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先秦道家老莊生命思想研究
作者:柳秀英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U HSIU YING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何淑貞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老子莊子生命思想生死觀先秦道家原始思維生命教育生命美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4)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78
個人的生活方式及人生開展的重要關鍵,即在於吾人的思想,而生命存在的價值,亦端視於吾人如何看待生命存在的本質與意義,若能建立一套正向、達觀的生命思想,便能悠然的感受生活的美好與生命的喜悅,甚至對於生命的大限─死亡,也能無所畏懼地坦然面對,這就是思想給予人的莫大勇氣與力量,也是思想能決定個人的人生命運之關鍵所在。對於生命存在的思考與探索,始終是人們致力研究的主要課題,而老子與莊子對於生命存在所提出的思考與見解,不僅對於身陷先秦戰火的先民們有所助益,對於現今疲困於物質追求的人們來說,也仍是深刻而饒富意義的。全文計七章:
第一章緒論:說明論文研究的動機目的、研究主題現況的探討,以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原始思維的生命意識:主要探討原始思維之圖騰觀念、生殖崇拜及靈魂信仰。透過考古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學及心理學等學科學者的研究成果,爬梳整理原始人類的生命意識,以瞭解先秦時代之前生命意識的發展情形。
第三章先秦時代的生命意識:分別就先秦時代的神話生命觀、原始思維持續發展的靈魂信仰生命觀,以及理性思維生命觀念,作各別的考察,以瞭解先秦時代生命觀念的發展情形。
第四章老子的生命思想:首先討論老子思想的形上基礎,其次論述其生命觀念,再敘述老子立基於道論的養生觀念。
第五章莊子的生命思想:首先說明莊子氣化生命觀,其次闡述莊子思想對於生命美學的建構內容,末則論述莊子生命思想的主體性與自由觀。
第六章老莊生命思想的歷史影響與現代意義:分別論述老莊生命觀對後世的影響,以及對於生命教育的啟示與意義。
第七章結論:在綜覽原始時代至先秦時期的生命意識發展情況後,歸結出老莊生命思想是對於原始思維的優質繼承與理性超越、肯定生命存在之主體價值、奠定中國生命美學的思想基礎,以及厚實生命教育的思想基礎等重要意義。
壹、專著
一、 古籍文獻部分:(民國以前著作)
(一)經部
1.《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3。(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
《周易正義》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
《尚書正義》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
《毛詩正義》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
《周禮注疏》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儀禮注疏》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禮記正義》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
《春秋左傳正義》周•左丘明傳,晉•杜育注,唐•孔穎達疏。
《論語注疏》魏•何晏注,宋•邢昺疏。
《爾雅注疏》晉•郭璞注,宋•邢昺疏。
《孟子注疏》漢•趙岐注,宋•孫奭疏。
《孝經注疏》唐•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2.《易緯乾鑿度》漢•鄭玄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據聚珍版叢書本影印)
3.《周易略例》魏•王弼注。(收錄於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83。)
4.《經典釋文》唐•陸德明撰,清•盧文弨校,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0。(抱經堂本)
5.《詩本義》宋•歐陽脩撰,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
(二)史部
1.《國語》吳•韋昭注,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據士禮居黃氏重雕本校刊)
2.《史記》漢•司馬遷撰,唐•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宋•裴駰集解,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清乾隆武英殿影本)
3.《漢書》漢•班固撰,清•王先謙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據清光緒二十六年長沙王氏校刊本影印)
(三)子部
1.《老子道德經注》魏•王弼注。(收錄於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83。)
2.《音注河上老子道德經》宋•呂祖謙,台北:廣文書局,1985。(影印宋麻沙本)
3.《老子道德經憨山解》明•釋憨山,台北:琉璃經房,1982。
4.《莊子通•莊子解》明•王夫之撰,台北:里仁書局,1984。
5.《莊子集釋》清•郭慶藩輯,台北:華正書局,1985。
6.《管子》周•管仲撰,唐•房玄齡注,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據明吳郡趙氏本校刊)
7.《墨子閒詁》清•孫詒讓撰,台北:世界書局,1965。
8.《荀子集解》清•王先謙集解,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上海掃葉山房石印本)
9.《韓非子》周•韓非撰,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據吳氏影宋乾道本校刊)
10.《列子》周•列禦寇撰,晉•張湛注,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1。(據明世德本校刊)
11.《呂氏春秋》秦•呂不韋撰,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據畢氏靈巖山館校本校刊)
