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創化古典、鍛接當下:以夏宇、零雨的詩學為例
作者:楊瀅靜
作者(外文):Ying-Ching Yang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賴芳伶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夏宇零雨抒情傳統莊子解構Hsia YuLing YuChinese Lyrical TraditionZhuangziDeconstru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2
  有感於臺灣現當代文學多代入西方文學理論研究,於是興起以中國古典文學理論研究現代詩的念頭。
  運用莊子的思想作為理解夏宇作品的途徑,是由於莊子思想裡具有的解構傾向,以及道家對語言文字的質疑,與夏宇詩呈顯的主題暗合,所以嘗試用道家言意觀去解析夏宇詩作裡詭譎荒誕的語言風格。夏宇〈失蹤的象〉,更是少見以文學理論入詩的作品,她以王弼〈周易略例‧明象〉為底本,將「象」字抽換為各種符號圖形,可視為夏宇既傳承又創新的美學宣言。
  零雨詩行之間,常可見古典文學轉化的痕跡,又能加入自己的特色,自成一格。在現代語境裡重新認識抒情傳統,是筆者從對於零雨詩作的分析,所亟欲達到的目標,零雨詩裡的抒情主體受盡磨難,最終回到文學以及山水田園的懷抱。她近期的幾本詩集展現了一種道家的美學觀,除了譴責文明社會對於生態環境的破壞,更希望回歸中國本有的人與自然的關係,與自然親近冥合,讓孤獨困倦的抒情主體得到慰藉。 
  Reinventing Tradition: Classical Allusions in the Poetry of Hsia Yu and Ling Yu
  One result of the influence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has had on contemporary literary studies in Taiwan is the applic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to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poetry.
  In this paper I utilize Zhuangzi’s (莊子) deconstructive method and the skeptical view of language found in Daoism to analyze and interpret cryptic and enigmatic passages in the poems of Hsia Yu (夏宇). In her book Shizong de xiang (失蹤的象), remarkable for its incorporation of literary theory into the poetic genre, Hsia Yu elaborates on the evocative symbolism of the character xiang (象, elephant/image) in Wang Bi’s (王弼) Zhouyi lueli mingxiang (周易略例‧明象), thereby manifesting an aesthetic sensibility both traditional and innovative.
  Ling Yu (零雨) is noted for the skillful way in which she incorporates allusions to classical literature into her poetry while endeavoring to repackage traditional sentiments into contemporary language. Exhibiting a type of Daoist aesthetic, her recent poetry compilations decry the environmental destruction which comes with modern civilization, while extolling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fter undergoing numerous tribulations, the central figures in her poems come to find solace and meaning by embracing literature and nature.
參考書目
(一)、夏宇及零雨作品
夏宇:《備忘錄》,臺北:夏宇出版,1985。
夏宇:《腹語術》,臺北:現代詩季刊,1991。
夏宇:《摩擦•無以名狀》,臺北:現代詩季刊,1995。
夏宇:《Salsa》,臺北:唐山出版社,1999。
夏宇:《粉紅色噪音》,臺北:夏宇出版,2008增訂再版。
夏宇:《那隻斑馬》,臺北:夏宇出版,2010年初版。
夏宇:《這隻斑馬》,臺北:夏宇出版,2010年初版。
夏宇:《詩六十首》,臺北:夏宇出版,2011年初版。
夏宇:《88首自選》,臺北:夏宇出版,2013。
零雨:《城的連作》,臺北:現代詩季刊社,1990。
零雨:《消失在地圖上的名字》,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2。
零雨:《特技家族》,臺北:現代詩季刊社,1996。
零雨:《木冬詠歌集》,臺北:自費出版,1999。
零雨:《關於故鄉的一些計算》,臺北:自費出版,2006。
零雨:《我正前往你》,臺北:唐山出版社,2010。
零雨:《田園/下午五點四十九分》,臺北:小寫創意出版社,2014。
(二)、古籍專著
【漢】王逸:《楚辭章句》,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92。
