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老子」思想溯源
書刊名:輔大中研所學刊
作者:胡文哲
作者(外文):Hu, Wen-che
出版日期:2017
卷期:35/36
頁次:頁157-174
主題關鍵詞:老子思想源流演化Lao-TzuOrigin of thoughtEvolu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3
  • 點閱點閱:31
期刊論文
1.鄭吉雄(20100700)。從遺民到隱逸:道家思想溯源--兼論孔子的身分認同。東海中文學報,22,125-1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寧鎮疆(20061200)。結構研究視野下的《老子》材料討論。漢學研究,24(2)=49,425-4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榮賢(20090600)。先秦兩漢所謂「黃老」思想的名與實。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8,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錢穆(1930)。關於《老子》成書年代之一種考察。燕京學報,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亨(20121200)。說道家--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宗教。清華學報,42(4),567-6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笑敢(19951200)。關於老子考證的歷史考查與分析。中國文哲研究通訊,5(4)=20,77-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裘錫圭(1999)。郭店《老子》簡初探。道家文化研究,17,27-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淑基(20050600)。論梁啟超對老子思想的評析。通識研究集刊,7,83-9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郭靜云(2007)。郭店出土《大一》:社會歸於自然天地之道(再論老子丙組《大一》書文的結構)。第三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7年10月),21-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博(1998)。郭店《老子》為什麼有三組。郭店老子國際研討會,(會議日期: 1998年5月),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鴻愷(2003)。先秦至漢初老子思想之發展與變遷(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柳秀英(2004)。先秦道家老莊生命思想研究(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玓瑾(2012)。先秦道家思辨哲學之始源觀念研究(博士論文)。輔仁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慧如(2015)。先秦天人思想流變及其學術互動關係之研究--從天文與巫術切入(博士論文)。東吳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郭沫若(1986)。十批判書。臺北:古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莊萬壽(2000)。道家史論。臺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錢穆(1986)。先秦諸子繫年。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復觀(1999)。中國人性論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韋昭、明潔(2008)。國語。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馮時(2006)。中國古代的天文與人.弁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瀧川龜太郎(1997)。史記會注考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余培林(2004)。新譯老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鴻愷(20090000)。先秦至漢初《老子》思想之發展與變遷。臺北:萬卷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那薇(2004)。道家與海德格爾相互詮釋--在心物一體中人成其人物成其物。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胡適(1986)。中國古代哲學史。臺灣商務印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老聃、大安出版社編輯部、王弼、河上公(1999)。老子四種。臺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