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荀子》知識理論之建構與分析
作者:洪巳軒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zu-Hsuan Hu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王曉波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heart-mindnamehs&uumlyichingyil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3)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7
本文之目的在於分析、建構《荀子》的知識理論,也就是以字義與文義脈絡分析,以及以哲學基本問題為基礎的理論建構法,嘗試將《荀子》隱而未顯的知識理論呈現出來。本文分為七章:第一章,緒論;第二章,認識主體的認識能力;第三章,認識對象的可知性;第四章,知識的倫理規範與檢證;第五章,知識的種類與本質;第六章,道德與知識,以及第七章,結論。
對於人類形成知識的認識過程,可以將其區別為認識主體與對象兩部分來做討論。也就是主體具備何種認識能力,以及客體又有哪些可知的性質。本文主張《荀子》以感覺能力、知覺能力、記憶能力、「知統類」與「推統類」的能力,以及道德抉擇的能力作為主體的認識能力。相對於此,被知客體同時也具備了被知的性質,以為主體所知。不過,認識對象仍可區別為具體的與抽象的。具體的認識對象是為物體所具有的各種性質,抽象的認識對象則為自然界變化的規律,以及人文社會不變的法則。此外,荀子所說的「名」,依其「擬似」之性質亦屬於抽象的認識對象。
然而,認識活動所形成的信念仍舊有發生錯誤的可能。在《荀子》書中,我們可以看到荀子已然論及依據知覺、名實關係或幻覺所形成的信念都可能發生錯誤,而不可以作為知識。依此,我們可以認為荀子將錯誤的信念排除於知識之外,換句話說,荀子認為與事實相互符應的信念方才可以為知識。既然如此,荀子便需要有用以保證信念可以為知識的認識態度或方法。就此而論,荀子提出「虛」、「壹」、「靜」以作為知識的倫理規範,以此正確的認識態度用以防杜信念出錯的可能。再者,荀子亦提出用以檢驗與證實知識的方法,此即「辨合」、「符驗」,以及「起而可設」、「張而可施行」。
此外,我們可以依據《荀子》書中所見的各種知識作出區分,本文將其區分為兩大類。首先是依據知識的來源所做的區分,可分為:親知、習知、推知與行知。其次,亦可依據知識的內容做出區分,可分為:專技之知、美感之知、道德之知、名約之知。
對於知識的種類做出區分之後,在知識理論的討論中,我們也必須對於知識的可能性以及本質問題做出回應。既然在《荀子》書中並沒有出現懷疑知識可能性的主張,至少就表示荀子並不懷疑人類有獲得知識的可能,而此可能性即在於作為主、客之中介的「名」。也就是說,藉由概念之名方使認識成為可能。再者,荀子以判斷與事實的一致性為知識的本質。因此,本文認為就知識本質問題上,荀子之主張可歸屬於真理符應論之一種。
然而荀子對於知識的討論並不只是為了「知識」而做探究而已,其最主要的目的仍就在於成就至平之治。對於荀子而言,求知就是以此知識得使道德動機能有正確的實踐。分析《荀子》關於道德實踐的論述,可以得出以下的道德抉擇規範。首先,荀子以社群的共同利益為「義」,而以個人的私利為「利」。而在「義」與「利」的道德抉擇中,荀子提出了兩項抉擇的標準:第一,在「私利」與「公義」不能兩全的情況下,不論所得「私利」之量有多大,「公義」具有絕對的優位性,此即「先義而後利」之原則。第二,在不損及「公義」的情況下,「私利」的追求是被允許的。不過行為者仍舊必須依其知識進行「長慮顧後」的設想,從而在各種可能的行為方案中,選取「利少而義多」者為正確的道德抉擇,此是為「以義制利」的原則。
其次,荀子又以道德的外在規範為「文理」,道德情感之發用為「情用」。在「文理」與「情用」之繁、省的道德抉擇中,提出其取舍的次序,此次序為:「禮之中流」為最佳選擇,其次為「禮之隆」,再其次為「禮之殺」。過此以降則屬道德與不道德的區別,而非道德之抉擇問題了。
最後,荀子認為道德實踐必須有知識上的基礎,如果沒有對於道德法則的認識,那麼在實踐的行為中就無法形成道德的行為選項,而只能完全依循於生理的欲望而行動。而且在道德抉擇中,仍舊需要依其已有的知識進行「長慮顧後」的設想。又在屬於「文理」的道德規範中,其規範的形成有兩個來源,其一是以君子、聖人之言行為道德實踐的典範;其二是以聖王創制之禮義為道德實踐的規約。不過荀子同時也主張在每一次的道德實踐中,都可以是對於以往之典範的繼承與修正,從而能使道德法則順應時勢,不至於流為僵化的形式而已。
簡而言之,本文從認知過程、知識的檢驗與證實、知識的可能性與本質以及道德抉擇與實踐等四部份,建構出《荀子》對於知識理論的系統架構。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analyze and constitute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in Xunzi. In other words, the author tries to present a concealed theory of knowledge in Xunzi using the contextual analysis of the meanings and content of Xunzi’s words and the theory-building method that focuses on basic philosophical questions. Therefore, this dissertation is organized according to the major theses listed as follows: the capabilities of subjects, the qualities of objects, the moral standards of knowledge and justifications, the categories and essence of knowledge, and morality and knowledge.
The process of human cognition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parts, which are the capabilities of subjects and the qualities of objects.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Xunzi utilizes sensibility, perception, memory, the abilities of realizing and projecting tonglei (統類), and the choice of values as the capabilities of subject. Comparatively, the qualities of objects are recognized when subjects perceive objects. Further, objects have two forms: concrete and abstract objects. Qualities of the finite being are concrete object. The rules of nature and the rules of human society are abstract objects. According to Xunzi, as names are imitations of objects, names belong to abstract object as well.