【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影清嘉慶間阮元校刊本,1993。
【魏】王弼、【晉】韓康伯:《周易王韓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
【魏】王弼、【唐】孔穎達:《周易注疏》,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3。
【南朝梁】鍾嶸著、陳延傑注:《詩品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唐】司空圖:《詩品》,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漢京文化公司,1983。
【宋】朱熹:《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臺北:鼎文書局,1972。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貫雅文化,1991。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臺北:漢京文化,2004。
《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6。
吳怡:《老子解義》,臺北:三民書局,1998。
高齡芬:《王弼老學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張默生:《莊子新釋》,臺北:明文書局,1994。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晉書并附編六種》,臺北:鼎文書局,2003。
劉勰著,王更生注釋:《文心雕龍讀本》,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
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3。
(三)、今人專著(文學作品)
好燙詩刊編輯群:《好燙詩刊:Google翻譯》,臺北:煮鳥文明出版社,2013。
施明正:《島上愛與死》,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
馬悅然、奚密、向陽編:《二十世紀臺灣詩選》,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
曾淑美:《無愁君》,臺北:印刻出版社,2014。
蔣勳:《孤獨六講》,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7。
鄭愁予:《鄭愁予詩集》,臺北:洪範書店,1979。
顧城著、顧工編:《顧城詩全編》,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0。
顧城:《回家》,臺北:木馬文化出版社,2005。
(四)、今人專著(國內研究論著)
王政、杜芳琴主編:《社會性別研究選譯》,北京:三聯書店,1998。
王夢鷗:《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5。new window
王德威:《抒情傳統與中國現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課》,北京:三聯書店,2010。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臺北:麥田出版社,2011。new window
王德威:《現代抒情傳統四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new window
古添洪:《記號詩學》,臺北:東大出版社,1999。new window
古繼堂:《臺灣新詩發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
古繼堂:《臺灣青年詩人論》,臺北:人間出版社,1996。
朱光潛:《詩論》,臺北:正中書局,1962。
朱自清:《詩言志辨》,臺北:開明書局,1962。
朱雙一:《近二十年臺灣文學流脈-「戰後新世代」文學論》,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1999。
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學生書局,1989。
吳潛誠:《感性定位:文學的想像與介入》,臺北:允晨文化,1994。
吳潛誠:《航向愛爾蘭》,臺北,立緒出版社,1999。
吳潛誠:《島嶼巡航》,臺北,立緒出版社,1999。
吳曉:《詩歌與人生》,臺北:書林出版社,1995。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
呂正惠主編:《文學的後設思考》,臺北:正中書局,1998。
李元貞:《女性詩學:臺灣現代女詩人集體研究1951-2000》,臺北:女書文化出版社,2000。
李幼蒸:《語義符號學》,臺北:唐山出版社,1997。
李癸雲:《與詩對話──臺灣現代詩評論集》,臺南:臺南縣文化局,2000。new window
李癸雲:《朦朧、清明與流動──論台灣女性詩作中的女性主體》,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李癸雲:《結構與符號之間:臺灣現代女性詩作之意象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8。new window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臺北:麥田出版社,1996。
李鵬程主編:《文化研究新辭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沈維華:《魏晉言意思想研究》,新北市:花木蘭出版社,2009。
周英雄著:《結構主義與中國文學》,臺北:東大出版社,1983。
孟樊、林燿德編:《世紀末偏航──八○年代臺灣文學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0。
