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反抗與形塑:臺灣現代詩的政治書寫-
作者:陳謙
出版日期:2011
出版項:新北:新北市文化局
集叢:北臺灣文學;第14輯
ISBN:9789860296914
主題關鍵詞:政府出版品教育文化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3)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劉正偉(20080800)。《鄭愁予詩集 I》之山嶽詩析論。育達學院學報,16,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拓(19770400)。是「現實主義」文學,不是「鄉土文學」--有關「鄉土文學」的史的分析。仙人掌雜誌,1(2)=2,55-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吉也(19850331)。三月之目。草原,1985(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吉也(1985)。有贈。草原,2(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西甯(19770400)。回歸何處如何回歸?。仙人掌雜誌,1(2)=2,151-1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余光中(1973)。現代詩怎麼變?。龍族詩刊,9,10-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敏勇(1982)。教養與教訓。笠,10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敏勇(1987)。當溪流都成了死水。笠,14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敏勇(1981)。人類在轉捩點上。笠,10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敏勇(1981)。人間之詩。笠,10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敏勇(1987)。廣場。笠,141,35-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瑞騰(1997)。前言:寫在「詩社詩選檢驗」專輯之前。台灣詩學季刊,2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瑞騰(2000)。迎向新世紀--「新世紀詩人大展」前言。臺灣詩學季刊,30,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孟樊(19900600)。詩人、招貼和害蟲--中空的臺灣後現代詩人。現代詩,15,7-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苦苓(1987)。編者有話說。《兩岸》詩叢刊,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苦苓(1987)。總統不要殺我。《兩岸》詩叢刊,3,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候吉諒(1985)。寫在前面--如果你們不光只是「繼承」,為什麼不乾脆另創一個詩刊。創世紀,6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芳慈(2005)。如果不寫詩。笠,25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張信吉(2004)。紅鳩。笠,204,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默(1954)。創世紀的路向--代發刊詞。創世紀,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笠詩社(1989)。臺灣孤立的哀愁--兼論桓夫先生「見解」一詩。笠,15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麥穗(1993)。一首惹禍的詩。台灣詩學,5,173-1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千武(1986)。談笠的創刊。台灣文藝,102,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萬益(1999)。主體性與歷史視野。笠,21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陳謙(19960200)。浮木與玫瑰--張芳慈「越軌」的情感取向。笠,191,106-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陳謙(20071200)。小眾喧嘩的年代。文訊,266,61-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黃粱(19971000)。語言意識與詩人意識--我對新世代文本的過度期待?。創世紀詩雜誌,112,91-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黃靖雅(1989)。秋風辭。曼陀羅,6,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黃維樑(19921100)。「重新發現中國古代文化的作用」--用《文心雕龍》「六觀」法析評白先勇的〈骨灰〉。中外文學,21(6)=246,29-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楊宗翰(20050300)。與余光中拔河。創世紀詩雜誌,142,137-1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銀正雄(19770400)。墳地裡哪來的鐘聲?--從王拓的一篇小說談起,兼為「鄉土文學」把脈。仙人掌雜誌,1(2)=2,131-1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黃維樑(20060900)。鄉土詩人余光中。當代詩學,2,31-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李瑞騰(19880900)。張道藩先生「我們所需要的文藝政策」試論。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6(1),96-10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劉紀蕙(19890600)。女性的複製:男性作家筆下二元化的象徵符號。中外文學,18(1)=205,116-1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廖炳惠(19930900)。母語運動與國家文藝體制。中外文學,22(4)=256,9-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須文蔚(1998)。網路詩的破與立。創世紀詩雜誌,117,80-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陳芳明(19990800)。臺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聯合文學,15(10)=178,162-1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李國偉(19730500)。文學的新生代。中外文學,1(12),80-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林燿德(19850800)。陽光的無限軌跡--有關向陽詩集<歲月>。文訊,19,211-2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白靈(1983)。中國結--簡覆陌上塵先生。陽光小集雜誌,12,129-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沈清松(19920900)。阿爾杜塞 ﹝Althusser﹞的政治哲學與馬克思主義的評估。哲學雜誌,2,10-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郭成義、李貞瑩(20031000)。傷痕民族誌--陳鴻森現代詩作品座談會記錄。笠,237,17-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陳鵬翔(1994)。論羅門的詩歌理論。羅門、蓉子文學世界學術研討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淇潛、向陽(1997)。八〇年代臺灣現代詩風潮試論。第三屆現代詩學會議,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 57-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義芝(2000)。臺灣後現代詩學的建構。解嚴以來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須文蔚(1997)。X世代的現代詩人與現代詩。第一屆青年文學會議,中央日刊《文訊》別冊主辦 (會議日期: 1997年11月9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丁威仁(2005)。五、六0年代社群詩論的啟航點--「現代派論戰」重探。文學社團發展與社會會議,耕莘文教基金會主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顧蕙倩(2007)。