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意象導入詩畫創作之童詩教學研究
作者:鄭雅靜
作者(外文):Chung,Ya-Ching
校院名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語文教育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楊淑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意象童詩教學詩畫創作教學imagewriting of imagery poemschildren's poetry teach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50
寫詩是種情感的抒發,其創作是多元的,在詩的美學探究中,意象是最常被提起的要素,然而在現場的童詩寫作教學和相關研究中,意象卻很少被提起。研究者於是發想:教導兒童寫詩,若從意象之角度切入,讓意與象在運作的過程中協助兒童創作,將會產生何種效果?
經由文獻探討與試探性研究所蒐集之資料分析,研究者設計出「意象導入詩畫創作之童詩教學」並進行教學研究,透過資料之分析與相關文獻之參照,對於原教學模式之設計進行修正,盼能提出適合國內實施之「意象導入詩畫創作之童詩教學」,讓學生能在學習與創作的歷程當中,以意象為媒介並結合相關的創作能力,進行童詩創作。
本教學活動的進行分成兩階段進行:首先透過閱讀課豐富學生的知識,提升學生的創作能力並給予技巧練習的機會,屬於以閱讀帶創作的方式,共進行四次的閱讀課搭配一次的創作課;接著創作階段則是透過引起動機豐富創作材料,教師進行示範,再經由討論與分享讓學生體驗創作歷程,然後才進行放鬆冥想,最後,在思考單的協助下讓學生進行獨立創作。這當中透過作品的觀摩分享,可以讓學生豐富創作材料與經驗,並且進行自我調整,提升創作表現。
本研究以一班國小六年級兒童為研究對象,進行為期十六週之教學,採觀察、訪談、內容分析等研究方法,進行質性與量化資料之蒐集。除了以質性資料描述學生的學習反應與教學成效之外,也採量化分析統計資料,並透過三角校正,評估學生的學習表現、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並調整原教學模式,使之在教學現場之運用更為簡易可行。
研究結果顯示:本教學法在學生的學習興趣、詩畫創作表現和童詩寫作品質均產生正向的影響,尤其是在情感傳遞和創意表現方面均有進步。這當中,教師以學生為主體,營造自由民主的學習氣氛,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學生因而自己產生有效的學習策略,而且在教學歷程中,教師配合運用四個有效的教學策略,讓本教學活動更為可行。
依上述研究結果之說明,本研究進一步提出適合於教學現場之童詩教學模式,和教學活動設計之注意事項,並提出結論和建議,做為現場教學之教師與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Writing poetry is a way of expressing feelings, and poetry is not limited to specific forms. In the research of beauty of poetry, imagery is most commonly mentioned. However, image is seldom touched upon in writing class or research. Therefore,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introduce “images” in children’s poetry teaching to explore how meaning and sign of images can support children’s creative writing.
According to previous literature and exploratory research, this study first designed “a children’s poetry instruction with images integrated into imagery poetry writing” for experiment. Later, this study modified this instruction based on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suggestions of related literature to propose “a children’s poetry instruction with images integrated into imagery poetry writing” that can lead students to create children’s poetry under support of images.
The instruction involved two stages. In the first stage, students went through four periods of the reading class, which could increase their knowledge of poetry, writing ability, and also offer opportunities for practicing acquired skills. After the four periods of reading came one period of writing. In this stage, students were motivated to enrich their materials for writing. The teacher demonstrated this process first, allowing the students to experience this creative process through discussion and sharing. Later, the students began to meditate for ideas and create their poetry with the aid of the ideas sheet. Students were allowed to appreciate each other’s work to learn more creative materials, experiences, and adjust their writing for better results.