孟樊編:《當代臺灣批評大系 新詩批評卷》,臺北:正中書局,1993。
孟樊編:《當代臺灣新詩理論》,臺北:揚智文化出版社,1995。
孟樊編:《臺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臺北:揚智文化出版社,2003。
林明德編:《臺灣現代詩經緯》,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
林燿德:《一九四九以後》,臺北:爾雅出版社,1986。
封德屏主編:《臺灣現代詩史論》,臺北:文訊雜誌社,1996。
柯慶明、蕭馳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上〉,臺北:臺大出版社,2009。
柯慶明、蕭馳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臺北:臺大出版社,2009。
范銘如:《文學地理——臺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出版社,2008。new window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二》,臺北:學生書局,1978。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正中書局,1984。
夏鑄九:《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臺北: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社,1993。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1994。
奚密:《現當代詩文錄》,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
奚密著,奚密、宋炳輝譯:《現代漢詩:一九一七年以來的理論與實踐》,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
宮敬才:《盧卡奇的哲學思想》,臺北:唐山出版社,1993。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學生書局,1967。new window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2001。
翁文嫻:《創作的契機》,臺北:唐山出版社,1998。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new window
崔大華:《莊學研究—中國哲學一個觀念淵源的歷史考察》,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張大春:《小說稗類》,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
張小虹:《慾望新地圖》,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6。
張小虹:《性帝國主義》,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
張小虹編:《性╱別研究讀本》,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
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簡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9。new window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
張隆溪:《道與邏各斯︰東西方文學闡釋學》,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張雙英:《二十世紀臺灣新詩史》,臺北:五南出版社,2006。
梅家玲:《漢魏六朝文學新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1999。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臺北:志文出版社,1972。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陳芳明:《典範的追求》,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文化出版社,2011年修訂2版。
陳義芝:《從半裸到全開──臺灣戰後世代女詩人的性別意識》,臺北:學生書局,1999。new window
陳義芝:《聲納-臺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臺北:九歌出版社,2006。
陳義芝:《現代詩人結構》,臺北:聯合文學,2010。
曾琮琇:《臺灣當代遊戲詩論》,臺北:爾雅出版社,2009。new window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臺北:里仁書局,1995。
焦桐:《臺灣文學的街頭運動》,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8。
黃永武:《詩與美》,臺北:洪範書店,1987。
黃粱:《想像的對話》,臺北:唐山出版社,1997。
黃維樑:《中國詩學縱橫論》,臺北:洪範書店,1986。
黃維樑:《中國文學縱橫論》,臺北:東大出版社,2005年增訂二版。
楊小濱:《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臺北:麥田出版社,1995。new window
楊小濱:《歷史與修辭》,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1999。
楊小濱:《語言的放逐:楊小濱詩學短論與對話》,臺北:釀出版,2012。
