案》,共二册,臺北市,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12月,初版。
21. 晉‧郭象注,《莊子》,共二册,臺北市,金楓出版社,1987年5月,初版。
22. 王弼注,《老子》,臺北市,金楓出版社,1987年5月,初版。
23. 張載著,《張載集》,臺北縣,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9月,初版一刷。
24. 程顥;程頤著,《二程集》,共二册,臺北縣,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9月。
25. 劉宗周,《劉子全書及遺編》,臺北市,中文出版社,1984年。
26. 周敦頤,《周子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27. Robert Audi主編;林正弘召集審訂,《劍橋哲學辭典》,臺北市,貓頭鷹出版社,2002年,初版。
28. 德‧布魯格(Brugger Walter)著;項退結譯,《西洋哲學辭典》,臺北市,華香園出版社,1989年。



二、學術專書
1. 高懷民著,《大易哲學論》,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78年6月,初版。
2. 高懷民著,《先秦易學史》,臺北市,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86年8月,再版。
3. 王雲五主編,南懷瑾、徐芹庭註譯,《周易今註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中華民國1974年12月,初版。
4. 曾春海著,《易經哲學的宇宙與人生》,臺北市,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
5. 曾春海著,《易經的哲學原理》,臺北市,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3年3月,初版一刷。new window
6. 高亨著,《周易古經通說》,臺北市,洪氏出版社,1977年9月。
7. 金景芳、呂紹綱著,《周易全解》,臺北市,韜略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初版。
8. 朱伯崑著,《易學哲學史》,共四卷,北京,昆侖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9. 勞思光著,《新編中國哲學史》,共四册,臺北市,三民書局,1997年8月,八版。
10. 馮友蘭著,《中國哲學史新編》,共七册,臺北市,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2月,初版。
11. 錢穆著,《錢賓四先生全集》,共五十四册,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初版。
12. 唐君毅著,《唐君毅全集》,共三十册,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校訂版。
13. 陳榮捷著,《朱熹》,臺北市,東大圖書,1990年2月,初版。new window
14. 陳榮捷著,《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市,學生書局,2006年9月,修訂版,四刷。new window
15. 吳怡著,《中庸誠的哲學》,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3月,再版。new window
16. 羅光撰,《王船山形上學思想》,臺北市,輔仁大學出版社,1993年。
17. 曾昭旭著,《王船山哲學》,臺北市,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2月,初版。new window
18. 張永儁著,《二程學管見》,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1月。
19. 姜允明著,《當代心性之學面面觀》,臺北市,明文書局,1994年3月,初版。
20. 姜允明著,《王陽明與陳白沙》,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6月,初版,一刷。
21. 林安梧著,《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臺北市,東大圖書,1987年,9月,初版。new window
22. 景海峰著;傅偉勳、韋政通主編,《熊十力》,臺北市,東大圖書,1991年,初版。
23. 郭齊勇著,《熊十力思想研究》,天津市,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二版。
24. 郭齊勇著,《熊十力與中國傳統文化》,臺北市,遠流出版社,1990年,台灣初版。new window
25. 蔡尚恩著,《王船山思想體系》,上海,上海古籍,2005年,第一版。
26. 蕭箑父著,《王夫之辯證思想引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
27. 夏劍欽著,《王夫之研究文集》,石家莊市,河北教育,1995年5,第一版。
28. 曾春海著,《陸象山》,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初版。
29. 牟宗三著,《心體與性體》,共三册,臺北市,正中書局,1990年。new window
30. 汪學群著,《王夫之易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2年,第一版。
31. 汪學群撰,《王夫之易學─以清初學術為視角》,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32. 張申府著,《所思》,北京,三聯書店,1986年12月。
33. 賴宗賢著,《體用與心性:當代新儒家哲學新論》,臺北市,台灣學生書局,2001年6月,初版。
34. 王汝華著,《尋繹當代儒哲熊十力:以「一聖二王」為鑰》,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0月,一版。
35. 島田虔次著;徐水生譯,《熊十力與新儒家哲學》,臺北市,明文書局,1992年3月,初版。
36. 張慶熊著,《熊十力的新唯識論和胡塞爾的現象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new window
37. 丁為祥著,《熊十力學術思想評傳》,北京,北京圖書館,1999年,第一版。
38. 宋志明著,《熊十力評傳》,南昌市,百花州文藝出版,1993年,一版。
39. 郭美華著,《熊十力本體論哲學研究》,成都市,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4年11月,初版。
