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對於中共經改之後國家與社會關係思維的反省
作者:吳季樹
作者(外文):Chi-Shu Wu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國家發展研究所
指導教授:張志銘
朱雲漢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1
主題關鍵詞:國家社會市民社會statesocietycivil socie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2
「國家」與「社會」架構乃當代政治學研究的重點之一,縱然會因研究對象是資本主義國家或社會主義,或是研究者本身的學術傾向是馬克思主義者或自由主義者,而對「國家」與「社會」關係有不同的傾斜,不是強調「社會」對於「國家」的穿透,就是「國家」如何不當干預「社會」,但他們之間又存在一個共同的假設,即「國家」和「社會」是分離的。(石之瑜,2000:8)許多中國研究學者在這使用「國家」與「社會」架構時,忽略了「國家」與「社會」分離的假設,沒有前提地應用到中國來,以致出現了由外向內的「譯語」現象。
西方「市民社會」是個具有特定歷史意涵的概念。〝近代所謂的「市民社會」指稱的內容,已從早期與「城邦」同義的階段脫離出來,逐漸成為是專指與國家政治體制相對的經濟生活領域,及根據私有財產制和自由市場原理所建構出來的市民社群〞。(陳其南,1998:78)自法國大革命後,至少在法國,以資產階級人士與支持他們的自由派知識份子為主的人們,型塑了市民社會,與從專制國家體制轉型的現代國家,成為唇齒相依、卻又隱約對立的兩個基本社會單元。在經濟與政治分離的條件下,「社會」成為對立於「國家」的實體性概念。(葉啟政,2000:101-2)
中國中國自古並無「社會」的概念,當然無法設想「國家」與「社會」分離且相互對抗的景象,不管是從宗法家族制、公、私觀念與官本位的看法,都在在說明西方那套觀念體系與中國是不可共量性。
順著社會邏輯的不可共量性下來,如果不加思索地將這套架構放置在中國的經驗素材上,譯語現象就會出現。就概念本身而言,抽離出原本孕育的沃土,在不可能把它背後的傳承的歷史結構一併帶來的情況下,它從歷史範疇轉化成原則性的一般性分析範疇,也就是將歷史經驗抽象化出來。做為分析範疇的概念架構本身不免依其內在邏輯來推斷,如果將這樣的範疇無條件地運到具有豐富歷史經驗的異地-中國來的時候,形成兩套邏輯相互交叉,時而顧此失彼,時而顧彼失此,不免流於用抽象的論斷來衡量具體的事物,其中聯繫之處似有若無,彷彿言之成理,卻又令人懷疑,無從斥其非,但也缺乏足以讓人信服的論證。懵懵懂懂,如霧裡看花,什麼都像,什麼都不像,端看個人慧根,是否能說出一篇大道理來,故事說是,不是也是了。
  
忽略了理論的源流與脈絡,容易張冠李戴,理論與經驗脫節,不僅讓理論本身英雄無用武之地,也失去了原本熟稔中國經驗素材的優勢。或是不了解研究對象的結構邏輯,充斥形式主義的對照,不免適足削履,把經驗切割的支離破碎。
這不禁讓人懷疑國家與社會架構是否適用於中國?是不是來自西方社會的架構就不能移植到其它社會?非西方國家與西方國家發展市民社會的方式,基本上是不同的兩個歷史途徑。在缺乏西方社會的發展歷程下,非西方社會須仰賴兩個的條件,一個是資本主義市場與相關的政治經濟制度的移入,一個以保護這個市場的有限政府與民主憲政的移入。(石之瑜,2000:16)
假若「市民社會」是西方社會所特有的,祇能是在西方社會的結構土壤汲取養分,答案就很明顯。「市民社會」在全球所掀起的熱潮,祇不過是曇花一現,在民主論述史上憑添一個泡沫。這如果是在相互隔離的體系面,或許這有可能發生,然而在全球化底下,距離遙遠的地區所發生的各種事件,都比過去任何時候更為直接,更為迅速地發生影響。世界經濟競爭領域在過去早已隨著西方的船堅炮利逐漸地開展,這與西歐之資本主義形成存在著不可分割的歷史臍帶關係。通訊革命與資訊科技的廣泛傳播對於全球化更有著推波助瀾的作用。西方中心社會對於其它地區的影響並不止於經濟層面,而延展到政治與文化層面。
1978年以降,中國在計劃體制底下引進了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原來單一的集體和國有所有制變為國有、集體和個人的獨資、合資和外資等多種所有制形式,生產力大幅提昇,人民所得倍增,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得在經濟、政治與意識型態等三方面耦合的中國社會結構發生一場劇烈的鉅變,不管在農村、城市與中央與地方關係等三方面都產生了與過去顯著不同的變化。經改使得經濟資源控制權重新分配,為社會團體創造日益寬鬆的環境,以及較為自由的社會與政治風氣,這些變化為西方「市民社會」在中國著床提供了契機。也使得國家與社會架構得以在與原來的脈絡來源有著較為相近的環境底下發揮作用。