However, beliefs are not always in line with facts. Knowledge is generated only when beliefs are consistent with facts. Xunzi indicates that one’s belief originating from perception, illusion, and name-substance relationship may deviate from the fact. Thus, a method used to justify the belief is necessary. He argues that the belief-fact consistency can only appear under the hsü-yi-ching(虛壹而靜)situation because the impediment of knowing no longer exists. This article treats hsü-yi-ching as an ethical standard of knowledge. In addition, Xunzi argues that the following two methods can be used to examine whether a belief-fact gap exists. The first one is pien-ho and fu-yen(辨合、符驗). The second one is feasibility. More precisely, a match of beliefs and facts appears when “those who sit and talk can prove that their speech is doable”(坐而言之,起而可設張而可施行). The author deems these two methods as the “justification of knowledge.”
In addition, we can classify knowledge appears in the book of Xunzi. First classification is made on the basis of origins, which comprises sensation, study, projection and practice. If we classify knowledg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ent, skills, aesthetic perception, morality and conception could be included in the second classification.
The possibility and essence of knowledge are major issues of epistemology. Since Xunzi is not skeptic about epistemology, there should be a intermediary between subjects and objects. And “Name”(名)is assumed as the intermediary by Xunzi. In other words, “Name” makes it possible for understanding. In addition, Xunzi considers that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judgment and facts is the essence of knowledge, so the author indicates it belongs to truth as correspondence.
However, the discussion of knowledge does not take knowledge qua knowledge in Xunzi. In Xunzi’s view, knowing is to correctly practice moral motives using knowledge. Through analyzing Xunzi, the author would like to present that ethical judgment is nothing more than the choice of values. Ethical practices in three aspects are discussed. These are the subjective conditions of ethical practices, the objective conditions of ethical practices, and the principles of ethical choices. Firstly, subjective conditions mean that human beings acquire ethical knowledge by learning and making ethical judgments by informed deliberation(lü慮). Secondly, Wise-King(Sheng-Wang聖王) had enacted the rules of ethical actions. Although these rules may be revised and modified as time evolves, it remains unchanged principle throughout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Finally, the principles of ethical judgment are the following: mutual takes priority over private benefits. The harmony between the rules of proprity(li禮) and moral emotion is the best ethical choice.
In brief, through analyzing Xunzi, the author constitutes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that consists four elements. These are the process of cognation, the moral standards and justifications of knowledge, the possibility and essence of knowledge, and the choice and practice of morality.
一、古籍文獻與注釋

