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鄉土美術的質與量
書刊名:臺灣美術
作者:謝東山
作者(外文):Hsieh, Tung-shan
出版日期:2017
卷期:107
頁次:頁5-31
主題關鍵詞:超級寫實主義文展外光派學院主義風俗畫世代HyperrealismJapanese Ministry of Education's Art ExhibitionImpressionismAcademicismGenre paintingsGener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7
  • 點閱點閱:13
期刊論文
1.蔡宏明(1987)。適生力極強的鄉土文學--美術中的鄉土。臺灣文藝,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聖秋(2002)。70年代臺灣鄉土美術之研究(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政彥(2007)。戰後臺灣現代詩論戰史研究(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池煥德(1997)。「台灣」:一個符號鬥爭的場域--以台灣結/中國結論戰為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古遠清(2008)。臺灣當代新詩史。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Wentworth, Nigel、董宏宇、王春辰(2006)。繪畫現象學。江蘇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江奕穎(2012)。黃銘昌:一方心田。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Merleau-Ponty, Maurice、楊大春(2005)。世界的散文。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之助、林宏次(2010)。臺灣膠彩畫之父:林之助。臺中:林之助膠彩藝術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美玲(2004)。西方媒材類:超寫實風繪畫。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宏(2008)。西方美術理論簡史。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黑田清輝、日展史編纂委員會(1980)。日展史。東京都:光琳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78)。雄獅美術。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Bloch, Marc、張和聲(2014)。歷史學家的技藝。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永仁(2008)。臺灣超現實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鄭惠美(2004)。西方媒材類.鄉土寫實繪畫。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Hegel, Georg W. F.、黃旳、常培育(2007)。小邏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蕭瓊瑞(2014)。陳澄波全集第八卷.收藏。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顧重光(2015)。穿越兩極:顧重光的繪畫世界。臺北:國父紀念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Venn, Beth(1998)。Andrew Wyeth: landschaften。Ostfildern-Ruit:Hatje。  new window
17.Letze, Otto(2013)。Photorealism: 50 years of hyperrealistic painting。Ostfildern:Hatje Cantz。  new window
18.倪再沁(1995)。台灣美術的人文觀察。台北:雄獅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楊碧川(1997)。台灣歷史辭典。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謝東山(20050000)。臺灣美術批評史。臺北:洪葉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雙英(2006)。二十世紀臺灣新詩史。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皮道堅(2011)。中國美術史研究中的方法論問題。中國現代美術理論批評文叢--皮道堅卷。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