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西漢之德行觀
作者:黃國禎
作者(外文):HUANG,KUO-CHEN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劉榮賢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西漢德行天人感應貨殖荒政Western Han DynastmoralityTian- Ren telepathyeconomicsFamine Polic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5
西漢之德行觀建立在與過去歷史的關係上,並塑造其獨特的德行觀。首先,從「德」、「行」釋義入手,了解「德行」的內涵與演變,了解許慎《說文解字》「德」之內、外深意,做為本文立論之基礎。其次,從「德行」的概念出發,援引董仲舒《春秋繁露•人副天數》的概念:「天德施,地德化,人德義」,做為本文立論的主軸,以近代的用語即為天德、公德、私德:天德的演變從巫、祝到宗教天、義理天再到陰陽五行的天,在西漢呈現的便是天人感應的思想;地德的演變由宗法邦家之德行義務,再到周文解體之後至帝國統一的過渡,最後到新帝國的建立,展現出世界性視野的德行觀;人德的演變由國君個人的德行與國家治平的關係,再到儒家內在心性的涵養與道家黃老言宇宙之氣的和諧,最後到西漢則以陰陽解之,在內以陰陽解性情,在外則強調相感及強制性,其行可動天。本文內文的鋪陳從西漢以前起,遵循天德、地德、人德的理路順序論述,再接到西漢一朝,文分思想、政治、經濟三大範疇,逐一論述,照應天德、地德、人德三大領域,架構起西漢之德行觀。
The morality of Western Han Dynasty is built on relationships with past history and shaps its unique concept of morality. First of all,we need to explain〝moral〞and〝behavior〞. We need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morality. We need to understand the inner and external meanings of the morality in Xu-Shen’s 〝Shuo-Wen-Jie-Zi〞. Secondly,we quote the concepts of three morals in Dong-Zhong-Shu’s 〝Chun-Qiu-Fan-Lu〞. The three morals are uesd as the spindle of the paper. The Tian-De is evolved from the Religion-Tian、the Moral-Tian to the Yin-Yang Five-Element Tian. The De-De is evolved from the moral duty in patriarchal to the transition between the collapse of feudalism and the empire’s foundation. Finally,the world-wide vision is shown. The Ren-De is evolved from the monarch morals to the Confucianism inherent moral and the Huang-Lao universal harmony. Finally,the Ren-De is explained by Yin-Yang. At this time,the moral is separated into two parts:the inner temperament and the external telepathy. My dissertation is dissertated from ages anterior to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and then connect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My dissertation includes three categories:ideology、politics、economics. According to the three morals,we dissertate those categories and construct my dissertation.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于迎春,《秦漢士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 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上、中、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台北:世界書局,1955。
王鐵,《漢代學術史》,上海巿:華東師範大學,1995。
(魏)王弼、韓康伯注、(唐) 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漢)孔安國傳、(唐) 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王夫之,《讀通鑑論》,台北巿:中華書局,1981。
王國維,《殷周制度論》,北京:中華書局,1991。
王利器校注,《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上、中、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周)左丘明撰、(三國吳)韋昭注,《國語》,台北縣樹林鎮:漢京文化,1983。
司馬遷撰、瀧川龜太郎編著,《史記會注考證》,台北:宏業書局,1987。
白川靜著,加地伸行、范月嬌合譯:《中國古代文化》,臺北:文津,1983。
(清)朱右曾撰,《逸周書集訓校釋》,台北巿:世界書局,1956。
(日)池田知久著、王啟發譯,《馬王堆漢墓帛書五行研究》,北京:線裝書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牟鐘鑒,《《呂氏春秋》與《淮南子》思想研究》,濟南:齊魯書社,1987。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余全介,《秦漢政治與儒生》,浙江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5月。
汪榮寶撰,《法言義疏》,北京巿:中華書局,1996。
(魏)何晏注、(宋) 刑昺疏,《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十三經注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呂思勉,《秦漢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李景林,《教化的哲學---儒學思想的一種新詮釋》,哈爾濱市: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
李景林,《教養的本原---哲學突破期的儒家心性論》,瀋陽:遼寧人民,1998。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李澤厚,《己卯五說•說巫史傳統》,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9年。