12.《淮南子》漢•劉安撰,漢•高誘注,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清嘉慶九年姑蘇聚文堂重刊莊逵吉本)
(四)集部
1.《楚辭》漢•王逸注,宋•洪興祖補注,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2.《楚辭集注》宋•朱熹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說文解字注》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經韵樓臧版)
4.《廣雅疏證》魏•張揖撰,清•王念孫疏,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79。
5.《李太白全集》唐•李白撰,清•王琦集注,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據王注原刻本校刊)
6.《蘇東坡全集》宋•蘇軾撰,北京:中國書店,1986。(據世界書局一九三六年版影印)
7.《蘇軾詩集》宋•蘇軾撰,清•王文誥輯註,孔凡禮點校,台北:莊嚴出版社,1990。
8.《欒城後集》宋•蘇轍撰,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明活字印本)
9.《豫章黃先生文集》宋•黃庭堅撰,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明活字印本)
10.《太平御覽》宋•宋昉等編,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上海涵芬樓影本)
11.《省心錄》宋•林逋撰,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5。
12.《屈原賦注》清•戴震注,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13.《山靜居畫論》清•方薰撰,台北:世界書局,1978。
二、 今人著述部分:(民國以後著作,依姓氏筆劃順序)
(四劃)
文史知識編輯部(1990):《儒佛道與傳統文化》,北京:中華書局。
方東美(1984):《中國哲學之精神及其發展》,孫智燊譯,台北:成均出版社。new window
方東美(1987):《生生之德》,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止 庵(2001):《老子演義》,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王 淮(1985):《老子探義》,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王中江(2001):《道家形而上學》,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王邦雄(1986):《老子的哲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王邦雄(1991):《人間道》,台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邦雄(1991):《生死道》,台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邦雄(1991):《老子道》,台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王邦雄(1993):《莊子道》,台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王國維(1982):《人間詞話》,徐調孚注,台北:學海出版社。
王國維(1993):《王國維哲學美學論文輯佚》,佛雛校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葆玹(2002):《老莊學新探》,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王德有(1998):《以道觀之─莊子哲學的視角》,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曉華(2002):《個體哲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五劃)
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1982):《古希臘羅馬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六劃)
伍至學編(1993):《哲學雜誌》第四期,台北:業強出版社。
伍至學編(1994):《哲學雜誌》第七期,台北:業強出版社。
任繼愈(1998):《天人之際》,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朱 狄(1988):《原始文化研究》,北京:三聯書店。
朱 狄(1999):《信仰時代的文明》,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朱光潛(1990):《談美》,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
朱自清等編(1993):《神話與詩》台北:里仁書局。
朱靖華(1997):《蘇軾論》,北京:京華出版社。
朱謙之(1984):《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
牟宗三(1983):《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七劃)
何星亮(1991):《圖騰文化與人類諸文化的起源》,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何淑貞(2004):《嘯傲東軒》,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何懷宏(2001):《生命與自由─法國存在哲學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何權峰(1988):《心念的種籽:人生有很多選擇》,台北:高寶國際有限公司。
余德慧(1997):《生死無盡》,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吳申元(1986):《中國人口思想史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吳 怡(1994):《新譯老子解義》,台北:三民書局。
吳 怡(2000):《新譯莊子內篇解義》,台北:三民書局。
吳經熊(1985):《哲學與文化》,台北:三民書局。
呂大吉(1993):《宗教學通論》,台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
李孝定(1970):《甲骨文字集釋》,台北:中央歷史語言研究所。