雖然代表進步與文明的現代化進入中國,但中國傳統的力量依然在某些重要領域發揮作用。〝我們開始被迫地或自覺地輸入西方的觀念與制度,但在中國缺乏輸入觀念的指稱物與制度賴以運作的現實基礎。于是我們去創造這些指稱物與基礎。經歷百餘年的努力,我們曾以為基礎已得到革命性的改造,然而,我們確確實實在歷史中讀到現實,并在現實中看到傳統。中國凝重的傳統是一種現實的力量。當我們匆忙地用新觀念與新制度來改造現實時,活著的傳統也在頑強地改造著引人的觀念與制度。〞(曹錦清,2000:698)
傳統是可以批判地,但無法在短時間內揚棄與超越,現代化也決不是一個消滅傳統﹑拋棄傳統的過程,而是一個在批判﹑揚棄傳統的基礎上,再造與重構相對於未來的新傳統的過程。今日中國改革開放所面對的現代已不再如鴉片戰爭時那麼難以親近,物換星移之後,時間已將阻礙現代化的傳統轉化,傳統與現代不再是勢同水火的對立,而是現代與傳統之間尋求功能上的選擇性親近。
經改之後所啟動的現代化力量,必然會與其它邏輯交流,留下交纏的痕跡。舊有的結構不可能在短時間全面性轉變,而且原有的結構會對個人產生限制的作用,中國人民會根據舊有的思維與生活模式來處理與改革開放有關的事務,所謂「舊有的」不管是過去受到鼓勵或是被壓抑,包括那些四十年多年來學習社會主義的經驗,以及經過數千年所淀積的深層文化,都正隨著政治控制的弱化逐漸地復甦。多方勢力伴隨時間發酵的重層交錯,所代表的是多元邏輯交叉重疊,套用阿圖塞的話,它是破裂的統一體(ruptural unity)〝構成元素之間的關係既不是對稱、也非並列的,而是相對自主,但又不對稱地關聯在一起。部分元素之間可以相互矛盾,而同時存在、融會於一個統一體之中。〞(葉啟政,2000:187)。
中國的現代化現象可能不是傳統至現代的線性轉換關係。中國社會在當下的時間點上壓縮了傳統、現代與後現代的各項特性,多方的力量在中國社會空間面搓揉,傳統、現代和後現代之間的戰爭不是零和的勝負,而是如何聯結的問題。同樣地這也給了經濟改革開放後對於「市民社會」的出現寄以無限遐想的中外學者,一個佇足、重新再審思的機會。
如前面所述,「公民社會」是當整個社會能夠透過不受國家支配的社團來建構自身并協調其行為。經改之後,民間組織的數量迅速增加;民間組織的種類增多;民間組織的獨立性明顯增強;民間組織的合法性日益增大,然而中國絕大多數民間組織是由政府創建並由政府主導。(俞可平,1999)孫炳耀(1994)指出,從社團的組建過程、業務的關係以及服務與管理功能的重疊上,都沾染著濃厚的「國家」色彩。規模較大、影響力較強的團體通常都有官方在背後支持,黨政部門、全民所有制企業單位與官辦社團組織都可能是社會團體的業務主管,官方亦以社團組織作為中介,遂行「國家」的目的,因而呈顯社會團體半官半民的官民二重性。
在歐洲市民社會的孕育地是城市,它是一個與農村不同性質的自治社區或社會。在中國卻是在農村展開村民自治的自由選舉。近20年來的中國農村,存在二個互相獨立,又互相關聯的重要政治發展進程。一個就是農村基層民主選舉和村民自治的發展;而另一個,就是中共仍在不斷地設法強化和鞏固其農村基層組織-鄉鎮黨委、村黨支部,繼續加強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並且也確實取得了某些成效。而推進這二個明顯有矛盾的政治進程發展者,可以說是同一個政治主體,即處在國家最高領導地位的中國共產黨。
中共中央在農村地區實施鄉村民主制著眼於農村秩序與穩定,它已沒有足夠的能力以及資源去掌管或是主導農村的改革工作。由於村民自治的發展,可降低基層政權在管理地方時的成本,在許多地區又證實了村民自治亦可有效推動農村村辦企業的發展,增進地方的經濟實力,經由村民自治行為,又有農村自行解決內部紛爭的效果。
然而,村民委員會的選舉是在選舉執行上級指派任務的幹部,因此,之所以採行差額的自由選舉,並非村民對於地方自治的強烈要求,而是執行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任務,若是由上級指派不孚民意的人來執行,就會遭到村內人的抵制,藉由村民自治行為,讓村幹部辦起事來比較方便。因此,農村基層民主的前景依然不樂觀。
當市民社會的概念要照搬應用于非西方社會時,尤其在發展中國家,處于專橫的國家和受壓抑的社會之間,常常以一種聖潔化的面貌出現,社會代表正義的一方,體現著各式美德同國家的邪惡相抗衡。它是自由民主與威權專制的對抗、是參與的與獨斷的對抗,是多元的與一致性的對抗、自發性的與操縱的對抗,是純潔與腐敗的對抗。這樣的聖潔化讓人們滿懷希望、熱切地盼望福音的到來,然而在聖潔化「市民社會」的同時,是不是也在聖潔化西方社會?從而導致了民主國家和平說 !