楊宗翰:《臺灣現代詩史:批判的閱讀》,臺北,巨流書局,2002。new window
楊牧:《傳統的與現代的》,臺北:志文出版社,1974。
楊牧:《文學的源流》,臺北:洪範書店,1979。
楊牧:《陸機文賦校釋》,臺北,洪範書店,1985。
楊牧:《文學知識》,臺北:洪範書店,1986。
楊牧:《一首詩的完成》,臺北:洪範書店,1989。
楊牧:《隱喻與實現》,臺北,洪範書店,2001。
楊儒賓:《莊周風貌》,臺北:黎明出版社,1991。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和身體觀》,臺北:巨流出版社,1993。
楊儒賓、何乏筆主編:《身體與社會》,臺北:唐山出版社,2004。
葉嘉瑩:《迦陵談詩Ⅱ》,臺北:三民書局,1980。
葉維廉:《歷史、傳釋與美學》,臺北:東大出版社,1983。
葉維廉:《秩序的生長》,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6。
葉維廉:《從現象到表現》,臺北:東大出版社,1994。
詹宏志:《城市人──城市空間的感覺、符號和解釋》,臺北:麥田出版社,1996。new window
廖炳惠:《關鍵詞200》,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
劉若愚:《中國詩學》,臺北:幼獅文化出版公司,1977。
劉若愚、杜國清:《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0。
劉維瑛:《八十年代以降臺灣女詩人的書寫策略》,臺南:臺南市立圖書館,2001。
歐陽江河:《站在虛構這邊》,北京:三聯書店,2001。
潘麗珠:《現代詩學》,臺北:五南出版社,1997。
蔡英俊:《中國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臺北:學生書局,2001。
鄭明娳主編:《當代臺灣女性文學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
鄭敏:《結構-解構視角:語言、文化、評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
鄭敏:《詩歌與哲學是近鄰:結構、解構詩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5。new window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new window
鄭樹森編:《現象學與文學批評》,臺北:東大出版社,2004。
蕭馳:《中國抒情傳統》,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9。
賴芳伶:《新詩典範的追求─以陳黎、路寒袖、楊牧為中心》,臺北:大安出版社,2002。
錢鍾書:《管錐篇》,香港:太平圖書公司,1982。
錢鍾書:《談藝錄》,北京:三聯書店,2007。
鍾玲:《現代中國繆思-臺灣女詩人作品析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new window
簡政珍:《語言與文學空間》,臺北:漢光文化,1989。new window
簡政珍:《詩的瞬間狂喜》,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1。
簡政珍編:《當代臺灣批評大系 文學理論卷》,臺北:正中書局,1993。
簡政珍主編:《新世代詩人精選集》,臺北:書林出版社,1998。
簡政珍:《放逐詩學》,臺北,聯合文學,2003。
簡政珍:《臺灣現代詩美學》,臺北:揚智文化出版社,2004。new window
羅任玲:《臺灣現代詩自然美學》,臺北:爾雅出版社,2005。
羅青:《什麼是後現代主義》,臺北:學生書局,1993。
關永中:《知識論——古典詩潮》,臺北:五南出版社,2000。
(五)、今人專著(翻譯研究論著)
Adorno, Theodor W. 著,王柯平譯:《美學理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Bachelard, Gaston. 著,劉自強譯:《夢想的詩學》,北京:三聯書店,1996。
Bachelard, Gaston. 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出版社,2004。
Bakhtin, Mikhail. 著,李兆林、夏忠憲等譯:《巴赫金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Barthes, Roland. 著,敖軍譯:《批評與真實》,臺北:桂冠出版社,1998。
Barthes, Roland.著,敖軍譯:《流行體系(一)‧符號學與服飾符碼》臺北:桂冠出版社,1998。
Barthes, Roland. 著,敖軍譯:《流行體系(二)‧流行的神話學》,臺北:桂冠出版社,1998。
Barthes, Roland.著,王東亮等譯:《符號學原理》,北京:三聯書店,1999。
Barthes, Roland.著,屠友祥譯:《S/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Barthes, Roland. 著,屠友祥譯:《文之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Bataille, Georges. 著,汪民安編:《色情、耗費與普遍經濟-喬治•巴塔耶文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Benjamin, Walter. 著,許綺玲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北:臺灣攝影出版社,1999。
Benjamin, Walter. 著,王才勇譯:《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2。
Benjamin, Walter. 著,張旭東、魏文生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臺北:臉譜出版社,2002。