(一)注釋部分

久保愛,《荀子增注》,收錄於:嚴靈峰 編輯《無求備齋荀子集成》第44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
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華正書局,1993年。
王天海,《荀子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北京大學哲學系注釋組,《荀子新注》,台北:里仁書局,1983年。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學生書局,2000年初版8刷。
高 誘,《淮南子注》,臺北:世界書局,1968年3版。
章詩同,《荀子簡注》收錄於:嚴靈峰 編輯,《無求備齊荀子集成》第26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
梁叔任,《荀子約注》,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5版。
熊公哲,《荀子今註今譯》,臺北:商務印書館,1995年修訂版5刷。

(二)札記、補注部分

于 鬯,《香草續校書》,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于省吾,《荀子新證》,收錄於:嚴靈峰 編輯《無求備齋荀子集成》第37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
王念孫,《荀子雜志》,收錄於:嚴靈峰 編輯《無求備齋荀子集成》第34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
毛子水,《荀子訓解補正》,臺北:華正書局,1980年。
帆足萬里,《荀子標註》收錄於:嚴靈峰 編輯,《無求備齊荀子集成》第49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
物雙松,《讀荀子》收錄於:嚴靈峰 編輯《無求備齋荀子集成》第40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
俞 樾,《諸子平議》,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
冢田虎,《荀子斷》收錄於:嚴靈峰 編輯《無求備齋荀子集成》第42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
郝懿行,《荀子補註》收錄於:嚴靈峰 編輯《無求備齋荀子集成》第33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
朝川鼎,《荀子述》收錄於:嚴靈峰 編輯,《無求備齊荀子集成》第49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
鍾 泰,《荀注訂補》,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劉師培,《荀子補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58年。
劉台拱,《荀子補註》,收錄於:嚴靈峰 編輯《無求備齋荀子集成》第33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
嚴靈峰,《荀子讀記》,收錄於:嚴靈峰 編輯《無求備齋荀子集成》第34冊,臺 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

二、《荀子》研究專書

孔 繁,《荀子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臺北:學生書局,1979年。
李哲賢,《荀子之核心想—「禮義之統」及其時代意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荀子之名學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李中生,《荀子校詁叢稿》,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吳復生,《荀子思想新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new window
周群振,《荀子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臺北:商務印書館,1992年2版。
馬積高,《荀學源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高 正,《荀子版本源流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2年。
陳大齊,《荀子學說》,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9年新一版。
張西堂,《荀子真偽考》,臺北:明文書局,1994年。
惠吉星,《荀子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楊筠如,《荀子研究》,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2版。
楊長鎮,《荀子類的存有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new window
趙士林,《荀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
廖名春,《荀子新探》,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蔡錦昌,《拿捏分寸的思考:荀子與古代思想新論》,臺北:唐山書局,1996年。new window
鮑國順,《荀子學說析論》,臺北:華正書局,1982年。
龍宇純,《荀子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87年。

三、相關研究專書

(一)中文部分

王鈞林,《中國儒學史˙先秦卷》,廣州:廣州教育出版社,1998年。
王曉波,《儒法思想論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
———,《道與法:法家思想和黃老哲學解析》,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哲學與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王文方,《形上學》,臺北:三民書局,2008年。
方克立,《中國哲學史上的知行觀》,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石里克(Moritz Schlick)著 李步樓 譯,《普通認識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年。
任繼愈 主編,《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5版。
汪奠基,《中國邏輯思想史》,台北:明文書局,1993年。
汪子嵩 等著,《希臘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3刷。
何秀煌,《記號學導論》,台北:水牛出版社,2003年5版2刷。new window
杜保瑞,《基本哲學問題》,北京:華文出版社,2000年。
周曉亮,《休謨哲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周桂鈿,《中國哲學研究方法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
周云之,《中國邏輯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金岳霖,《知識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3刷。
苗力田 主編,《亞里斯多德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胡子宗、李權興 等著,《墨子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柏拉圖 著、王曉朝 譯,《柏拉圖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姜國柱,《中國認識論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中國哲學之「道」之建立及其發展》,臺北:學生書局,1986年校訂版。
———,《中國哲學原論˙上冊˙導論篇》,香港:人生出版社,1966年。
韋政通 編,《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台北:水牛出版社,1987年再版。
韋政通,《中國思想傳統的創造轉化》台北:洪葉出版社,2000年。
孫中原,《中國邏輯學》,台北:水牛出版社,1993年。
夏甄陶,《中國認識論思想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2年。
———,《論荀子的哲學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商務印書館,1994年11刷。
———,《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1985年2刷。
高 正,《荀子版本源流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2年。
郭沫若,《十批判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4刷。
張西堂,《荀子真偽考》,臺北:明文書局,1994。
康德 著 鄧曉芒 譯,《純粹理性批判》,台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
———,李明輝 譯,《道德底形上學基礎》,台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台北:東大出版社,1991年。new window
陳 康,《陳康:論希臘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
陳昭瑛,《儒家美學的經典詮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4刷。
項退結,《中國哲學之路》,台北:東大出版社,1991年。
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台北:萬卷樓,1993年。
彭孟堯,《知識論》,台北:三民書局,2009年。
曾春海,《儒家哲學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儒家的淑世哲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先秦哲學史》台北:五南出版社,2010年。
曾春海 主編,《中國哲學概論》台北:五南出版社,2005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5年增訂8版。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出版社,1990年。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學生書局,1996年2刷。new window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學生書局,1984年。new window
葛瑞漢(Angus C. Graham)著 張海晏 譯,《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英文書名:Disputer of TAO:Philosophical Argument in Ancient China),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錢 穆,《先秦諸子繫年》,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錢 遜,《先秦儒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
羅 光,《中國哲學認識論》,臺北:學生書局,1995年。

