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新興結構「不錯V」
書刊名:政大中文學報
作者:高婉瑜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Kao, Wan-yu
出版日期:2008
卷期:9
頁次:頁213-234
主題關鍵詞:不錯V新興結構語言接觸閩南語寫作教學Bu Cuo VNew structureLanguage contactSouthern Min dialectTeaching writ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01
  • 點閱點閱:82
本文探討台灣國語「不錯」、「不錯V」的意義和功能,以及「不錯V」和閩南語be7 bai2 的關係。「不錯」可分為「不錯1」和「不錯2」,其中「不錯2」受到閩南語的影響,產生新興結構「不錯V」。 依照教育部公布的國語文能力指標,國語文寫作必須合乎國語語法、詞彙的規範,教師應提醒學生避免書寫「不錯V」。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meanings and grammatical functions of Taiwanese Chinese“Bu Cuo V”and the relation between“Bu Cuo V”and Southern Min Dialect“be7 bai2”.Two types of“Bu Cuo”are “Bu Cuo1”and “Bu Cuo2”. New structure“Bu Cuo V”is caused by the influence of“Bu Cuo1”and Southern Min Dialect. According to“The targets in Chinese ability ”(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inese writing must correspond with Chinese grammar and morphology.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should advise their students not to use“Bu Cuo V”in Chinese writing.
期刊論文
1.邵英(1996)。好與不錯。學漢語,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尚國文(2006)。好與不錯。語文學刊,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蔡美智(2002)。由臺灣國語語法特點看共同語、方言之互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趙金銘(2004)。說的漢語與看的漢語。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趙芳玉、鄭縈(2004)。華語情態詞「一定」的教學語法。宜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福生(2004)。對外漢語教學活動中口語和書面語詞彙等級的劃界問題。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曾心怡(2003)。當代臺灣國語的句法結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為善(2006)。漢語韻律、句法探索。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Thompson, Sandra A.、李訥(1983)。漢語語法。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寶山(1995)。教學論:理論與方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游汝杰、鄒嘉彥(2004)。社會語言學教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石毓智(2001)。肯定和否定的對稱與不對稱。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極燉(1990)。臺灣語概論。臺北:第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祝畹瑾(1992)。社會語言學概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戴慶廈(2004)。社會語言學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的研究。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弘昌(1999)。國小語文科教學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慶勳(20010000)。臺灣閩南語概論。臺北:心理。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楊秀芳(19910000)。臺灣閩南語語法稿。臺北:大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郭銳(2002)。現代漢語詞類研究。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國語文學習領域輔導群(2003)。國語文學習領域研習手冊暨教學示例。國語文學習領域研習手冊暨教學示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2006)。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5)。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5)。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湯志祥(2002)。臺灣國語中的方言借詞。閩語研究及其周邊方言的關係。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