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對於警察蒐集處理人民資料的救濟--異議訴願行政訴訟
書刊名:警專學報
作者:黃清德
作者(外文):Huang, Ching-teh
出版日期:2006
卷期:3:7
頁次:頁65-98
主題關鍵詞:人性尊嚴隱私權資訊自決權資料蒐集處理警察職權行使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70
  • 點閱點閱:83
九十二年十二月一日生效之警察職權行使法(以下簡稱警職法),除為警察實務上爭議多時的各種資料取得、利用方法提供法律依據,並促使警察人員行使警察權遵守依法行政原則。該法規的警察職權種類甚多,除明定各種警察職權行使的件與程序,作為警察人員行使職權的依據外;對於警察職權行使的救濟問題,在第四章亦分別有行政爭訟、損害賠、損失補償等規定。然而,警職法規定的各種警察職權性質不同,有屬行政處分性者,有屬事實行為者;其職權行使方式有的是在人民知情公開的情況下行使的,例如警職法第六條至第八條的查證身分欄等車輛等;有些則是以秘密不公開的方式行使,甚至會涉及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的資料,例如第九條至第十三條的資料蒐集方式等。但都與人民人身自由、資訊自決或隱私等權利息息相關。尤其第九條至第十三條規定對於人民資訊蒐集、第十六條至第十八條規定對於資料處理等職權的行使,往往是隱藏性或秘密性的,人民在不自知的情況之下,權利已經受到侵蝕。警職法在第二十九條至第三十一條規定,對於警察職權行使的救濟方式,包含異議、訴願、行政訴訟、損害賠與損失補償,然而各種警察職權行使的方式、性質並不相同,警法僅規定求濟途徑有異議、訴願、行政訴訟、損害賠償與損失補償等方式,但並未分別針對各項不同警察職權行使如何救濟有明確規定,而且如上所述各項警察職權性質不同,則救濟途徑亦將不相同,為保障人民權利救濟的實效與周延,就各種警察職權行使的權利救濟問題加以探討有其必要性與價值。惟為了讓問題焦點集中,本文僅探討警職法第二章第九條至第十三條之資料蒐集方式,以及第十六條至第十八條之資料傳遞、利用、保存、註銷或銷毀行為的異議、訴願、行政訴訟問題,不包括國家賠償、損失補償問題。 我國司法審判制度採二元體系,司法救濟途徑分別由普通法院與行政院法院管轄,行政訴訟法第二條規定,則上公法的爭議除法律別有規定外,得依行政訴訟法提起行政訴訟,但是警察救濟途徑上,有些警察法上的爭議,卻規定由普通法院審理,涉及審判權劃分問題,如此規定是否妥當?而且大法官亦承認此種情形的正當性,例如與警察職權行使有關的大法官釋字第四一八號解釋,就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的救濟劃歸普通法院審理問題,承認其合憲。然而,今日行政訴訟制度已經漸趨完備,再容許此情形存在,恐怕對於人民訴訟基本權的保障,會有負面影響,而且不利整體行政訴訟制度的發展,實在有加以檢討的必要。基於以上理由,本文雖然駐要在探討警察職權行使法中資料蒐集處理的救濟問題,但在為讓大家了解整體警察行政救濟及其相關問題,本文先就現行警察救濟途徑及相關問題先提出簡要敘述;繼而說明各項警察資料蒐集、處理的要件及其性質,進而試圖建構其救濟體系。
期刊論文
1.李震山(200410)。「道路交通安全行政法制」之建構與問題舉隅。臺灣本土法學雜誌,63,107-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明鏘(200412)。警察法上行政救濟--以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及社會秩序維護法為中心。警察法學,3,109-1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錫棟(200403)。跟監對基本權利之干預。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9,45-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文義(200105)。論個人資料蒐集或處理之合法性。警學叢刊,31(6)=136,249-2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震榮(200412)。金錢給付義務與限制出境之探討。律師雜誌,303,24-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志光(200503)。不服警察臨檢之行政爭訟途徑。法學講座,32,95-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Kohi, J.(2002)。Videoueberwachung oeffentlicher Raeume。NVwZ,2002(1),119。  new window
8.程明修(20020300)。國家透過公共場所的監視器對人民基本權利的干預。法學講座,3,63-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震山(19910600)。集會遊行時警察攝(錄)影之法律問題。警政學報,19,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許文義(19940700)。從比較法觀點論警察蒐集個人資料之原則與方法。警政學報,25,27-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董保城(19950600)。德國行政檢查法制--以工商業為例並兼論我國工商業檢查。政大法學評論,53,91-1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明鏘(20040300)。警察職權行使法基本問題之研究。臺灣本土法學雜誌,56,97-1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明鏘、黃齡慧(20041222)。線民制度與警察職權行使法。警察職權行使法實施週年之理論與實務探討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清德、陳斐鈴(20041105)。公共場所監視錄影器設置與基本人權的關係--以資訊自決權為討論重心。刑事警察學術與實務硏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震榮、王曰諾(20041222)。譬察職權行使之權利救濟。警察職權行使法實施週年之理論與實務探討學術硏討會,內政部警察法學硏究中心、內政部簪政署、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學系主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震山(2000)。論國家機關蒐集資訊之合法性。監聽法vs.隱私權--全民公敵?,傳播與法律系列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明鏘(20031206)。警察職權行使法基本問題之研究。台大法律學院公法論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洪文玲(20041222)。