在不同時空底下,「市民社會」是否具有如在西方社會般的力量?這個問題非常的重要。在中國,我們觀察到這個因為「國家」控制減弱而獲得生機的「社會」,當然並不像西方「市民社會」般地成長。農村基層民主是在國家由上而下徹執行,且受到重重節制,若要以農村作為民主的突破口,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在城市,想要寄望具有官民二重性的社團發揮民主作用,可能事與願違。至目前為止,它的內容與性質也與西方的「市民社會」有一段距離,然而在中國除了期待它繼續以「國家」色彩濃厚的方式成長外,或是「國家」大發慈悲繼續擴建有利「市民社會」成長的土壤,僅管那不是「國家」著眼於控制的本意。
我們還能找到什麼途徑可以創造中國民主化的有利環境?〝歐美國家傳播福音,散佈民主自由任務,不再只是由歐美的市民社會來擔負,而是由一個跨國界的世界公民社群在推動〞,也就是「全球化市民社會」正在形成。〝全球市民社會這個概念,解決了新興國家市民社會如何出現的問題,而將新興國家地區的社會與先驗的歐美市民社會聯繫貫通起來,則新興國家地區的國家建制若不能與歐美國家融洽相處,就成為「全球市民社會」反抗的對象。〞(石之瑜,2000:11)市民社會在全球化底下已超越了國家邊界的限制,社會團體可以借助外國勢力與本土「國家」對抗,法輪功即是一個明顯的例證。
一個具普遍性的「全球化市民社會」應當要內容具特殊性的「中國市民社會」。「市民社會」這種不分畛域的分析範疇進到移入社會,是片斷、不完整地,必然會向該社會的歷史結構靠攏和修正,轉而與當地文化傳統不斷地搓揉,找尋選擇性親近。法輪功這個以宗教為名、熱衷於練功傳教的非政治組織演變為要求結社自由和言論自由的高度政治化組織,成為代表現代性挑戰專制制度的急先鋒。它對於中國的衝擊以及所能發揮的民主作用還有待觀察,不過這是不是像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選擇性親近啟動了資本主義,同樣地富傳統色彩、借助現代的傳輸通訊的法輪功宗教事件也能夠啟動中國社會上層建築的現代化以及民主化呢? 
參考書目:
英文書目:
Anderson,James.1986.The Rise of the Modern State, Harvester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hamberlain,Heath B. 1993 On the Search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 Modern China Vol. 19 No.2,April,pp.199-215.
Cohen, Jean L.&Andrew Arato 1992.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The MIT Press.
Giddens,Anthony.1985.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Polity press
Habermas,Juergen.1989.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trans.by Thomas Burger.Polity Press
Habermas, Juergen. 1996.Between Facts and Norms,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ll,John A.1986. State in History, The Camelot Press
Hall, John A.1995. Civil Society Theory, History, Comparison, Polity Press
Halpern,Nina P.1993 Studies of Chinese Politiss In David Shambaugh ed., American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China. Armonk,N.Y.:M.E.Sharpe.
Harding,Harry.1993. 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Scholarship on Contemporary China.In David Shambaugh ed., American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China. Armonk,N.Y.:M.E.Sharpe.
Huang,Yasheng.1990. Web of Interests and Patterns of Behaviour of Chinese Local Economic Bureaucracies and Enterprises during Reforms.China Quarterly,123(september),pp.431-458.
Jia Hao&Lin Zhimin 1994. Changing 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China, Westview Press
King, Roger 1986. The State in Modern Society,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Lieberthal, Kenneth and David M. Lampton.1992. eds., 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Decision Making in post-Mao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a,Shu-Yun 1994.The Chinese Discourse on Civil Society.China Quarterly,137(March),pp.180-193
Madsen,Richard 1993. The Public Sphere,Civil Society and Moral Community. Modern China Vol. 19 No.2,April,pp. 183-198.
Merton, Robert K. 1976.Sociological Ambivalence and other essays, The Free Press
Migdal,Joel S.,Kohli,Atul and Shue,Vivienne. eds.,1994 State Power and Social Forc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e,Victor and David Stark.1989. eds.,Remaking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Socialism:China and Eastern Europe.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orth, Douglass.1990.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i, Jean. 1989.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 .Berkeley: Universiety of California Press.
Oi,Jean. 1995.The Role of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China Quarterly,144(December),pp.1132-1149.
Perry,Elizabeth. 1994. Trend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Politics:State-Society Relations. China Quarterly,139(September),pp.705-713.
Poggi, Gianfranco.1978.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state.trans.b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oggi, Gianfranco.1990. The State Its Nature,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trans.b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owell,John Duncan. 1970. Peasant Society and Clientelist Politic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64,pp.411-425.
Rankin,Mary Backus 1993 Some Observation on a Chinese Public Sphere. Modern China Vol. 19 No.2,April, pp.158-182.
Rowe, William T.The Problem of Civil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Modern China Vol. 19 No.2,April,pp.139-157.
Shirk,Susan. 1993. The Political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hue,Vivienne. 1988. The Reach of the State.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olinger,Dorothy.1991. China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Statist Legacy and Marke Reforms,1980-1990. Armonk,N.Y.:M.E.Sharpe.