40. 梁漱溟著,《憶熊十力先生-附勉仁齋讀書錄》,臺北市,明文書局,1989年12月。
41. 楊惠南著,《印度哲學史》,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8月,初版。
42. 劉述先著,《黃宗羲心學的定位》,臺北市,允晨文化,1986年10月,初版。new window
43. 陶清著,《明遺九大家哲學思想研究》,臺北市,洪葉文化,1997年6月,初版。
44. 楊國榮著《良知與心體》,臺北市,洪葉文化,1999年8月,初版。
45. 林聰舜著,《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臺北市,學生書局,1990年10月,初版。new window
46. 余英時著,《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臺北市,三民出版,1992年。
47. 蕭天石選輯,《船山學術研究集》,臺北市,自由出版社,1977年。
48. 張立文撰,《船山哲學》,臺北市,七略出版社,2000年。
49. 張立文著,《正學與開新──王船山哲學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50. 陳來著,《熊十力哲學的明心論》,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81年。
51. 吳瑞珠、何婉貞、謝明琛編輯,《王船山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輔仁大學出版社,1993年。
52. 劉達朋著,《熊十力論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1996年。
53. 宋志明著,《國學大師叢書--熊十力評傳》,江西,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3年。
54. 陳祺助著,《王船山「陰陽理論」之詮釋》,高雄,復文圖書公司出版社,2003年。
55. 章啟輝著,《鄺世大儒──王夫之》,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三、學術論文
1. 張永儁著,〈從程朱理氣說析論朱心心性論之要義〉,收錄於台大哲學系主編,《中國人性論》,臺北市,東大圖書,1990年3月,初版。new window
2. 曾春海著,《王船山周易闡微》,新北市,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6年12月。new window
3. 曾春海著,〈李光地的易學初探〉收錄江日新編,《清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學研究所,1994年。new window
4. 曾春海著,〈船山易學與朱熹易學觀之比較研究〉,收錄於《哲學與文化》月刊20卷第9期 ,新北市,輔仁大學,1993年9月。new window
5. 李梅鳳著,《李光地《周易折中》案語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6. 杜保瑞著,《論王船山易學與氣論並重的形上學進路》,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哲學所博士論文,1992年。new window
7. 藍日昌著,《熊十力「內聖外王」思想之研究》,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8. 戴景賢著,《王船山之道器論》,臺北市,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2年。new window
9. 周芳敏著,《王船山「體用相涵」思想之義蘊及其開展》,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11. 李錫鎮著,《王船山詩學的理論基礎及理論重心》,臺北市,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new window
12. 李鐘武著,《王夫之詩學範疇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11月)。
13. 王季香著,《王船山格物致知論》,高雄,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14. 李美著,《王船山人性論之研究》,中壢,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15. 杜英賢著,《王船山的歷史哲學》,臺北市,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
16. 李增財著,《從讀通鑑論宋論淺窺王船山的思想》,新北市,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年。
17. 林文彬著,《船山易學研究》,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new window
18. 林海樹著,《王船山與顧亭林之政治思想比較研究》,臺北市,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19. 陳忠成著,《王船山研究》,臺北市,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
20. 曾昭旭著,《王船山及其學術》,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論文,1977年。new window
21. 金納德著,《論船山易學之乾坤並建說》,臺北市,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22. 林世榮著,《熊十力春秋外王學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new window
23. 姜允明著,〈明儒陳白沙對熊十力的影響〉,收錄於《哲學與文化》月刊142期,1986年3月。new window
24. 杜保瑞著,〈書評:汪學群《王夫之易學──以清初學術為視角》〉,收錄於《哲學與文化》月刊第31卷第10期,2004年10月。new window
25. 林家民著,〈熊十力內聖學後期轉變說之商榷〉,收錄於《哲學與文化》月刊第15卷第12期,1988年。
26. 柳秀英著,〈張載「太虛即氣」詮釋異說研究〉,收錄於《和美技術學院學報》21期,2002年。
27. 項退結著,〈對唐君毅及熊十力的生命觀之探討及淺見〉,收錄於《哲學與文化》月刊6卷5期,1979年5月。new window
28. 朱漢民著,〈王夫之的實有之道〉,收錄於《哲學與文化》月刊第28卷第7期,2001年7月。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