李辰冬(1980):《詩經通釋》,台北:水牛出版社。new window
李景源(1989):《史前認識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李 零(1993):《中國方術考》,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
李遠哲等(1999):《享受生命:生命的教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李學勤、葛兆光編(2000):《道家思想與佛教》,隽雪豔、陳捷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李錦全(1998):《陶潛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沈清松(1986):《現代哲學論衡》,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new window
沈清松編(1995):《詮釋與創造:傳統中華文化及其未來發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八劃)
周瀚光、朱幼文、戴洪才(2000):《管子直解》,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林慶彰編(1983):《詩經研究論集》(一),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林慶彰編(1987):《詩經研究論集》(二),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九劃)
段德智(1994):《死亡哲學》,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胡 適(1986):《中國古代哲學史》,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十劃)
唐君毅(1980):《人生之體驗續編》,台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唐君毅(1984):《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新亞研究所。
徐復觀(1984):《中國藝術精神》,台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徐復觀(1987):《中國人性論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索甲仁波切(1996):《西藏生死書》,鄭振煌譯,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袁 珂(1982):《山海經校注》,台北:里仁書局。
袁 珂(1988):《中國神話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袁長江(1999):《先秦兩漢詩經研究論稿》,北京:學苑出版社。
馬昌儀(2000):《中國靈魂信仰》,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馬昌儀(2001):《古本山海經圖說》,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馬曉宏(1991):《天‧人‧神》─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造神運動,台北:雲龍出版社。
高 亨(1988):《老子正詁》,北京:中國書店。
高本漢(1971):《左傳真偽考及其他》,陸侃如譯,台北:泰順書局。
高柏園(1992):《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高晨陽(1994):《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崔大華(1992):《莊子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崔宜明(1996):《生存與智慧─莊子哲學的現代闡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十一劃)
張 亨(1997):《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文初(1996):《死之默想》,台北:新視野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張正明(1987):《楚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立文(1988):《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張光直(1983):《中國青銅時代》,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張成秋(1971):《莊子篇目考》,台北:臺灣中華書局。
張岱年(1989):《中國古典哲學概念範疇要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默生(1993):《莊子新釋》,張翰勛校補,濟南:齊魯書社。
郭大烈、楊世光編(1985):《東巴文化論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陳 兵(1995):《生與死的超越》,台北:圓明出版社。
陳寅恪(1981):《金明館叢稿初編》,台北:里仁書局。
陳鼓應(1984):《老子註釋及評介》,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
陳鼓應(1992):《老莊新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new window
陳鼓應(1993):《莊子哲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陳鼓應編(1994):《道家文化研究》第四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陳鼓應編(1999):《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五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陳夢家(1988):《殷墟卜辭綜述》,北京:北京中華出版社。