Unger,Jonathan, and Anita Chan. 1995. China, Corporatism and the East Asian Model.Austr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33(January),pp.29-53 Wakeman,Frederic,JR. 1993 The Civil Society and Public Sphere Debate. Modern China, Vol. 19 No.2,April,pp. 108-138.
Walder,Andrew. 1986.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
White,Gordon. 1993a. Prospects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Xiaoshan City. Austr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29(January),pp.63-87.
White,Gordon. 1993b. Riding The Tiger: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Reform in Post- mao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omack,Brantly. 1991 An Exchange of Views about Basic Chinese Social Organization-Transfigured Community:Neo-Traditionalism and Work Unit Socialism in China. China Quarterly,126(June).
中文書目:
文席謀&梁佩璐1996《中國文化與國情》,香港:長青文化公司。
文崇一1991<官民階級與階級意識>,《中研院民族所集刊》,第72期,頁63-106。
文崇一1995<親屬關係與權力關係>,收錄於《歷史社會學》,頁245-90,台北:三民書局。
方紹偉1994<計劃體制變遷過程中的尋租現象>,收錄於《社會主義經濟中的公共選擇問題─上海三聯書店1993年經濟學論文選》,頁69-80,上海:三聯書店。
方朝暉1993<市民社會與資本主義國家的合法性-論哈貝瑪斯的合法性學說>,《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一卷,總第4期,頁34-41。
王力雄1996<我們不能得不從頭開始─文化結構解體帶來的危機>,《東方》,第1期,頁64-64。
王小強1996《摸著石頭過河:中國改革之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王先明1997《近代紳士.一個封建階層的歷史命運》,天津:人民出版社。
王先明2000《中國近代社會文化史論》,天津:人民出版社。
王兆祥&劉文智1995《中國古代的商人》,台北:商務出版社。
王 旭1997<國家與社會的權力互強:鄉村中國的基層民主>,收錄於陳明通&鄭永年主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對話》,台北:月旦出版社,頁393-422。
王嶽川2001《中國鏡像─90年代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王 琢&許 濱1996《中國農村土地產權制度論》,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王亞南1981《中國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台北:巨流出版社。
王振耀1998<中國村民委員選舉的基本進展與理論依據>收錄於
陳明通&鄭永年主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對話》,台北:月旦出版社,頁307-324。
王紹光1991<破除對Civil Society的迷思>,《當代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周雪光主編,頁3-27,台北:桂冠圖書。
王紹光1993《理性與瘋狂-文化大革命中的群眾》,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王紹光1994<國家在市場經濟轉型中的作用>,《國家、市場與社會》,頁19-32,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王銘銘1997《社會人類學與中國研究》,上海:三聯書店。
王韶光&胡鞍鋼1994《中國國家能力報告》,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王 毅1997<談中國政治的特殊運作方式>,《二十一世紀》,總第42期,頁137-139。
王漢生1994<改革以來中國農村的工業化與農村精英構成的變化>,《中國社會科學刊》秋季卷,總第9期,頁18-24。
王 穎1994<新集體主義與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二十一世紀》,總第25期,頁11-14。
王 穎1996《新集體主義:鄉村社會的再組織》,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周育民2000《晚清財政與社會變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曉虹1998《傳統與變遷─江浙農民的社會心理及其近代以來的嬗變》,上海:三聯書店。
弗德曼‧莫斯2000《中國東南的宗族組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石之瑜1992《中國大陸政治經濟原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石之瑜2000a<權力概念研究的方法:資源、需要、關係、論述及其整合>,《中國社會科學季刊》,冬季號,總第32期,頁149-160。
石之瑜2000b<政治科學與馬克思主義的共謀?>,《共黨問題研究》,第26卷第2期,頁7-22。
多斯桑托斯‧特奧托尼奧1999《帝國主義與依附》,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田昌五、安作璋&孟祥才1998《中國歷代經濟史(壹)先秦兩漢卷》,台北:文津出版社。
田國強1994<中國經濟市場化的前景與問題>,《國家、市場與社會》,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安德森‧派2001《絕對主義國家的系譜》,台北:桂冠。
吉登斯‧安東尼1998《民族─國家與暴力》,上海:三聯書店。
吉登斯‧安東尼1999《第三條路》,台北:聯經出版社。
吉登斯‧安東尼2000《超越左與右─激迸政治的未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朱大渭&張澤鹹1998《中國歷代經濟史(貳)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卷》,台北:文津出版社。
朱 英1994<關於中國市民社會的幾點商榷意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一卷,總第7期,頁108-114。
朱 英1997《轉型時期的社會與國家》,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朱雲漢1992《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壟斷與剝削》,台北:前衛出版社。