Best, S. & Kellner, D. 著,朱元鴻等譯:《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臺北:巨流出版社,1996。
Burke, Kenneth. 等著,常昌富、顧寶桐譯:《當代西方修辭學:演講與話語批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Crang, Mike. 著,王志弘等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出版社,2004。
Cresswell, Tim. 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出版社,2006。
Culler, Jonathan. 著,陸揚譯:《論解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Derrida, Jacques. 著,趙興國等譯:《文學行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Derrida, Jacques. 著,劉北成、楊恆達譯:《立場》,臺北:桂冠出版社,1998。
Derrida, Jacques. 著,劉北成等譯:《言語與現象》,臺北:桂冠出版社,1998。
Eagleton, Terry. 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臺北:書林出版社,1993。
Eagleton, Terry. 著,李尚遠譯:《理論之後:文化理論的當下與未來》,臺北:商周出版社,2005。
Frye, Northrop. 著,陳慧等譯:《批評的剖析》,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
Grass, Günter著,蔡逸君譯:《蟹行》,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3。
Greimas, Algirdas Julien. 著,吳泓緲譯:《結構語義學方法研究》,北京:三聯書店,1999。
Heidegger, Martin. 著,彭富春譯:《詩.語言.思》,北京:新華書局,1990。
Heidegger, Martin. 著,孫周興譯:《走向語言之途》,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
Heidegger, Martin. 著,孫周興譯:《林中路》,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
Hughes, Robert. 著,劉豫譯:《文學結構主義》,臺北:桂冠出版社,1998。
Kristeva, Julia. 著,彭仁郁譯:《恐怖的力量》,臺北:桂冠出版社,2003。
Miller, J. Hillis. 著,郭英劍等譯:《重申解構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Norris, Christopher. 著,劉自荃譯:《解構批評理論與應用》,臺北:駱駝出版社,1995。
Peet, Richard. 著,王志弘等譯:《現代地理學思想》,臺北:群學出版社,2005。
Rilke, Rainer Maria. 著,馮至譯:《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臺北:帕米爾書店,1992。
Tong, Rosemarie. 著,刁筱華譯:《女性主義思潮》,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6。
Veselovsk, Alexander. 著,劉寧譯:《歷史詩學》,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3。
Wellek, René. 等著,王夢鷗等譯:《文學論》,臺北:志文出版社,1996。
Williams, Raymond. 著,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臺北:巨流出版社,2003。
松浦友九著,孫昌武、鄭天剛譯:《中國詩歌原理》,臺北:洪葉出版社,1993。
段義孚著,周尚意,張春梅譯:《逃避主義:逃避過程即是創造文化的過程》,臺北:立緒出版社,2006。
(五)、期刊論文
王者凌:〈臺灣後現代女性詩歌綜論〉,《臺灣研究集刊》,2007年第2期,頁71-77。
王金城:〈零雨的後現代詩歌寫作〉,《臺灣研究集刊》,2005年第2期,頁92-98。
王溢嘉:〈生命之樹‧幻想之花──從精神分析看夢與文學的構成〉,《聯合文學》,8卷3期(1992年1月),頁27-34。
伍季:〈靈的腹語〉,《乾坤詩刊》,第22期(2002年),頁29-30。
吉川幸次郎:〈推移的悲哀 上〉,《中外文學》,6卷4期(1977年9月),頁24-54。
吉川幸次郎:〈推移的悲哀 下〉,《中外文學》,6卷4期(1977年10月),頁113-131。
何寄澎:〈悲秋—中國文學傳統中時空意識的一種典型〉,《臺大中文學報》,第7期(1995年4月)。new window
吳俞萱:〈擊敗我們已厭倦的皮囊──零雨的第一本詩集《城的連作》〉,《歪仔歪詩刊》,第7期(2010年春),頁75-80。
吳俞萱:〈凝練火焰──零雨〉,《聯合文學》,第320期(2011年6月),頁38。
李癸雲:〈不可知的黑暗排列-以夏宇詩〈擁抱〉為例談現代詩的侷限與可能〉,《臺灣詩學學刊》,第6期(2005年11月),頁179-191。new window
李癸雲:〈「唯一可以抵抗噪音的就是靡靡之音」--從《這隻斑馬This Zebra》談「李格弟」的身分意義〉,《臺灣詩學學刊》,第23期(2014年6月),頁163-187。new window
李翠瑛:〈白鷺鷥的心事──零雨「非人」一詩中的女性角色思考〉,《創世紀詩雜誌》,第170期(2012年3月),頁46-51。
周英雄:〈賦比興的語言結構——論早期樂府以鳥起興的象徵意義〉,《中國文化研究學報》,第10期(1979年),頁279-306。
