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巫儺行事與「替天行道」觀之關聯研究--以鍾馗文本與信仰現象為例
作者:吳泓哲
作者(外文):Hung-Che Wu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所
指導教授:林仁昱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鍾馗天人合一替天行道Zhong KuiNuoexorcismintegration of heaven and humanthe divine justice enforce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
當民間信仰的神祇被「萬能化」之後,許多驅逐鬼魅疫病、消災解厄之事,也變成一種由神祇來實現道理、道義的事,畢竟困厄之事,往往破壞了人們生活的慣習、常道,期盼有個救拔者助其回復常道,其中,鍾馗或許就是一個例子,祂可以驅鬼甚至抓鬼,然而由人扮演的鍾馗是否正在「替天行道」?又如何「替天行道」?是本文研究重要之範疇。
鍾馗信仰是由「大儺」轉變而來,而儺儀與古代巫、方相有相互承繼的關係,是故鍾馗信仰隱含著濃厚古代巫文化的內涵,而經過若干信仰思潮的演變,巫的具體行事意義,往往就是代表著「天道」,是故鍾馗與巫文化的儺儀實一體兩面的。
本文所要討論的「替天行道觀」,其實並不侷限在現實政治層面的是否有「道」?更不限於關係個人需求,或展現人生價值觀的俠義精神,而是用更廣闊的眼光,來看從宇宙自然到生命態度下的「天」、「道」與「行道」。
現今民間廟會上無論是開廟門或者是淨主壇多以「跳鍾馗」的儀式來舉行,目的是將凡人所看不見的「不清淨」物予以「請走」,讓廟會的會場清淨,讓酬神活動能順利進行,然而「跳鍾馗」是由民間人士裝扮成「鍾馗」,或者是以鍾馗傀儡,對「不淨物」于以「驅趕」,這其中的意義各是為何?常人可扮演「鍾馗」的信仰依據從何而來?傀儡為何又具有象徵鍾馗神力的效能?再者人與傀儡所扮成的「鍾馗」能驅走「不淨物」的依據何在,亦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題。
Having been considered omnipotent, the deities in folk belief carry out mundane tasks such as exorcising ghosts and spirits, or driving away pestilence and ill fortune. A specific deity thus turns out to be a saviour to fulfil people’s expectations when they are in need and also conduct divine justice in human world so as to adjust the disordered back to the right track. Among the deities in folk belief, Zhong Kui is an example; he not only chases away ghosts but also catches ghosts.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explore the idea of “the divine justice enforcer” of Zhong Kui. Is Zhong Kui the justice enforcer on behalf of heaven despite the fact that Zhong Kui is played as a role by the mortal in folk culture? If this is the case, how can he enforce justice on behalf of the divine?
The belief of Zhong Kui is derived from the ritual, known as, “Ta Nuo,” referring to the sorcerer’s exorcism of evil spirits. Such ritual inherits the legacy of witchcraft / soothsayer (Wu) and local deities (Fang) in the ancient time. Therefore, the belief of Zhong Kui absorbs the essence of the ancient culture of Wu belief. Having been influenced by several religious movements, the significance of Wu transforms into the common idea of divine justice. Wu belief and Zhong Kui thus can be considered two sides of one folk belief.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the divine justice enforcer with a focal point on the broader meaning of the divine justice (“Dao”). The idea of Dao shall not be restrictively explored in the realistic and political aspects; nor is it limited to the chivalrous spirit that conducts individual needs or life goals.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broaden the idea of Dao to look at the interrelationship among the divine (Tien), the justice (Dao), and the justice enforcer (Xin-Dao) through the cosmological influence upon the meaning of human life.
Nowadays, the ritual of Tiao Zhong Kui is often conducted during religious events such as the door-opening ceremony in the temple or the ritual of the altar-cleansing. It aims to drive away the unclean invisible to human eyes to purify the venue of religious events, ensuring the success of god-thanking ceremony. However, in the ritual of Tiao Zhing Kui, Zhong Kui is played as a role by human or by marionette. This dissertation intends to ask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itual of Tiao Zhong Kui as Zhong Kui is played by the mortal? From what belief can a mortal play the role of Zhong Kui? How and why can a marionette manifest the divine power of Zhong Kui? From what sources comes the practice that Zhong Kui is capable of chasing away the unclean?
