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西格律詩與自由詩的審美文化因緣比較
作者:林靜怡
出版日期:2011
出版項:臺北:秀威資訊
集叢:東大學術;27
ISBN:9789862217061
主題關鍵詞:審美文化近體詩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張松建(20041200)。「新傳統的奠基石」:吳興華、新詩、另類現代性。中外文學,33(7)=391,167-19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珂(2003)。論現代新詩的文體建設。四川師範大學學報,30(2),86-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珂(2009)。論新詩詩形建設及詩體建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龍岩學院學報,27(1),32-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一軍(1997)。近體詩聲律形式形成之過程以及由此引發的思考--兼談《十堰古今詩詞選》的編輯原則。十堰大學學報,1997(3),2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文娟(2006)。短暫的生命,永恆的意象--淺談美國意象派詩歌特色。皖西學院學報,22(6),75-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青(2008)。生態視角下中國古代山水詩與英國浪漫主義詩歌的比較。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6(1),2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金坤(20090300)。物我諧和的唐詩自然生態世界。國文天地,24(10)=286,28-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汪濤(2008)。中西詩學本體論比較研究。江西社會科學,2008(4),113-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文月(20081000)。〈歸鳥〉幾隻--談外文資料對古典文學研究的影響。聯合文學,24(12)=288,86-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旅人(20081200)。從詩的精神本體到詩的藝術本體。臺灣現代詩,16,43-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郭美蘭、臧永紅、田俊(2006)。從詩話角度看中西詩歌意象。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7(6),103-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Lefevere, Andre、周兆祥(19790300)。譯詩的真諦。書評書目,71,70-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鈞莉(20080400)。曹丕文氣說的美學意涵--美的價值自覺與審美意識的覺醒。中原華語文學報,1,33-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彭曉瑩(2010)。Everyone Could Be Shakespeare: How I Incorporate Poetry in My EFL Classroom?。英語教育電子月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葉文福(2005)。格律詩與格律。忻州師範學院學報,21(1),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黃杲炘(1994)。英詩格律的演化與翻譯問題。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4(3),53-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鞠玉梅(2003)。英漢古典詩格律對比研究。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11(1),2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顧曉輝(2005)。論英語詩歌教學的方法與要素。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3),71-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劉梅琴(2007)。論《莊子.人間世》快感.美感.審美境界的現代詮釋。第三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國立臺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15-2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汪椿琪(2007)。提升高中生英詩賞析能力教學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郁婷(1995)。現代詩論中「詩語言」的探討(碩士論文)。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黎、張芬齢(2005)。致羞怯的情人--四百年英語情詩名作選。台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明昌(2007)。謝靈運山水詩藝術美探微。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萬象(2009)。中西詩學的對話:北美華裔學者中國古典詩研究。臺北:里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夢鷗(1976)。文學概論。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國維(1981)。人間詞話。臺南:大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周慶華(2003)。閱讀社會學。臺北:揚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周慶華(2004)。語文研究法。臺北:洪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慶華(2007)。語文教學方法。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湛(1978)。列子注。臺北:世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菲利普.丁.戴維斯、馬曉光(1992)。沒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容(2002)。解構思考:讓知識動起來。臺北:商鼎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余光中(1992)。余光中詩選。臺北: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萩原朔太郎、徐復觀(1956)。詩的原理。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Merchant, Paul、蔡進松(1986)。論史詩。臺北:黎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白靈(2008)。新詩30家:台灣文學三十年菁英選1978-2008。台北市: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黃永武(1987)。中國詩學--鑑賞篇。臺北:巨流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曼儀(1992)。卞之琳。臺北: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何晏、邢昺(1985)。論語注疏。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Edman, Irwin、任和(1988)。藝術與人。河北:工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袁可嘉(1991)。歐美現代十大流派詩選。上海:上海文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徐岱(2005)。基礎詩學:後形而上學藝術原理。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Dissanayake, Ellen、戶曉輝(2004)。審美的人--藝術來自何處及原因何在。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徐陵、吳兆宜、程琰。玉臺新詠箋注。台北:漢京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王文誥、馮應榴(1985)。蘇軾詩集。臺北: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Lull, James、陳芸芸(2004)。全球化下的傳播與文化。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Stevens, Anthony、薛絢(2006)。大夢兩千天:一個人一輩子能做多少夢?。臺北:立緒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李澤厚、劉綱紀(2004)。中國美學史。台北縣:漢京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南方朔(2001)。給自己一首詩。台北:大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毛亨、鄭玄、孔穎達(1985)。詩經。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華茲華茨、黃杲炘(1997)。華滋華茨抒情詩選。台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黃永武(1987)。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古繼堂(1997)。臺灣新詩發展史。臺北:文史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楊昌年(1982)。新詩賞析。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羅青(1988)。詩人之橋。臺北:五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趙天儀(1990)。現代美學及其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朱光潛(1982)。詩論新編。台北: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王力(2002)。漢語詩律學。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余虹(1999)。中國文論與西方詩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楊牧(1997)。葉慈詩選。臺北: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羅青(1988)。詩人之燈。台北:光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周慶華(20090000)。