孟樊:〈超前衛的聲音:評夏宇的詩〉,《臺北評論》,第4期(1988年3月),頁130-144。
孟樊:〈詩集出版搞革命--從夏宇的《詩六十首》談起〉,《文訊》,第316期(2012年2月),頁120-121。
林芷琪:〈筆名、都市與性別:論寫詩的「夏宇」、寫詞的「李格弟」的雙聲變/辨位〉,收錄於封德屏主編:《異同、影響與轉換:2005年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6,頁45-65。
林惠玲:〈體內地誌與原鄉視景:論臺灣女詩人吳瑩與零雨空間書寫〉,收錄於范銘如主編:《挑撥新趨勢─第二屆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2003,頁325-341。
林燿德:〈在速度中崩析詩想的鋸齒--論夏宇的詩作〉,《文藝月刊》,第205期(1986年7月),頁44-54。
侯建州:〈詩與歌:臺灣華文現代詩與歌詞的關係問題試析〉,《玄奘人文學報》,第9期(2009年7月),頁47-80。new window
施淑:〈漢代社會與漢代詩學〉,《中外文學》,10卷10期(1982年),頁70-107。new window
夏宇:〈600顆痱子〉,《中外文學》,8卷1期(2009年6月)。
奚密、許悔之:〈夏宇兩讀〉,《誠品閱讀》,第22期(1995年6月),頁72-77。
翁文嫻:〈在古典之旁辨解現代詩的「變形」問題〉,《創世紀詩雜誌》,第128期(2001年9月)頁114-132。
翁文嫻:〈論臺灣新一代詩人的變形模式〉,《中山人文學報》,第13期(2001年10月),頁85-101。new window
翁文嫻:〈顧城詩『呈現』界域的存在深度——『賦』體美學探討系列之一〉,《當代詩學》,第1期(2005年4月),頁189-201。new window
翁文嫻:〈新詩語言結構的傳承和變形〉,《成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06年12月),頁179-197。new window
翁文嫻:〈《詩經》「興」義與現代詩「對應」美學的線索追探--以夏宇詩語言為例探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1期(2007年9月),頁121-148。new window
崔清田:〈中國邏輯的推類〉《哲學與文化》,30卷12期(2003年),頁51-67。new window
張光達:〈臺灣敘事詩的兩種類型:「抒情敘事」與「後設史觀」──以八○~九○年代的羅智成、陳大為為例〉,《中國現代文學》,第14期(2008年12月),頁61-84。new window
張貝雯:〈夏宇-穿牆而過的鍊字女巫〉,《誠品好讀》,第25期(2002年9月),頁68-69。
張嘉惠:〈論夏宇詩中的修辭策略及女性書寫〉,《臺灣詩學學刊》,第3期(2004年6月),頁153-188。new window
郭穎:〈廣告傳播表現對消費文化的影響〉,《商場現代化》,總第527期(2008年1月),頁38-39。
陳芳明:〈我與現代詩的分合〉,《臺灣詩學季刊》,第40期(2002年12月),頁23-29。new window
陳俊榮:〈夏宇的後現代語言詩〉,《中外文學》,38卷2期(2009年6月),頁197-227。new window
陳柏伶:〈發笑的詩-論夏宇詩文本的快感美學〉,《雲漢學刊》,第10期(2003年6月),頁77-103。new window
陳柏伶:〈雜音、走音或耳鳴-淺論夏宇詩中的聲音〉,《臺灣詩學學刊》,第3期(2004年),頁9-39。new window
陳素英:〈詩與樂〉,《臺灣詩學學刊》,第3期(2004年6月),頁41-47。new window
湯舒雯:〈零雨詩的方向辯證、光影幻術與黃昏風景〉,《臺灣詩學學刊》,第13期(2009年8月),頁179-205。
焦桐:〈飛往夢境的班機──小評零雨詩集《特技家族》〉,《聯合文學》,第143期(1996年9月),頁165-166。
焦桐:〈夢與地理──臺灣女詩人的想像空間〉,《中央月刊文訊別冊》,第149期(1998年3月),頁25-28。
黃文鉅:〈箱女在劫:宿命與地理的黑洞─零雨詩的歷史寓言、空間考古〉,《臺灣詩學學刊》,第10期(2007年11月),頁217-267。new window
黃文鉅:〈破壞到趨俗:從「以暴治暴」到「仿擬記憶/翻譯的態」-以《摩擦.無以名狀》、《粉紅色噪音》為例〉,《臺灣詩學學刊》,第15期(2010年7月),頁199-233。new window
黃維樑:〈文學的音樂性〉,《臺灣詩學學刊》,第3期(2004年6月),頁49-61。new window
葉維廉:〈道家美學、中國詩與美國現代詩〉,《中外文學》,第367期(2002年12月),頁145-157。new window
解昆樺:〈道家美學觀點下的文化反省-專訪葉維廉教授〉,《文訊》,第241期(2005年11月),頁12-21。
廖咸浩主持,汪長威整理:〈詩,如何過火?想詩、談詩、唸詩、玩詩-《中外文學》三十週年系列座談之二〉,《中外文學》,32卷1期(2003年6月),頁144-176。
劉人鵬:〈游牧主體:《莊子》的用言方式與道〉,《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9期(1998年),頁101-130。
劉士民:〈零雨詩作中封閉與逃離的思辨〉,《東方人文學誌》,8卷1期(2009年3月),頁201-226。new window
蔡林縉:〈夢想傾斜:「運動─詩」的可能─以零雨、夏宇為例〉,《中外文學》,38卷2期(2009年6月),頁229-270。
蔡振念:〈中國詩中之懷鄉主題〉,《國立中山大學人文學報》,第2期(1994年4月),頁73-81。new window
蔡振興:〈德勒茲和瓜達里論精神分裂分析〉,《中外文學》,22卷1期(1993年6月),頁108-121。new window
鄭愁予:〈發光的黑暗──讀零雨《消失在地圖上的名字》〉,《現代詩》,第19期(1993年2月),頁23。
鄭毓瑜:〈詮釋的界域——從〈詩大序〉再探「抒情傳統」的建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3期(2003年九月),頁1-32。new window