浪漫主義的對立與昇華--評葉紅詩集《瀕臨崩潰的字眼感覺有風》。「葉紅作品暨1950世代女詩人」學術研討會,耕莘文教基金會主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去非(1997)。台灣新世代詩人意象語言之分析。面向21世紀97華文詩歌學術研討會,《葡萄園》詩刊社主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孟樊(2008)。利玉芳的政治詩。2008兩岸女性詩學研討會。台北:耕莘文教基金會。3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義芝(1999)。臺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元貞(1999)。臺灣現代女詩人的詩壇顯影.附錄。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學生。157-1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廖炳蕙(1998)。臺灣:後現代或後殖民?。兩岸後現代文學研討會。臺北:輔仁大學。110-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須文蔚(2003)。臺灣數位文學守門人角色與理念初探。「兩岸現代詩學研討會」會議,佛光大學文學所主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立強(2008)。臺灣八○年代政治詩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文榮(2002)。馬華文學的政治抵抗詩學研究(博士論文)。南京大學,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顧蕙倩(2009)。台灣現代詩的浪漫特質(博士論文)。佛光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沈瑩玲(2008)。詩與政治的對話:解嚴前後台灣政治詩研究(1977-1996)(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嚴忠政(2004)。場域與書寫--新世代詩人書寫走向之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政彥(2007)。戰後臺灣現代詩論戰史研究(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池煥德(1997)。「台灣」:一個符號鬥爭的場域--以台灣結/中國結論戰為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志宏(2003)。邊緣敘事與島嶼書寫--陳黎新詩研究(碩士論文)。靜宜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阮美慧(1997)。笠詩社跨越語言一代詩人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阮美慧(2002)。台灣精神的回歸:六、七○年代台灣現代詩風的轉折(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文成(2005)。解嚴後詩刊選題策略之研究(1987-2004)(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明成(2002)。陳芳明現象及其國族認同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解昆樺(2008)。傳統、國族、公眾領域--臺灣一九七〇年代新興詩社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祖琛(1986)。七十年代臺灣鄉土文學運動析論:傳播結構的觀察(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戴寶珠(1996)。「笠詩社」詩作集團性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潛誠(1988)。詩人不撒謊。臺北:圓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顏元叔(1978)。社會寫實文學及其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柯順隆、陳克華、林燿德、也駝、赫胥氏(1986)。日出金色--四度空間五人集。臺北:文鏡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白靈(1994)。煙火與噴泉。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鴻鴻(1993)。黑暗中的音樂。臺北:現代詩季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向陽(1984)。十行集。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豐明(1995)。怨偶。花蓮市:花蓮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苦苓(1986)。每一句不滿都是愛。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葉紅(2000)。瀕臨崩潰的字眼感覺有風。台北縣:河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苦苓(1991)。苦苓的政治詩。臺北: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Foucault, Michel、Kristzman, L.(1998)。Politics, Philosophy, Culture。New York:Routledge。  new window
12.周慶華(2003)。閱讀社會學。臺北:揚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Toril, Moi、林建法、趙拓、李黎(1992)。性與文本的政治:女權主義文學理論。長春市:時代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莫渝(1990)。浮雲集。臺北:笠詩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慧樺(1976)。文學創作與神思。臺北:國家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葉紅(1995)。藏明之歌。臺北新店:鴻泰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松建(2009)。現代詩的再出發:中國四十年代現代主義詩潮新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莫渝(2000)。臺灣新詩筆記。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邁可•潘恩、李奭學(1996)。閱讀理論:拉康、德希達與克簏絲蒂娃導讀。台北: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向陽(1993)。迎向眾聲--八〇年代臺灣文化情境觀察。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黃維樑(1986)。中國詩學縱橫論。臺北市: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余光中(1979)。與永恆拔河。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羅浪(2002)。羅浪詩文集。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鄭愁予(1979)。鄭愁予詩集。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張芳慈(1999)。紅色漩渦。臺北:女書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Lukács, György、陳文昌(1988)。現實主義論。臺北:雅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劉若愚、杜國清(2001)。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De Saussure, Ferdinand(1996)。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NY:McGrew-Hill Paperbacks。  new window