The research subject was one sixth-grade class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his class were given the proposed instruction for 16 weeks. During this period of time, both qualitative data and quantitative data were collected. Qualitative data were used to describe students’ learning responses and effectiveness, and quantitative data were analyzed to assess students’ performanc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posed instruction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writing of imagery poems, and quality of children’s poetry writing. The student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affective delivery and creativity. In this instruction, students were the subject. The teacher created a free and democratic learning atmosphere to encourage independent and autonomous learning. In return, the students created a learning strategy that was effective to themselves. The teacher’s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y also increas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instructional design.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this study further proposed a children’s poetry teaching design suited for the teaching field and also offered some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一、中文部分
王 珩(2008)。緒論。載於鄭美珠〈主編〉,國語文教學理論與應用〈頁2-26〉。
臺北:洪葉文化。
于德山(2008)。中國圖像敘述傳播。濟南:山東文藝。
王文科、王智弘譯(1999)。焦點團體訪談:教育與心理學的應用(原作者:S. Vaughn, J. S. Schumm & J. Sinagub)。臺北:五南。(原著出版年:
1996)
王文科(編譯)(1994)。質的研究設計概述。載於王文科(編譯),質的教育研究法(原作者:J. W. Best & J. V. Kahn)(頁87-122)。臺北:師大new window
書苑。
王文科(2000)。質的研究問題與趨勢。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1-23)。高雄:麗文。new window
王為國(2006)。多元智能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心理。
王培光(2002)。從多元智能理論探討新中文課程。載教育署課程發展處中文組
(編),涓涓江河:面向中學中國語文課程新世紀(頁159−167)。香港:
教育署課程發展處。
王開府(2008)。心智圖與概念模組在語文閱讀與寫作思考教學之運用。國文學new window
報,43,263-296。
王淑儀(2010)。國小四年級童詩寫作歷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大學,嘉義。
王萬清(1990)。創造性閱讀與寫作教學。高雄:復文。
王萬清(1999)。多元智能創造思考教學:國語篇。高雄:復文。
王燦明(2004)。兒童創造教育論。上海:上海教育。
王燦明(2005)。兒童創造心理發展引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仇小屏(2003)。論小學階段「限制寫作」。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4(3),121-145。
仇小屏(2006)。篇章意象論—以古典詩詞為考察範圍。臺北:萬卷樓。new window
仇小萍、藍玉霞、陳慧敏、王慧敏、林華峰(2003)。小學「限制式寫作」之設
計與實作。臺北:萬卷樓。
左海倫(2003)。詩論—文學的貴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田耐青譯(2002)。統整多元智慧與學習風格(原作者:H. F. Silver, R. W. Strong, &M. J. Perini)。臺北:遠流。(原著出版年:2000)
古添洪(2005)。不廢中西萬古流—中西抒情詩類及影響研究。臺北:臺灣學生。
白臻賢(2010)。語義變化不在場主體的遮蔽。武陵學刊,35(1),141-144。
衣若芬(2004)。觀看.敘述審美—唐宋題畫文學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
文哲研究所。
