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毛奇齡《詩經》學域外傳播研究的反思--以朝鮮正祖《詩經講義》為例
書刊名: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作者:邱惠芬
作者(外文):Chiou, Hui-fen
出版日期:2017
卷期:14:2=28
頁次:頁47-90
主題關鍵詞:毛奇齡詩經學正祖詩經講義域外傳播Mao QilingShi JingJoseon JeongjoShi Jing Jiang YiOutside of Chin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4
  • 點閱點閱:7
期刊論文
1.葛兆光(2006)。從「朝天」到「燕行」:17世紀中葉後東亞文化共同體的解體。中華文史論叢,81,29-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逢源(20000500)。毛奇齡經學論著及其學思歷程。東吳中文學報,6,105-1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居淵(2002)。毛奇齡與乾嘉經學典範的重塑。浙江學刊,2002(3),125-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梁立昌(2015)。李朝時期韓國詩經學的發展探究。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4(1),25-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金鎬(20100600)。《古今圖書集成》在朝鮮的傳播與影響。東華漢學,11,241-2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薛立芳(2011)。毛奇齡《詩》學思想及其對清代《詩》學發展之影響。湖北社會科學,2011(9),128-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薛立芳(2008)。毛奇齡《白鷺洲主客說詩》探微。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5(2),19-2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毓慶、張安琪(2014)。韓國李朝《詩經》學以《禮》解《詩》的文化意義。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9(3),47-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為(2001)。朝鮮赴清朝使團的文化交流活動。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0(3),74-82+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冰冰(2011)。《四庫全書》與李朝後期的文壇動向。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3(4),105-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政偉(20120600)。毛奇齡《白鷺洲主客說詩》研究。彰化師大國文學誌,24,31-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孫衛國(20071200)。義理與現實的衝突--從丁未漂流人事件看朝鮮王朝之尊明貶清文化心態。漢學研究,25(2)=51,187-2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馬昕(2014)。毛奇齡《詩》學理論的邏輯推演與困境突圍。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2(5),569-5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胡春麗(2014)。三百年來毛奇齡研究述評。玉溪師範學院學報,30(1),28-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周懷文、經莉莉(2012)。風人之旨,誰可獨得--略論毛奇齡對朱熹「淫詩」說的批評。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9(3),7-10+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于衍存(2006)。「白虎會議」與詩經講義--中朝古代《詩經》研究之比較。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9(4),3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楊沅錫(2007)。朝鮮後期文字訓詁學研究(博士論文)。高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金基喆(1991)。朝鮮正祖大王與丁若鏞問答詩經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蘇岑(2014)。徐有榘《毛詩講義》的研究與譯注(博士論文)。成均館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沈慶昊(1989)。李朝の漢文學と詩經學(博士論文)。京都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炳燦(1994)。正祖朝詩經講義研究(碩士論文)。忠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김효진(2014)。弘齋全書의 인용문헌분석을 통한 正祖의 독서 행태연구(碩士論文)。梨花女子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尹炫晶(2015)。朝鮮朝正祖親撰「五經百篇」的編纂書志的研究(碩士論文)。成均館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千基哲(2004)。正祖朝詩經講義對毛奇齡說的批判及吸收(博士論文)。釜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薛立芳(2008)。毛奇齡《詩》學研究(博士論文)。北京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薛立芳(2005)。《經問》研究(碩士論文)。煙臺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賀(2012)。毛奇齡學術簡論(碩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洪楷萱(2009)。毛奇齡詩經學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周懷文(2010)。毛奇齡研究(博士論文)。山東大學,濟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慈銘、王利器(1980)。越縵堂讀書簡端記。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寶三(2009)。東亞《詩經》學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英(1936)。詩經學纂要。上海: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葛兆光(2014)。想像異域:讀李朝朝鮮漢文燕行文獻札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全祖望、朱鑄禹(2000)。全祖望集匯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夏傳才(1994)。詩經研究史概要。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洪湛侯(2002)。詩經學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金秀炅(2012)。韓國朝鮮時期《詩經》學研究。臺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金興圭(1982)。朝鮮後期詩經論和詩意識。首爾市:高麗大學民族文化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向奎(1988)。清儒學案新編。山東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金文植(1996)。朝鮮後期經學思想研究--以正祖和京畿學人為中心。首爾:一潮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沈慶昊(1999)。朝鮮時代漢文學與詩經論。首爾:一志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炳燦(2011)。韓中詩經學研究。首爾:保景文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國史編纂委員會(1982)。備邊司謄錄。韓國國史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胡樸安(1930)。詩經學。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阮元、鄧經元(1993)。揅經室二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紀昀(1997)。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毛奇齡(1995)。白鷺洲主客說詩。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林慶彰(1990)。清初的群經辨偽學。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林慶彰(1986)。明代考據學研究。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梁啟超、朱維錚(1985)。梁啟超論清學史二種。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朴趾源、朱瑞平(1997)。熱河日記。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沈慶昊、金海鷹(2006)。丁若鏞的《詩經》論與清朝學術的關係:以繼承、批判毛奇齡學說為例。東亞視域中的茶山學與朝鮮儒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有榘(2001)。楓石全集。楓石鼓篋集。首爾:景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丁若鏞(2001)。詩經講義。與猶堂全書。首爾:景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洪大容(1960)。湛軒燕記:乾淨筆譚。燕行錄選集。首爾:成均館大學東亞學術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正祖(2001)。羣書標記。弘齋全書。首爾:景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正祖(2001)。日得錄。弘齋全書。首爾:景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正祖(2001)。經史講義。弘齋全書。首爾:景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毛奇齡。國風省篇。毛西河先生全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