古籍

魯.左丘明著、韋昭注:《《國語》嶄新新注本》(臺北:九思出版公司,1978年)
王明編:《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
漢.司馬遷著《史記》(臺北:宏業書局,1995年4月)
漢.河上公著、王卡點校:《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8月)
漢.劉安編、何寧撰:《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0月)
漢.鄭元注;唐.賈公彥疏;邱德修分段標點:《十三經注疏標點.周禮注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漢.嚴遵著、王德有點校:《老子指歸》(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3月)
晉.郭象注、成玄英疏:《南華真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7月)
劉宋.范曄撰、楊家駱主編:《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印行,1993年)
梁.宗懍撰、杜公膽注、譚麟譯注:《荊楚歲時記譯注》(武漢:湖北人民山版社,1985年)
梁.宗懍撰、杜公膽注、譚麟譯注:《荊楚歲時記譯注》(武漢:湖北人民山版社,1985年)
梁.蕭統編:《昭明文選》(臺北:華正書局,1973年8月)
北齊.魏收撰、楊家駱主編:《魏書》(臺北:鼎文書局印行,1990年)
唐.孔穎達:《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唐.成玄英著:《老子義疏》(臺北:廣文書局印行,1974年3月)
唐.李延壽撰、楊家駱主編:《北史》(臺北:鼎文書局印行,1991年)
唐.李復言:《玄怪錄、續玄怪錄》(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9月)
唐.魏徵等撰、楊家駱主編:《隋書》(臺北:鼎文書局印行,1990年)
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收錄於《四部叢刊初編子部》(臺北:商務印書館,1975年)
宋.歐陽修、宋祈撰:《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印行,1990年)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孟元老撰、伊永文箋注:《東京夢華錄箋注,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
明.不提名著:《鍾馗全傳》收錄於劉世德、陳慶浩、石昌渝主編:《古本小說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8月1版)
明.朱有燉著;趙曉紅整理:《朱有燉集》(山東:齊魯書社,2014年3月)
明.李時珍著,錢超塵、董連榮主編:《本草綱目詳譯》(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
明.楊慎:《丹鉛總錄》(臺北: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55冊)
明.趙元度輯;王季列校刊:《孤本元明雜劇》(上海:上海涵芬樓印行,1938年)
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新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8月初版)
清.張南莊、劉璋、東山雲中道等著;鄔國平校注、繆天華校閱:《何典、斬鬼傳、唐鍾馗平鬼傳(合刊)》(臺北:三民書局,2007年10月二版一刷)
清.趙翼:《陔餘叢考》(上海:商務書局,1957年12月)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1月)
清.顧炎武撰,陳垣校注:《日知錄校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

近人著作

丁晏:《曹集詮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王平著:《《太平經》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10月)
王正書:《中國民間文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3年4月)
王永平:《道教與唐代社會》(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
王利器:《文子疏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王定信、楊升南主編:《甲骨學一百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9月)
王漢民:《道教神仙戲曲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2月)
白雲霽編:《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
石光生、王淳美:《林金鍊跳鍾馗儀式劇場》(臺北:臺北市市府文化局,2015年3月)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9月)
曲六乙、錢茀:《中國儺文化通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1月)
何新:《諸神起源》(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6月)
余英時:《中國文化史通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
吳光:《黃老之學通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宋錦秀:《傀儡、除煞與象徵》(新北:稻鄉出版社,1994年12月)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學生書局印行,2000年3月)
李豐楙:《六朝隋唐仙道小說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7年2月)
李豐楙:《仙境與游歷──神仙世界的想象》(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0月)
林品石:《呂氏春秋今註今譯》(臺北:商務書局,1986年)
林富士:《漢代的巫者》(新北:稻鄉出版社,2004年7月)new window