江之中(2003)。創造性兒童詩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童創造力之影響—以台中縣太平市一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老志鈞(2006)。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法門—多讀多背多寫多修改。載於語文與教學(初版)(頁229-237。)臺北:師大書苑。
朱光潛(2001)。談美。臺北:尼羅河。
朱光潛譯(2001)。詩與畫的界限。臺北:駱駝。
朱慧貞(2006)。國小中年級看圖寫童詩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朱曉斌(2007)。寫作教學心理學。杭州:浙江大學。
安鼎文(2009)。論意象與中國畫。美術界,4,58-59。
何偉雲(2001)。初步探討影響學童自然科學習成就因素的排序。屏東師院學報,14,933-952。new window
呂怡萱、蔡振家﹙2009﹚。從神經科學的觀點探討動作想像對於音樂演奏的重要new window
性。關渡音樂學刊,11,75-90。
呂桂生(1990)。兒童畫評鑑—五、六年級兒童的面貌、評量標準、評量依據及評量示例。研習資訊,68,35-39。
呂燕卿﹙1996﹚。兒童繪畫之發展與實際。美育,29,11-26。
宋 珮譯(2006)。觀賞圖畫書中的圖畫(原作者:J. Doonan)。臺北:雄獅。(原著出版年:1993)
宋筱蕙(1991)。兒童詩歌的原理與教學。臺北:五南。
杜 萱(1993)。童詩廣角鏡。臺北:正中。
杜淑貞(1997)。小學生寫作知識的理論與實踐。高雄:復文。
杜淑貞(1996)。兒童詩的創意。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7(2),108-126。
杜淑貞(1994)。兒童文學析論。臺北:五南。
杜榮琛(2003)。如何指導兒童寫詩。國教世紀,205,83-92。new window
李元洛(2007)。詩國天空繽紛的禮花—論詩的意象美。載於詩美學(第二版)new window
(頁134-176)。臺北:東大。
李奉儒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之基礎。載於於黃光雄主譯,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原作者:R. C. Bogdan & S. K. Biklen)(頁5—68)。嘉義: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李連珠譯(1998)。全語言的「全」,全在哪裡?(原作者:K. Goodman)。臺北:信誼。(原著出版年:1986)
李睿明、陳武鎮譯(1996)。兒童藝術家(原作者:R. R. Tomlinson)。臺北:世界文物。
吳恭嘉(1985)。敲開童詩的門—擬人法的童詩寫作指導。國教輔導,211﹙3﹚,
11-13。
吳詠蘭(2008)。看圖作文教學策略探討:以「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寫作能力指標
(1-6年級)」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2),145-176。
周彥璋譯(2005)。彩繪童書—兒童讀物插畫創作(原作者:M. Salisbury)。永和:視傳。(原著出版年:2004)
周容瑜(2002)。心象與文章結構對閱讀的影響。親民學報,7,215-221。new window
周漢光(1997)。語文教師與語感教學。教育曙光,38,48-55。
林 良(1990)。兒童詩的語言。載於認識兒童詩(初版)(頁28-35)。臺北:中
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林文韵、施沛妤譯(2009)。兒童文學理論與應用(原作者:L. B. Carol, & M. T. Carl)。臺北:心理。(原著出版年:2005)
林心茹譯(2005)。活用多元智慧:哈佛零方案MI研究成果:41所學校的成功經驗與最佳課程範例(原作者:K. Mindy, F. Edward, & V. Shirley)。臺北:遠流。(原著出版年:2004)
林文寶(1991)。兒童詩歌研究。高雄:復文。
林文寶(1984)。試論兒童詩教育。國教之聲,18(2),1-6。
林文寶(1985a)。試論兒童詩教育。國教之聲,18(3),1-4。
林文寶(1985b)。試論兒童詩教育。國教之聲,18(4),1-6。
林文寶(1985c)。試論兒童詩教育。國教之聲,18(5),3-7。
林文寶(1985d)。試論兒童詩教育。國教之聲,19(1),12-16。
林加春(2004)。自在寫詩快樂作畫。國立臺中圖書館書香遠傳,9。2011年1月25日,取自:http://www.ntl.gov.tw/Publish-List.asp?CatID=193
林武憲(1991)。談兒童詩的語言。東師語文學刊,4,99-120。
林武憲(2004)。談兒童詩的評選標準。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20(4),3。
林政華(1995)。瓶頸與突破:兒童少年文學觀念論集。臺北:富春。
林政華(1997)。國小童詩教學的理論、原則與發展述略。國民教育,29(9.10),
30-34。
林建平(1989)。創意的寫作教室。臺北:心理。
林素玟(2007)。晚明畫論詩化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
林崇德主編(1995)。小學生心理學。臺北:五南。
林崇德(1999)。學習與發展——中小學生心理能力發展與培養。北京:北京師
範大學。
林清山譯(1997)。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原作者:R. E. Mayer)。臺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87)。
林淑娟(1994)。從走樣句的語言現象看兒童詩的語言風格——成人所做的兒童
