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荀子「成人」教育理念對於通識教育之啟發
書刊名:關渡通識學刊
作者:洪巳軒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ng, Szu-hsuan
出版日期:2012
卷期:8
頁次:頁107-126
主題關鍵詞:成人教育心的覺醒積靡師術Cheng-Ren educationAwakening of the heartJi-miSh-shu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9
  • 點閱點閱:84
期刊論文
1.古清美(199409)。從中國人文的觀點來看今日的通識教育。通識教育,1(3),2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振維(200506)。先秦儒家教育觀對現代通識教育的啟示。博學,3,77-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明士(199412)。傳統中國通識教育的理論。通識教育,1(4),67-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鄧小虎(20081000)。《荀子》中「性」與「偽」的多重結構。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36,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龔鵬程(19930600)。通識教育與人文精神。鵝湖,18(12)=216,1-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俊傑(19940600)。中國古代通識教育思想的激盪:教育目標、內容與方法。通識教育,1(2),33-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葉海煙(19981200)。通識教育與中國人文精神。哲學與文化,25(12)=295,1098-1108+1179-118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寄澎(19940900)。從儒家教育的「博」與「約」論今日大學通識教育之方向。通識教育,1(3),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協會(2008)。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家同(1990)。大學理想之實踐。大學理念與實踐。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安悟(1999)。大學情意教育的理論基礎與實務研究--以儒道佛三家為核心的理論反省與務實考察。儒學與道德建設。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馮友蘭(2006)。中國現代哲學史。香港: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曾春海(1999)。師生倫理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儒學與道德建設。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賈馥茗(1990)。教育哲學。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國立編譯館譯(2009)。革新中的通識教育--哥倫比亞學院的經驗。台北:韋伯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國立編譯館(2009)。自由社會的通識教育。台北:韋伯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荀況、楊偯、王先謙(199309)。荀子集解。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荀子、熊公哲(1995)。荀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來(1993)。宋明理學。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程顥、程頤、王孝魚(2004)。二程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俊傑(2002)。大學通識教育探索:臺灣經驗與啟示。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清江(1994)。教育理念與校園文化。大學教育的理想。台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