陸 揚(1998):《中西死亡美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陸復初、程志方(2001):《中國人精神世界的歷史反思》(一),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陶東風(1995):《從超邁到隨俗─莊子與中國美學》,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十二劃)
傅佩榮(2002):《傅佩榮解讀莊子》,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傅偉勳(1993):《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台北:正中書局。
傅偉勳(1997):《生命的學問》,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傅道彬(1990):《中國生殖崇拜文化論》,湖北人民出版社。
勞思光(1986):《新編中國哲學史》(一),台北:三民書局。
曾昭旭(2002):《老子的生命智慧》,台北:健行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童書業(1982):《先秦七子思想研究》,濟南:齊魯書社。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附補編),台北:出版者不詳,出版時間不詳。
馮契等著(1985):《中國哲學範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黃 釗(1991):《帛書老子校注析》,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黃錦鋐(1987):《新譯莊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
(十三劃)
楊 明(2003):《經典小故事,人生大哲理─談永恆》,台北:培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楊 適(1991):《中西人論的衝突─文化比較的一種新探求》,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楊利慧(1999):《女媧溯源―女媧信仰起源地的再推測》,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楊春時(1998):《生存與超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楊潤根(1994):《老子新解》(上冊),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
楊儒賓編(1993):《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葉 朗(1987):《中國美學的發端》,台北:金楓出版事業公司。
葉海煙(1997):《老莊哲學新論》,台北:文津出版社。
葉海煙(1999):《莊子的生命哲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葉國慶等(1983):《莊子研究論集》,台北:木鐸出版社。
葉舒憲(1991):《英雄與太陽─中國上古使詩的原型重構》,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葉舒憲(1997):《莊子的文化解析─前古典與後現代的視界融合》,湖北人民出版社。
葛兆光(1998):《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葛晉榮(1993):《中國哲學範疇導論》,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董小蕙(1993):《莊子思想之美學意義》,台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董光璧(1991):《當代新道家》,北京:華夏出版社。
董芳苑(1991):《原始宗教》,台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十四劃)
廖 群(2000):《中國審美文化史》(先秦卷),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聞一多(1983):《聞一多全集》(四),孫黨伯、袁騫正編,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蒙培元(1993):《中國哲學主體思維》,北京:東方出版社。
蒙培元(1998):《心靈超越與境界》,北京:人民出版社。
裴普賢、糜文開(1985):《詩經欣賞與研究》(一),台北:三民書局。
趙有聲、劉明華、張立偉(1988):《生死•享樂•自由─道家和道教的關係及人生自由》,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趙沛霖(1998):《先秦神話思想史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趙國華(1990):《生殖崇拜文化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樓宇烈校釋(1983):《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台北:華正書局。
(十五劃)
劉小楓(1990):《拯救與逍遙》,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劉光義(1986):《莊學蠡測》,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劉坤生(1998):《老子不老:新證道家哲學真義》,台北:中天出版社。
劉長林(1992):《中國智慧與系統思維》,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劉笑敢(1988):《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黎明(2001):《先秦人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潛明茲(1989):《神話學的歷程》,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
潘知常(2000):《中西比較美學論稿》,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蔣錫昌(1980):《老子校詁》,台北:東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鄭世根(1993):《莊子氣化論》,台北:學生書局。new window
鄭曉江(1999):《超越死亡》,台北:正中書局。
(十六劃)