胡孚琛、呂錫琛:《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丹道(增訂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6月)
胡建國:《巫儺與巫術》(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胡萬川:《真實與想像----神話傳說探微》(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new window
胡萬川:《鍾馗神話與小說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5月)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
晏昌貴:《巫鬼與淫祀----楚簡所見方術宗教考》(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
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高正:《諸子百家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11月)
庹修明:巫儺文化與儀式戲劇研究(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09年)
張鴻愷:《先秦至漢初----《老子》思想之發展與變遷》(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07月)new window
曹建南:《日本民間的鍾馗信仰》(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年)
郭靜云:《天神與天地之道----巫覡信仰與傳統思想淵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4月)
陳英仕:《清代鬼類諷刺小說三部曲----《斬鬼傳》《唐鍾馗平鬼傳》《何典》》(臺北:秀錍資訊科技,2006年7月)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臺北:商務印書館,1995年4月)
陳鼓應:《老莊新論》(臺北:五南書局,2005年二版)new window
陳鼓應:《黃帝四經今註今譯》(臺北:商務印書館,1995年)
陳鼓應註譯:《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10月12)
陳錫勇:《老子校正》(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9月)
陳麗桂:《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年4月)new window
曾永義:《戲曲與偶戲》(臺北:國家出版社,2013年8月)
黃征、吳偉編校:《敦煌願文集》(長沙:岳麓書社出版,1995年11月)
楊伯峻著:《論語譯註》(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楊啟孝:《儺戲儺文化資料集》(貴陽:貴州民族學院圖書館編,1990年)
楊儒賓著:《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社,2016年2月)new window
詹石窗著:《道教文化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6月)
路遙主編:《道教與民間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
劉世德、陳慶浩、石昌渝主編:《古本小說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8月1版)
劉仲宇:《中國民間信仰與道教》(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3月)
劉仲宇:《道教法術》(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1月)
劉榮賢:《莊子外雜篇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4月)new window
劉黎明:《灰暗的想象----中國古代民間社會巫術信仰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4年5月)
劉燕萍:《民俗與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4月)
鄭志明:《以人體為媒介的道教》(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年5月)new window
鄭尊仁:《鍾馗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6年7月)
蕭登福著:《道教與佛教》(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9月)
魏啟鵬著:《馬王堆漢墓帛書《黃帝書》箋證》(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2月)
饒宗頤著:《老子想爾注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

學位論文

王玉青:《代天巡守與吊民伐罪----中國古代正當性戰爭觀念形成與變遷》(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任靜偉:《淺論孔虛生死觀》(甘肅:蘭州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吳明艷 :《歷代鍾馗人物形象的解析》(蘇州:蘇州大學,2012年)
吳建明:《先秦儒家「天人合德」思想之演進與發展》(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呂泓:《清代章回小說中的「醜」形主角及其審醜藝術----以《斬鬼傳》的鍾馗、《醉菩提》的濟顛為主》(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李炅:《古代鍾馗圖像研究》(南京:東南大學,2007年)
李楠:《「跳鍾馗」源流研究》(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2004年)
李慶豪:《論戰國時期黃老道家對老子道家「天道----治道」思想的繼承與改造》(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沈智偉:《先秦老學圖像之重構──從出土《老子》回應《老子》學諸問題》(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林宣佑:《兩漢《老子》注中之「道論」研究──以《河上公注》、《指歸》、《想爾注》為論》(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侯金全:《不能說的秘密----降妖驅魔「跳鍾馗」!》(嘉義: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碩士論文,2017年)