詩與兒童所做的兒童詩之比較。東海中文學報,11,131-143。
林煥彰(2001)。童詩二十五講:和小朋友談寫詩。宜蘭:宜縣文化局。
林鍾隆(1977)。兒童詩研究。臺北:益智。
邱曉敏譯(2009)。孩子日益成長的智能:從出生到青春期的大腦發展和學習(原作者:J. M. Healy)。臺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87)
邱薇玉(2001)。強迫組合法再國小五年級童詩寫作教學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洪中周(1987)。兒童詩欣賞與創作。臺北:益智。
柯志忠(2000)。社會互動寫作教學方法對於國小高年級學童寫作品質及寫作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侶同桀(2003)。透過童詩賞析導入兒童繪畫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桃園縣龜山國
小一個高年級班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范瓊方﹙1999﹚。兒童繪畫與自我調整的關係。美育,103,9-14。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臺北:巨流。
胡曉靖(2009)。詩歌意境營造與意象拼接組合。南督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
29(6),71-74。
胡寶林(1986)。繪畫與視覺想像力。臺北:遠流。
徐守濤(1999)。童詩教法的探討。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4,24-27。
徐秀菊(2001)。兒童畫山的情緒圖像創作與表現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13,new window
169-202。
徐素霞(2002)。圖畫書的圖像傳達藝術表現。載於台灣兒童圖畫書導賞(頁49-63)。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徐振邦、梁文蓁、吳曉青、陳儒晰譯(2010)。最新教育研究法(原作者:L. Cohen & L. Manion & K. Morrison)。臺北:韋伯。(原著出版年:
2000)
徐復觀(1979)。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台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徐揚尚(2010)。《文心雕龍》風骨論的立象盡意-兼論古文的言說與解讀方式及
其「西化」。天府新論,2,148-152。
徐錦成(2003)。台灣兒童詩理論批評史。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徐靜嫻(2005)。「國語文領域統整問題疑、議」再議。新竹師院學報,20,109-130。new window
徐靜嫻(2006)。多元識讀與動畫敘事課程在國語文領域統整中的應用—一個國
語文領域統整課程發展之經驗。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類,51〈1,2〉,55-77。
孫良坤(2010)。論意象批評的今古價值。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4,120-122。
荊艷君(2010)。詩歌意象的隱轉喻解讀。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0
(1),187-189。
郝永威等譯(2007)。有效教學法(原作者:G. D. Borich)。臺北:五南。(原著出版年:2004)
高 偉(2009)。論中國畫意境中的詩性建構。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
學版〉,27(4),94-96。
高爾泰(1997)。高爾泰文選之二—美的覺醒。臺北:東大。
高實珩(2003)。從兒童美術心理探討國小視覺藝術鑑賞教育的實踐。國教之友,54(4),8-20。
夏 勳(1990)。兒童美術之開拓。臺北:世界文物。
莊淑琴(2005)。心像策略教學在國民小學國語科的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new window
曹 娜(2010)。試述國畫創作中的意象美。藝術‧生活,3,51-52。
曹愉生(1997)。唐代詩論與畫論之關係研究:僅以詩、畫論之專著為研究對象。new window
臺北:文史哲。
康雲山(1998)。審美通感與創意寫作—以詩歌為例。載於國小作文教學與文化
互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55-170)。花蓮:花蓮師院語教系。
梁雲霞譯(2002)。思考的教室—策略與應用(原作者:S. Tishma , D. N. Perkins, &E. Jay)。臺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94)
梁雲霞譯(2004)。動腦教與學:大腦研究在教學實務上的應用(原作者:P. Wolfe)。臺北:遠流。(原著出版年:2001)
許雅惠(2012)。自我調整學習融入讀寫整合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new window
許峰銘(2010)。童詩圖像教學。臺北:秀威。
粘珮雯(2006)。創造性童詩寫作教學融入國小五年級國語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
陳千武(2001)。臺中兒童詩畫的成就。大墩文化,18,2-4。
陳千武(2000)。臺灣兒童詩的發展。載於趙天儀(主編),「兒童文學與兒童語