(二)外文部分

Antonio S. Cua, Ethical Argument: a study in Hsün Tzu''s moral epistemology,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5.
------------------, Human nature,Ritual,and History:Studies in Xunzi and Chinese Philosophy, Washington, D.C. :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Press, 2005.
Adam Morton, A Guide through the Theory of Knowledge,third edition, Malden, MA :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3.
Brock Stuart and Edwin Mares,Realism and Anti-Realism,Stocksfield:Acumen,2007.
David Hume,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edited by David Fate Norton and Mary J. Nort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Frederick Copleston,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Westminster, Maryland : Newman Bookshop, 1946-1975.
Golin Paul Rakita , Rituals of the way : the philosophy of Xunzi, Chicago :Open Court, 1999.
John Locke,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Peter H. Nidditch, Oxford UniversityPress,1990.
Jane Geaney, On the epistemology of the senses in early chinese thought,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2.
Kurtis Hagen, The Philosophy of Xunzi,Chicago:Open Court, 2007.
Masayuki Sato,The Confucian Quest for Order The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Xun Zi,Leiden:Brill, 2003.
Edited by T. C. Kline Ⅲ and Philip J. Ivanhoe, Virtue,Nature,and Moral Agency in the Xunzi, Indianapolis:Hackeet Publishing Compant,2000.
Woozley, A. D., Theory of knowledge: an introduction, London, New York, Hutchinson''s University Library ,1949.