盧育三(1987):《老子釋義》,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蕭兵、葉舒憲(1994):《老子的文化解讀─性與神話學之研究》,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錢志熙(1997):《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北京:東方出版社。
錢鍾書(1980):《管錐編》(中),香港:太平圖書公司。
錢鍾書:《談藝錄》,出版地不詳,出版年代不詳。
(十七劃)
鍾科文、杜鎮遠(2000):《走出無知的迷宮─現代迷信分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韓慶祥、鄒詩鵬(2001):《人學:人的問題的當代闡釋》,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十九劃)
羅尚賢(1989):《老子通解》,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羅根澤(1977):《諸子考索》,香港:學林書店。
(二十劃)
蘇雪林(1995):《詩經雜俎》,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二十一劃)
顧頡剛等編著(1987):《古史辨》(一)、(四)、(五)、(六),台中: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三、 外國譯著部分:(依姓氏筆劃、姓名英文字母順序)
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涌編著(1990):《氣的思想》,李慶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白川靜(1977):《甲骨文的世界─古殷王朝的締構》,溫天河譯,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白川靜(1986):《中國神話》,王孝廉譯,台北:長安出版社。
池田知久(2001):《莊子─「道」的思想及其演變》,黃華珍譯,台北:編譯館。
李福清(1991):《中國神話故事論集》,馬昌儀編,臺灣學生書局。
楊興順(1957):《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及其學說》,楊超譯,北京:科學出版社。
福永光司(1971):《莊子─古代中國的存在主義》,陳冠學譯,台北:三民書局。
A•E•泰勒
(1926/1990):《柏拉圖─生平及其著作》,謝隨知、苗力田、徐鵬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Aristotle(亞里士多德)
( /2002):《論靈魂•論夢》(Peri Psukhes/ Peri Enupnion),秦典華譯,台北:慧明文化出版社,2002。
Bronislaw Malinowsk(馬凌諾斯基)
(1948/1978):《巫術、科學與宗教》(Magic, Science and Religion and Other Essays ),朱岑樓譯,台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arl Gustav Jung(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 /1990):《心理學與文學》(Psychology & literature),馮川、蘇克譯,台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Carr, Edward Hallett(卡爾•愛德華•哈萊特)
( /1977):《歷史論集》(What is history?),王任光譯,台北:幼獅書局。
E. B. Tylor(愛德華•泰勒)
(1871/1992):《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連樹聲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Emile Durkheim(杜爾幹)
(1913/1999):《宗教生活的初級形式》(LES FORMES ÉLÈMENTAIRES DE LA VIE RELIGIEUSE),林宗錦、彭守義譯,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Ernst Cassier(恩斯特•卡西爾)
(1925/1992):《神話思維》(Mythical Thought),黃龍保、周振選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Ernst Cassier(恩斯特•卡西爾)
(1944/1985):《人論》(An Essay on Man),甘陽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1945/1988):《符號•神話•文化》(SYMOB, MYTH AND CULTURE),李小兵譯,北京:東方出版社,1988。
(1945/1998):《國家的神話》(The Myth of The State)范進、楊君游、柯錦華譯,北京:華夏出版社。
Faulkner Raymond(法克倫•雷蒙德)
( /2001):《埃及生死之書》(The Book of the Living and Dying),羅塵譯,京華出版社。
Frazer, J.G.(詹姆斯•喬治•弗雷澤)
(1922/1998):《金枝》(THE GOLDEN BOUGH),徐育新、汪培基、張澤石譯,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
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黑格爾)
( /1980):《自然哲學》(Naturphilosophie),梁志學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1928/1959):《哲學史演講錄》第一卷(Vorlesungen {212239}ber die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賀麟、王太慶譯,商務印書館。
(1952/1984):《精神現象學》(Phänomenologie des geistes),賀自昭、王玖興譯,台北:里仁書局。
(1955/1981):《美學》(Ästhetik)(一),朱孟實譯,台北:里仁書局。
(1955/1982):《美學》(Ästhetik)(三),朱孟實譯,台北:里仁書局。
Jean Piaget(讓•皮亞傑)
(1972/1981):《發生認識論原理》(The principles of genetic epistemology),王憲鈿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Jean-Francois Lyotard(讓•弗•利奧塔)等