29.顏元叔(1984)。談民族文學。臺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Barker, Chris、羅世宏(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葉維廉(1980)。飲之太和。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Bourdieu, Pierre、包亞明(1997)。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布爾迪厄訪談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羅門(1984)。羅門詩選。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Bourdieu, Pierre、劉暉(2001)。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朱雙一(2002)。戰後臺灣新世代文學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蔡宜容、Chambers, A.(2001)。說來聽聽--兒童、閱讀與討論。臺北:天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Miller, J. Hillis、申丹(2002)。解讀敘事。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李魁賢(1987)。臺灣詩人作品論。臺北:名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Aristotle、姚一葦(1992)。詩學箋註。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孫隆基(1983)。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香港:壹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解昆樺(2004)。臺灣現代詩典律的建構與推移:以創世紀詩社與笠詩社為觀察核心。臺北:鷹漢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張信吉(1997)。我的近代史--臺灣詩錄。臺北: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龔萬灶、黃恆秋(1995)。客家臺語詩選。臺北縣新莊市:客家臺灣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Wellek, Rene、Warren, Austin、王夢鷗、許國衡(1976)。文學論。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Palmer, Richard E.、嚴平(1992)。詮釋學。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葉紅(1998)。廊下鋪著沉睡的夜。臺北:河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劉小楓(1991)。拯救與逍遙。臺北:久大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慕容華(2001)。慕容絮語。臺北:河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張錯(2005)。西洋文學術語手冊。臺北: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孟樊(1995)。當代臺灣新詩理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錢鍾書(1985)。七綴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Escarpit, Robert、葉淑燕(1990)。文學社會學。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吉也(1986)。獵鹿遺事。台北:吉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林宏田(1994)。過去事。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林豐明(1986)。地平線。台北:笠詩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林豐明(1990)。黑盒子。台北:笠詩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夏宇(1988)。備忘錄。台北:夏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張信吉(2003)。家的鑲嵌畫。高雄:春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焦桐(2003)。青春標本。台北:二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黃恒秋(1981)。葫蘆的心事。台北:笠詩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黃恒秋(1989)。寂寞的密度。台北:愛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黃恒秋(1990)。擔竿人生。愛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黃恒秋(1994)。我是鸚鵡。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黃恒秋(1998)。見笑花。台北:客家台灣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黃恒秋(2002)。客家詩篇。台北:愛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黃恒秋(1992)。七彩的時間。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瘂弦(1982)。瘂弦詩集。台北: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鴻鴻(1990)。黑暗中的音樂。台北:曼陀羅創意工作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鴻鴻(2001)。與我無關的東西。台北:鴻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苦苓(1985)。禁與愛。台北:林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楊牧(1997)。葉珊散文集。台北: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王浩威(1996)。台灣文化的邊緣戰鬥。台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王國維(1968)。宋元戲曲史。台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王耀輝(2005)。文學文本解讀。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向陽(1996)。暄譁、吟哦與嘆息--台灣文學散論。台北:駱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朱國華(2006)。文學與權力。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余光中(1960)。掌上雨。台北:藍星詩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何寄澎、林明德(1987)。中國新詩賞析。台北:長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吳潛誠(1999)。靠岸航行。台北:立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李魁賢(1992)。詩的反抗。台北:新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李攀龍、森大來(1975)。唐詩選評釋。台北:河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周文柏(1988)。文藝心理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孟樊(2006)。台灣出版文化讀本。台北:唐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袁行霈(1999)。中國詩歌藝術。台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張詩源(1953)。出版法理論與實用。台北:警察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陳國恩(2001)。浪漫主義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安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焦桐(1997)。台灣文學的街頭運動。台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解昆樺(2007)。青春構詩:七〇年代新興詩社與1950年世代詩人的詩學建構策略。苗栗: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趙滋蕃(1976)。文學原理。台北:志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鄭烱明(1998)。台灣精神的掘起。高雄:文學界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羅青(1988)。詩人之燈。台北:光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Giddens, Anthony、趙旭東(2007)。社會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Baudelaire, Charles、戴望舒(1998)。惡之華。台北: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Coulter, Mary K.(1998)。Strategic Management in Action。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new window
