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Chinese Names of Streets in Penang〉內底ê語言現象kap文化語詞
書刊名:臺灣學誌
作者:王桂蘭
作者(外文):Ong, Kui-lan
出版日期:2017
卷期:16
頁次:頁1-48
主題關鍵詞:檳城白話字路名PenangPOJStreet nam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7
  • 點閱點閱:15
期刊論文
1.洪惟仁(20090100)。臺北地區閩南語的方言類型與方言分區。臺灣語文研究,3,239-3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Haughton, H. T.(1891)。Native Names of Streets in Singapore。Journal of the Straits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23,49-65。  new window
3.Yuk, Lo Man(1900)。Chinese names of streets in Penang。Journal of the Straits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33,196-246。  new window
4.廖文輝(20120600)。戰前馬來亞史英文文獻概述(1877~1941)。興大歷史學報,25,149-17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洪惟仁、曹逢甫(2012)。峇峇語的閩南語方言鑑定。第二屆海外漢語方言研討會。雲南大學出版社。124-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屏生(1993)。《潮正兩音字集》音系初探。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5-2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高麗珍(2010)。馬來西亞檳城地方華人移民社會的形成與發展(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寶鑽(1997)。馬來西亞華人涵化之研究--以馬六甲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桂蘭(2010)。台北縣淡水鎮閩南話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杜向榮(2009)。《廈門音新字典》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睿淵(2008)。廈門方言一百多年來語音系統和詞彙系統的演變--對三本教會語料的考察(博士論文)。廈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迎楹(2013)。檳城閩南語語音研究(碩士論文)。北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屏生(1996)。同安方言及其部分相關方言的語音調查和比較(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葛本儀(2003)。語言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小兵(2006)。馬來西亞--跨入工業化的穆斯林國家。香港城市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2007)。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使用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謙(1831)。增補彙音妙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屏生(2007)。臺灣地區漢語方言的語音和詞彙.冊一.論述篇。臺南:開朗雜誌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謝秀嵐(1818)。彙集雅俗通十五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董忠司(2001)。臺灣語語音入門。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劍虹(2010)。檳榔嶼潮州人史綱。檳城:檳榔嶼潮州會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Wu, Xiao-An(2010)。Chinese Business in the Making of a Malay State, 1882-1941: Kedah and Penang。NUS Press。  new window
10.杜忠全(2011)。老檳城路志銘:路名的故事。雪蘭莪:大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彥鴻(2008)。新加坡街名由來。宏硯工作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洪惟仁(1996)。臺灣文獻書目解題(十八)第五種語言類。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施約翰(1924)。潮正兩音字集。上海:上海長老教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謝詩堅(2012)。檳城華人兩百年。檳城:韓江學院韓江華人文化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鄒嘉彥、游汝傑(2007)。社會語言學教程。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周凱(1961)。廈門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麥留芳(1985)。方言群認同:早期星馬華人的分類法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翰璧(20130000)。東南亞客家及其族群產業。國立中央大學: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林慶勳(2004)。臺灣閩南語概論。臺北市:心理。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8970208)。Appointments,http://eresources.nlb.gov.sg/newspapers/Digitised/Page/straitstimes18970208-1.1.2。  new window
2.(20100316)。Phee Choon Road (丕焌路/碧春路)--Abandoned road,http://teochiewkia2010.blogspot.tw/2010/03/majesticor-tye-hwa-cinema-majestic.html。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