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0年(頁5-12)。臺北:富春。
陳木城(1990)。兒童詩的形式之美。載於徐守濤等合著,認識兒童詩(頁36-45)。臺北: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陳正治(1995a)。兒童詩寫作研究。臺北:五南。
陳正治(1995b)。兒童詩的結構研究。人文及社會學會科教學通訊,6(1),
164-187。
陳正治(1995c)。兒童詩的主題特色和表現方式。東師語文學刊,8,35-63。
陳正治(2008)。作文教學法介紹與探討。國教新知,55(1),19-34。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new window
陳向明(2007)。質性研究。臺北:五南。
陳冉冉(2009)。視覺傳達中意象性語言的表現。赤峰學院學報,30(5),72-73。
陳去非(1998)。詩的意象論《系統化現代詩學理論之嘗試性建構》第四章。臺new window
灣詩學季刊,22,136-140。
陳秀虹(2008)。國小高年級添圖寫童詩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佳君(2010)。意象聯想力寫作教學二題。國民教育,51(1),50-55。
陳佳君(2005)。辭章意象形成論。臺北:萬卷樓。new window
陳武鎮譯(1990)。著。兒童知覺的發展與美術教育(原作者:E. W. Eisner)。臺北:世界文物。
陳清浚(2004)。兒童詩導讀。國民教育,44(4),31-39。
陳朝平、黃壬來(1995)。國小美勞科教材教法。臺北:五南。
陳植鍔(1990)。詩歌意象論:微觀詩史初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陳義華(1980)。童詩童畫的探索—兒童詩畫論。臺北:萬大國小。
陳滿銘(2006)。意象學廣論。臺北:萬卷樓。new window
陳龍安(2008)。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心理。new window
陳瓊花(2000)。兒童與青少年如何說畫。臺北:三民。
莊明貞、陳怡如譯(2005)。質性研究導論(原作者:C. Glesen)。臺北:高等教育。(原著出版年:1999)
張子樟(2009)。細讀的滋味:青少年文學賞析。馬公:澎縣文化局。
張友達、鍾智明(2006)。讓童心在童詩中飛揚—「走進春天」兒童詩寫作教學
設計。江西教育,10,36-37。
張世彗﹙1992﹚。新思考法:創造性問題解決﹙CPS﹚心像法。國小特殊教育,13,42-47。
張玉香(2005)。多元智能理論融入國小三年級童詩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宇樑、吳木宿椒、鄭惠觀(2006)。多元智慧教學設計對國小學童語文創造力new window
之影響研究。教育科學期刊,6(1),75-120。
張育瑋﹙2010﹚。多元智能理論運用於繪本教學之研究—以兒童繪畫表現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
張芬芬譯(2006)。質性研究資料分析(原作者:M. B. Miles & A. M. Hubeeman)。臺北:雙葉。
張祖忻等著(1995)。教學設計—基本原理與方法。臺北:五南。
張春榮〈2002〉。作文新饗宴。臺北:萬卷樓。
張春榮(2003)。創造思考在童詩教學中之運用。臺北師院語文集刊,8,1-26。new window
張春榮(2005)。看圖作文新智能。臺北:萬卷樓。
張新仁(1992)。寫作教學研究。高雄:復文。
張清榮(1991)。兒童詩歌的形式。東師語文學刊,6,31-55。
郭志剛(2010)。中國藝術的意象觀研究。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
181-184。
郭矩妃(2005)。創造性兒童詩的教學實踐:我和我的班級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彭亞非(2011)。圖像社會與文學的未來。載於黨聖元(主編),讀圖時代(頁
131-152)。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彭聃齡、張必隱(1999)。認知心理學。臺北:台灣東華。
程貴聯(2007)。佈建識字結合圖畫新向策略應用於識字困難學生之個案報告。
雲嘉特教,5,46-52。
鈕文英(2012)。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雙葉。
曾長生(2007)。西方美學關鍵論述從文藝復興時期到後現代。臺北:藝術館。
曾春海(2000)。易經的審美觀及其對中國繪畫的影響。哲學與文化,27(2),new window
114-123。
黃永武(2009)。中國詩學—設計篇新增本。臺北:巨流。
黃永和(2002)。結合多元智慧之童詩寫作教學方案。人文及社會教學通訊,4,
169-182。
黃永和、莊淑琴(2002)。結合多元智慧的網路輔助跨課程寫作教學方案及其成new window
效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5,51-86。
黃冠閔(2010)。生動性:想像力與自然場所。哲學與文化,37(4),93-128。new window
黃政傑(1996)。質化研究的原理與方法。載於黃政傑、張芬芬、蔡敏玲、熊召弟、陳添球、黃瑞琴、孫敏芝、方德隆、劉蔚之、曾惠敏、王錦珍(合著),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頁1-46)。臺北:漢文。
黃思華、劉遠禎、謝筱梅(2010)。限制式寫作互動引導作文網站對學生寫作之new window
研究。課程與教學,13(3),193-217。
黃雲生(主編)(1999)。兒童文學概論。臺北:文津。
黃雪琴、廖淑霞、陳瑞惠(2002)。由童言童語談童詩童畫教學。載於萬興學報
