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配論名義與標明法度--《白虎通》的經義解讀法
書刊名:經學研究集刊
作者:蔡錦昌
出版日期:2009
卷期:特刊1
頁次:頁165-176
主題關鍵詞:白虎通班固董仲舒名義法度經義解讀法漢代思想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5
  • 點閱點閱:45
期刊論文
1.王四達(2001)。是「經學」、「法典」還是「禮典」?--關於《白虎通義》性質的辨析。孔子研究,2001(6),54-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四達(2001)。论《白虎通义》的天道观及其内在矛盾。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3),15-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吉(200702)。東漢「談論」述略。重慶工學院學報,21(2),73-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藍旭(2007)。祿利之途與東漢初期經學新風。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52(3),59-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蔡錦昌(2008)。董仲舒的儒家帝王術。第六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系。13-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錦昌(2007)。不求甚解--經義解讀法正論。第五屆中國經學研究會國際學術研討會,政治大學中文系 (會議日期: 2007/11/17-1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周德良(2004)。《白虎通》研究--《白虎通》暨《漢禮》考(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戴震(1978)。孟子字義疏證•論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休、徐彥。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班固、顏師古。漢書。臺北:宏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錦昌(1996)。拿捏分寸的思考:荀子與古代思想新論。臺北:唐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復觀(1982)。中國經學史的基礎--博士性格的演變。台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侯外盧(1992)。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班固、陳立、吳則虞(1994)。白虎通疏證。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徐復觀(1993)。兩漢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章權才(1995)。兩漢經學史。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廣保(2003)。《白虎通義》制度化經學的主體思想。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