江振昌1995<大陸農村宗族勢力復甦與械鬥研究>,《中國大陸研究》,第38卷第2期,頁67-78。
呂景琳&郭松義1998《中國歷代經濟史(肆)明清卷》,台北:文津出版社。
吳淑貞&葉國俊1996<中國大陸財政概況、問題與展望─由「分稅制」談起>,《財稅研究》,第二十八卷,第6期,頁167-170。new window
吳 野、王文承&李明泉1998《熱點掃描─當代中國的市民生活》,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吳國光1998收錄於陳明通&鄭永年主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對話》,台北:月旦出版社,頁423-436。
吳親恩1997《中國大陸鄉鎮企業產權改革:中央、地方與企業互動─以溫州和蘇南為觀察》,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清漣1996<人口問題:古老的祭壇─從杜潤瓊事件說開去>,《東方》,第2期,頁83-86。
何清漣1997<農村基層社會地方惡勢力的興起-與王旭商榷>,《二十一世紀》,總第41期,頁129-134。
何清漣1998《現代化的陷井-當代中國的經濟社會問題》,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
何增科1993<市民社會與文化領導權:葛蘭西的理論>,《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一卷,總第4期,頁28-33。
何增科2000《公民社會與第三部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伯德‧威廉&蓋爾伯‧艾倫1994《中國鄉鎮企業的歷史性崛起》,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余英時1987《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台北:聯經出版社。
余英時1996《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沈大德&吳延嘉1998《中國傳統社會結構探析》,南天書局。
邱紅艷1999<書評:Li,Linda Centre and Provinces:China 1978-1993,Power as Non-Zero Su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香港社會科學學報》,第15期,頁246-251。
邱澤奇1998a<在政府與廠商之間:鄉鎮政府的經濟活動分析>,《二十一世紀》總第四十六期,頁149-158
邱澤奇1998b<鄉村選舉與村鎮組織關係:兼論中央與地方關係的制度性變遷>收錄於陳明通&鄭永年主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對話》,台北:月旦出版社,頁369-392。
李少民編1992《中國大陸的社會、政治、經濟-當代中國研究中心論文第一集》,台北:桂冠圖書。
李文治&江太新2000《中國宗法宗族制和族田產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成貴1995<當代中國農村宗族問題研究>,《社會學》,1995年第三期,頁136-143。
李治安&杜家驥1994《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李英明<中國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人文化選擇的再探討>,《東亞季刊》,第25卷第1期,頁58-66。new window
李英明1995a《中國大陸學》,台北:揚智出版社。
李英明1995b《鄧小平與後文革的中國大陸》,台北:時報文化出 版公司。
李連江&歐博文1998<村民自治:構想與實踐>收錄於陳明通&鄭永年主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對話》,台北:月旦出版社,頁325-348。
李研元2000《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上海:三聯書店。
李培林1992《轉型中的中國企業》,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
李培林2000《國有企業社會成本分析》,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
李普塞特1998《政治人─政治的社會基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路路、李漢林&王奮宇1994<中國的單位現象與體制改革>,《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一卷,總第6期,頁5-16。
李碧涵1994<台灣地區後工業轉型之國家與社會>,《中山學術論叢》,第12期,頁245-282。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杜贊奇1995《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王福明譯,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杜維明1996<文化中國精神資源的開發與創建>,《東方》,第1期,頁62-64。
貝克‧吉迪恩2000<公民社會和民主:理論和可能之間的差距>,何增科譯,收錄於何增科主編《公民社會與第三部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180-191。
周建波2001《洋務還動與中國早期現代化思想》,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
林安梧1998《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以血緣性縱貫軸為核心的理解與詮釋》,上海:學林出版社。
林青松&威廉.伯德1994《中國鄉鎮企業的歷史性崛起》,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林琳文1997《後社會主義中國: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李英明&張亞中主編,台北:生智出版社。new window
金耀基1994<中國人的「公」、「私」觀念>,《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一卷,總第6期,頁171-177。
金耀基1992<關係和網絡的建構:一個社會學的詮釋>,《二十一世紀》,總第12期。
金耀基1994<中國人的公與私觀念>,《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總第6期。
金耀基1992<儒家倫理與經濟發展>收錄於《中國社會與文化》,牛津出版社。
金觀濤&劉青峰1992<中國文化的意識型態牢籠>,《二十一世紀》,總第9期,頁27-42。new window
金觀濤&劉青峰2000《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杭 之1987<走出形式主義的迷霧>收錄於《一葦集續篇》,台北:允晨出版社。
武 岩、廖樹芳&秦興洪1999《中國農民的變遷》,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保羅.康納頓2000《社會如何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韋 伯‧馬克斯1999《社會科學方法論》,北京:華夏出版社。