通知到場制度之研究。警察職權行使法實施週年之理論與實務探討學術硏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義寶(2004)。論公共場所監視器設置之法律程序。警察職權行使法實施週年之理論與實務探討學術研討會,內政部警察法學研究中心、內政部警政署、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學系 (會議日期: 2004/12/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震山(2004)。從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普設監視錄影器論個人資料之保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1998)。立法院公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湯東穎(2005)。行政強制執行救濟程序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俊華(2005)。警察行政調查權之研究--以臨檢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齡慧(2005)。從警察蒐集資料活動論線民之運用--兼論資料之使用(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庚(2001)。行政法理論與實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震山(2002)。警察法論--警察任務篇。正典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翁岳生(1990)。行政法與現代國家。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騰鷂(1999)。行政法總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慈陽(2001)。行政法總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Dietel, Alfred、Gintzel, Kurt(1989)。Demonstrations-und Versammlungsfreiheit。  new window
7.Krüger, Ralf(1994)。Versammlungsrecht。  new window
8.Heesen, Dietrich、Hönle, Jürgen、Peilert, Andreas(2002)。Bundesgrenzschutzgesetz。  new window
9.Scholler. H.、Schloer, B.。Grundzuege des Polizei-und Ordnungsrecht 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new window
10.Scholler, Heinrich、Schloer, Bernhard(1993)。Grundzuege des Polizei-und Ordnungsrechts 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new window
11.翁岳生、法治斌、蔡進良(20021100)。行政訴訟法逐條釋義。台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蔡震榮(2004)。警察職權行使法概論。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吳庚(2003)。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臺北:元照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震山(2003)。行政法導論。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敏(2003)。行政法總論。臺北:陳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洪文玲(1998)。行政調查與法之制約。學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震山(2005)。行政法導論。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蔡庭榕、簡建章、李錫棟、許義寶(2005)。警察職權行使法逐條釋論。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內政部警政署、吳宗順(2003)。警察職權行使法逐條釋義。臺北:內政部警政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震山(200510)。第五章:資訊權--兼論監視錄影器設置之法律問題。多元寬容與人權保障。元照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震山(2005)。警察職權行使法之緣起與形成紀實。警察職權行使法逐條釋論。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春生(2000)。事實行為。行政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宗德(1998)。日本行政調查制度之研究。行政法基本原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震山(199511)。第七章警察與秩序機關電子資料蒐集與處理。德國警察與秩序法原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文義(199905)。第三章德國警察職權法制之研究。警察職務執行法草案之研究期末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明鏘(200012)。行政訴訟類型順序與其合併問題。行政法爭議問題硏究。五南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明鏘(2002)。第196條。行政訴訟法逐條釋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兆鵬(2000)。私人違法錄音、錄影、監察之證據能力。搜查扣押與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臺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蕭文生(20040000)。自基本權保障觀點論街頭監視錄影設備裝設之問題。法治與現代行政法學:法治斌教授紀念論文集。臺北:元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