(頁23-83)。臺北:萬興國小。
黃基博(1993)。小學中高年級兒童詩教學流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4,
148-155。
黃瑞琴(2003)。幼兒讀寫萌發課程。臺北:五南。
黃維樑(1986)。中國詩學縱橫論。臺北:洪範。
覃子豪(1967)。詩的表現方法。臺中:普天。
靳知勤(2009)。大學生對科學寫作態度量表之發展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12(4),113-140。new window
楊孟麗、謝水南(譯)(2003)。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原作者:J. R. Fraenkel & N. E. Wallen)。臺北:心理。(原著出版年:2000)
楊淑華(1995)。從兒語到兒童詩——對兒語應有的認識與態度。幼兒教育年刊,new window
8,151-174。
葉瑞蓮(2009)。從21世紀香港的兒童詩歌創作看蛻變中的兒童。兒童文學學刊,new window
20,164-189。
劉 雨(1995)。寫作心理學。高雄:麗文。
劉振源(1983)。造型教育。臺北:劉振源。
劉唯玉(2007)。音樂智能搭橋國語學習之協同行動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new window
52(1),1-24。
劉靜枝(1988)。探討兒童畫的優劣及其指導。國教世紀,23(5),13-16。
趙 雲(1997)。兒童繪畫與心智發展。臺北:藝術家。
趙天儀(1998)。兒童文學與美感教育。臺北:富春。new window
趙天儀(1990)。現代美學及其他。臺北:東大。
趙天儀(1977)。兒童詩的音樂性與繪畫性--林武憲兒童詩集「怪東西」讀後。
台灣教育輔導月刊,27(11),25-26。
黎志敏(2008)。詩學建構:形式與意象。北京:人民。
鄭文惠(2005)。文學與圖像的文化美學:想像共同體的樂園論述。臺北:里仁。new window
鄭明憲(2003)。兒童對視覺意象意義的建構。藝術教育研究,5,1-22。new window
鄭昭明(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臺北:桂冠。new window
蓉 子(1990)。青少年詩國之旅。臺北:業強。
蔡子瑋譯(2002)。視覺思考的經驗(原作者:R. H. McKim)。臺北:六合。(原著出版年:1980)
蔡尚志(1991)。兒童詩的繪畫性。國立編譯館館刊,20,319-334。
蔡佳陵(2007)。國小三年級形象思惟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蔡美華譯(2008)。行動研究法─教師研究者的指引(原作者:G. E. Mills)。臺北:學富。(原著出版年:2007)
蔡婉玲(2003)。資訊科技融入國語文教學。2013年3月9日,取自http://web.nutn.edu.tw/chinese/蔡玲婉.pdf。
蔡勝德(1992)。擬人化和童詩寫作。教師之友,33(1),20-23。
鄧仕樑(2003)。語文能力和文學素養:新世紀語文和文學的教與學。香港:三
聯書店。
霍玉英(2003)。童詩教學:審美教育的三種境界。基礎教育學報,12(1),11-30。new window
盧金漳(2001)。創造性童詩寫作教學之探究—以國小五年級一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鍾屏蘭(2009)。修辭技巧融入客家童詩教學與創作探析。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new window
刊,91,85-110。
鍾添騰(2009)。課程美學探究與實踐之研究—以國小語文領域「詩畫統整課程」
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謝奇懿(2009)。限制式寫作於華語文寫作教學之應用—以章法學為主。應華學new window
報,5,225-262。
謝孟岑、吳亞恆、江燕鳳譯(2005)。幼兒語文讀寫發展(原作者:L. M. McGee, & D. J. Richgels)。臺北:華騰文化。(原著出版年:2004)
謝佳娟(2000)。萊辛之《拉奧孔:詩與畫的界限》—「詩畫同律」在十八世紀
美術概念中的轉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中壢市。
謝錫文(2008)。類比兒童詩寫作教學對不同類比能力六年級學生寫作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謝錫金(1994)。視覺表象與小學生的中文寫作。載於海峽兩岸小學語文教學研
討會論文集(頁323-331),臺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
戴麗珠(1993)。詩與畫之研究。臺北:學海。new window
蕭瑞莆(2009)。文化轉向的視覺反省力。載於王國強(譯)、G. Rose(著),視覺研究導論:2009年(頁6-14)。臺北:群學。
蕭寶玲(2010)。圖畫詩人楊喚的童話王國。美育,176,30-41。
蕭寶玲(2007)。詩人楊喚與插畫家的美感經驗探究:以圖畫書—「水果們的晚
餐」為例。載於文化創意與設計產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8)。高雄:高
雄科學工藝館。
蕭寶玲(2008)。楊喚兒童詩中的圖畫情境研究。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簡定恩(1993)。「詩畫本一律」論淺探。空大人文學報,3,1-14。
簡政珍(2004)。臺灣現代詩美學。臺北:揚智。new window
謬 胤譯(2003)。智慧的課程—利用多元智力發掘學生的全部潛力(原作者:L. David)。北京:教育科學。