四、期刊論文

(一)中文部分

方旭東,〈「可以而不能」—荀子論為善過程中的意志自由問題〉《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12期(2007):55-68。new window
王齊彥,〈荀子道德認識論探析〉《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1989):26-32。
王廷洽,〈論荀子的邏輯體系〉《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2期(1998):頁20-26。
王永昌,〈荀子解蔽篇評析〉《浙江學刊》第4期(1985):79-82+27。
王開府,〈由動機、結果及行為之倫理判斷探討儒家倫理思想〉《中國學術年刊》第8期(1986):15-35。new window
王靈康,〈英語世界的荀子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11期(2003):1-38new window
田大慶,〈論荀子制禮明分的經濟思想〉《南京社會科學》第2期(1992):36-39。
吉 興,〈解蔽與成聖:荀子認識論新探〉《河北學刊》第5期(2004):187-191。
伍振勳,〈從語言、社會面向解讀荀子的「化性起偽」說〉《漢學研究》第26卷第1期(2008):35-66。new window
李明輝,〈省思中國哲學研究的危機—從中國哲學的「正當性問題」談起〉,《思想》(臺北:聯經書局,2008年5月):165-173。new window
李賢中,〈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省思〉《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4期(2007):7-22。new window
李哲賢,〈論荀子約定俗成之制名原則及其衍生之問題〉《漢學研究集刊》第3期(2006):1-14。new window
———,〈論荀子名學之本質及定位〉《漢學研究集刊》第4期(2007):1-15。
宋立卿,〈荀況的二重化世界觀〉《河北學刊》第3期(1989):76-80。
杜保瑞,〈荀子的性論與天論〉《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10期(2007):65-84。new window
杜辛可,〈關於「異形離心交喻,異物名實玄紐」注釋的探討-讀荀況《正名》札記〉《陜西師大學報》(1984):24-28。
杜維明,〈論儒家的「體知」-德性之知的涵義〉收錄於:劉述先 主編《儒家倫理研討會論文集》(新加坡:東亞哲學研究所,1987年):98-111。
———,〈身體與體知〉《當代》第35期(1989年):46-52。
沈享民,〈論中國哲學的研究方法及其方法論問題:一個後設的反省〉,《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4期(2007)頁:67-84。new window
沈順福,〈荀子的知識論研究〉《管子學刊》第3期(2005):31-34。
沈清松,〈從「方法」到「路」—項退結與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哲學與文化》第32卷第9期(2005):61-75。new window
佐藤將之,〈掌握變化的道德-《荀子》「誠」概念的結構〉《漢學研究》第27卷第4期(2009):35-60。
——— ,〈荀子哲學研究之解構與建構:以中日學者之嚐試與「誠」概念之探討為線索〉《國立台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4期(2007):87-127。
——— ,〈日本二十世紀荀子研究的回顧〉《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11期(2003):39-84
吳乃恭,〈荀學的理智主義〉《東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2):40-45。
吳文璋,〈荀子論心和韓非子所蘊含的心論之比較研究〉《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8期(2007):1-16。new window
周永平,〈唯名論者還是唯實論者?-從〈正名〉再看荀子的名實觀〉《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9):109-110+130。
周光慶,〈荀子語言哲學思想發微〉《孔子研究》第3期(2007):47-60。
胡 軍,〈中國哲學和Philosophy〉《河北學刊》第1期(2004):頁10-14。
洪澤湖,〈荀子的邏輯與直覺的統一〉《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3期(1998):69-71。
侯家駒,〈荀子的欲望論暨經濟思想〉(上˙下)《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4卷第2期;第14卷第3期(1981年2月;3月):8-21;15-24。
唐端正,〈荀子言心可以知道釋疑〉《新亞學報》第22期(2003):11-19。new window
———,〈荀子善偽論所展示的知識問題〉《中國學人》第6期(1977):11-24。
馬 序,〈論荀況的一多關係思想〉《學術月刊》第4期(1988):37-39+72。
夏甄陶,〈荀子的認識論述評〉《學術月刊》第4期(1979):62-69。
孫中原,〈墨荀邏輯的同異與教訓〉《哲學與文化》第28卷第11期(2001):886-896+973-974。new window
———,〈儒家智者的邏輯〉《孔子研究》第3期(2004):49-59+126-127。
孫效智,〈兩種道德判斷──論「道德善惡」與「道德正誤」的區分〉《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19期(1996):223-254。new window
陳大齊,〈荀子所說的義〉《孔孟學報》第21期(1971年):43-60。new window
陳福濱,〈荀子的教育思想即其價值〉《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12期(2007):5-20。new window
———,〈荀子的禮論思想及其價值〉《哲學與文化》第35卷第10期(2008):25-44。
陳 波,〈荀子的政治化和倫理化的語言哲學:一個系統性的詮釋、建構、比較與評論〉《台大文史哲學報》第69期(2008):99-126。
———,〈荀子的名稱理論:詮釋與比較〉《社會科學戰線》第12期(2008):35-45。
陳昭瑛,〈「通」與「儒」:荀子的通變觀與經典詮釋問題〉《台大歷史學報》第28期(2001):207-223。new window
陳平坤,〈荀子的「類」觀念及其通類之道〉《國立台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1期(2006):77-135。new window
許宗興,〈荀子「心」析論〉《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2期(2007):51-78。new window
溫海明,〈荀子心「合」物論發微〉《中國哲學史》第2期(2008):27-33。
葉世昌,〈論荀子以欲望論為基礎的經濟思想〉《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4):29-32。
景海峰,〈「體知」的意義-從詮釋的觀點看〉《中國儒學》第三輯(2008):66-80。