哈貝馬斯1990《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上海:學林出版社。
哈貝馬斯1994<法治與民主的內在關係>,《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秋季刊,總第9期,頁139-143。
哈貝馬斯1995a《社會主義─後冷戰時代的思索》,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哈貝馬斯1995b<社會主義在今天意味什麼?--糾偏的革命與左派新思維>,收錄於《社會主義─後冷戰時代的思索》,哈貝馬斯等著,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頁1-27。
哈貝馬斯1995c<公共領域>,收錄於《社會主義─後冷戰時代的思索》,哈貝馬斯等著,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頁29-37。
哈貝馬斯2000《重建歷史唯物主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俞可平1999<中國公民社會的興起與治理的變遷>,《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秋季刊,總第27期,頁105-118。
洪鎌德1998《社會學說與政治理論》,台北:揚智出版社。
施雪華1994<現代化與中國市民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一卷,總第7期,頁115-121。
施雪華1997<論東西方傳統社會的社會結構與政府職能>,《社會學》,中國人民大學,1997年第1期。
胡 榮1995<市場經濟與我國社會組織的功能分化>,《社會學》,1995年第四期,頁52-58。
胡汝銀1994<超額攤派的經濟分析>,收錄於《社會主義經濟中的公共選擇問題─上海三聯書店1993年經濟學論文選》,上海:三聯書店,頁126-141。
胡塞爾1999《經驗與判斷》,上海:三聯書店。
胡福明1995<蘇南現代化研究>,《社會學》,1995年第四期,頁22-51。
塗爾幹2000《實用主義與社會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塗爾幹2000《社會分工論》,上海:三聯書店。
塗肇慶&林益民1999《改革開放與中國社會─西方社會學文獻述評》,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泰勒1995<原民間社會>,收錄於《社會主義─後冷戰時代的思索》,哈貝馬斯等著,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頁39-69。
海德格爾1999《存在與時間》,上海:三聯書店。
桑巴特2000《奢侈與資本主義》,上海:人民出版社。
倪建中主編1996《大國諸侯-中國中央與地方關係之結》,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唐力行1996《商人與文化的雙重變奏》,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唐士其1998《國家與社會的關係》,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唐振常1992<市民意識與上海社會>,《二十一世紀》,總第11期。
夏維中1993<市民社會:中國近期難圓的夢>,《中國社會科學季 刊》,第一卷,總第5期,頁176-182。
孫立平1992<國家與社會的結構分化-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研究之一>,《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一卷,總第1期,頁69-76。
孫立平1994<改革前後中國大陸國家、民間統治精英及民眾間互動關係的演變>,《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一卷,總第6期,頁37-54。
孫炳耀1994a<中國社會團體官民二重性問題>,《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一卷,總第6期,頁17-23。
孫炳耀1994b<鄉鎮社團與中國基層社會>,《中國社會科學月刊》,秋季卷,總第9期,頁25-36。
孫中興1987<從新教倫理到儒家倫理>收錄於《儒家倫理與經濟發展》,楊君實編,台北:允晨出版社。
徐 勇1996<走出彼此的藩籬─三種流行的政治理論觀點辨析>,《東方》,第3期,頁48-50。
徐 勇1997a<村幹部的雙重角色:代理人與當家人>,《二十一世紀》,總第42期,頁151-158。
徐 勇1997b《中國農村村民自治》,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徐國榮&顧 鵬1997<圈子意識對幹部選拔的負面影響及對對策>,《理論與改革》,第7期。
時憲民1993<中國社會轉型期的結構分化與雙二元社會結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一卷,總第5期,頁55-65。
康曉光2000《法輪功事件全透視》,香港:明報出版社。
馬 敏1994《官商之間-社會劇變中的近代紳商》,天津人民出版社。
海登‧戈義2000<公民社會、社會資本和發展:對一種複雜話語的剖析>,周紅雲譯,收錄於何增科主編《公民社會與第三部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93-129。
高宣揚1993《佛洛依德主義》,台北:遠流出版社。
高 勇2000《資本經營與操作─造就經濟巨人和企業王國》,香港:明報出版社。
高 純1997<村民自治:中國農村的制度創新>,《當代中國研究》,頁119-144。
許欣欣2000《當代中國社會結構變遷與流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基 恩1999《公共生活與晚期資本主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張宇燕1994<個人理性與「制度悖論」--對國家興衰或經濟榮敗的嘗試性探究>,收錄於《社會主義經濟中的公共選擇問題─上海三聯書店1993年經濟學論文選》,上海:三聯書店,頁12-28。
張幼文1994<向發放型市場體系轉軌過程中的尋租>,收錄於《社會主義經濟中的公共選擇問題─上海三聯書店1993年經濟學論文選》,上海:三聯書店,頁153-168。
張 良2001《中國「六四」真相(上)(下)》,香港:明鏡出版社。
曹錦清、張樂天&陳中亞1995《當代浙北鄉村的社會文化變遷》,上海:遠東出版社。
曹錦清&陳中亞1997《走出理想城堡-中國單位現象研究》,深圳:海天出版社。
曹錦清2000《黃河邊的中國》,上海:文藝出版社。
張晉藩1997《中國法律的傳統與近代轉型》,北京:法律出版社。
張家銘1987 <理論深淵與歷史深度>,《中國論壇》,287期。
張 靜1998《國家與社會》,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張 靜2000《基層政權─鄉村制度諸問題》,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張樂天1998《告別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張煥卿、段家鋒&周玉山1991《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三民書局。
梁治平1996《清代習慣法:社會與國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梁漱溟1982《中國文化要義》,台北:仁書局。