豐子愷(2009)。繪畫與文學。鄭州:大象。
譚克平(2006)。阿格西教授與觀察法。科學教育月刊,288,35-39。
羅世宏、蔡欣怡、薛丹琦譯(2008)。M. W. Bauer & G. Gaskell著。質性資料分析:文本、影像與聲音(原作者:M. W. Bauer & G. Gaskell)。臺北:五南。(原著出版年:2000)
嚴雲受(2003)。詩詞意象的魅力。合肥:安徽教育。



二、西文部分
Berk, L. E. (Ed.). (2003). Child development. USA: Pearson Education, Inc..
Ediger, M. (2003). Exploring poetry: the reading and writing connection.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30(2), 165-168.
Gill, S. R. (2007). The forgotten of children’s poetry. The Reading Teacher, 60(7), 622-625.
Gibbs, R. W., Gibbs, R. W. Jr., & Bogdonovich, J.(1999). Mental Imagery in Interpreting Poetic Metaphor. Metaphor and Symbol, 14(1), 37-44.
Healy, J. M. (Ed.). (2004). Your child’s growing mind : Brain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from birth to a dolescence. NY: Random House, Inc..
Kelly, A.(2005). " Poetry? Of course we do it. It's i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Primary children'sperceptions of poetry. Literacy, 39, 129-134.
Melin, C.(2010). Between the lines: When culture,language and poetry meet in the classroom. Language Tteaching, 43(3), 349-365.
Michael, W. E. & Mark, K.(2000)。Cognitive psychology : A student ’s handbook. East Sussex, UK : Psychology Press.
Person, D., Rossana D. B., & Cornoldi, C.(2001). The generation, maintena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visuo-spatial mental images. In Denis, M., Logie, R. H., Cornoldi, C., Manuel D. V., & Engelkamp, J.(Ed.), Imagery, language, and visuo-spatial thinking.(pp. 1-27). Hove, East Sussex, UK : Psychology Press.
Peskin, J., Allen, G., & Jopling, R. W. (2010). The Educated Imagination: Applying Instructiomal Research to the Teaching of Symbolic Interpretation of Poetry. Journal of Adolescent & Adult Literacy, 53(6), 498-507.
Richardson, J. T. E. (1999). Imagery . East Sussex, UK : Psychology Press.

Sadoski, M., & Paivio, A. (2001). Imagery and text : a dual colding theory of reading and writing. Mahwah, N. J. : L. Erlbaum Associates.
Samuelsson, I. P., Carlsson, M. A., Olsson, B., Pramling, N., & Wallerstedt, C.(2009).The art of teaching children the arts: music,dance and poetry with children aged 2-8 years ol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ly Years Education, 17(2), 119-135.
Sternberg, R. J.(Ed.).(2009). Cognitive psychology. Belmont, CA : Wadsworth.
Spiegel, D. L.(1991). Materials to introduce children to poetry. The Reading Teacher, 44(6), 428-430.
Sloan, G. (2001). But is it poetry?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Education, 32(1), 45-56.
Zeece, P. D. (1998). Dancing words: poetry for young childre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26(2), 101-10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