蕭蕭:〈備忘錄-以凡人的方向思考的詩集〉,《文訊》,第16期(1985年2月),頁115-118。
錢新祖:〈佛道的語言觀與矛盾語〉,《當代》,第11期(1987年3月),頁63-70。
錢穆:〈中國文化傳統中之史學與文學〉,收錄於載姜義華等編:《港臺及海外學者論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戴璉章:〈王弼易學中的玄思〉,《中國文哲研究集刊》,創刊號(1991年3月),頁199-240。
薛順雄:〈論陶潛「五柳」的象徵意義〉,《東海中文學報》,第8期(1988年7月),頁87-95。new window
鍾玲:〈臺灣女詩人作品中的中西文化傳統〉,《中外文學》,16卷5期(1987年10月),頁58-109。new window
鴻鴻:〈與夏宇同代──讀夏宇《摩擦,無以名狀》〉,《聯合文學》,第130期(1995年8月),頁153-158。
鴻鴻:〈沒有前戲‧只有高潮-讀夏宇《粉紅色噪音》〉,《文訊》,第264期(2007年10月),頁112-113。
簡文志:〈冥默的碑石─論零雨<愛之喜組曲〉〉,《中國語文》,第562期(2004年4月),頁97-101。
譚石:〈誘惑的腹語-評夏宇的《腹語術》〉,《聯合文學》,第88期(1992年2月),頁105-106。
(六)、學位論文
于瑞珍:《零雨詩的歷史意象與家族記憶》,私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王惠萱:《臺灣現代女詩人作品主題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吳明益:《當代臺灣自然寫作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new window
宋淑婷:《後現代詩之互文性:以夏宇為對象》,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李宥璇:《夏宇詩的修辭意象與其後現代風格》,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李淑君:《低現馬戲--夏宇詩的遊戲策略》,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沈曼菱:《現代與後現代─戰後臺灣現代詩的空間書寫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林怡翠:《詩與身體的政治版圖─臺灣現代詩女詩人情慾書寫與權力分析》,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林苡霖:《夏宇詩的歧路花園》,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林銳:《徒然的追尋──零雨的空間詩學研究》,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洪伊奇:《文本的再詮釋-書籍美術作為一種閱讀經驗的表述》,私立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許麗燕:《論夏宇詩中的離散美學--以《Salsa》為評析對象兼及其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陳柏伶:《據我們所不知的--夏宇詩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陳柏伶:《先射,再畫上圈:夏宇詩的三個形式問題》,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new window
黃文鉅:《記憶的技藝:以夏宇、零雨、鴻鴻為考察》,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劉士民:《零雨詩的硬式抒情與敘述語言》,私立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蔡林縉:《夢想傾斜:「運動—詩」的可能—以零雨、夏宇、劉亮延詩作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new window
蔡琰如:《夏宇和尹麗川詩比較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戴貝羽:《書與非書之間:論夏宇詩集設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七)、相關座談、訪談
王次澄:〈「寶馬」中的詩魂〉,《聯合報》,1992年8月20日第25版。
吳當:〈古塔流光—試析零雨「蔓草中有塔」〉,《中央日報》,2000年5月17日第25版。
李蒙紀錄:〈從第一本詩集談起—鄭愁予與曾淑美、羅任玲、鴻鴻、零雨談片〉,《現代詩》,復刊第16期(1990年12月),頁8-23。
林泠主持、皮諾丘整理:〈「現代詩」40週年座談(3)—面對詩人─零雨、鴻鴻、陳克華〉,《現代詩》,復刊第22期(1994年8月),頁35-45。
孫梓評專訪:〈「未完成」的美學—零雨談《我正前往你》〉,《自由時報》,2011年3月1日副刊。
曹尼:〈訪談零雨〉,《歪仔歪詩刊》,第7期,頁19-28。
莊裕安:〈鷹架上的鴿子〉,《聯合報》,1996年07月22日第43版。
黃文鉅專訪:〈鐵道上的離騷:生命就是這樣—零雨談《田園/下午五點四十九分》〉,《自由時報》,2014年7月28日副刊。
黃羊川訪談:〈密隱神—零雨〉,《吹鼓吹詩論壇》,第13號(2011年9月),頁150-153。
楊小濱:〈深淵與鬼魅〉,《聯合報》,2010年11月13日副刊D3版。
零雨:〈黃荷生的弟弟和我〉,《現代詩》,復刊第18期(1992年9月),頁44。
零雨、曾淑美:〈談女性詩人的創作〉,《現代詩》,復刊第23期(1995年3月),頁55-61。
零雨:〈兩張靜止的黑白照片──關於蘇珊‧桑塔格和波赫士的回憶〉,《現在詩》,第4期(2006年),頁20。
鴻鴻:〈每周新書金榜《木冬詠歌集》:茫茫瀚海即天堂〉,《聯合報》,2000年1月17日第48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