95.Heidegger, Mantin、郜元寶(2002)。人,詩意地安居。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Richards, Ivor Armstrong、章祖德(1988)。新批評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Barthes, Roland、王耀近(1991)。戀人絮語。台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Best, Steven、Kellner, Douglas、朱元鴻、馬彥彬(2002)。後現代理論--批判與質疑。台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顧蕙倩(2009)。臺灣現代詩的浪漫特質。臺北市:秀威資訊。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向陽(1985)。康莊有待。台北: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孟樊(2003)。臺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Williams, Raymond、劉建基(2005)。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匯。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鴻鴻(2006)。土製炸彈。台北:黑眼睛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鴻鴻(1996)。在旅行中回憶上一次旅行。臺北:鴻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龔鵬程(1987)。我們都是稻草人。台北:久大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余光中(2000)。逍遙遊。台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Hutcheon, Linda、劉自荃(1996)。後現代主義的政治學。板橋:駱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李癸雲(2000)。朦朧、清明與流動--論台灣現代女性詩作中的女性主體。台北:萬卷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蕭蕭(2004)。臺灣新詩美學。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李敏勇(2008)。島嶼奏鳴曲。臺北: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葉石濤(1987)。臺灣文學史綱。高雄:臺灣文學界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黃維樑(1994)。璀璨的五采筆--余光中作品評論集(1979-1993)。台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洛夫(1979)。詩的探險。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馮青(1989)。雪原奔火。台北:漢光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朱光潛(1984)。文藝心理學。台北:漢京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向陽(1985)。土地的歌:向陽方言詩集。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Williams, Raymond(1977)。Marxism and Literatu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18.簡政珍(1991)。詩的瞬間狂喜。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簡政珍(1999)。詩心與詩學。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Said, Edward W.、單德興(2004)。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文崇一(1995)。歷史社會學。台北: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愛德華.特賴、石光生(1986)。現代劇場藝術。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何金蘭(1989)。文學社會學--兼論在中國文學上的實踐。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陳芳明(2002)。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彭瑞金(1995)。臺灣文學探索。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6.李勤岸(1987)。一等國民三字經。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7.張錦華(1994)。傳播批判理論。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8.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呂正惠(1992)。戰後臺灣文學經驗。新地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柯慶明(2000)。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尉天驄(1978)。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丁旭輝(2000)。臺灣現代詩圖像技巧研究。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3.陳鵬翔(20010000)。主題學理論與實踐:抽象與想像力的衍化。臺北:萬卷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4.林于弘(2004)。臺灣新詩分類學。臺北:鷹漢文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5.林亨泰(19930600)。見者之言。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6.向陽(2005)。亂。台北:印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馮青(1990)。快樂或不快樂的魚。台北市:尚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8.陳玉玲(20000000)。臺灣文學的國度:女性.本土.反殖民論述。臺北:博揚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9.Benedict, Ruth、黃道琳(1976)。文化模式。台北:巨流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0.江文瑜(1998)。男人的乳頭。臺北:元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鍾玲(19890000)。現代中國繆司:臺灣女詩人作品析論。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簡政珍(20040000)。臺灣現代詩美學。臺北市:揚智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3.李瑞騰(1994)。文學的出路。臺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4.俞諧(1981)。馬克思主義研究。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5.張豔華(2009)。新文學發生期的語言選擇與文體流變。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6.陳錦芳(1999)。21世紀,臺灣!。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7.(1985)。一九八四臺灣詩選。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8.Barthes, Roland、李幼蒸(1991)。寫作的零度。臺北:久大: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9.林亨泰(1994)。找尋現代詩的原點。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0.李敏勇(1990)。戒嚴風景。笠詩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李敏勇(1993)。傾斜的島。圓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2.古添洪(1976)。比較文學.現代詩。臺北:國家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3.侯坤宏(20110000)。研究二二八。臺北:博揚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4.Foucault, Michel、Hurley, Robert(1990)。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 1: An Introduction。Vintage。  new window