(1968/1999):《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趙一凡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Jean-Paul Sartre(薩特)
(1957/1990):《存在與虛無》(L’ÊTRE ET LE NÈANT),陳宣良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Joseph Needham(李約瑟)
( /1990):《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陳立夫等譯,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Kant, Immanuel(康德)
(1968/2002):《道德形而上學原理》(Kants Werke Akademic-Textaugabe Band ⅣG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苗力田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86):《判斷力批判》(Kritik der Urteilskraft),宗白華、韋卓民譯,台北:滄浪出版社。
Karl Jaspers(卡爾•雅斯貝斯)
( /1988):《智慧之路》,柯錦華譯,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Leroi—Gaurhan,Andre(安德烈‧勒魯瓦—古昂)
( /1990):《史前宗教》,俞灝敏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Lewis H. Morgan(路易斯•亨利•摩爾根)
(1877/1977):《古代社會》(Ancient Society),楊東蒓、馬雍、馬巨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Lucién Lévy—Brühl(路先•列維—布留爾)
(1930/2001):《原始思維》(How Natives Think),丁由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Luwig Wittgenstein(維特根斯坦)
( /1988):《名理論》(邏輯哲學論)(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張申府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Manfred Frank(曼弗雷德•弗蘭克)
(1986/2001):《個體的不可消逝性》(Die Unhintergehbarkeit von lndividualität),先剛譯,北京:華夏出版社。
Martin Heidegger(海德格爾)
(1979/1987):《存在與時間》(SEIN UND ZEIT),陳嘉映、王慶節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Max Weber(馬克思•韋伯)
(1920 /1993):《宗教社會學》(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劉援、王予文譯,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20/1997):《儒教與道教》(Konfuzianismus und Taoismus),北京:商務印書館。
Nietzsche, Friedrich Wilhelm(尼采)
(1882/1984):《歡悅的智慧:快樂的科學》(The joyful wisclom),余鴻榮譯,台北:志文出版社。
Paul Foulquié(保羅•富爾基埃)
(1979/1988):《存在主義》(L’EXISTENTIALISME),潘培慶、郝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Paul Tillich(保羅‧田立克)
( /1994):《信仰的動力》(Dynamics of faith),魯燕萍譯,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Plato(柏拉圖)
( /1983):《游敘弗倫,蘇格拉底的申辯,克力同》,嚴群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Richard Tarnas(理查•塔那斯)
(1991/1995):《西方心靈的激情》(The passion of the western mind:understanding the ideas that have shaped our world view),王又如譯,台北:正中書局。
Schopenhauer, Arthur(叔本華)
( /1985):《愛與生的苦惱》,陳曉南譯,台北:志文出版社。
(1818/1974):《意志與表象的世界》(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劉大悲譯,台北:志文出版社。
Stephen Hsia Da Chin(夏瑞春)
( /1997)編:《德國思想家論中國》,陳愛政等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Van Over, Raymond(雷蒙德•范•奧弗)
( /1989)編:《太陽之歌─世界各地創世神話》(Sun songs creation myths from around the world),毛天祜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貳、學位論文(依出版先後排列)
全明鎔(1984):《先秦生死觀研究》,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明月(1987):《莊子生命思想之研究》,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竹連(1987):《莊子與郭象思想之比較研究─以逍遙義為中心》,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周景勳(1990):《莊子寓言中的生命哲學》,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康韻梅(1992):《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余靜惠(1994):《死亡的意義與莊子哲學的回應》,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秋固(1995):《莊子的人學與超個人心理學》,