姜乃菡:《鍾馗故事的文本演變及其文化內涵》(天津:南開大學,2014年)
張忠宏:《戰國黃老「天道」與「道」----以《黃帝四經》及《管子四篇》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張福貴:《替天行道:先秦戰爭與古典政治正當性研究》(福建:福建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9年)
陳英仕:《清代三部鬼類諷刺小說之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楊韻韻:《文人「鍾馗畫」之研究──唐至清末的鍾馗畫》(臺中: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劉振:《鍾馗信仰與鍾馗戲》(上海:上海師範大學,2003年)
劉淑芬:《黃慎的諧俗人物畫研究──以鍾馗畫為例》(臺中: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鄭國瑞:《兩漢黃老思想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new window
鄭尊仁:《鍾馗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戴如豐:《戲謔與神秘----臺灣北部正一派紅頭法師獅場收魂法事分析》(嘉義: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所碩士論文,2007年)
謝君直:《《道德經》與《黃老帛書》「道論」之比較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鍾侑達:《老莊思想「由凡入聖」之生命境界研究》(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期刊論文

王學泰:〈從「忠義」說到「替天行道」〉,《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1期,2003年3月,頁47-53
石守謙:〈雅俗的焦慮:文徵明、鍾馗與大眾文化〉,《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16期(2004年3月),頁307-339。new window
吳加敏、舒芷玲、顏淑麗:〈鍾馗民俗信仰與其神話文學形象〉,《神話與文學論文選輯》(2010-2011年),頁74-92。
吳黎朔:〈論《斬鬼傳》與鍾馗〉,《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16期(2010年),頁15-37。
李炅:〈趙嵒《小兒戲舞鍾馗》考〉,《大連學報》第28卷第4期(2007年8月),頁43-47。
李豐楙:〈鍾馗與儺禮及其戲劇〉,《民俗曲藝》第39期(1986年1月),頁69-99。new window
杜貴晨:〈《水滸傳》「替天行道」論〉,《菏澤學院學報》第30卷第6期,2008年11月,頁23-25
杜貴晨:〈《水滸傳》「替天行道」論〉《菏澤學院學報》第30卷第6期(2008年11月),頁23-38。
汪曉云:〈方相與鍾馗的發生研究〉,《民族藝術》第2期(2005年6月),頁45-50。
林素娟:〈先秦至漢代禮俗中有關厲鬼的觀念及其因應之道〉,《成大中文學報》第十三期,(2005年12月),頁59-94。new window
林智莉:〈論明代宮廷大儺儀式鍾馗戲----兼論鍾馗形象的轉變〉,《政大中文學報》第8期(2007年12月),頁97-120。new window
邱坤良:〈臺灣的跳鍾馗〉,《民俗曲藝》第85期(1993年9月),頁325-367。new window
師平:〈《水滸》宣揚的「替天行道」與宋明理學〉,《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第5期(1975年),頁11-14。
張連強:〈論鍾馗傳說與辟邪信仰的幾個面相〉,《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創刊號(2012年4月),頁113-126。new window
張紫晨:〈中國儺文化的流布與變異〉,《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第2期(1991年),頁19-27。new window
張道一:〈漫談鍾馗〉,《力與美月刊》第84期(1997年4月),頁102-111。
梁淑媛:〈鍾馗—除魔大神的陰陽越界〉,《輔大中研所學刊》第7期(1997年),頁360-377。new window
陳小琴:〈從終葵到鍾馗〉,《思想戰線》第4期(1979年),頁93-94
陳新瑜:〈鍾馗戲及其相關問是之研究〉,《有鳳初鳴年刊》第1期(2005年9月),頁185-211。new window
陳遼:〈「替天行道」行何「道」──關於《水滸傳》中「道」的辦析〉,《銅仁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7卷第2期(2005年3月),頁25-27。
楊玉君:〈民俗畫的解讀與誤讀----以俄藏五鬼鬧判圖為例〉,《民俗曲藝》第181期(2013年9月),頁223-264。new window
楊玉君:〈俄藏清末鍾馗圖象考釋〉,《中正漢學研究》第23期(總期)(2014年6月),頁25-52。new window
楊瓊著:〈在哲學與巫術之間----淺說老子作為巫〉,《新東方》第167期,(2009年11月),頁6-11。
劉枝萬:〈臺灣的民間信仰〉,《臺灣風物》第39卷第1期(1989年3月),頁079-112。new window
劉笑芬、鍾文珊:〈鍾馗神話與文學分析〉,《神話與文學論文選輯》(2008-2009年),頁162-202。
劉燕萍:〈陽醜.鬼王與神堂:論〈慶豐年五鬼鬧鍾馗〉,《人文中國學報》第20期(2014年9月),頁253-289。
劉錫誠:〈鍾馗論〉,《民俗曲藝》第111期(1998年1月),頁97-138。new window
鄭燦山:〈《河上公注》成書時代及其思想史、道教史之意義〉,《漢學研究》第18卷第2期(2000年12月),頁85-112。new window
薄松年:〈美哉鍾馗:鍾馗戲和鍾馗畫〉,《大雅藝文雜誌》第15期(2001年6月),頁49-53。
鍾書林、張磊:〈《敦煌願文集》之〈兒郎偉〉校補〉,《敦煌學輯刊》第3期(2009年9月30),頁114-119。
鍾興永:〈鍾馗研究述論〉,《雲夢學刊》第35卷第5期(2014年9月),頁37-39。
鍾鎮宇:〈莊子的氣化學現象學〉,《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2期(2013年3月)頁109-14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