155.林淇瀁(20010000)。書寫與拼圖:臺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6.林耀德(1988)。不安海域。台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黃維樑(2006)。眺不到長安:余光中的離散懷鄉〔逍遙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劉克襄(19960104)。臺灣的自然寫作初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淑苓(19980800)。零亂的青春--葉紅詩集《廊下鋪著沉睡的夜》評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余光中(19770820)。狼來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敏勇(20040321)。春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謙(19900509)。戀我土地、歌我生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郁青(20060918)。鴻鴻土製炸彈--誠品拒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正平(20081118)。詩人要為邊緣和弱勢發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曾琮琇(20050620)。黃昏裡掛起一盞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孟樊(19990823)。瀕臨死亡的現代詩壇,http://www4.cca.gov.tw/poem/theory。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孟樊(20020823)。羅門的後現代論,http://www.fgu.edu.tw/~literary/poetry/theoryofpoem9.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渡(20041011)。文學,不是這樣談論的--對邱貴玲專欄的一點回應,http://www.ren-jian.com/Index.asp?act=ViewEachArticle&ArticleID=4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秋芳(20080823)。現實與美學的交錯--《中國時報》敘事詩文學獎的美感建構,http://ceps.com.tw/ec/ecjnlarticleView.aspx?jnlcattype=1&jnlptype=1&jnltype=1&jnliid=4476&issueiid=78542&atliid=14718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鵬翔(20071221)。時空意識寫入新詩/臺灣現代詩的發展與政治,http://www.fgu.edu.tw/newpage/fguwebs/webs/fguepaper/index.php?pd_id=816&typenum=119&readonly=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宛茜(20081217)。亂!2008臺灣代表字,http://dnajsn.blogspot.com/2008/12/2008_18.html。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鍾玲(1993)。臺灣女詩人作品中的女性主義思想,1986-1992。當代臺灣女性文學論。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石濤(1989)。臺灣鄉土文學史導論。臺灣文學入門文選。台北:前衛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古添洪(1998)。論恒夫的「泛」政治詩。當代台灣評論大系(4)--新詩批評。台北:正中。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白靈(1986)。為未來繪圖的詩人。日出金色--四度空間五人集。台北:文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魁賢(2002)。釣者不朽。羅浪詩文集。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豐楙(1992)。民國六十年前後新詩社的興起及其意義--兼論相關的一些現代詩評論。從影響研究到中國文學。台北: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阮美慧(2007)。詩的力學--七0年代《笠》的詩作精神及語言表現。苦悶與蛻變--六〇七〇年代台灣文學與社會。台北:文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亨泰(1981)。詩的精神與詩的視野。葫蘆的心事。台北:笠詩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盛彬(2004)。解嚴後詩刊選題策略之研究訪談題綱。解嚴後詩刊選題策略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燿德(1994)。試管魔鬼--論赫胥氏的詩。林宏田詩集--過去事。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芝華(2002)。羅浪三首詩欣賞。羅浪詩文集。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莊金國(2002)。釣者羅浪。羅浪詩文集。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莫渝(2002)。鐵樹的怒放。羅浪詩文集。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明台(2008)。抒情與批評的風景--李敏勇作品論。島嶼奏鳴曲。台北: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慧樺(1992)。校園文學、小刊物、文壇--以《星座》和《大地》為例。從影響研究到中國文學。台北: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覃子豪(1969)。中國現代詩的分析。中國現代詩論選。高雄:大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瘂弦(1996)。誰的夢小評。八十四年詩選。台北:現代詩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葉紅(2004)。迷惑的百合--葉紅自述。紅蝴蝶紀念手冊。台北:耕莘青年寫作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鄭樹森、岑溢成(1991)。文學批評與現象學。現象學與文學批評。台北: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應鳳凰(2005)。張道藩《文藝創作》與五0年代台灣文壇。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台中: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簡政珍(2005)。基於人生的修辭。與鐵對話。台中:印書小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羅思容(2002)。從吊橋走過的垂釣者。羅浪詩文集。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鄭明娳(1994)。當代臺灣文藝政策的發展影響與檢討。當代臺灣政治文學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王潤華(1998)。[現代詩的再出發]序。現代詩的再出發。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孟樊(1990)。臺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踐。世紀末偏航--八〇年代臺灣文學論。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游喚(1994)。八〇年代臺灣政治詩調查報告。當代臺灣政治文學論。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顏元叔(1978)。唐文標事件。現代文學的考察。臺北: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