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詩說與詩寫互為辯證--簡政珍詩歌論
書刊名:臺灣詩學學刊
作者:陳仲義
出版日期:2007
卷期:9
頁次:頁123-140
主題關鍵詞:沉默空隙隱喻轉喻意象智性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0
  • 點閱點閱:57
Other
1.簡政珍(1991)。意象思維,時代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簡政珍(1991)。沉默和眾聲喧嘩,時代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簡政珍(1991)。意象的姿勢,時代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簡政珍(1991)。沉默與語言,漢光文化有限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簡政珍(1994)。詩的哲學內涵,花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期刊論文
1.陳仲義(200209)。現代詩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意象徵。學術研究,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簡政珍(19920700)。詩的生命感。創世紀詩雜誌,89,102-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簡政珍(20040000)。臺灣現代詩美學。臺北市:揚智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陳本益(20041221)。雅各布森對結構主義文論的兩個貢獻,http://www.culstudies.co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洛夫(2005)。簡政珍詩學小探 2005/10/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簡政珍(1991)。詩是最危險的持有物。詩的瞬間狂喜。台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沛(2006)。隱喻。西方文論論關鍵字。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仲義(2000)。智力的結構與智慧的詩想。扇型的展開。浙江: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簡政珍(1990)。由這一代的詩論詩的本體。台灣新世代詩人大系。台北:書林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雙一(2002)。簡政珍的詩學理論和批評。戲後臺灣新世代文學論。臺北:揚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沈天鴻(2005)。隱喻。現代詩學形式與技巧30講。昆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