傅建增,〈荀況與《墨辯》的概念理論〉《天津社會科學》第4期(1983):55-61。
曾春海,〈荀學禮文化的知識理論〉《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第27期(2000):27-50。
———,〈墨學與荀學中的知識原理與方法〉《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7期(2004):59-78。
曾振宇,〈荀子「天」論百年誤讀與反撥〉《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10期(2007年):65-83。new window
———,〈從出土文現再論荀子“天”論哲學性質〉《齊魯學刊》第4期(2008):7-12。
馮耀明,〈荀子的正名思想〉《哲學與文化》第16卷第4期(1989):249-258。new window
———,〈荀子人性論新詮:附榮辱篇23字衍之糾謬〉《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14期(2005):169-230。
張 亨,〈荀子對人的認知及其問題〉《臺大文史哲學報》第20期(1971):175-217。
張立文,〈中國哲學的「自己講」、「講自己」—論走出中國哲學的危機和超越合法性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2期(2003):6-13。
張斌峰,〈荀子的類推思維論〉《中國哲學史》第2期(2003):62-72。
張松輝,〈從荀子的天人感應觀看他的天人合一思想〉《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4期(1987):34-38+42。
張勻翔,〈本於立人道之荀子「不求知天」與「知天」觀之智德內涵〉《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12期(2007):69-85。new window
廖名春,〈荀子各篇寫作年代考〉《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6期(1994):52-57。
———,〈荀子「虛壹而靜」說新釋〉《孔子研究》第1期(2009):34-40。
楊海文,〈中國哲學的「合法性危機」與重寫中國哲學史〉《河北學刊》第3期(2004):6-10。
楊秀宮,〈荀子正名思想朝向語言哲學向度發展的可能性〉《樹德科技大學學報》第4卷第2期(2002):321-335。new window
———〈荀子學說中「虛壹靜」說之釋義:一個現象學進路之研究〉《「荀子研究的回顧與開創」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斗六: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研究所,2006年2月。
潘小慧,〈荀子的「解蔽心」—荀學作為道德實踐論的人之哲學理解〉《哲學與文化》第25卷第6期(1998):516-536+589-590。new window
———,〈從「解蔽心」到「是是非非」—荀子道德知識論的建構及其當代意義〉《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12期(2007):41-54。
趙昆生,〈荀子思維方式中直覺特徵考察〉《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1989):30-33。
鄭力為,〈荀子解蔽篇疏析〉《新亞書院學術年刊》第13期(1971):123-149。new window
閔 仲,〈試論荀子天人關係的分與合〉《管子學刊》第2期(1991):31-36。
閔永順,〈荀子的「天官意物」與「心有徵知」思想探析〉《管子學刊》第3期(1996):15-20。
鄧小虎,〈《荀子》中「性」與「偽」的多重結構〉《國立台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6期(2008):1-28。new window
劉笑敢,〈反向格義與中國哲學方法論反思〉《哲學研究》第4期(2006):34-39。
劉振維,〈荀子終乎讀禮的化性起偽說〉《哲學雜誌》第33期(2000):168-183。
劉培育,〈荀況名辨思想四題〉《哲學研究》第12期(1983):56-61。
劉桂莉,〈荀子的求知論〉《管子學刊》第3期(2004):24-29。
蘇朝昌,〈論荀子解蔽篇的認識論特徵〉《廣西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1):30-34。
蕭楚珊,〈荀子的知識論初探〉(上、下)《鵝湖月刊》第211期(1993):52-57;第212期(1993):47-53。new window

(二)外文部分

Christoph Harbsmeier,“Conception of Knowledge in Ancient China”, Epistemological Issues in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Edited by Hans Lenk and Gregor Paul. Alba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3:11-30
Edward J. Machle,“The Mind and The ''Shen-Ming'' in Xunzi”,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Volume 19, Issue 4(1992): 361-386
Kelly J. Clark,“Three Kind’s of Confucian Scholarship”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Volume 33, Issue 0(2006):109-134.
Kurtis Hagen,“Xunzi''s Use of Zhengming:naming as a constructive project”, Asian Philosophy, Volume 12, Issue 1(2002): 35 – 51
Leo K. C. Cheung,“The Way of the Xunzi”,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Volume 28, Issue 3,(2001) : 301-320

五、學位論文

王慶光,〈荀子禮樂教化論研究〉,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new window
王靈康,〈荀子哲學的反思:以人觀為核心的探討〉,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new window
伍振勳,〈荀子「天生人成」思想的意義新探〉,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吳宗燮,〈荀子的知識論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柳熙星,〈荀子哲學的秩序性建構及其困境〉,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new window
陳禮彰,〈荀子人性論及其實踐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new window
陳湘蕾,〈荀子知識論研究〉,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