文學詮釋學。臺北:里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胡適(2003)。胡適文存。安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周慶華(2008)。從通識教育到語文教育。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沈清松(1986)。解除世界魔咒:科技對文化的衝擊與展望。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沈清松(1990)。現代哲學論衡。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王弼、韓康伯、孔穎達(1985)。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周發祥(1997)。西方文論與中國文學。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孫康宜(2001)。文學的聲音。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王鍾陵、鄒建軍(2000)。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文論精華--新詩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Dickinson, E.、董恆秀、賴傑威(2000)。艾蜜莉.狄金生詩選。台北:貓頭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李怡(2006)。中國新詩的傳統與現代。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王曉路(2000)。中西詩學對話。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余光中(1996)。安石榴。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1995)。文學與傳播的關係。台北:臺灣學生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唐文標(1979)。天國不是我們的。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周敦頤(1978)。周子全書。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王弼(1983)。老子道德經注。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王曉路(2003)。西方漢學界的中國文論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清聖祖(1974)。全唐詩。臺南市:平平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孟樊(1993)。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新詩批評卷。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曹逢甫(20040000)。從語言學看文學:唐宋近體詩三論。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楊牧(2001)。隱喻與實現。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蕭統、李善(1993)。文選。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王力堅(20000000)。魏晉詩歌的審美觀照。臺北:文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張雙英(1996)。中國歷代詩歌大要與作品選析。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鄭翰林(2003)。傳播理論Q&A。台北:風雲論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趙毅衡(2004)。雙單行道--中西文化交流人物。台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周慶華(20050000)。身體權力學。臺北:弘智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Phillips, Christopher、林雨蒨(2003)。蘇格拉底咖啡館--哲學新口味。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莎士比亞、梁實秋(1999)。十四行詩。台北市:遠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朱光潛(1982)。詩論。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何欣(1986)。西洋文學史。台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高辛勇(1987)。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簡政珍(20040000)。臺灣現代詩美學。臺北市:揚智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王先謙(1983)。莊子集釋。臺北:世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王建生(2003)。古典詩選及評注。臺北:文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王雲五。歐陽文忠公文集。臺北: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方平、屠岸、屠笛(2000)。新莎士比亞全集.詩歌。臺北:貓頭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司馬遷(1985)。史記。臺北:東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西諦(1975)。中國文學史。臺北:宏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Leech, G. N.、秦秀白(2001)。英詩學習指南:語言學的分析方法。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李有成、王安琪(2006)。在文學研究與文化研究之間。臺北: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李信明、胡菁芬(2007)。經典英詩賞析。臺北:寂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吳大品、徐昌明(2009)。中西文化互補與前瞻:從思維、哲學、歷史比較出發。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2008)。2005年文史哲中西文化講座專刊。臺北:文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紀絃(2002)。紀絃詩拔萃。臺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范銘如(2006)。聞一多。臺北: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前野直彬、連秀華、何寄彬(1979)。中國文學史。臺北:長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徐芳(2006)。中國新詩史。臺北:秀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孫梁(1993)。英美名詩一百首。臺北: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Escarpit, Robert、葉淑燕(1990)。文化社會學。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Fraser, G. S.、顏元叔(1986)。格律、音韻與自由詩。臺北:黎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傅述先(1993)。比較文學賞析。高雄:復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葉維廉(1983)。比較詩學。臺北: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楊適(1997)。中西人論的衝突:文化比較的一種新探求。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劉小楓(2009)。昭告幽微/古希臘詩品讀。香港:牛津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鄭建軍(2000)。新詩論。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鍾偉(1972)。英詩習作入門。臺北:華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蕭立明(2007)。翻譯新探。臺北: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張漢良(1988)。七十六年詩選。爾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張雙英(2006)。二十世紀臺灣新詩史。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費勇(1994)。洛夫與中國現代詩。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元稹(1983)。元稹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徐志平、黃錦珠(2009)。文學概論。臺北:洪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Rossetti, C. G.(2010)。What does the bee do?,https://storyit.com/。  new window
2.胡適(2010)。希望,http://www.poem.com.tw/。  new window
3.徐志摩(2010)。杜鵑,http://www.zhs2008.co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莊坤良(2010)。文學閱讀的三個層次:以「小孩是大人的父親」為例,http://tw.myblog.yahoo.com/kunliang20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Poe, Edgar Allan(2010)。The Raven,http://www.eapoe.org/words/poems/ravevj.htm。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靜怡(2009)。中西方格律詩與自由詩的文化因緣比較。語文與語文教育的展望。臺北:秀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維廉(1986)。東西方文學中「模子」的應用。尋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學規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趙毅衡(1990)。意象派與中國古典詩歌。中外文學比較研究。臺北:學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