盛 洪1994<為什麼人們會選擇對自己不利的制度安排>,收錄於《社會主義經濟中的公共選擇問題─上海三聯書店1993年經濟學論文選》,上海:三聯書店,頁1-11。
陳子明&王軍濤主編1996《解除中國危機:關於中國政經環境的秘密報告》,香港:明鏡出版社。
陳介英1997<工業化中的傳統化-和美紡織之研究>,《地方社會》,東海大學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主編,台北:聯經出版社。
陳 來1994<世俗儒家倫理與後發現代化>,《二十一世紀》,總第22期。
陳 安1998<關於中國大陸民主化動力問題的比較研究>收錄於陳明通&鄭永年主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哈佛大學東
西方學者對話》,台北:月旦出版社,頁459-486。
陳弘毅1995<西方法律政治史上的私法與公法>,《公與私-人權與公民社會的發展》,香港:人文科學出版社。
陳弘毅1996<中國法律的發展與民法傳統>,《中國評論》。
陳成文1997<社會現代化:一個概念的社會學考評>,《社會學》,中國人民大學,1997年第4期。
陳其南&周英雄編1994《文化中國》,台北:允晨出版社。
陳其南1995《家族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社。
陳 明1997《儒學的歷史文化功能─士族:特殊型態的知識份子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陳明通&鄭永年1988《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台北:月旦出版社。
陳秉璋1995《東方社會學》,台北:唐山出版社。
陳 郁1994<承包制的經濟分析─一種博弈論觀點>,收錄於《社會主義經濟中的公共選擇問題─上海三聯書店1993年經濟學論文選》,上海:三聯書店,頁142-152。
陳智超&喬又梅1998《中國歷代經濟史(參)宋遼夏金元卷》,台北:文津出版社。
陳 劍1998《流失的中國》,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
陳嘉明1993<黑格爾的市民社會及其與國家的關係>,《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一卷,總第4期,頁23-27。
陳錦江1997《清末現代企業與官商關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寶良1996《中國的社與會》,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閔 琦1995《轉型期的中國:社會變遷》,台北:時報出版社。
陸學藝1995<二十一世紀中國的社會結構-關於中國的社會結構轉型>,《社會學》,1995年第四期,頁7-15。
斯科克波1998《國家與社會革命》,台北:桂冠出版社。
遊正林2000《內部分化與流動─一家國企業的二十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陶 冶1995<社會轉型期的人民內部矛盾辨析>,《社會學》,1995年第三期,頁39-47。
陶東風1995<官方文化與市民文化的妥協與互滲>,《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總第12期,頁173-185。
陶學藝&朱 明2000《從貧窮到富裕─晉江的現代化之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景躍進1993<「市民社會與中國現代化」學術討論會述要>,《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一卷,總第5期,頁197-202。
曾小華1997《中國古代任官資格制度與官僚政治》,浙江:杭州大學出版社。
童世駿1993<「後馬克思主義」視野中的市民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一卷,總第5期,頁189-196。
費孝通《鄉土中國》,臺北。
賀耀夫1992<中日傳統士階層的近化變遷>,《二十一世紀》總第14期,頁15-26。
賀耀夫1994<民國時期的紳權與鄉村社會的控制>,《二十一世紀》總第26期,頁37-48。
黃宗智1994<國家和社會之間的第三領域>,收錄於《社會主義:後冷戰時代的思索》,哈貝馬斯等著,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頁71-95。
黃仁宇2000《中國大歷史》,台北:聯經出版社。
喻大華2001《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葛兆光1996<哪一個佛教那一個道教>,《東方》第3期,頁39-41。
楊 沐1994<中國鄉鎮企業的奇蹟─三十個鄉鎮企業調查的綜合分析>,《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秋季卷,總第9卷,頁5-17。
楊念群1995<近代中國研究中的「市民社會」─方法及限度>,《二十一世紀》,總第32期,頁29-38。
楊念群1995<近代中國研究中的市民社會-方法及限度>,《二十一世紀》12月號。
楊君實1987<儒家倫理、韋伯命題與意識型態>,收錄於《儒家倫理與經濟發展》。
溝口雄三1994<中國與日本「公私」觀念之比較>,《二十一世紀》總第21期,頁85-93。
雷家宏1998《中國古代鄉生活》,台北:商務出版社。
葉啟政1984《社會、文化和知識份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葉啟政1991<對社會學一些預設的反省-本土化的根本問題>,收錄於《制度化的社會邏輯》。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葉啟政1994a<對社會研究「本土化」主張的解讀>,《香港社會科學學報》,頁52-78。
葉啟政1994b<期待黎明-對近代中國文化出路之主張的社會學初析>,收錄於《文化中國》,陳其南&周英雄編,台北:允晨出版社。
葉啟政2000《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台北:三民書局。
董輔礽等著1996《集權與分權-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構建》,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愛德華茲‧鮑勃&福利‧麥克爾2000<公民社會的悖論>,關月梅譯,收錄於何增科主編《公民社會與第三部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192-212。
路 風1993<中國單位體制的起源和形成>,《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一卷,總第5期,頁66-87。
鄒子嬰1998<中共農村黨組織、新興家族和基層民主>收錄於陳明通&鄭永年主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對話》,台北:月旦出版社,頁349-368。
鄒 讜 1994《二十世紀中國政治》,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赫夫納‧羅伯特‧W.2000<公民社會:一種現代理想的文化前景>,李朝暉譯,收錄於何增科主編《公民社會與第三部門》,北京:社
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213-239。
熊自健1995<大陸學界關於〝市民社會〞的研討>,《中國大陸研究》,第38卷,第8期,頁40-52。