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明恩(1995):《氣化宇宙論主體架構的形成及其開展》,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雅慧(1995):《莊子生死觀對死亡教育的啟示》,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建潤(1996):《莊子養生思想研究》,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毛忠民(1997):《莊子氣論思想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李宗蓓(1999):《莊子生死觀研究》,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易天任(2001):《先秦「氣」思想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吉志(2001):《《莊子》的生命體驗與倫理實踐》,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慧萍(2001):《《老》《莊》生死觀研究》,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憶佳(2002):《由養生主看莊子的養生觀》,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參、期刊論文(依姓氏筆劃順序)
(四劃)
尤煌傑(1994):〈中國哲學思想的生死觀的美學向度─以老莊思想為例〉,《哲學年刊》,10,pp.09-19。new window
文 軒(1998):〈實踐人文主義教育理想〉,《師友》,375,pp.10-12。
王 煜(1973):〈莊子論道之超越性與實現性〉,《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6:1,pp.109-142。
王 煜(1974):〈井田俊彥:〈蘇斐教與道家思想中主要哲學概念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7:1,pp.360-364。
王邦雄(1977):〈莊子哲學的生命精神〉,《鵝湖月刊》,3:6,pp.11-18。new window
王邦雄(1998):〈老莊哲學的生死智慧〉,《宗教哲學》,4:3,pp.73-80。new window
王俊傑(2003):〈老子保生思想研究〉,《興大中文研究生論文集》,8,pp.149-163。
(六劃)
朱 喆(2000):〈先秦道家生死智慧與現代西方死亡哲學〉,《宗教哲學》,6:2,pp.137-143。
朱 喆(1999):〈先秦道家的生死觀〉,《中國文化月刊》,227,pp.15-37。
朱人求(1996):〈試論莊子生死哲學的本體意義〉,《古今藝文》,23:1,pp.20-23。
朱莉美(2003):〈莊子與海德格爾「生死觀」的比較〉,《德霖學報》,17,pp.143-167。
江淑君(2000):〈死生無變於己─「莊子」的生死觀析論〉,《中文學報》,6,pp.69-86。
(七劃)
何保中(1999):〈死亡問題在莊子思想中的意義與地位〉,《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22,pp.215-235。new window
何軍民(2002):〈比較康德和莊子的“遊戲”思想〉,《淮南師範學院學報》, 4:1,pp.86-88。
吳 怡(1973):〈莊子思想的精神─體現真我〉,《中華文化復興月刊》,6:4,pp.27-29。
吳汝鈞(1996):〈莊子的終極關懷〉,《哲學雜誌》,17,pp.172-197。
吳萬居(1985):〈詩經裡之異常誕生神話與傳說〉,《孔孟月刊》,23:7,pp.23-31。new window
吳瓊洳(1999):〈生命教育課程的設計〉,《臺灣教育》,580,pp.12-18。new window
呂宗麟(1995):〈試論老莊的生死觀─兼探道教的長生之術〉,《宗教哲學》,1:3,pp.101-112。new window
李亦園(1976):〈文化比較研究法探究〉,《思與言》,13:5,pp.1-13。new window
李匡郎(1994):〈生死的轉化與超越─儒、道、佛、天主教生死觀初探〉,《哲學年刊》,10,pp.147-160。
李美燕(1998):〈由老莊的生死觀論其養生哲學〉,《屏東師院學報》,11,pp.195-212。new window
李復惠(1999):〈國內死亡教育相關學位論文之回顧〉,《安寧療護》,14,pp.74-97。new window
李煥明(1988):〈莊子的生死觀〉,《中華易學》,9:3,pp.15-18。
李霖生(1994):〈支離其形,以養天年─論《莊子》內篇在生死兩端打通的妙道〉,《哲學雜誌》,8,pp.54-69。
杜正勝(1991):〈生死之間是連繫還是斷裂?─中國人的生死觀〉,《當代》, 58,pp.24-41。
杜正勝(1995):〈從眉壽到長生─中國古代生命觀念的轉變〉,《中央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6:2,pp.383-487。new window
沈清松(1987):〈莊子的人觀〉,《哲學與文化》,14:6,pp.13-23new window
沈清松(1988):〈老子的形上思想〉,《哲學與文化》,15:12,pp.22-30。new window
沈清松(1993):〈詮釋學方法評介〉,《國立政治大學研究通訊》,1,1993,pp.5-17。
沈清松(1999):〈郭店竹簡《老子》的道論與宇宙論──相關文本的解讀與比較〉,《哲學與文化》,26:4,pp.298-316。new window
沈惠如(2002):〈生死教育的始祖─老子生死觀探究〉,《德育學報》,17,pp.17-24。
辛明芳(1990):〈「左傳」「災」預言中的天人關係〉,《中文研究學報》,3,pp.15-25。
(八劃)
林慧婉(1999):〈論莊子生死智慧的現代意含〉,《黃埔學報》,37,pp.147-159。new window
林慧婉(2003):〈春秋時代的生死觀〉,《黃埔學報》,45,pp.39-49。new window
(九劃)
段德智(2000):〈西方主體性思想的歷史演進與發展前景─兼評“主體死亡”觀點〉,《武漢大學學報》, 53:2,pp 650-654。
(十劃)
孫少青(1978):〈中國先哲的生死觀〉,《哲學與文化》,5:5,pp.48-52。
孫效智(1999):〈生死尊嚴與生命智慧〉,《臺灣教育》,580,pp.2-6。
孫寶琛(1978):〈莊子的生死觀─善其生者善其死,死生無變於己〉,《哲學與文化》,5:8,pp.35-39。new window
徐 諶(1998):〈讓團體壓力喚起人心─余德慧教授談社會結構與生命教育〉,《師友》, 375,pp.13-16。
徐中舒(1936):〈金文嘏辭釋例〉,《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1,pp.1-44。new window