李家釗,《兩漢救荒研究》,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3月
林劍鳴,《秦漢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林聰舜,《漢代儒學別裁:帝國意識形態的形成與發展》,台北:台大出版中心出版,2013。new window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
周桂鈿,《秦漢哲學》,武漢:武漢出版社,,2006。
周桂鈿,《秦漢思想史》,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侯外廬,《漢代社會與漢代思想》,香港:嵩華出版事業公司印行,1978。
侯外廬,《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南京:文風書局,1946。
侯外廬著,《中國古代社會史論》,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香港分店,1979。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台北:洪氏出版社,1975。
(漢)桓寬撰、王利器校注,《鹽鐵論校注》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96。
韋政通,《董仲舒》,臺北:東大出版,1986。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商務書局,1982。
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成都市:四川辭書,2006。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台北:里仁,1999。
晁福林,《先秦社會思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高汝東,《漢代救災思想研究》,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4月。
(漢)陸賈著、王利器撰:《新語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6。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段注說文解字》,台北:廣文書局,1969年。
許維遹,《呂氏春秋集釋》,台北:世界書局,1966。
許健,《漢代禮法結合綜治模式的確立及其影響》,中國政法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4月。
許嘉鵬,《儒術獨尊與霸王道雜之》,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10月。
張豈之主編、黃留珠分卷主編,《中國思想學說史》(秦漢卷) ,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張秋升,《天人糾葛與歷史運演---西漢儒家歷史觀的現代詮釋》,濟南:齊魯書社,2003。
張亮,《先秦及兩漢循吏與儒家文化傳播》,陜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5月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new window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new window
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上海:學林出版社,1984。
陳晨捷,《先秦諸子『德』論研究》,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5月。
黃朴民,《董仲舒與新儒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勞幹,《古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北京市:中華書局,2006,第一版。
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修訂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楊生民,《漢代社會性質研究》,北京巿:北京師範學院,1993。
(漢)趙歧注、(宋) 孫奭疏,《十三經注疏•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趙翼,《二十二史劄記》,臺北市:世界書局,1973。
鄧拓,《中國救荒史》,北京:北京出版社印行,1998。
(漢)劉向撰、(漢)高誘注,《戰國策》,台北巿:藝文印書館印行,1958。
(漢)劉向撰、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11。
劉文典撰,《淮南鴻烈集解》,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2。
劉厚琴,《儒學與漢代社會》,濟南:齊魯書社,2002。
劉厚琴,《漢代倫理與制度關係研究》,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5月
劉國民,《董仲舒的經學詮釋及天的哲學》,首都師範大學,2003年6月
(漢)賈誼撰、閻振益,鐘夏校注,《新書校注》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2000。
熊鐵基,《漢代學術史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漢)鄭玄注、(唐) 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上、中、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漢)鄭玄注、(唐) 賈公彥疏,《十三經注疏•周禮注疏》(上、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潘泉,《昭宣時期的循吏研究》,南昌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12月。
(漢)韓嬰撰、許維遹校釋,《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
瞿同祖,《漢代社會結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魏啟鵬著,《簡帛文獻《五行》箋證》,北京:中華書局,2005。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台北:宏業書局,1987。
(清)蘇輿撰、鐘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96。
顧炎武:《日知錄集釋》,台北巿:中華書局,1981。
【單篇論文】
丁原明,<漢初儒家對原始儒學的綜合與拓展>,《孔子研究》,1999年第2期,p50-58。
于振波,<秦漢時期的“文法吏”>,《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9年第2期,p65-71。
王剛,<西漢荒政與抑商>,《中洲學刊》,第5期(總第119期),2000年9月,p134-138。
孔德立,<外在之行與內心之德的貫通----對子思五行說建構過程的詮釋>,《中國哲學史》,2009年第3期。