翟學偉1996《面子﹑人情﹑關係網》,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齊墨編1991《新權威主義》,台北:唐山出版社。
廖 奔1996<眼界與觀念是怎樣限制了中國人的>,《東方》,第3期,頁24-27。
摩爾1990《民主和專制的社會起源》,台北:結構群公司。
劉世錦1994<中國經濟改革的推進方式及其中的公共選擇問題>,收錄於《社會主義經濟中的公共選擇問題─上海三聯書店1993年經濟學論文選》,上海:三聯書店,頁81-97。
劉志偉1997《在國家與社會之間》,廣東:中山大學出版社。
劉 昶1994<華北村莊與國家1900-1949>,《二十一世紀》總第26期,頁49-62。
劉春榮2000<「市民社會」與立憲政治:清末的另一種政治改革>,《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頁161-167。
劉廣明1993《宗法中國》,上海:三聯書店。
劉澤華1992《士與社會》,天津:人民出版社。
劉逢華2000《中國的王權主義》,上海:人民出版社。
虞和平1995《商會與中國早期現代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蔡錦昌1996《拿捏分寸的思考》,台北:唐山出版社。
趙秀玲1998《中國鄉制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趙建民1997<自「放權讓利」看八○年代中國大陸的中央與地方>,《中央研究》,第三十一卷,第七期,頁69-79。
趙無眠&譚放1996《文革大字報精選》,香港:明鏡出版社。
霍布斯鮑姆2000《民族與民族主義》,上海:人民出版社。
霍爾‧約翰2000<探尋公民社會>,何增科譯,收錄於何增科主編《公民社會與第三部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19-57。
鄭永年1996<鄉村民主與中國政治進程>,《二十一世紀》,六月號,頁24-33。
鄭永年1997<地方民主、國家建設與中國政治發展模式:對中國政治民主化的現實估計>,《當代中國研究》,頁17-33。
鄭永年1998《中國民族主義的復興─民族國家向何處去?》,上海:三聯書店。
鄭永年1998<中國會變得更民主嗎?>收錄於陳明通&鄭永年主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對話》,台北:月旦出版社,頁437-458。
鄭杭生1995<當代中國價值評判體系的轉型>,《社會學》,1995年第六期,頁8-15。
鄭杭生1996《當代中國農村社會轉型的實證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鄭杭生、李強&李路路1997《當代中國社會結構和社會關係研究》, 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鄧正來&景躍進1992<建構中國的市民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一卷,總第1期,頁58-68。new window
鄧正來1993<市民社會與國家-學理上的分野與兩種架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二卷,總第3期,頁60-71。
鄧正來1997《國家與社會》,四川:人民出版社。
鄧正來1999《國家與市民社會》,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鄧正來2000《關於中國社會科學的思考》,上海:三聯出版社。
樊 綱1994<雙軌過渡與〝雙軌調控〞--改革以來我國宏觀經濟波動的體制特點與對策研究>,收錄於《社會主義經濟中的公共選擇問題─上海三聯書店1993年經濟學論文選》,上海:三聯書店,頁169-199。
蕭功秦1993<市民社會與中國現代化的三重障礙>,《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一卷,總第5期,頁183-188。
蕭全政1988《政治與經濟的整合》,台北:桂冠圖書。
蕭新煌&張景旭1997<台灣發展與現代化的宏觀社會學論述>,收錄於《解構東亞現代化奇跡背後》,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閻雲翔2000《禮物的流動─一個中國村莊中的互惠原則與社會網絡》,上海:人民出版社。
閻步克1996《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韓明漠1998《中國社會與現代化》,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韓格理1990《中國社會與經濟》,台北:聯經出版社。
瞿同祖1979<中國的階層結構及其意識型態>,劉紉尼譯,收錄於《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出版社。
瞿同祖1984a《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台北:仁書局。
瞿同祖1984b《中國封建社會》,台北:仁書局。
謝志強1999《突破重圍:中國房改大行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謝維揚1996a《中國早期國家》,浙江:人民出版社。
謝維揚1996b<家族關係的變化與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國研究月刊》,1996年10月號,頁34-42。
龐景生1995<社會轉型的動力和標志>,《社會學》,1995年第6期,頁16-20。
羅榮渠1990《從「西化」到現代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羅榮渠1992<東亞崛起對現代化理論的挑戰>,《二十一世紀》,總第13期,頁146-152。
羅榮渠編1997《東亞現代化:新模式與新經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羅榮渠1997a《羅榮渠與現代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羅榮渠1997b《現代化新論─世界與中國的現代化過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羅榮渠1997c《現代化新論續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羅榮渠1997d《東亞現代化:新模式與新經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懷特‧戈登2000<公民社會、民主化和發展:廓清分析的範圍>,何增科譯,收錄於何增科主編《公民社會與第三部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58-92。
蘇紹智、麥康勉、蕭小明<中國的公民社會的發展趨勢>,收錄於《當代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周雪光主編,台北:桂冠圖書,頁79-105。
顧傑善等編1995《當代中國社會利益群體分析》,黑龍江: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Dirlik,Arif (陳夫‧德利克)1993<當代中國的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鄧正來譯,《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一卷,總第4期,頁18-22。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