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員工認股權憑證課稅之法律經濟分析
書刊名:財稅研究
作者:盧貞秀封昌宏
出版日期:2006
卷期:38:1
頁次:頁100-118
主題關鍵詞:員工認股權憑證課稅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533
  • 點閱點閱:1
公司以認股權酬勞員工之制度在美國已行之多年,我國自89年起引進這項制度,對於課稅問題一直未有明確之規範。至92年已有發行股權憑證公司之員工行使認股權取得股票,財政部至93年4月始明確解釋因執行認股權取得股票之員工,於執行日所屬年度應將執行員工認股權所獲得之利益併入綜合所得課稅,因財政部之解釋與美國內地稅法對員工認股權之課稅方式有極大差異,對已依認股權憑證行使認股權之員工產生極大的衝擊,於是產業界透過各項管道向財政部陳情,希望比照美國內地稅法對激勵型股票選擇權之課稅方式給予租稅優惠,惟財政部迄今仍未變更課稅之解媽。為研究員工認股權課稅之理論與實務,本文依財務會計理論之酬勞性員工認股辦法,探討公司發行認股權憑證列報費用之方式及員工所得之類吸與實現之時點,再分析美國內地稅法對激勵型員工股票選擇權之課稅方式,並與財政部解釋之課稅方式作一比較,最後對我國員工股權課稅所產生之經濟效果作分析。
期刊論文
1.(2003)。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92年3月17日(92)基秘字第070、071、072號函釋示員工認股權選擇權會計處理疑義。會計研究月刊,209,75-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康銘元、何景仁(20031100)。員工股票選擇權計價模型探討。會計研究月刊,216,139-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0040610)。員工認股權課稅是稅改試金石。稅務旬刊,18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義鈴(20040610)。員工認股權證宜按薪資所得課稅。稅務旬刊,1897,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建煊(2002)。租稅法。台北市:文笙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庚(1999)。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三民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丁旺(2002)。中級會計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Everett, John O.、Boley, Richard、Duncan, William A.、Jamison, Robert W.。HBJ FEDERAL TAX COURSE, 1992。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new window
5.Burnham, William、林利芝(2002)。英美法導論。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洪清和(2002)。中級會計學。智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Kieso, Donald E.、Weygandt, Jerry J.。Intermediate Accounting。John Wiley & Sons。  new window
8.林華德(1998)。當代財政學。大中國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20040615)。員工認股權課稅財經兩部今再協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巨威(20031111)。合理規劃員工認股權之課稅制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0040531)。員工認股權財部堅持執行日課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豐淦(20040617)。美國員工認股權課稅簡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0040527)。按面額課稅違反實質課稅原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0040527)。時價課稅可帶動認股權憑證風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曾宛如(2002)。股份有限公司經營者報酬結構之分析。公司管理與資本市場法制專論。學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文宇(2003)。「員工認股選擇權」配套制度相關法規設計芻議。新金融法。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