王保國,<從《呂刑》看“明德慎罰”思想在西周的演變>,《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1期,2003年1月,p27-30。
王福利,<司馬遷的義利觀>,《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3期,p41-46。
王成軍,<論司馬遷的道德價值觀>,《江蘇社會科學》,1996年第2期,p96-100。
曲德來,<”忠”觀念先秦演變考>,《社會科學輯刊》,2005年第3期(總第158期),p109-115。
李亞光,<春秋時期的救災思想和防災思想>,《長春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2期,2000年3月,p28-30。
李亞光,<戰國時期荒政的特徵>,《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3期,2004年5月,p13-15。
李建,<西周初期人文意識與歷史觀念的轉變及其意義>,《孔子研究》,2004年第6期,p40-45。
李建,<『殷鑒』思想論略----以《尚書•周書》為中心的探討>,《史學史研究》,2009 年第2 期,p1-8。
李禹階,<論陸賈的“禮“、“法“思想>,《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3期,p61-64。
吳十洲,<先秦荒政思想研究>,《中華文化論壇》,1999年,p45-52。
呂慶華,<論司馬遷的貨殖思想>,《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期(總第111期),p30-36。
汪高鑫,<董仲舒天人感應論述評>,《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7月第19卷第4期,p1-p5。
徐漢昌,<鹽鐵論中所見漢儒刑德之爭>,《靜宜學報》6,1983年6月,p1-18。
徐復觀,<鹽鐵論中的政治社會文化問題>,《新夏月刊》49,1976年2月,p8-11。
郗文倩,<漢代的罪己詔:文體與文化>,《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5期,p56-62。
晁福林,〈改鑄歷史:先秦時期“以史為鑒”觀念的形成〉,《史學史研究》,2010年第2期,p1-7。
晁福林,<先秦時期「德」觀念的起源及其發展>,《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第4期,p192-204+209。
唐凱麟、陳科華,<”善者因之”----司馬遷經濟倫理思想研究>,《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年第33卷第1期,p11-13+22。
孫家洲,<從歷史軌跡看”以史為鑑”的得失>,《史學月刊》,2001年第1期,p26-31。
馬士遠,<《尚書》中的”德”及其”德治”命題摭談>,《道德與文明》,2008年第5期,p74-77。
秦進才,<漢武帝時代的皇權與酷吏>,《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9月,p121-127。
陳平坤,<《呂氏春秋》與《淮南子》的感應思維>,《台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2期,2006年10月,p167-222。new window
陳來,<梁啟超的"私德”論及其儒學特質>,《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 年第1 期(第28 卷),p52-71。
陳來,<竹簡《五行》篇與子思思想研究>,《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4卷第2期,2007年3月,p5-18。
陳來,<古代德行倫理與早期儒家倫理的特點>,《河北學刊》,2002年第22卷第6期,p31-39。
陳麗桂,<鹽鐵會議與《鹽鐵論》>,《歷史月刊》218 ,2006年3月,p124-129。
陳麗桂,<黃老思想的體現--西漢黃老治術的雙重性格與重要人物的道法傾向>,《中國學術年刊》15,1994年3月,p61-92。new window
陳逸根,<試論《鹽鐵論》中儒、法思想對立之情勢>,《興大中文研究生論文集》5 ,2000年9月,p87-103。
陳業新,<地震與漢代荒政>,《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3期(總第87期),p88-91。
陳業新,<兩漢荒政特點探析>,《史學月刊》,2002年第8期,p39-43。
郭齊勇,<郭店楚簡<五行>的身心觀與道德論>,收入郭齊勇《儒學與儒學史新論》,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郭梨華,<早期儒學的道德倫理哲學探析--以郭店儒簡為中心的討論>,《政大中文學報》17,2012年6月,p14-49。new window
張懷承,<論天人合德與道德價值的定位>,《倫理學研究》,創刊號總第2期,2002年11月,p50-54。
張元城,<漢武帝朝酷吏政治的興起與演進>,《河北學刊》,2006年7月第26卷第4期,p105-109。
張懷通,<西周卿大夫之「德」釋論>,《孔子研究》,2002年第5期,p20-27。
黃漢光,<黃老之學與漢初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鵝湖》,23:12=276,1998年6月,p7-13。new window
曹杰,<《鹽鐵論》中賢良與文學思想主張之差異>,《陰山學刊》,2006年4月第19卷第2期,p84-90。
楊儒賓,<德之行與德之氣--帛書<五行篇>、<德聖篇>論道德、心性與形體的關係>,收入鍾彩鈞主編:《中國文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論文集》,臺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年。
楊靜婉,<淺談漢宣帝的吏治整頓>,《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21卷第5期,p72-75+93。
楊靜婉,<漢代循吏的治民原則、措施、及其實施效果>,《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4期,p33-37。
趙沛,<漢代中前期的政治結構與“ 霸王道雜之” 的政治意義>,《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p105-109。
劉榮賢,<先秦兩漢所謂「黃老」思想的名與實>,《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8 ,2009年6月,p1-20。new window
鄭吉雄、楊秀芬、朱歧祥、劉承慧,<先秦經典「行」字字義的原始與變遷--兼論「五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5,2009年9月,p89-127。new window
閻應福,<先秦救災思想概略>,《中國減災》,第5卷第3期,1995年8月,p55-59。
戴兆國,<從郭店楚簡看原始儒家德性論>,《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2期,2003年3月,p36-43+126。
龐天佑,<漢初思想家的歷史反思>,《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1 期(總第110期),p62-6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