(十一劃)
張世英(1993):〈中國近代哲學對西方「主體性」的召喚〉,《哲學雜誌》,5,pp.22-33。
張尚德(1976):〈從逍遙遊與齊物論看莊子生命哲學系統〉,《鵝湖月刊》,2:3,pp.10-16。new window
張振成(2001):〈生命教育的本質與實施〉,《教育資料與研究》,39,pp.49-52。new window
張煥志(2001):〈中國美學傳統的新闡釋─以生命美學作為闡釋背景的《中西比較美學論稿》〉,《河南社會科學》,10:2,pp.65-68。
郭 沂(1997):〈從道論到心性之學──老子哲學之建立〉,《哲學與文化》,24:4,pp.351-368。
郭 湛(2001):〈無法消解的主體性〉,《湘潭師範學院學報》,23:5,pp.5-9。
郭寶元(2002):〈秦失褒老聃?貶老聃?--試以文學角度處理「莊子.養生主」<秦失弔老聃>中人物之生死觀〉,《高苑學報》,8,pp.187-199。
陳 洪(1997):〈莊蝶之夢與渾沌之死─《莊子》“物化”“氣變”論解析〉,《蘇州大學學報》,1,pp.66-71。
陳芳玲(1998):〈生命教育課程之探究〉,《輔導通訊》,55,pp.29-34。
陳俊輝(1983):〈論死談生─話祁克果與莊子的生死觀〉(上),《哲學與文化》,20:6,pp.558-571。new window
陳俊輝(1983):〈論死談生─話祁克果與莊子的生死觀〉(下),《哲學與文化》, 20:7,pp.666-676。new window
陳喜輝(2002):〈“人之死”的路徑與歸宿:福柯與莊子的比較〉,《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4:2,pp.77-81。
陳朝暉(1994):〈儒道二家的生死觀〉,《中國文化月刊》,172,pp.35-45。
陳德和(2000):〈明明德在當代教育中的意義〉,《鵝湖月刊》,26:2,pp.32-35。new window
陸建華(2001):〈莊子人學闡釋〉,《天中學刊》,16:1,pp.9-14。
(十二劃)
傅佩榮(1988):〈莊子人觀的基本結構〉,《哲學與文化》,15:1,pp.61-72。new window
傅佩榮(2000):〈環繞生命教育的省思〉,《北縣教育》,33,pp.13-17。
傅偉勳(1993):〈儒道二家的生死觀〉,《哲學雜誌》,4,pp.110-122。
傅偉勳(1996):〈論人文社會科學的科際整合探索理念暨理路〉,《佛光學刊》,創刊號,pp.117-129。
曾春海(1999):〈孟莊的生死智慧及其對中國知識分子的影響〉,《歷史月刊》,139,pp.47-52。
湖北省荊門市博物館(1997):〈荊門郭店一號楚墓〉,《文物》,7,pp.35-48。
程安宜(1999):〈從「老莊生死觀」來探討國小兒童的死亡教育〉,《國民教育研究》,3,pp.151-174。
鈕則誠(1999):〈生死學、生命倫理學與生死教育〉,《安寧療護》,14,pp.33-39。new window
鈕則誠(2000):〈女性主義生命倫理學:性別生命教育哲學基礎〉,《應用倫理研究通訊》,16,pp.28-32。new window
黃漢青(1994):〈莊子思想的存在意義初探〉,《台中商專學報》,26(文史、社會篇),pp.85-101。new window
黃德祥(1998):〈生命教育的本質與實施〉,《輔導通訊》,55,pp.6-10。
(十三劃)
葉秋枝(1998):〈麻雀不想變鳳凰─生命教育教學活動設計〉,《輔導通訊》,55,pp.41-43。
鄒登順(2000):〈戰國秦漢養生思想體系研究〉,《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3,pp.12-20。
鄔昆如(1994):〈莊子的生死觀〉,《哲學與文化》,21:7,pp.584-591。new window
(十五劃)
劉長林(1992):〈論儒、道生命哲學〉,《孔孟月刊》,30:10,pp.10-19。new window
劉淵臨(1969):〈甲骨文中的「」字與後世神話中的伏羲、女媧〉,《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1:4,pp.595-608。new window
劉裕元(1995):〈莊子生死學淺論〉,《壢商學報》,3,pp.1-7。
劉榮賢(2000):〈《莊子•外雜篇》中「氣」與「陰陽」觀念之發展〉,《暨大學報》,4:1,pp.1-16。
蔡崇名(1996):〈關於《左傳》作者的探討〉,第三屆《先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p.115-127。
鄭石岩(2000):〈生命教育從何著手〉,《北縣教育》,33,pp.18-24。
鄭基良(1996):〈老子生死學研究〉,《空大人文學報》,1996,5,pp.89-109。new window
鄭基良(1997):〈莊子生死學研究〉,《空大人文學報》,1997,6,pp.129-158。new window
鄭崇趁(2001):〈生命教育的目標與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39,pp.18-20。new window
鄭曉江(1997):〈中國傳統生死觀探析〉,《孔孟月刊》,35:8,pp.39-47。new window
黎建球(2001):〈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教育資料與研究》,39,pp.1-5。new window
(十六劃)
蕭仕平(2002):〈莊子的三種生死觀的矛盾及其解決〉,《哲學與文化》,29:8,pp.735-746。new window
蕭詩美(2002):〈從“它是”到“我是”:西方哲學主體性轉向的內在邏輯〉,《江海學刊》,4,pp.5-12。
錢永鎮(1999):〈如何推行生命教育─理論篇〉,《臺灣教育》,580,pp.25-28。
(十七劃)
薛瑞君(1999):〈生命教育課程設計〉,《國教之友》,50:4,pp.19-22。
謝明陽(1998):〈莊子氣論的思想體系〉,《鵝湖月刊》,24:3(279),pp.18-24。new window
(十九劃)
羅 光(1994):〈中國人的生死觀〉,《哲學與文化》,21:7,pp.578-583。
肆、網路資料
敏神(Min)資料來源:http://www.louhau.edu.mo/www/st/%E9%AB%98%E4%B8%80%E4%B8%99%E5%8F%A4%E5%9F%83%E5%8F%8Ac1/god3.html
平埔族陰陽石圖片資料來源:
http://social.hhjh.tn.edu.tw/B2-1.htm
珞巴族的生殖崇拜圖片資料來源:http://science.yam.com/canyon/fantastic/index.html
郭沂:〈老莊孔孟哲學的底蘊及其貫通〉,2002.01.27,取自http://www.guxiang.com/xueshu/others/zhexue/200105/200105090012.ht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